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覆“寒冬”,车企今年太难了

2024-05-16

1. “寒冬”覆“寒冬”,车企今年太难了

作者:宋雨婷

疫情当前,各大车企接连“转行”,生产口罩、护目镜,甚至自己制造口罩机,上汽通用五菱更是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决心感动了一众国人。
其实在“应援”医护前线的同时,车企自身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不仅企业销量难提升,整个行业也还没有完成全面复工。
仍未完全复工新小企业难存活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汽车行业复工率约75%。
同时,2020年1月部分车企销量“不太好看”,长城汽车销量约8万辆,同比下降28.16%;吉利汽车总销量11.18万辆,同比下降29.4%;上汽集团销量为40万辆,同比下滑34.55%,均超出国内车市场1月同比下滑18.0%的整体水平。
其中,上汽集团销量下滑最为显著,其合资板块1月销量12.5万辆,同比下滑30.49%;上汽大众销量11.3万辆,同比下滑40.53%;上汽通用五菱1月销量为7.8万辆,同比下滑51.1%。

反观自主板块,销量竟在逆境中有所上升,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1月销量超过了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提升;而上汽大通1月销量为1.15万辆,同比提升11.42%。
其实今年1月份,全国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小,能逆境上涨的车企不止上汽一家,一汽集团销量35.3万辆,同比增长18.2%;旗下高端自主品牌红旗销量1.26万辆,同比增长142.7%;解放品牌销售6.18万辆,同比增长56.7%;轿车公司销售约1.7万辆,同比增长48.3%。

而长安汽车也在1月销量13.45万辆,同比增长1.8%,出现小幅销量增长。其中,长安系自主品牌在1月份的销量达10.39万辆,并且有4款SUV车型1月销量破万。
但大家不要高兴的太早,因为此后的2、3、4月份才是今年车市真正受新冠肺炎影响的重大拐点。
2月的开端,各大车企就面临停产危机,直至今日汽车行业仍有约25%未能复工。当前中国汽车产业链的断层已经影响到全球市场,韩国现代等国外工厂陆续宣布部分停产通知。
而国内,不仅有不少工厂停产,想买车的消费者也不敢轻易出门,即便车企大多开启“云看车、云购车”通道,效果也远不如从前。

疫情影响下,今年上半年车市或将受到不小的冲击。对于很多新、小企业来说,更是很难扛过这么长时间。
而大企业,面对可怕的疫情,也已经竭尽所能。
出钱出力不喊苦为消费者研制健康车
目前,比亚迪、广汽、长安等车企通过转产等方式生产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以保障医疗物资供应,甚至江铃福特、北汽福田、福建奔驰、华晨集团、上汽大通等多家国内车企不计艰辛赶制负压救护车。

负压式救护车与日常救护车不同,其不仅有产生负压一个功能,通常车内还会配备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紫外线消毒灯、中心供氧接口等一系列医疗设备。
对新冠肺炎来説,负压式救护车可以更好地在移动病人的过程中防病源扩散,防交叉感染,使病患体内携带的病毒不会随着空气流动四处扩散、污染。
同时,该车型造价不菲。上汽捐赠的20辆负压式救护车就价值600万,平均30万一辆。
不仅如此,更多的企业投入到口罩生产中来,上汽通用五菱在短时间内联动供应商和经销商,快速完成无尘车间的改造和生产线调试,第一批防护口罩已于2月13日生产完成,截止到2月15号,“五菱牌口罩”已生产下线100万只。

甚至在全国口罩生产设备紧缺的情况下,上汽通用五菱用了76小时就实现了口罩机的设计与下线生产。
当然,这次疫情不仅给了车企“转行”的经验,更让他们关注到了购车用户的日常健康,纷纷研发“健康车”。
据了解,吉利汽车将整合全球研发资源,研发国内首个真正以“N95型口罩”为过滤标准的车载空调滤芯,打造吉利独有的G-CLEAN:吉利智能生态健康圈。
通过开发行业领先的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Intelligent air purification system),实现对细菌和病毒进入车内的有效阻隔和过滤。

