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遭受反倾销措施的产品研究

2024-05-13

1. 我国遭受反倾销措施的产品研究

一、反倾销产品案例库的建立
首先确立案例库的主要描述指标,然后搜集大量案例,从中提取重要的指标因素,以建立我国遭受反倾销措施的产品案例库。
1.案例库主要指标的确立
案例库的描述指标主要有:日期、申诉国、申诉国类型、产品、产品类别、涉案金额和裁决结果,这些指标对于反映我国遭受反倾销规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日期。日期这一描述指标是指反倾销的申诉国对被控诉国(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日期,本文的日期选取自1979年至今,即我们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遭受反倾销的情况。
(2)申诉国。申诉国是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国家,通过对这一描述指标的了解可以分析出哪个国家或地区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比较频繁,进而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
(3)国家类型。国家类型是指申诉国的国家类型,国家类型的划分方法有很多,本文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将国家类型分为三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通过这一指标的描述,可以归纳出哪种类型的国家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更为频繁。
(4)产品。产品是指我国遭受反倾销的具体产品,这一指标可以反应出我国有哪些产品容易遭受反倾销诉讼。
(5)产品类别。产品类别是指我国遭受反倾销的产品种类,主要分为:化工产品、纺织品、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钢铁产品等,这一指标可以反应出我国哪一类产品频繁遭受反倾销措施。
(6)涉案金额。涉案金额是指其它国家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所涉及的产品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讲,涉案金额与反倾销发生的频率同样重要,金额越多,表明此产品遭受反倾销越严重,所以这一指标可以反应出某种产品遭受反倾销的严重程度以及该产品的重要性。
(7)裁决结果。裁决结果是指我国被指控反倾销的诉讼结果,有胜诉、败诉、申诉国撤诉和正在调查中等多种结果。
2.案例库的建立
在明确案例库主要描述指标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案例,建立案例库。最终,产品案例库共有案例191个。
由于案例库中的案例较多,所以从中抽出较为经典的案例进行展示,如表1所示。

我国遭受反倾销措施的产品研究

2. 反倾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倾销是指一项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

反倾销是针对倾销行为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是世贸组织允许采取的、各国公认的维护公平贸易和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合法手段。

实施反倾销不是一个国家政府的随意行为,它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最基本的要件:倾销、损害以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

但是,一些国家利用某些 贸易纠纷 案件,把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工具,人为地夸大出口国产品所谓倾销的幅度,尤其是把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与这些国家经济毫不相干的第三国(替代国)的市场价格来计算这些国家产品的正常价值,而不从这些国家产品的实际成本和价格出发来计算,使一些国家出口产品被错误地裁定为“倾销”,给这些国家出口造成人为的壁垒,给国际贸易公平秩序造成过度的摩擦和动荡。


  反倾销的实质

  国际贸易实质是不同国家的利益互换,反倾销只不过是维护一个国家的利益在国际贸易中不遭受损失的手段,所以,反倾销的实质是在国际贸易中尽可能维护进口国的国家利益。

现存国际贸易体制是由欧美等国主导建立的,欧美等国作为利益既得者当然不愿看到自己利益受到损害,他们在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更多利益的同时,还会千方百计地维护既得利益,他们用于反倾销的所谓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和市场经济标准其实都是为了实现其国家利益最大化。

当前我国屡遭反倾销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出口增长撼动了现存的国际贸易格局,对欧美等国的既得利益形成了威胁。
就像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扩张频遭黑手一样,日本作为西方工业化七大国之一,显然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当日本出口商品威胁到欧美等国的既得利益时,日本同样要遭受反倾销。
我国从2001年入世以来, 进出口 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顺差不断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否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是否符合欧美等国的市场经济标准,都会得到比别人多得多的反倾销调查。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不断升级,反倾销逐渐演变成为许多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手段。


