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吗?

2024-05-15

1. 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吗?

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出自于《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扩展资料: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传习录

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吗?

2. 知道了,不等于做到

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一句话,知道了,不等于做到。我深以为然,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
  
 这让我想起了好友小君考试的事。那次小君公司发布了公告,行业出台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公司并没有强制规定,只是通知大家一下。
  
 鉴于公司有证书跟工资挂钩的传统,小君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报名参加了考试。小君还马上买了教科书,还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条考试消息。我还在朋友圈里面回复,祝她考试成功。
  
 过了几天我约她出来逛逛,她告诉我没空。我说我还不了解你,家里面的事情都不用操心的,有啥忙的?我忙着考试学习。对哦,前几天刚发的朋友圈。为了好友的学习,我尽量不去打扰她。
  
 时间过去大半年了,小君主动联系我出去吃东西。我算了一下,小君的考试应该过了。见面第一件事情就问她考的怎么样?
  
 我没去考试。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书刚送来这几天,每天都是很认真地去看。后来因为工作一下子变得特别忙,没时间看。书买来的时候摆在茶几下面,到现在还是摆在老地方没动过。
  
 我听完无语。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学习要努力,没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是不会有收获的。小君心里面知道学习要努力,由于没有做到所以在考试那天心虚没去。
  
 最近我一直在学习写作公众号。在网上也会看到有人问公众号达人写作是否有捷途。达人的回答,当然是没有。每次看到有人写出爆文,靠着写作公众号实现财务自由的时候。我心里知道,在这背后作者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厚积才能薄发,因为作者知道努力,而且做到了才会成功。
  
 同事小陈的爸爸患有失眠症,前段时间有人介绍了个中医。由于地方比较远,小陈就开车送爸爸过去就诊。
  
  
  中医治疗非常有效,陈爸爸的症状减轻了不少。小陈向我们介绍这个中医十分神奇。办公室里面的人都盘算着,家里面有人生病也可以请这个中医看一下。
  
 大家七嘴八舌的问的地方在哪?用医保卡吗?有药房拿药吗?小陈一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
  
 小安是我们办公室里刚招进来的大学生。小林说我有鼻炎,也可以给看吗?小陈犹豫了一会儿说,可以是可以,要做好被骂的准备。
  
 小陈连忙解释,不是说他会无缘无故的骂你。在他那看病的,也有年轻人。他会说,这个病我能治,但是你能做到十点钟前我睡觉吗?不能做到就不用来治了。
  
 最终小安还是去了那家诊所。坚持一边治疗,一边十点钟睡觉。身体变得健康,气色红润。到处向人宣传十点前睡觉的好处。
  
 每天十点睡觉,电视上网络上养生节目之类,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大家都知道,现在年轻人,上网泡吧,熬夜,知道对身体不好。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到十点睡觉。
  
 十点睡觉,是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三焦经亥时(21:00-23:00)
  
 此时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备主持诸气,疏通水路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深度睡眠,百脉可休息生息,对身板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独特之处,即亥时困觉,故此时段内睡觉最佳,易于第二日起床后精神倍好。(摘自网络)
  
 那日走在马路上,遇到红灯,我停下来等红灯。我前面是一对年轻的母子。小男孩背着个小书包,叽叽喳喳地跟妈妈讲,在学校里面发生的事情。从他得说话中,我得知他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妈妈一边听儿子说话,一边望向四周人。
  
 人不多妈妈要闯红灯,小男孩拉住了她。告诉妈妈老师说了,红灯停绿灯行,不能闯红灯。
  
 让我想起了我以前听过的一个笑话。有一个人因为闯红灯被警察拦了下来。警察问你没看到红灯?闯红灯的人说看到红灯了,没有看到你。听完这个笑话,我是大笑出声的,所以记忆特别深刻。
  
 红绿灯是什么?红绿灯是交通规则里面最基本的一条准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妈妈知道吗?当然知道,要不孩子阻止她,她也不会停下来。笑话中被警察拦下的那个人,他知道吗?一定知道,要不然他怎么会说看见红灯,没看见交警才闯的红灯吗?
  
