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月经?什么是月经来潮?

2024-05-13

1. 什么叫月经?什么是月经来潮?

你好:
      女性月经是子宫内膜脱落、排出经血的过程。子宫内膜脱落有一定的周期规律,每次的周期为月经来潮。一般情况下,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2~45天,平均为28天。行经期为3~7天,月经血量为50ml左右。e

什么叫月经?什么是月经来潮?

2. 什么是正常月经来潮

月经初潮多在青春发育期出现,一般年龄为12-18周岁。极少数早于10岁或迟于18岁才来月经。
在月经初潮时,卵巢重量仅为成熟时的40%。以后卵巢继续发育长大。由于卵巢的功能和调节机能不稳定,在月经初潮后的半年到一年时间内,月经不一定按规律每月来潮,初潮后,有的隔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才第二次来潮,这不是病理现象,以后会逐月按时来潮。每次月经出血持续5天左右,为月经期。一般每次月经量为10-100亳,平均为50亳,出血量以第二、三天最多。行经期间由于盆腔充血,有时会出现轻微腹痛、腰酸以及乳房胀、食欲差等,属于正常现象。

3. 月经来潮原因是?

黑猩猩或者人类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脱落,伴有阴道流血称月经,月经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
医学上认为唯有灵长类(包括人类在内)经历的生殖周期才叫做月经,除此之外其他哺乳类动物的生殖周期称为发情周期。月经由生殖激素系统调节,是生物繁殖的需要。一个女人的初次月经被称为初潮,而初潮的出现标志着女性已经步入了青春期。女性初潮时的平均年龄为12岁,而8岁至16岁初潮也均属于正常现象。遗传、饮食与身体健康等等多方面因素可以使初潮提前或者延后到来。月经的停止标志着女性已经迈入了绝经期,又称更年期。绝经期女性的平均年龄为51岁,当然就像初潮一样,遗传、疾病、手术与医学治疗等等多方面因素会使绝经期提前或者延后,40至58岁步入绝经期均属于正常现象。而绝经期在35岁或之前到来则定义为早衰。
月经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每个女性的月经周期也有长有短,一个女性的最长周期减去最短周期结果在8天以内的都属于正常现象。长短之差小于4天的女性非常少见。而长短之差在8天至20天则有些适度的反常。长短之差在21天以上的女性则属于严重反常。(详见月经不调)[1] 
月经周期从第一天月经来潮开始算起,原因是月经来潮的发作相当符合于激素分泌的周期。大体上可将月经分为下表中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长短因人而异,因周期而已。下表中的天数取的是平均值。

阶段名称
   
天数
   


月经来潮
   
4-7
   


卵泡期(又称作滤泡期,增殖期)
   
5-13
   


排卵(不属于阶段,而是分界线)
   
14
   


黄体期(又称作分泌期)
   
15-26
   


缺血期(一些分法将此阶段并入了黄体期)
   
27-28
   

在卵泡期间,雌激素的分泌增多使得子宫内膜变厚。在激素的复合影响下,卵巢内的卵泡开始增大,几天之后一个或偶尔两个卵泡开始呈显性状态(非显性状态的卵泡则开始萎缩消退)。显性状态的卵泡则进入排卵期,期间卵泡会释放一个卵子。(受精卵则会成为胚胎,在一周至两周的时间内通过输卵管进入子宫)。而未受精的卵子在排卵开始一天后,开始死亡并被女体吸收。排卵后,残余的显性卵泡则转变成黄体;黄体的首要功能是释放大量的黄体激素(又称孕激素、黄体酮)。在黄体酮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开始为可能的胚胎做胚胎植入的准备,从而进入妊娠状态。如果两周内胚胎植入没有发生,黄体则会开始死亡,引起急剧的黄体酮、雌激素浓度下降。这种激素浓度下降则会导致子宫内膜脱落,而这个过程就叫做月经来潮。
迹象表明胎生动物早期的卵子由生殖细胞构成。青春期时,每个卵巢中未成熟的卵子数量降至大约40万到50万。月经时,每月通常仅允许一个卵子排出,少数情况下会有多过一个卵子排出。由此可见在一个女人在她的生殖年间大约会排400到450次卵。而其他所有的卵子会经历一个退化的过程,最终溶解。由于一个女人一生中可产生的卵子数量在婴儿期就已经决定了,医学界认为随着排卵年龄的增长,卵子内染色质会愈加容易产生分裂、破损或变异,而相对地,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子变异的状况则比较少。调查证明,高龄产妇所生的婴儿会有较高的几率被发现染色体异常,而高龄父亲的则不然。
月经的形成
月经是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在月经