  反倾销的经济影响

  反倾销既影响出口国的经济发展,又影响进口国的经济发展,常常会对进口国和出口国双方造成“双输”的结果。

  反倾销对进口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出口。

一方面,进口国通过反倾销限制某种产品进入,必然增加国内该产品的生产,而国内生产该产品的企业由于缺少国际竞争优势,增加的产量难以出口;

另一方面,进口国扩大该产品的生产,会增加对本国稀缺的生产资源的需求,进口国原本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品,由于资源需求增加以致资源成本提高,从而减弱了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出口贸易受挫。
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更多地考虑国际分工的因素,才能实现经济资源最佳配置,进口国利用反倾销保护该国落后的没有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既破坏业已形成的国际分工,又阻碍进口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社会净福利。

反倾销以牺牲国内消费者和其他商品生产者的利益为代价,仅仅保护特定商品的生产者的利益,不仅使进口国损失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利益,而且使消费者损失国际交换利益,从而使整体福利水平下降,产生社会净福利损失。

  反倾销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出口。

出口国产品遭遇进口国反倾销时,出口国产品在进口国的市场将会迅速地缩小,甚至被迫退出进口国市场。反倾销还具有一定的连锁效应,一个国家对出口国的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常常会有另外一个或几个国家跟进,也就同样的产品提出反倾销。

反倾销对出口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作用。影响产业结构发展。

反倾销会极大地打击出口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些产业往往在出口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担负重要的支撑作用。

出口国遭受反倾销的产业,其大量的出口产品只有转回头来投入到本国市场,与本国原有的产品抢夺市场,这势必造成市场供求失衡,价格下跌,以至于产品严重积压,大批工厂被迫停产,严重影响出口国产业结构的正常发展。影响规模经济。

具有规模经济特点的企业在一个相当大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递减,因而具有贸易优势。但规模经济的实现与市场容量有密切关系,只有市场广阔,企业才有条件进行大规模生产,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上才有竞争力。

而反倾销则会造成市场缩小,限制出口国企业规模经济。

四是影响利用外资。

反倾销会使出口国外资企业逐渐减少或丧失海外市场份额,危及外商投资者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外商对出口国投资的信心,甚至导致外商从出口国撤资,对出口国扩大利用外资产生恶性影响。

3. 反倾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贸易自由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是世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合理配置的必然趋势。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反倾销案越来越多。分析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找出适当对策,努力减少国外对华反倾销,将损失降至最低。 
一、反倾销的绩效分析 
1 反倾销对进口国的影响 
从静态角度对进口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如图1-1假设垄断企业在进口国征收反倾销税前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分别为D与MR,则为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均衡点应为边际成本MC与边际收益MR两曲线的交点(设垄断企业在该国的市场份额仅占较小的比重,故MC为一条水平线)。此时,垄断企业在该国的销售量为Q,价格为P。 
假设进口国政府对倾销商品征收额度为SP'的反倾销税,则意味着国内价格要比进口价格高出SP',垄断企业在该国所面临的需求就会相应减少,即需求曲线会向下移动一个SP'的垂直距离,即出口D变为D',边际收益曲线也相应由MR变为MR'。这样,垄断企业就要针对减少的需求减少销售量,在边际成本MC与新的边际收益曲线MR'的交点处,产量为Q',即表示垄断企业必须将该国的销售量由Q减至Q'才能获得最大利润,这时对应的价格为P'。 