长安汽车也声明此后会为用户带来“健康汽车”,今年3月10日,其“PM0.1级”复合抗菌杀毒高效过滤器将迎来量产。
相信经过此次疫情,汽车内部的空气健康会成为消费者购车的新标准,至少“甲醛车”事件应该不会轻易发生了。
经销商也很难最坏再抗一“寒冬”
车企前要面对消费者,后要面对经销商。考虑到疫情期间销量考核难完成这一点,不少企业主动分担经销商压力,决定在此期间不设考核制度,风雨同舟,与经销商共渡难关。
据不完全统计,沃尔沃、奥迪、奇瑞捷豹路虎、上汽大众、北京现代、长城汽车、广汽传祺等车企都取消了经销商2月销售考核目标,部分车企还为经销商员工发放相关补贴。
其中,长城汽车面向经销商推出“三减三赋”支持政策,对经销商进行考核减负、财务减负、金融减负等措施;发布“零接触”计划,通过线上/线下购车、终端降价等方式,助力旗下经销商稳定销售。
广汽传祺则成为首个直接支持资金(总计1100万元)给到特约店进行专项疫情防范,确保安全营业的汽车品牌。

希望经销商能在车企的倾力帮助和鼓励下,最大限度的解决困境,甚至找到全新的消费模式,让销量更上一层楼。
尽管如此,车企也要做好再抗一年“寒冬”的最坏打算,尽量降低全年销量预期。在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稳步前行,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为更好的未来打好基础。【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寒冬”覆“寒冬”,车企今年太难了

2. 有了它们的出现 才延续了这11家车企的生命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少成功的企业会经历一些起起落落。这样的例子在汽车圈中也屡见不鲜,如大众、宝马、保时捷等现代一众响当当的汽车品牌也曾经历过他们的至暗时刻。好在,它们的出现,成功挽救了他们所在的公司。
 
大众高尔夫GTI
大众高尔夫的故事始于大众甲壳虫,它是有史以来最成功和最具标志性的汽车之一。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鼎盛时期,该公司还推出了不少衍生车型。然而,大众面临着一个主要的困境:下一步转向哪里?
 
到70年代初,它已经尝试了几种替代型号,这其中也包括了由生产了50辆原型车,保时捷设计的中置引擎掀背车EA266、大众Type?4等。不过这些车型都没有通过时任大众总裁鲁道夫·雷丁的法眼。
 
在新的管理层手中,大众以帕萨特为首,投资了一个全新的产品线,不久之后,高尔夫Mk1也诞生了,在当时它拥有一个全新的前驱平台以及直列四缸发动机。幸运的是,大众靠着高尔夫的出现再一次回到了主流视野中。
 
标致205
上世纪70年代,标致大幅扩张,并于1975年收购雪铁龙,成立了PSA集团,随后于1978年收购了克莱斯勒(Chrysler)的欧洲业务。然而,这个在当时看起来不错的主意,很快就使公司陷入了财务困境。
 
为了生存,标致需要想得更远,或者更确切地说,想得更小,因为在当时小型掀背车的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于是在1985年,标致推出了205,一辆有趣、时尚、精致的紧凑型掀背车,几乎在一夜之间里,它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的主要卖点在于它的多功能性,标致相继推出了三门版、五门版以及敞篷版车型,并且每一款车型都有其独到之处。此外,无数的特别版车型也让它的形象大涨,包括先后推出的1.6GTi、1.9GTi车型,以及在WRC B组中所向披靡的205 T16赛车。
 
奥斯汀Metro
上世纪80年代里,将英国几大汽车品牌合并后产生的国有利兰汽车集团几乎成为了英国汽车工业的一大耻辱,工人罢工不断、管理层昏招频出、产品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以至于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动起了撤资的念头。
 
一直以来,利兰汽车一直想要寻找其标志性小型车Mini的继任者,但这就像大众试图寻找甲壳虫的继任者一样棘手。好在这时,Metro的计划启动了,并且迎来了空前的销量成功。
 
宝马700
听说过宝马差点破产的故事吗?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宝马501、503、507到Isetta,一系列销量不佳的车型在上世纪50年代将宝马带入了深渊,直到救世主宝马700的出现。
 
它在1959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首次亮相,是宝马第一款采用单座结构的汽车,并且在相关技术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它的动力由来自宝马摩托车上的697cc的双缸发动机提供,而日后的销量证明它正是宝马所需要的热门车型。
 