月经周期
周期中的月经期和增殖期,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很低,从而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减弱或消除,导致下丘脑对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增加,继而导致腺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增多,因而使卵泡发育,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多。此时,雌激素又刺激子宫内膜进入增殖期。黄体生成素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导致排卵。此期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均升高。这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产生负反馈抑制加强的作用,因而使排卵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导致黄体退化,进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失去这二种激素的支持而剥落、出血,即发生月经。此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减少,又开始了下一个月经周期。 在月经周期中出现下列的变化过程:
①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控制下,垂体前叶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少量黄体生成素(LH)促使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并开始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骨膜发生增生性变化;
②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又通过对下丘脑垂体的正反馈作用,促进垂体前叶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且以增加LH分泌更为明显,形成黄体生成素释放高峰,它引起成熟的卵泡排卵;
③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黄体,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月经周期
。此期子宫内膜,主要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加速生长且机能分化,转变为分泌期内膜;
④由于黄体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血中这两种激素浓度增加,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和黄体生成素减少,黄体随之萎缩因而孕激素和雌激素也迅速减少,子宫内膜骤然失去这两种性激素的支持,便崩溃出血,内膜脱落而月经来潮。
此时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降低,解除了对下丘脑 以及垂体的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又可增加,并开始下一个月经周期。第一次来月经称初潮,初潮的年龄多数在11~15岁。初潮的早晚和气候、遗传及健康状况有关,如果女孩到18岁还未来月经,应考虑为病态,要进行查治。初潮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青春期卵巢的功能还不稳定,月经周期也不规则,初潮后,往往相隔数月,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再来月经,以后就逐渐接近28~30天行经一次。有规律的月经周期,其两次月经间隔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0天或不多于45天。正常月经持续的时间为2~7天,多数为3~5天。出血量平均约50毫升,但少至20毫升,多至100毫升。月经血色暗红,因经血内含纤溶素,可防止经血凝固。流血多时纤溶素不足而有血块形成,如月经期过长或经血量过多、过少,都属异常,要进行及时诊治。
在初潮后的几年与绝经前的数年较常见到无排卵的周期,于是在此期间其间隔期最长,且变动最大.每个周期的出血量平均为130ml(范围13~300ml),往往第二天最多,一条浸透的月经垫或棉塞吸收20~30ml。月经血一般不凝结(除非出血很多),可能是由于溶纤维蛋白和其他因子抑制凝结,基于内分泌的变化。
月经周期的阶段
女性月经周期以月经来潮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到下次月经来为止。周期的