从图中可知,征收反倾销税后,进口国政府获得了Q'*SP'=(a+c)的收入,国内消费者则损失了矩形面积a加上三角形面积b的利益,政府收益减去消费者损失为面积(c-b),若c>b,则是净收益,从动态角度分析进口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经济效应。征收反倾销税可以减少国内消费者对倾销进口品的需求,从而抑制倾销商品对市场的冲击力,保护本国生产者的利益。而且反倾销抵消了外国企业处于倾销所带来的价格优势,因而创造了国内外生产这公平竞争的环境。 
因此,无论从静态还是从动态角度都可以得出反倾销可以给进口国带来净利益的结论。 
2 反倾销给世界和出口国造成的损失 
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反倾销会使世界遭受净损失。 
首先,静态的看,由上图可知,进口国征收反倾销税的收益中,面积为c的那部分收益,实际上是出口国企业损失的一部分,这是由于价格降低造成的损失。除此以外,出口国企业还因销售量减少了QQ',而损失了数额为QQ'*(P-MC)的利益,因此,世界的净损失为:b+QQ'*(P-MC)。 
从动态角度来看,反倾销与其说是反不公平竞争的措施,不如说是一种最有效、杀伤力最大的贸易保护武器,它会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导致贸易战逐步升级,国际贸易关税壁垒高筑,如三、四十年代席卷全球的倾销战,关税创下历史纪录,成为导致大萧条和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二、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前面在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了反倾销税的征收对出口国造成的损失,现在就中国的具体情况,分析反倾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根据前面的分析,国外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大部分为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这对我国经济来说,必然带来不利的影响。 
首先,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一般来说,只要产品被进口国提起反倾销调查,就会马上影响该产品对该进口国的正常出口,而一旦裁定倾销成立,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往往会导致出口产品失去进口国市场,这对我国出口极为不利。 
其次,新兴工业发展受阻,结构调整减缓。经济结构的二元化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经济已从数量扩张逐步转变为内涵发展的今天,结构调整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就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来看,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逐渐降低,而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将逐渐成为支柱产业。 
再次,影响我国对外资的利用,恶化中国的外商投资环境。目前国外反倾销的一个重要对象是我国的三资企业,因为在我国目前获得进出口自营权的18万家企业中,三资企业就占了17万多家。三资企业的产品不断被诉,严重影响了其产品的出口,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或失去了国外市场,部分企业被迫减产、停产或转产,直接损害了外商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了外商在华投资的信心。 
最后,冲击国内市场。我国出口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后,受阻于国外市场,在一时来不及转移市场或因为反倾销的连锁反应而转移市场无望的情况下,势必返销国内市场。这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造成国内市场供求失衡及物价非正常波动,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三 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分析 
随着世界性的新贸易保护之以进一步加强,中国遭受反倾销起诉并立案调查的情况也迅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回避不是办法,关键是如何尽量减少这种反倾销诉讼,被起诉后又如何争取到对我国最有力的裁决,从而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首先,坚持要求西方国家修改不合理相关法规。"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是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反倾销中受害最深的关键所在。要想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要设法摆脱西方国家反倾销法强加在我国头上的这个紧箍咒。我们应该大力宣传我国已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事实,使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了解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现状,知道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逐步地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从经营承包到转换机制,从人财物到产供销全面放开,不断深入,使国有企业基本实现市场化,1992年10月,我国就正式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写入了宪法。中国在新的一轮世贸组织的谈判中,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争取,坚决要求修改GATT反倾销法中不合理不公正的地方。 
其次,出口企业应强化法律意识,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机制,努力提高企业应诉的主动性。反倾销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积极应诉,才有可能取胜,才有可能保住市场。不积极应诉等于不战而降。积极应诉是维护企业自身利益的有效手段,是应对外国对我产品反倾销的唯一选择。 
最后,出口企业要大力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走非价格竞争之路,实现企业营销创新,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企业作为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在应对国外反倾销中应起到积极的作用。要想使我国出口产品少受甚至不受反倾销指控,最重要的还在于发挥企业的主动性,防患于未然,把大量的工作做在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之前。目前我国己是世贸组织成员,入世对改善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国际环境,纠正外国在反倾销问题上对我们不公平的对待,纠正不公正司法实践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总之,我国政府和企业对反倾销应予以高度重视,应积极采取各种政策和应对措施,努力减少国外对华反倾销,对于出口企业遭受反倾销诉讼要积极应对。相信,通过我国各级政府和出口企业的共同努力,反倾销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制约和影响一定会降到最低,我国对外贸易的良好态势一定会得以保持并发展。