在宝马700诞生之初,宝马之推出了一款双门轿跑车,随后,还相机推出了轿车版以及敞篷版的700。到1965年停产之前,宝马700的销量超过了18.8万辆。如果没有700,我们今天知道的宝马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阿斯顿·马丁DB7
在上世纪80年代末,阿斯顿·马丁陷入了困难。尽管它拥有着伟大的历史,但是也难逃销量衰退的厄运,直到1994年福特的介入并且发布了特别的车型之后,才有了转机。
 
而这辆车便是DB7。它由伊恩·卡勒姆设计,基于捷豹XJS的升级平台打造,搭载了一台3.2L?机械增压6缸发动机,并且还与福特、马自达和雪铁龙通用部分零件。
 
DB7一上市就大受欢迎,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时尚外观和性能,还因为它亲民的价格。它的入门价格仅为7.85万英镑,并且共售出了超过7000台DB9,成功带领当时的阿斯顿·马丁走出了危机。
 
保时捷986?Boxster 及 996?911
在1992年,由于德国马克的持续走高,导致保时捷在海外市场的售价也水涨船高,这也让911的销量跌至谷底。在保时捷当时最大的单一市场,美国,前置引擎的928和968也在苦苦挣扎,即便后期推出了三款全新的车型,也没能让保时捷走出几乎破产的困境。好在,这时保时捷迎来了一个新的老板,Wendelin Wiedeking。
 
在他的带领下,保时捷在1993年推出了Boxster概念车,它向世人展示了生产一辆价格更低,但独具魅力的跑车的可能性——量产后的986?Boxster向世人知名了道路。它的前半部分与水冷发动机与随后发布的996?911共享。通用的零部件使降低成本成为了可能。只是,那些纯粹主义者并不接受水冷发动机,好在随后推出的多款卡雷拉、GT3和GT2最终难逃真相定律。同时,保时捷也正是依靠着996上的利润推出了卡宴。
 
宾利欧陆GT
在2003年推出大陆GT之前,宾利平均每年只生产1000辆车。在被大众收购了5年之后,它急需一款翻身之作,2003年推出的宾利欧陆GT便承载了所有的希望。
 
由于其时尚的双门轿跑车的外观、具有实用性的四座布置,以及6.0T?W12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新车上市之前便收获了3200张订单。而在欧陆GT上市的第一年,宾利的销量就增长了7倍,达到了6896辆。
 
距今,宾利共生产了4万余量欧陆GT,这样的成绩向大众证明了,宾利在其管理下同样可以成为一个成功且盈利的品牌。
 
日产逍客
在世纪之交,日产汽车旗下的工厂产量将为原计划的一半。好在,卡洛斯·戈恩的到来为日产带来新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两条信息,首先是削减成本,包括关闭工厂等,这在当时的日本几乎是闻所未闻,其次,日产将生产人们真正想要的汽车。
 
在欧洲,日产有着当时最为先进的工厂,但平庸的产品被淹没在竞争对手的汪洋大海中。逍客的出现为人们来了全新跨界轿车的概念。这也成为了未来小型跨界SUV流行的开端。
 
沃尔沃XC90
当然,这里会提到两款XC90,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拯救了沃尔沃。
 
第一款是在2002年福特收购沃尔沃后推出的,这是一款几句实用性的中大型SUV,内部空间非常宽敞,功能齐全,但得益于横置发动机,它的整车尺寸并不算大。这让沃尔沃在欧洲和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那正是一个大型轿车与旅行车逐渐失宠的时代,也是沃尔沃打败宝马和奔驰的十带。
 
现款的XC90则是沃尔沃脱离福特时代后的作品。几乎在椅也之间,沃尔沃就推出了属于自己的平台、发动机、混合动力总成,以及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娱乐系统。从这一代XC90开始,沃尔沃似乎以钢铁般的决心在宣告着它的回归。
 
福特1949 
亨利·福特在1947年去世后,这家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似乎也很快步其后尘。它在美国的销量排行榜上已跌至第三位,而且在设计上还停留在二战之前。然而,福特的孙子亨利·福特二世却有不同的想法。
 
1945年,年仅28岁的他成为公司老板后,只用了19个月就监督完成了1949年全新车型的概念、设计和生产,以至于在新车1948年6月发布的那一天,就收获了10万张订单。福特回来了。
 
它以新颖、现代、优雅的外形为特点,一炮而红。此外,福特还提供了多种车型可供选择,动力则是来自于一台3.7L直列六缸发动机或一台3.9L V8发动机。福特共销售了超过100万辆福特1949,这个模式帮助并挽救了当时的福特。
 