 不闯红灯,不是说知道,而且一定要做到。为什么要制定交通规则?为什么要有红绿灯?都是为了保障大家的交通安全。闯红灯会发生很多事情,轻则受伤,重则失去生命。为了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每个人都一定要知道还要做到不闯红灯。
  
 努力学习,十点睡觉,不闯红灯三个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简单吧,看字面意里就懂了。这三个道理,生活中随手可见。如果去做,也不是什么高难度不能实现。
  
 可就是这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知道和做到,就像是人的两条腿。人一定要用两条腿走路才行,用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3. 知道不等于做到

     有一句话,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听过:知道这个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但是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呢?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因为”知道”不等于”做到”
  
  
        至理: 只有将”知道”的东西去落实到你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真正的去做,把”道理”化为”行动”,最终才能改变你的人生。
  
       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凡事”知易行难”,坚持下去不容易,由此可见,原理原则必须以坚强的意志贯彻落实才有意义。
  
   人生指南;成“大事”必从“小事”坚持做
  
     时刻保持一颗反省之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自省自勉,这非常重要!
  
       ”大事”一定是从”小事”来,如果说”小事”我们无法坚持的话,你想做成”大事”,只有三个字:不可能!
  
         做藏御堂,我们最终目的是什么?实现个人成长,有自己的团队,然后赚到钱。
  
 那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呢?一定能实现,而且每个人都能实现。 那之所以有了后来的差距,差距在哪里?实现的人每天坚持把小事情做好;没有实现的人是因为不屑于做好你身边的小事。  就这么简单!
  
          那我们做藏御堂的小事是什么?而且是必做的小事,要持续坚持做的小事是什么呢?
  
 一、每天用心的维护养生群
  
  
 二、用心的去私聊你的客户
  
 三、用心的去发朋友圈
  
 四、提升你的业务技能
  
 这就是我们做藏御堂最最起码的四个小事情,你只要把这四个小事情坚持做好,你一定能够拿到结果,一定会有自己的团队会赚到钱,也会收获成长!
  
 稻盛先生说:我们要自我反省,我有没有坚持去做这些小事情?
  
 感恩稻盛先生对我们的教诲
  
        仅仅是”知道”还不行,只有真正的去”做”才有意义,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情做好,最终你就能成大事!
  
  
 祝福我们所有人,从小事做起,将”知道”变为”做到”,最终你一定能够”达到”!

知道不等于做到

4. 知道而做不到就不是真的,知道吗?


5. 知道做不到,还是不知道

前几天,在读书时,脑子里经常浮现出之前的一些经历,还都是些痛苦经历。
  
 一时间,杂念如潮,要反复挣扎很久才能重新专注起来。
  
 后来,我在晚上写日记时反思到:
  
  我还是没有看开外在的评价体系。 
  
 什么是外在的评价体系呢?
  
 譬如学生的成绩,男人的工资,女人的相貌。
  
 相对的,还有内在的评价体系。
  
 譬如做事的幸福感,成就感。以及你做的事情是否让你快乐?你是否被动地使用生命?
  
 我之前觉得自己相对来说还是一个用内在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
  
 现在看来,路漫漫其修远兮。
  
 之前所回想到的痛苦经历,无一例外,都是我好像没有达到一个“标准”,因为不足所以痛苦。
  
 但反过来,人如果不听从内心的声音,一味地去满足外在的标准,长久下去,是很容易迷失自己的。
  
 今天还抽时间重温了一遍之前学过的 量子领导力课程 。
  
 老师之前在课上就讲过了观照力,空性力。
  
  观照力: 清楚地觉察内外一切,看到杂念,又不被杂念带走。
  
  空性力: 万物皆是空性,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特性,其“性”是由观察者所决定的。空性力是随时随地以空性来观世界的能力,我的世界一切由我。
  
 当时感觉自己懂了,时间一长,又忘了,像一个小妖精一样原形毕露了。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没有知道但不行动的人,知道做不到,还是不知道)
  
 他还说,如果你知道一个概念或理论,但观念与行为没有改变,常常是“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
  
 (这已经是被私欲所蒙蔽,不是知行的本体了)
  
 说的太对了。
  
 有些道理听到后,会让你发生不可逆的改变。
  
 譬如:注意力>时间>金钱。
  
 我在了解到这个不等式之后,就很少关心所谓的头条新闻了。
  
 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娱乐圈就是那几件事儿,只不过每次人不同。
  
 而那些真正重要的大事,即使你不主动关注,也会传到你耳朵中。
  
 但有些道理听到后,可能当时自己觉得明白了,其实还是没有彻底认同。
  
 就如上述的空性观,如果你彻底认同空性,真正懂得空性,那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明白“我接受,我选择,我创造”,一切由我。
  
 上午上课,老师也提到,在他看来,阳明心学有几点是比较核心的:
  
  1. 凡事不向外求! 
  