带有冠细胞的人类卵子
长短因人而异,约为21-36天不等,平均约为28天。月经来潮的持续时间一般为3-7天,平均5天。月经周期又以排卵日为分隔,分为排卵前的滤泡期,与排卵后的黄体期。滤泡期长短不一定,但黄体期固定约为14天前后两天。
月经来潮
月经来潮又称月经出血。月经来潮是女性尚未受孕的标志(但也不确定,有时怀孕早期也会出现月经出血)。在生殖期间,月经来潮期间未出血意味着女性已经受孕。当预期的月经来潮没有到来时,一个女人或许能说她的“月经来晚了”,但也或许她已经受孕。
月经正常表示着持续几天的月经来潮(通常是3-5天,但2-7也是被普遍接受的)。月经来潮时平均的血液流失为35毫升,同时10-80毫升也属于正常现象。一些女性还发现她们在月经来潮期间会出现子宫内膜成组织状混着血液流出的现象,这也是正常的。子宫内膜中的血纤维蛋白溶酶趋向于抑制血液凝结。由于血液的流失,为了避免缺铁,女性对饮食中的含铁量较男性为高。随着经历过子宫痉挛的症状的女性的增多(严重的子宫痉挛或者其他症状称为经痛),一个为女性提供月经期间的相关卫生用品的行业发展了起来,这些产品包括卫生棉、卫生棉条等。在共同居住的女性之间,月经来潮的发作会趋向于些许同步,被称作“麦克林托克效应”,初步发现于1971年,在1998年信息素的作用下获得验证可是后来的调查仍然将这个结果归类于怀疑中。
卵泡期
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延伸至排卵前(LH)高峰前一天,这段时间大概是12-22天,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而有差异,下面以平均28天的周期为例:
月经大约持续3-5天左右,到第7天的时候,脑下垂体会分泌荷尔蒙刺激卵子的发育,当卵子发育成熟后,脑下垂体开始分泌雌激素(estrogen),刺激一组3~30个卵泡的生长,这些卵泡是在前一周期最后几天为了加速生长而补充的,当FSH水平降低时,补充卵泡中的一个被选作排卵,它成熟随即派出,而其余的进入衰萎,第一阶段也就结束了。
在卵泡刺激素(又称保卵泡激素,简称FSH)的影响下,五至七个处于第三阶段的卵泡得到了足够的供应,并进入下一个月经周期。这些在经过一系列的卵泡生成程序之后,正处于生命中的黄金时间的卵泡,为了争夺显性的主导地位,开始了彼此之间的竞争。在由黄体刺激素的信号瀑布作用下,这些卵泡开始释放雌二醇,雌二醇则会逐渐抑制脑垂体对卵泡刺激素的分泌。在雌二醇抑制住脑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的同时,他也给那个已经获得显性地位的卵泡增加了一些卵泡刺激素接收器,使其更加容易的吸收卵泡刺激素。由于卵泡刺激素的供给逐渐减少,非显性地位的卵泡的生长速度也逐渐降低,直至最终死亡,这个过程称为退化。但已经获得了显性地位的卵泡则继续向脑垂体分泌抑制素,进一步打压非显性地位的卵泡。而这个显性卵泡则持续增长,在靠近卵巢表皮的位置形成了一个突起,很快就成为了有能力排卵的卵泡。
而雌二醇,连同卵泡分泌的雌激素一起,开始形成一个新的子宫内膜层,组织学上称为子宫内膜增生。如果受精卵出现,胚胎会自己植入这个舒适的肉器官内。
排卵
卵子成熟后,开始大量的分泌雌二醇,从而引起脑垂体剧烈的释放黄体刺激素。这个释放现象平均发生在月经开始的第12天,会持续大约48小时的时间。黄体刺激素的释放使卵子成熟,开始削弱卵巢中的卵泡膜。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排卵:释放成熟期的卵子(卵子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直径大约0.5毫米)。至于哪边的卵巢——左或是右——排卵本质上是随机的;目前还未发现左右卵巢同时排卵的现象。输卵管的作用是捕获卵子,并且提供一个受精的场所。在排卵期,子宫颈分泌的粘液会变得更加清亮、粘滑和稀薄,一旦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子宫颈的黏液拴会变得更加容易被精子穿透,这也是一个测试女性是否排卵的办法之一。在排卵期时经历的特有痛苦称为经间痛,会持续几个小时。一些女性在排卵期时,激素的突然转换也会导致轻微的月经中期出血。未受精卵会最终分裂或者融入于子宫中。科学研究证明,女性在排卵时嗅敏度,也就是嗅觉相当卓越。[2] 
黄体期
每个人的时间大致都相同,也就是排卵日到下一次的月经来潮时,通常在排卵后的两周也就是14天左右就是月经来潮日。
黄体是卵泡在排卵后持续生长分裂最终在卵巢中形成的一种固体物质。排卵期后,残余的卵泡在脑垂体的帮助下转换成了黄体。而黄体除了延续卵泡分泌雌激素的性质之外,还会在接下来的大约两周内分泌黄体酮。黄体酮将增值型子宫内膜转换成可接受胚胎植入的分泌型子宫内膜,并会将身体体温提升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摄氏度(二分之一到一华氏度),这样当女性在测量每天的体温时就能了解她们是否已经进入了黄体期。如果卵子受精了,受精卵就会像个胚泡一样经由输卵管到达子宫腔,并在排卵后的6-12天内持续向子宫腔内灌输。在胚胎植入之后,生长中的胚胎会向母体系统发送信息,通知母体系统它的存在。最早期的信息由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组成,医学上的验孕就可以探测到这种激素。这个信号就会维持黄体持续分泌黄体酮。但如果当时没有受孕或者没有hCG的存在,黄体就会死亡并停止分泌黄体酮。黄体酮的浓度降低则为下一个月经周期做好了准备条件。黄体酮的收回则会导致子宫内膜的脱落出血(称为黄体酮缩退性出血),并向脑垂体发送信息,卵泡刺激素的浓度随之提升,产生新一批的卵泡。
月经周期里的排卵期
在促黄体生成激素(LH)高峰前的7~8天,卵巢上所被选择的卵泡分泌雌激素,尤其是雌二醇开始慢慢地增加,然后加速,在LH高峰前1天达到顶峰。雌激素的增加则伴以LH缓慢而稳定的增加及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的下降。LH与FSH水平可背驰,因为FSH的分泌受到雌激素优先的抑制(与LH分泌比较),并特别的被抑制素所抑制.正好在LH高峰前,孕酮水平也开始明显地增加。
在排卵期间,LH高峰使一系列复杂的内分泌变化达到高峰---垂体在排卵期前释放大量LH,LH高峰的形成部分是由于雌激素的正反馈,同时FSH的分泌也有少量增加,但其意义则不明了,当LH水平升高时,雌二醇水平下降,但孕酮水平却继续上升,LH高峰,典型地持续26~48小时,包含多次以脉冲式大量暴发性的释放LH,LH高峰造成的卵泡完全成熟对排卵(从成熟的囊状卵泡释放卵子)是必要的,它往往发生于高峰开始后的24-48小时,排卵的机制尚不清。
在LH高峰期间,卵泡膨大并从卵巢上皮表面鼓出,一个小斑或无血管点在卵泡表面出现,在此斑上有一小泡形成,然后破裂并有一团物质(卵子与一些周围的颗粒细胞)排出。卵泡产生的前列腺素,可能是由于LH及/或FSH的调控,看来对排卵是重要的。囊状卵泡与排卵前卵泡上面的上皮细胞内的溶蛋白酶,局部生长因子及细胞激动素可能重要,卵子保持抑制状态于分裂初期,直到LH高峰后,LH高峰后的48小时内,此卵子完成了第一次减数分裂,即每个细胞接受了原来46个染色体中的23个及排出第一极,除非这枚卵子被一个精子穿入,第二次减数分裂(即每个染色体纵形分裂成相等的一对)不会完成,及第二极体不会排出.。
在黄体(排卵后)期,形成卵泡的颗粒细胞与鞘膜细胞重组而形成黄体,黄体期的长短最恒定,在非孕妇女中平均为14天,并在月经的第1天而结束,除非接着发生妊娠,这长短相当于黄体功能生命的跨度,即分泌孕酮与雌激素约14天,然后退化。黄体逐渐增加分泌孕酮量以支持受孕卵的种植,孕酮于LH高峰后6~8天达到其高峰,约为25mg/d,由于孕酮是致热性的,故在黄体期间基础体温增加0.5℃并维持此高度直到下次月经来潮,黄体生命跨度的调节知道得很少,但前列腺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可能卷入。如种植成功,则从植入卵来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支持黄体,直到胎盘-胎儿单位能够在内分泌方面支持其自己,hCG在结构上和功能上与LH相似,然而妊娠试验所用的独特的抗体对hCG的β-亚单位有特殊性,而对LH没有或极少有交叉反应。
在大多数的黄体期间,血中LH与FSH水平减少并降低,但是月经(下个周期)来潮时,它们又开始增加。