克莱斯勒K平台
 1980年,克莱斯勒濒临破产。多亏了巨额的联邦贷款担保,它才避免了破产危机。为了彻底摆脱危机,克莱斯勒新任CEO Lee Iaccoca和他的团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计划,用一辆技术更为先进并且相对较小的前驱车来对抗日系车的涌入。它就是全新的克莱斯勒K平台。新平台诞生之初,它为道奇和普利茅斯提供了不少新鲜的血液。
 
不久之后,这个全新的平台被引入到了高端市场,基于K平台,克莱斯勒推出了LeBaron与New?Yorker两款豪华轿车。与他们一起诞生还有几款高性能双门跑车。
 
这个天才的神来之笔并没有止步于此,基于K平台诞生的旅行车与MPV还颠覆了不少美国家庭用车的格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9月,这些车企逆袭了

过去两年汽车市场需求不振,让部分的汽车品牌销量陷入了低谷,加之疫情对需求端的抑制,更是极大的影响了这些品牌的销量。
不过,在车企自身的积极调整的努力,配合着市场快速复苏,许多车企已经从低谷之中脱离。加之每年九月、十月的传统汽车销售旺季,叠加汽车消费报复性增长,许多车企成功的重新回到上升的通道之中,开启“曙光乍现”的回暖迹象。
长安福特:最强合资“SUV舰队”初战告捷
双节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长安福特就率先公布九月成绩单。显然这是成绩好的同学才会有的举动——九月,长安福特零售量达到了20495辆,实现了10%的同比增长。其环比增长达到了19.7%,这也是长安福特连续第二个月实现了环比增长。
对比行业水平,长安福特的环比与同比增长幅度,均超过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估的九月乘用车销量增长水平,证明了长安福特“以产定销”、“330战略”等品牌重建政策卓有成效。
特别是长安福特新车攻势的重磅炸弹——全新的中大型SUV探险者,更是成为拉动长安福特品牌复苏的助推剂。

这款中大型SUV中的“当红辣子鸡”在上市三个月以来,连续取得了销量的环比增长,九月更是实现了环比39.3%的大幅度增长,单月销量达到了3544辆,销量爬坡速度较快,有望继8月后再一次进入乘联会高端SUV销量TOP10。而且其累计订单在上市百日就已破万辆,作为一款售价超过30万的中大型SUV实属不易。

而长安福特另外两款热门车型 锐际、锐界,在9月分别也实现了11%和25%的环比增长。
探险者不仅为长安福特复苏贡献了销量和到店客流量,更以旗舰SUV的身份成功推动长安福特品牌力重建。探险者与锐际、锐界一起,成功打造出一支合资阵营众最具竞争力之一的“SUV舰队”,威力慢慢显现。

实际上,长安福特在今年上半年艰难的市场环境之中,就成功实现了8.7%的同比增长,其焕新的SUV产品线以越级动力、卓越的安全性以及本地化的智能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更令长安福特销售车型中的中高端车型占比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向一线合资回归。
长安福特在经历了几年沉寂之后,势头似乎终于要回来了。
上汽通用:别克扭转逆势
美系阵营似乎在最近两年都在中国经历“水逆“,体量庞大如上汽通用也无法幸免。
尽管依旧维持销量榜TOP3的位置,但早已不见上升势头。不过在今年,上汽通用终于扭转了颓势,重新实现了同比的正增长,在过去的七月、八月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其中,别克品牌成为上汽通用扭转颓势的关键。
据上汽通用别克公布的九月数据,其月销量达到了9.8万辆,同比增长达到了28%,创下了24个月以来的月销量新高。自从今年4月以来,上汽通用别克已经连续6个月实现了销量的同比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复苏势头,旗下轿车、SUV、MPV多板块都呈现出了十足的“拼劲”。


别克的销量基石——英朗,成为了这一轮别克销量复苏的关键。重新采用了四缸机之后,英朗的销量呈现出重回巅峰的势头,9月份共销售31836辆,同比增长达到28%。
同时,别克品牌向上的攻势也卓有成效,轿车、SUV、MPV的中高端车型不断向好发展。

别克旗舰轿车君越的销量创下了17个月最好成绩,达到了6119辆。而运动B级车君威更是以14893辆的成绩,位列同级前列。SUV板块的昂科威也以11%的同比增长,实现了12367辆的销售成绩。
而GL8更是延续商务MPV标杆地位,销量达到了16825辆。在推出了GL8艾维亚后,以别具一格的豪华格调,成为了高端商务MPV的首选车型。

