寿宁这个地名的由来?

2024-05-14

1. 寿宁这个地名的由来?

据《今县释名》,明景泰初,因歼平矿贼置县,取安宁之义。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政和县地置寿宁县,历属建宁府、福宁府、闽海道。1949年7月13日解放,属福安专区、宁德地区、宁德市。

寿宁县简介:寿宁县(古属福宁府寿宁县、建宁府政和县)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地处闽东北部,洞宫山脉南段,东北接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西北靠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庆元县,东南接福建省福安市,西傍福建南平市政和县,西南邻福建宁德市周宁县。
位居闽浙两省交界,素有“两省门户,五界通衢”之称。
寿宁县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被誉为福建夏季凉爽的避暑胜地。全县辖8镇6乡、205个行政村(社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鳌阳镇,国土面积共1433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寿宁县常住人口为177960人。
2015年,寿宁县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7年11月,寿宁县荣获“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称号。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寿宁这个地名的由来?

2. 1942年寿宁县长是谁?

1942年县长郭振华
 
 
 寿宁一中校史
  1938年8月东渡日本留学归国的叶森,回到了故乡寿宁县,在犀溪乡他会同各界仁人志士,以祠堂、桂香阁为教室,以家庙为宿舍,以油印本和手抄本为课本,创办了“私立育英公学”这就是寿宁一中的前身,从此贫穷的山城寿宁揭开了中等教育的序幕……
  1941年公学经当局省厅审批后易名为“寿宁县立初级中学”,并迁入寿宁城关。但当时条件还十分艰苦,以至于没有固定的校址,师生们先后跋涉于马仙宫、柳氏宗祠及三峰寺上课。直至1942年县长郭振华创立学董会,在鳌城北凤山麓奠基建校,寿宁一中方才有了正式的校园。1942年第一批42名学生毕业,至1948年止共培养了10届331名毕业生。
  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礼炮给学校注入了新的生机,从此寿宁一中事业迅速发展,1955年定名为“福建省寿宁中学”,1958年创办高中部,成为一所完中,1960年学校定名为“福建省寿宁第一中学”,1961年寿宁人民自己培养的第一批高中生走出校门,老区人向国家输送大学生的梦想第一次成为了现实!

3. 寿宁县的建制沿革

1987年8月福建省和宁德地区文物普查队在寿宁县开展地下文物普查工作中,共查出13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证明了先民早在3000年前就已活动于此地域。秦属闽中郡。西汉高祖时属闽越国,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属会稽郡冶县(今福州)。东汉属会稽郡侯官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以后属建安郡侯官县。晋属晋安郡温麻县(今连江)。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属晋平郡,齐属晋安郡,陈光大二年(568)属丰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温麻并入原丰县(今闽候),属丰州。大业三年(607年)属建安郡闽县(今闽候)。唐属福州连江县,周长安二年(702年)属泉州长溪县,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属长乐郡长溪县,以后又属福州长溪县。开成元年(836)感德场设立,寿宁分属长溪县与感德场。闽龙启元年(933)升感德场为宁德县,寿宁分属长溪县与宁德县,仍隶福州。闽亡,福州归吴越国。宋咸平三年(1000),宁德县的关隶镇升为关隶县,政和五年改关隶县为政和县,绍兴三十二年(1162)升建宁军为建宁府,寿宁的西北部先后分别属建宁军关隶县、建宁府政和县。淳佑五年(1245)长溪分置福安县,寿宁的东南部属福州府福安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长溪县为福宁州辖福安、宁德两县,二十六年升建宁府为建宁路,寿宁的西北部属建宁路政和县,东南部属福州路福宁州福安县。明洪武元年(1368)建宁路改为建宁府,二年降福宁州为县,寿宁的东南部属福州府福安县,西北部属建宁府政和县。明景泰六年(1455年)析福安县西北地、政和县东北地置寿宁县,据《今县释名》,因歼平矿贼置县,取安宁之义。仍属建宁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福宁州为福宁府,寿宁划归福宁府。民国元年(1912)废府,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寿宁属东路道。民国3年6月,寿宁属闽海道,道所在地闽侯。民国14年废道,寿宁县属于福建省。民国22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将福建划分为4个省、2个市,寿宁县属闽海省。民国23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败,寿宁复为福建省直辖。民国23年7月,寿宁属第二行政区,区治设福安。民国24年10月,改属第三行政区,民国28年,寿宁改属第一行政区。民国32年9月,寿宁属第八行政区。民国36年4月,属第一行政区。1949年7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十兵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解放寿宁,同年7月20日成立寿宁县人民政府,寿宁县隶属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福安。1950年第三行政区改称福安专区,专员公署仍设福安。1971年,专署领导机关迁宁德,福安专区更名为宁德地区,寿宁县隶属宁德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宁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改称宁德地区行政公署,驻地不变,寿宁县仍属宁德地区。2000年10月宁德地区撤地建市,寿宁县属宁德市至今未变。

寿宁县的建制沿革

4. 1942年寿宁县长是谁?