反倾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4. 浅论中国应对外国反倾销措施的对策

第一,加强我国出口企业的反倾销应诉意识。对于我国出口企业而言,需要在反对外国歧视性对华反倾销和加强反倾销案件的应诉工作中积极应诉并争取胜诉。根据反倾销法的规定,在确定是否存在倾销时,要将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比较。在确定“正常价值”时,要区分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商品的“正常价值”的确定,规定了特殊的方法,即替代国价格、结构价格和第三国对美国的出口价格。而对市场经济国家,则采用出口商在其本国国内市场销售价格、向第三国出口价格或结构价格计算“正常价值”。我国出口企业必须明确把握这些正确的应诉方法,充分准备才有可能胜诉。
第二,明确反倾销应诉中的核心问题。反倾销应诉中关于“非市场经济”定性是核心所在。在应诉过程中,对企业是否受政府实质性控制问题的抗辩,是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待遇的主要工作,对在反倾销应诉过程中取得较好的结果乃至于胜诉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另外,出口企业在应诉过程中应主动查询其他国家商务部门使用的替代国商品价值信息,力求使用对我国有利的替代国信息。
第三,完善我国行业组织在反倾销中的法律地位。目前我国出口企业之间存在各种形式的行业组织,主要以华人商会为主。要强化商会在反倾销中的作用,必须制定和完善商会基本法。首先要加快制定民间组织法,明确民间组织的涵义,界定民间组织的范围,明确立法宗旨以及与民间组织相关的原则,确定民间组织的设立程序、具体职能和地位,以及民间组织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以促进行业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其次要修改并完善反倾销立法,明确规定商会的反倾销调查主体资格和反倾销的具体职能,赋予商会在反倾销中的具体权利,建立反倾销基金,包括应诉基金和申诉基金,形成具有自主性的反倾销应诉规则。

5. 想写一篇关于我国对外反倾销对策研究的论文 (2008年以后的资料)