在GL8艾威亚的助攻下,以君威、昂科旗这样的旗舰产品为引领,别克构筑起强大的中高端产品阵容,配合着2.0T+9AT的高水准动力配置,形成产品端的高配优势,形成品牌力与产品力的护城河,稳步推进品牌高端化进程。
实际上,在今年前三季度,别克品牌累计销售的588382辆车型中,高端车型占比已经达到了56%。可以说,别克已经找到了重回上升通道的办法。
东风悦达起亚:“网红”K5引流,重塑品牌正当时
说完美系,再来看看同样水逆的韩系。
过去几年,韩系车除了部分特殊环境因素,最重要的下滑点来自产品端竞争力推新速度慢,导致被日系和自主品牌双重夹击,市场份额被不断分割。
但经过一轮的调整后,东风悦达起亚已经逐步适应了全新的市场形态,找到了重新打开市场的办法。其实解决方案很简单,还是归结于产品。

九月,在起亚旗舰轿车全新K5凯酷上市带来的巨大流量助攻下,起亚实现了6.3%的同比增长与19.6%的大幅环比增长,销量达到26141辆。这也是起亚连续6个月实现销量同比正增长,可喜可贺。
另外,其余起亚的主力车型均有优异表现,智跑销量达7756辆,同比增长54%;全新一代傲跑销量为3533辆,环比增长15.3%。
但最重要的还是九月的当红炸子鸡——全新K5凯酷。其在上市首月销量就达到了3473辆,可谓一车难求,相信随着产能爬坡其销量将会进一步的提升。

全新K5凯酷绝对是近期最受关注的车型之一。凭借着全新炫酷的设计风格,焕新的动力配置,其产品力大幅提升,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增。加之包牌价的优惠政策,成为了许多年轻家庭购车的首选。其在预售阶段就斩获了10615辆的订单。全新K5凯酷绝对有望成为今年B级车的黑马。
起亚能够重回上升通道,全新K5凯酷绝对功不可没。这款全新旗舰轿车对起亚带来的影响绝不仅是一款新车这么简单,更是重新激活了起亚品牌的市场热度,更打破了起亚以往的廉价车定位,重塑了起亚的品牌形象,让起亚重新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

实际上,摆脱廉价形象正是起亚今年的战略目标。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李峰公开表示,未来将不再推出售价10万元以下的车型。全新K5凯酷的出现正是恰逢其时,成为起亚重塑品牌形象的最佳锚点。
伴随着全新K5凯酷潮酷风格的热度,东风悦达起亚正在中国重新起航。
写在最后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其实,对于汽车品牌来说,“幸福”也总是相似的。无论是福特还是起亚,这些品牌复苏的背后,都是强有力的产品在推动,成为了拉动整个品牌回归上升通道的锚点。
这也是所有车企能够发展的共性。长城的崛起源于哈弗H6的带动,长安复兴是因为CS75PLUS带动了蓝鲸与PLUS车型的兴盛。
回归产品,这是在中国日渐理性的市场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月,这些车企逆袭了

4. 放心,总有你想不到的车企能熬过明年盛夏

8月13日,第十二届中国蓝皮书论坛上,长安汽车副总裁叶沛发言演讲:“今年上半年,34家企业销量小于1000辆,16家销量小于100辆,9家车企销量为0,步入生死存亡之秋。”

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半年考交白卷比叶沛说的还多出一家,包括江淮大众、知豆电动、天津一汽等在内一共10家。另外,比速汽车、力帆汽车、众泰汽车等多家曾经一时风头无两的车企,同比降幅跌破90%,其中,众泰汽车上半年销量仅为3573辆, 还不及高光时期月销量的四分之一。