 遇到什么事,都从自己内心找原因。
  
  2. 心不动,事上练(炼)。 
  
 确定要做一件事,就不左右摇摆,在做事的过程中去修行。不多想,就是干!
  
  3. 恕己。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今天啰啰嗦嗦,又讲了太多道理,明天太阳升起之时,就放手去做吧!
  
 晚安~

知道做不到,还是不知道

6. 知道而不去做等于不知道

        在培训学习过程中,经常能看见这么一个场景:讲师在台上唾沫横飞,各种手段频频使用,以博学员一点兴趣,可是台下的学员呢,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双手交叉在胸前,有的用犀利而批判的眼神盯着台上的讲师,当讲师讲完以后,他的评语只有一句话“这个我早就知道了,或是在多少年前就听某某老师讲过,或是某某书里读过。”
  
  
         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也经常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呢?那这是为什么呢?
  
          看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说了一句话“不怕你不知道,怕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句话听起来很拗口,实际上真是这样的,其实可以把知道和不知道进行一个组合,能得到四个状态:
  
          不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无知怎么形容,或许今天我可以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来形容,当然这个比较抽象,总觉得自己知道,这个虽然很可怕,这不是重点,当知道自己知道而不去做才是最可怕的,这个状态是在阻碍进步和新知。不管你学习的任何东西,你所看见的、听见的、读到的,往往在过去都有圣人或专家们讲到过,只是不同的人用了不同的角度、换了个比喻,换了个故事,用其他任何一种方法呈现出来了,但这真表示你真的“知道”了吗?
  
         回想我们上学时学习勾股定理,老师会告诉我们说勾3股4玄5的特例,并会用很多的例子来证明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们明白了这个定理,老师是怎么让我们加深印象和运用的呢?一定会让我们做题,相应的主题要有很多的练习,当把题目都做了一遍了以后,这个差不多就了解了,算是知道了。
  
         现在想想,为什么有那么多空想和空谈,完全出在一个问题上,没有实践,没有数据,可以这么说,凡事自己没有去做过的,或者还没能做到的,都是不知道的。未来,当自己又想对那些还没有去做的,或者没法做到的事情,说“这我早就知道了”的时候,请提醒自己修改思维或语言模式,改成:“这个观念我有听过或我有在某本书上看见过”。请不要假装自己知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真实的面对自己的状态,是开始接收新知和提升自己的先行条件,接下来就是去行动,只有通过实践检验了,才是真知道。
  
         因为我做到了!”这是目标,用行动去检视自己的知道。

7. 你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关于孩子的教养问题,她说孩子大了越来越难养了,不知道该如何去管教了。正巧我写了一篇有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发给她看,她回复我!
  
 
  
                                          
 为什么知道就是做不到呢?
  
 在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台词“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也经常听到很多人说:“道理我都知道啊!可是我就是做不到啊!”
  
 其实你仔细好好去品味这两句话,会发现在你说出这两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一丝快感?
  
 对啊!我知道可是我就是做不到,背后的意思是:我做不到所以这不能怪我。我就没有责任了!
  
 Money&You里面有一张海报——负责任。
  
 
  
                                          
 
  
  
 人天性就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在发生事情以后我们会习惯性的把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这和我们从小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小时候我们被告知犯错误是不被允许的,在犯错误后会挨骂会被惩罚,所以我们潜意识里已经形成了一套思维模式,在犯错误的时候马上去找借口也好,或者否认也好,反正就是先把自己放在一个清白的位置。
  
 例如很多人上班迟到了,他会说路上太堵了,找这样一个借口他会觉得心安理得,迟到不是我的问题,是交通道路的问题!如果这个人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他会从自身去找原因,为什么我会迟到,是不是我出门的时间太晚了?明天早一点是不是就不会迟到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想去承担这份责任而已。
  
 奇葩说里面说“辩论赛的重点并不是结果,而是整个思考过程。”
  
 很多问题同样是这个理,在碰到困难的时候你是选择找借口去逃避,还是勇敢的去面对寻找解决方法?
  