1942年县长郭振华
寿宁一中校史
1938年8月东渡日本留学归国的叶森,回到了故乡寿宁县,在犀溪乡他会同各界仁人志士,以祠堂、桂香阁为教室,以家庙为宿舍,以油印本和手抄本为课本,创办了“私立育英公学”这就是寿宁一中的前身,从此贫穷的山城寿宁揭开了中等教育的序幕……
1941年公学经当局省厅审批后易名为“寿宁县立初级中学”,并迁入寿宁城关。但当时条件还十分艰苦,以至于没有固定的校址,师生们先后跋涉于马仙宫、柳氏宗祠及三峰寺上课。直至1942年县长郭振华创立学董会,在鳌城北凤山麓奠基建校,寿宁一中方才有了正式的校园。1942年第一批42名学生毕业,至1948年止共培养了10届331名毕业生。
1949年,新中国诞生的礼炮给学校注入了新的生机,从此寿宁一中事业迅速发展,1955年定名为“福建省寿宁中学”,1958年创办高中部,成为一所完中,1960年学校定名为“福建省寿宁第一中学”,1961年寿宁人民自己培养的第一批高中生走出校门,老区人向国家输送大学生的梦想第一次成为了现实!

5. 寿宁县的著名人物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戏剧家,“三言”的编撰者,闽东史上最具知名度的文人知县。陈洪轸(947—995),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南阳镇下房村人,是寿宁境内第一位进士,官至北宋朝礼部尚书。林栋(1856—1920),福建省寿宁县武曲镇梅洋村人,诗人。范式人(1909—1986),福建寿宁人,原中共福建省委第二书记、福建省军区党委书记,中共七大、八大代表,中顾委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何宜武(1912--2001),福建省寿宁县斜滩镇人,原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委、中央秘书长。何宜慈(1940—2003),福建省寿宁县斜滩镇人,科学家,何宜武胞弟,斯坦福大学电子学博士。张高谦(1947—1961年),男,出生于福建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1961年2月6日,为保护集体羊群,与偷羊的坏分子搏斗而英勇牺牲。其后被团中央追认为“红色少年”,国家民政部批准其为革命烈士。胡玉荣:2008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之一。胡荣:博士,教授,福建寿宁人。民盟福建省委委员,厦门市委常委,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研究会理事,福建省民政学会理事。杨剑辉:寿宁当代名人,留美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范铁民:福建省寿宁县鳌阳镇人,寿宁苏区首位领导者。 徐开清:男,寿宁人。1998年为救落水学生,献出了年仅29岁的年轻生命。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分别追授徐开清“革命烈士”、“全国‘三育’先进个人”、“省五一劳动模范”、“省师德标兵”等称号。 周孝培(1893--1978)少将。名乃荘,字震九,福建省寿宁县斜滩镇人。李式耀:李式耀,男,汉族,福建省寿宁县芹洋乡阜莽村人,1970年2月生,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为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青年音乐学会会长、福州市文联副主席、福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福州市政协委员等职。

寿宁县的著名人物

6. 寿宁县的介绍

寿宁县,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地处闽东北部,洞宫山脉南段,东北接浙江温州市泰顺县,西北靠浙江丽水市景宁县、庆元县,东接福建省宁德市下辖福安市,西傍福建南平市政和县,南邻福建宁德市周宁县,位居闽浙两省交界,素有“两省门户,五界通衢”之称。寿宁县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被誉为福建夏季凉爽的避暑胜地。全县辖7镇7乡、205个行政村(社区),土地面积1424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于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置县,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曾任寿宁知县,著有《寿宁待志》。寿宁是中国花菇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存有较完好的明清时代贯木拱廊桥19座,被誉为“世界木拱廊桥之乡”;是福建省重点老区县,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是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中共闽东特委所在地;有传承三百多年的北路戏,被称为“戏剧孤本”,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