  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占第一位的机电产品出口,目前正日益受到国外反倾销投诉的困扰。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国际化进程,加强行业协作的对策建议。
  机电产品贸易集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于一体,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自1995年超过纺织品贸易出口额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以来,已连续12年位居我国对外贸易榜首,为我国对外贸易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机电产品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贸易量的增大,机电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诉讼日益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反倾销投诉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针对企业的对策建议。
  一、机电产品出口现状及特点
  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达到5494亿美元,进口达到427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6.7%,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因同期世界主要机电产品贸易国家和地区增速均小于我国,如美国机电产品贸易增长12%左右,德国增长9%左右,日本增长不到7%,2006年全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超过日本,上升到世界第三,位于德国和美国之后;全年进口超过德国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于美国之后。
  机电产品的出口在保持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产品结构也在明显改善:出口商品结构继续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大的产品优化,大宗重点商品带动出口增长,商品新增长点不断涌现。2006年1~11月,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仪器产品和设备进出口较快增长,其中主要产品如运输工具、仪器仪表、电器与电子产品、机械及设备均有良好表现,贸易额增幅分别达到42%、22.8%、30.3%和20.5%,较上年同期净增1731.1亿美元。2006年1~11月,出口额最大的机电产品依次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通信设备、家电和消费类电子、电子元器件和电工器材等。从具体产品看,手机出口增长3.5亿部,增长73%;液晶彩电出口1346万台,增长105%;光缆出口2.7万吨,增长99%;笔记本电脑出口4649万台,增长26%。在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所占比例仍然很小,出口增长较缓,而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所占比例继续扩大,外商投资企业仍是出口主体。在地域分布上,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类似,机电产品出口也呈现出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机电产品出口额9o%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只占了很少的份额。
  二、机电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遭到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也有国内企业自身的不足;除了经济因素,还有法律因素的制约。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由于近几年全球经济的低迷,新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在WTO的框架下,其成员国的关税不断降低,非关税壁垒,特别是其中的反倾销措施就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各国在反倾销实践中普遍存在歧视外国进口产品,偏袒本国工业的倾向。为了保护其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一些国家频繁地运用反倾销手段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他们打着保护公平贸易,使国际贸易不受掠夺性倾销危害的旗号,实质目的却在于保护国内工业,而且实际执行过程中又有许多有利于国内申诉方,不利于国外出口商的规定,所以反倾销法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以保护公平竞争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二)产品成本的确定问题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第15条规定,我国以“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身份加入wro,加人世贸组织15年内,外国对我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仍可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标准”。所以,尽管我国机电业早已形成较为规范的市场,但欧美国家一直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对我国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时,认为由于存在政府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对企业进行出口补贴等因素,对产品的“正常价值”以“替代国”或“参照国”国内市场交易过程中的正常市场价值作为代替标准,从而使我国的产品失去劳动力低廉而形成的价格优势。
  (三)反倾销产生的连锁反应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分析,甲国某产品在乙国被裁定为倾销成立,很有可能全部或部分失去乙国市场,第三国会认为,退出乙国市场的甲国产品可能会进入并冲击本国市场,于是第三国也对甲国的该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连锁反应使得我国产品在一国遭遇反倾销指控时,其他国家也相继提出诉讼,极大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例如欧盟于1992年对我国生产的彩电提出反倾销调查后,1993年墨西哥、1996年阿根廷、2003年5月美国也先后启动了对我国彩电的反倾销调查。(四)我国外贸体制和政策存在弊端
  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目前我国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各种类型企业超过2o万家,其中“三资企业”占90%以上。国家缺乏在宏观上的有秩序管理,造成出口秩序混乱,引发低价竞销。随着外贸经营权的下放,中央和地方经营出口业务的企业急剧增加,各单位千方百计地扩大出口,竞相压价,压低价格后出口创汇指标出现的缺口则通过出口数的扩大来弥补,而出口量的增加又导致出口价格的进一步下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对转口贸易缺乏有效的管理,使港澳台地区有的厂商利用我国内地原产地证,躲避外国的反倾销和配额限制,也增加了我国内地产品被反倾销诉讼的机率。
  (五)产品出口市场过分集中
  从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流向来看,绝大多数机电产品跨国流动贸易都集中在北美、欧洲。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机电产品贸易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在地域分布上的相对集中。我国约有75%的出口产品(含香港转口)集中在西欧和北美。当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当地市场所占份额超过2o%时,就容易遭到反倾销调查。
  (六)企业反倾销应诉不力
  反倾销调查并不意味着倾销成立,而拒绝应诉无疑等于默认倾销的事实。在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中,有些案件完全有机会通过法律途径和积极应诉赢得反倾销诉讼的胜利从而保护企业及我国机电行业的利益。然而在面对国际反倾销调查时,许多国内企业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反倾销危害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反倾销的应诉经验不足等原因不愿应诉,最终导致产品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三、出口企业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自主创新,是“十一五”规划中我国必须坚持的六个立足点之一,更是机电业创立自己的优秀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含量、提升产品竞争力、有力节制国际市场对我国机电产品反倾销的有效手段。我国目前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竞争能力的最大差距就是缺乏创新能力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据统计,在我国企业中,只有25%的企业有研究中心,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中,竞争要素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经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向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因此,必须抓住时机,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型驱动的转变。
  (二)加快国际化进程,曲线进入国际市场.
  国际化是企业发展过程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机电行业在规模、管理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条件,跨国经营将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兼并收购当地企业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研发、销售体系,把资源配置延伸到国外,从而将出口转化为企业内部的贸易,有效地规避反倾销。近年来,我国机电行业中的彩电业就加快了海外投资并购的步伐:如’IEL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和德国施奈德公司;海尔在美国、康佳在印度、长虹在俄罗斯建厂等。海外设厂规避反倾销风险,曲线进入国际市场是国内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一种重要策略。
  (三)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应诉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完善国内的协会组织。面对国际反倾销,行业协会大有作为。由行业协会牵头运用WTO规则,联合企业应诉是一条很好的路子。不论是从反倾销的诱因角度分析,还是从反倾销案的展开过程来看,要想在反倾销战中取胜,单个企业显得有些势单力薄,而且反倾销涉及的一些问题也是单个企业无法解决的。因此,在应对反倾销的挑战中,行业协会应积极介入,帮助有关企业做好充分的法律准备,协调相关企业协同作战,将反倾销对企业的危害降到最低。