 看过一个段子:
  
 在考试考砸了以后,
  
 学渣的反应:“这题太TM难了,哪是人做的,不学了。”
  
 学霸的反应是:“这个题以前是否遇到过?在哪本书上有这个知识点,我要去找来看看,下次碰到同样的问题才知道该如何解决呀!”
  
 同样在面临孩子的挑战的时候,你是把责任全部推卸给孩子,“这孩子太调皮了,咋这么不听话呢!没办法管了!”
  
 还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我应该怎么样去帮助他改掉这些习惯?“
  
 Money&You里面最重要的一张海报,“如果事情要改变,我必须先改变!”
  
 
  
                                          
 
  
  
 如果一个人无论在发生什么事情都觉得是自己不小心的时候,那这个人才算是真正的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成功是你想要的,不吃苦也是你想要的,两者不可兼得,那我还是选择后者吧!因为成功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没有能力可以学习培养能力,没有资源可以去累积或置换资源,除了那些违反物理定律的事情,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不值得去做的事情,而得到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付出不仅是体力上的付出,更是人格上面的付出,需要大量的智力,精力,自尊,勇气等…………
  
 一个人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思维而不是能力,如果你在碰到困难时习惯于说;不行啊!这太难了。我做不到。那你永远只能停留在那个知道而做不到的阶段,如果你在碰到困难的时候习惯说“我试试吧!”那你会一路进步迈向成功。
  
 就拿我自己主持这件事情来说吧,我并不是一个很擅长在公共场合讲话的人,要我上台讲话在以前看来堪比死亡的那种恐惧了。但是我今后的职业道路要求我必须掌握这一项技能,所以我必须逼自己去锻炼这项技能。有一次公司正好有活动需要主持,虽然内心很恐惧,但我还是马上就答应了,先答应下来再倒逼自己一把,接着开始准备开始不断的给自己加油打气,在完成了以后其实会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恐怖。虽然会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开始了就离完美近了一步。
  
 Facebook上有这样一句话;开始比完美更重要!我们总是在等着完美了才开始,但是只有开始了你才会发现很多不完美,才能去做出修正达到完美。
  
 如果在下一次再看到一个道理时,不妨问问自己:
  
 1、你真的想做到吗?
  
 2、为什么你想做到?
  
 3、做到这些你要付出哪些代价,值得吗?
  
 
  
  
 愿我们都能听过许多到道理,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你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

8. 知道了就去做,不做等于不知道

1.
  
 很多时候有这样一种体验:新学习一项技能,已经读懂这项技能的理论、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也看明白了老师的教学示范,但真正自己实践起来,却是千难万难,不是这个环节不会,就是那个环节出错,漏洞百出。
  
 正如小时候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明明都能听懂,以为自己都会了,就懒于课后练习,及至考试,自然就“现出原形”了。
  
 究其原因,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知道”。
  
 2.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都是前人通过大量的实践、观察、感悟,记载而流传下来的,这些经验,被凝练成简洁、通俗的语言被我们所阅知,大部分知识都易于理解。
  
 但理解不等于知道了,因为我们没有亲身体会这知识来源的实践,无法形成从内心深处引发的感悟,更何况语言文字都有其局限性。
  
 这时,我们应该着手去“做”,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打破原有文字概念的藩篱,撕裂旧的思想牢笼,让知识在“做”的过程中,在我们心里得到新生,最终达到“知道”的彼岸。
  
 3.
  
 在这里不得不提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他曾说过“知道了不去做,等于不知道”。他用他一生的实践,来证明这个道理:平叛、剿匪等等,每一件事,在当时的人看来,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硬是用已有的有限资源,去完成了这些事。 
  
 在我看来,除了信念坚定的成分外,他做到了“他知道可以做,他就去做了”,而且义无反顾,他达到了目的,真正的知行合一。
  
 4.
  
 现在,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道理我都懂,可是这些道理在当今社会已经不适用了,当今社会要如何如何,然后大谈客观因素。
  
 这里,我可以明确的说,道理你真没懂。古往今来,生活过地球上的人成千上万,流传下来的道理、经典就那么些,难道抵不过你活在人世间那么几年的人生感悟?我不否认人该有点质疑精神,但更多的应该是敬畏,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做”。
  
 否则,抱怨归于抱怨,不知道终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