车市下行,我们习惯用“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来形容,很多位于末位的企业站在行业边缘颤颤巍巍,小鹏汽车的董事长何小鹏认为, 3年之后汽车行业会呈现更加集中的一个趋势,龙头企业只会有5家。淘汰赛加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企业还能熬过明年盛夏吗?
风口上猪都能上天,但风停了呢
雷军有一句被奉为经典的话,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
所以从2015年开始,无数创业者带着一腔热血,妄图在汽车领域挖一桶金,小鹏汽车入局之初,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儿子一出产房,就接到了投资者GGV的符绩勋打来的电话,对方一上来就说,“这个行业快起来了,你赶紧冲进来,你不冲进来这个企业做不大。”何小鹏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投资小鹏汽车的时候,第一笔投了几百万美金,后来投了几千万美金进去做这件事情。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国内单纯投入新能源车行业的企业就已经多达300多家, 汽车行业仿佛变成了巨大的“金矿”,不管以前有没有造过车,都想进来分一羹。
然而,那些蜂拥而至的创业者忽略了,雷军这句话的背后,没有告诉他们的,风口上猪能飞上天,但风停了呢?借风而上的是不是会摔得更惨?
从年初至今,一直负面缠身的众泰汽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根据有关消息透露,遭受资金困难的众泰汽车,现在基本处于停产状态,想到众泰的巅峰期,2017年,也曾拿下了突破30万辆的销量成绩。

更惨的是很多新势力造车企业,还没有实现量产,就被爆出工厂停工、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曾经说要打造超级生态汽车,后来负债出逃的贾跃亭,一直没有等来他翻身的消息。
一些在市场打拼多年的企业,在市场需求减缓下也是窘境百出,乘联会公布的倒数40名车企名单中,不谈靠卖房而生的海马汽车,力帆汽车的销量数据同样很难看,上半年完成销量337辆,同比下滑97%。在这个月初,力帆集团发布公告,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其控股股东已经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重整!

产品卖不出,企业势必被“劝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正如叶沛在蓝皮书论坛上谈到“汽车市场先抑后扬,稳定复苏,一线下压,二线萎缩,尾部出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方能生存发展。”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与倒数车企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排名靠前的品牌,从今年上半年销量前十五名车企名单来看,自主品牌有吉利、长安、长城三家,其中,长安汽车是唯一一个销量实现正向增长的车企,7月实现4连涨,完成年目标52%。

过去的2019年,长安汽车整体局势比较消极,全年同比下滑6.5%。不过,对于像长安汽车这类的一线品牌,拥有足够强大的资本调整战略布局,不会因为一时失势打乱阵脚,经过前三年蛰伏,长安汽车今年将推出超6款新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
但对于本身捉襟见肘新势力造车企业,情况又不一样了。
进入2020年,知行君根据近四年成立的造车新势力进行统计,发现52家企业中仅有9家在今年上半年还能保持月均超20辆的销量。摆在眼前他们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产品卖不出去,依靠什么盈利,没有营收怎么应付整个集团的运转?
那些曾幻想着,做纯电动车实现弯道超车的车企,现在是一把辛酸泪。比如赛麟、拜腾、博郡等企业已经走向了衰亡。据媒体报道,8月10月,约80名拜腾汽车员工聚集维权,要求拜腾支付此前拖欠的薪资。今年六月份,央视点名拜腾汽车“烧光84亿元造不出车”。

现在看来,过去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曾发文称“2019年将是造车新势力的倒闭年,百余家企业没有一家值得投资。”也并非是一句故意挑刺的话。再多一年,等到2020年结束,新势力造车企业中,恐怕能熬下来的也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家。很多造车新势力都面临资金接近干枯的事实,只是藏着掖着,没有曝光出来罢了。
但新势力并非没有突围者,和传统企业一样,存在一二三线之分,蔚来、小鹏无疑是属于新势力车企的一线品牌。此前,投资理想汽车的美团CEO王兴曾公开表示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三家新势力,分别是蔚来、小鹏和理想, 虽然前进很难,但并非没有可能。

上险数是对经营状态好坏一个很好的反馈,在所有新势力中,2019年蔚来汽车突破2万辆,在近日蔚来汽车发布的财报中,二季度营收37.19亿元,汽车销售收入34.86亿元;其毛利率大幅转正,汽车销售毛利率9.7%,现金储备达111.68亿元,足以应付后期核心技术研发、用户服务和营销费用。
同样比较被看好的理想汽车,7月,旗下的理想ONE销售2516辆,环比增长33%,2020年1-7月累计销售12182辆,销量好于多数的新品牌。
所谓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很多新势力倒下了,但也有一些在砥砺前行。
知行有话说
从2017年车市达到销量顶峰后,一直往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倒数的40名车企,下半年如果销量依然没有起色,很难熬到明天春暖花开时。末位淘汰,下一个倒下来的就是尾部车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