想写一篇关于我国对外反倾销对策研究的论文 (2008年以后的资料)

6. "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摘 要:倾销现象在我国由来己久,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国内市场将更加开放,必然会有更多的国外化工企业通过倾销手段来达到迅速占领我国市场的目的。通过分析近年来进口化工反倾销实践,比较中国化工对外反倾销的成效及引发的一些效应问题。� 
关键词:反倾销;化工行业;下游产业;经济效应�  
 化工反倾销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世界石化市场供大于求的地区主要为北美,其次为中东和中东欧。特别是韩国、日本、我国台湾省和中东地区,其石化生产能力过剩更为严重。自1997年12月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应我国新闻纸产业的申请发起了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2006年6月,我国已经发起进口反倾销案件45起。国内学术界对倾销和反倾销问题的关注是最近几年的事,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出口商品频频遭受国外反倾销这个问题的对策上,只有少部分学者将研究的思路延伸到中国对外反倾销这个层面。本文选题的初衷就是尝试从国外化工产品在华倾销及我国的反倾销方面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就对外反倾销对中国化工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对外化工反倾销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 
   
国外化工企业对我国倾销的基本情况� 
  在中国不断降低进口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逐步履行中国入世承诺的情况下,国外产品为了抢占中国市场,纷纷采取低价倾销的形式进入市场,造成中国不少产业的严重损害。自1997年12月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应我国新闻纸产业的申请发起了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2006年6月,我国已经发起进口反倾销案件45起,其中中国立案的反倾销案件涉及化工行业案件34起,占进口反倾销案的74%,通信产业占2%,轻工业产品占17%,治金产品占7%。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中,化工产品所占比例最高,倾销的产品包括聚酯薄膜、丙烯酸酯、二氯甲烷、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酚等多种化工产品。化工涉案金额约31亿美元,约占同期全部进口反倾销案件数和涉案总金额的76%和46%,涉案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日本、美国、欧盟、德国、英国、荷兰、法国、比利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伊朗、墨西哥以及“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等。� 
化工进口反倾销能够达到对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通过反倾销调查,若采取措施,一般都对国外进口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且经过复审后还可以继续征税,这就有效防范了国外大量低价竞争产品的冲击,为国内产业赢得宝贵的调整时机。以苯酚案件终裁后的进口情况为例,事实证明,初裁和终裁胜诉的涉案产品价格普遍回升(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 苯酚反倾销措施对进口均价(无论是对象国均价还是非对象国均价)影响比较显著, 进口均价从2002年的506.38美元/吨上升到2005年的1098.34美元/吨,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初裁到终裁期间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进口均价上升了40.1%。� 
   近年来,我国对进口化工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效果已初步显现,反倾销措施作为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我国化工反倾销涉案情产品基本上都是低附加值的石化基础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因而采取反倾销的实施易引发上下游产业间继发性保护效应或损害传递效应。我国作为一个运用反倾销规则维护公平贸易的初学者,不仅应当充分发挥这一贸易政策的积极作用,还应对推行这一政策的代价有清醒的认识。在消除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同时,也会因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使国民经济遭受不利的影响,包括对其他产业的不利影响。我国对进口化工的反倾销实践中,寻求立法保护的绝大多数是中间产品行业,政府是否立案、是否征收反倾销税以及税率的高低,必须权衡本国同类产品生产者、下游产业、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利弊

7. "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摘 要:倾销现象在我国由来己久,在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国内市场将更加开放,必然会有更多的国外化工企业通过倾销手段来达到迅速占领我国市场的目的。通过分析近年来进口化工反倾销实践,比较中国化工对外反倾销的成效及引发的一些效应问题。� 
关键词:反倾销;化工行业;下游产业;经济效应�  
 化工反倾销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世界石化市场供大于求的地区主要为北美,其次为中东和中东欧。特别是韩国、日本、我国台湾省和中东地区,其石化生产能力过剩更为严重。自1997年12月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应我国新闻纸产业的申请发起了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2006年6月,我国已经发起进口反倾销案件45起。国内学术界对倾销和反倾销问题的关注是最近几年的事,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出口商品频频遭受国外反倾销这个问题的对策上,只有少部分学者将研究的思路延伸到中国对外反倾销这个层面。本文选题的初衷就是尝试从国外化工产品在华倾销及我国的反倾销方面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就对外反倾销对中国化工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今后对外化工反倾销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 
   
国外化工企业对我国倾销的基本情况� 
  在中国不断降低进口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逐步履行中国入世承诺的情况下,国外产品为了抢占中国市场,纷纷采取低价倾销的形式进入市场,造成中国不少产业的严重损害。自1997年12月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应我国新闻纸产业的申请发起了第一例反倾销调查以来,截止到2006年6月,我国已经发起进口反倾销案件45起,其中中国立案的反倾销案件涉及化工行业案件34起,占进口反倾销案的74%,通信产业占2%,轻工业产品占17%,治金产品占7%。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中,化工产品所占比例最高,倾销的产品包括聚酯薄膜、丙烯酸酯、二氯甲烷、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酚等多种化工产品。化工涉案金额约31亿美元,约占同期全部进口反倾销案件数和涉案总金额的76%和46%,涉案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日本、美国、欧盟、德国、英国、荷兰、法国、比利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伊朗、墨西哥以及“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等。� 
化工进口反倾销能够达到对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通过反倾销调查,若采取措施,一般都对国外进口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且经过复审后还可以继续征税,这就有效防范了国外大量低价竞争产品的冲击,为国内产业赢得宝贵的调整时机。以苯酚案件终裁后的进口情况为例,事实证明,初裁和终裁胜诉的涉案产品价格普遍回升(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 苯酚反倾销措施对进口均价(无论是对象国均价还是非对象国均价)影响比较显著, 进口均价从2002年的506.38美元/吨上升到2005年的1098.34美元/吨,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初裁到终裁期间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进口均价上升了40.1%。� 
   近年来,我国对进口化工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效果已初步显现,反倾销措施作为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我国化工反倾销涉案情产品基本上都是低附加值的石化基础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因而采取反倾销的实施易引发上下游产业间继发性保护效应或损害传递效应。我国作为一个运用反倾销规则维护公平贸易的初学者,不仅应当充分发挥这一贸易政策的积极作用,还应对推行这一政策的代价有清醒的认识。在消除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同时,也会因反倾销措施的实施使国民经济遭受不利的影响,包括对其他产业的不利影响。我国对进口化工的反倾销实践中,寻求立法保护的绝大多数是中间产品行业,政府是否立案、是否征收反倾销税以及税率的高低,必须权衡本国同类产品生产者、下游产业、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利弊

"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8. 想写一篇关于我国对外反倾销对策研究的论文 (2008年以后的资料)?

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占第一位的机电产品出口,目前正日益受到国外反倾销投诉的困扰。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国际化进程,加强行业协作的对策建议。
机电产品贸易集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于一体,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自1995年超过纺织品贸易出口额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以来,已连续12年位居我国对外贸易榜首,为我国对外贸易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机电产品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贸易量的增大,机电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诉讼日益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反倾销投诉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针对企业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