月经来潮原因是?

4. 月经来潮时,有什么征兆?

月经来潮前会出现一些不适现象,告诉你将要来月经。如不少青春少女在月经来潮前几天会出现情绪波动、易怒、失眠、头痛和浮肿等证状,到月经来潮后,这些症状会逐渐减以或消失。医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少女这所以容易发生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与全内雌激素/孕激素的比值升高有关,体内雌激素过多或相对过多,致使体内水钠潴留面出现水肿、头痛等症状。此外,平时情绪紧张、急躁、忧郁的人也易发生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这种不适一般于月经不潮前7-14天开始出现,在行经前2-3天加重,表现为精神紧张、神经过敏、烦躁易怒或忧郁、全身乏力、易疲劳、失眠、头痛
、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有的人还可以出现手、足、面部浮肿,下腹坠胀、疼痛以及乳房胀痛等。这些精神症状和水钠潴留症状,在月经来潮后消失或明显减轻。如何预防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发生?首先要解除精神上的紧张与思想上的负担,坦然地对待月经来潮,尽量做到宽慰、放松。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刺激,饮食要少盐,生活要有规律,多参加一些文娱和体育活动,就可使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
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苯巴妥等镇静药物或孕激素、雄激素等来治疗。

5. 月经来潮是什么症状?

经来潮时子宫内股功能层脱落,然后从基底层开始增生、修复。任何情况下基底层受到损伤,子宫内膜就失去了修复能力。即使卵巢功能正常,月经也不会来潮。人工流产手术时如果损伤了子宫内膜基底层可造成闭经,协且子宫腔没有厂内膜覆盖,前后壁可发生粘连。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面积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如基底层完全损伤,子宫腔前后壁完全粘连,病人可完全闭经;如仍有部分基底层存在,表现为月经量减少;如宫腔粘连部位靠近宫口,而粘连以上仍有健康内膜,可因经血流出不通畅而发生经期腹痛、月经血淋漓不净,甚至官腔积血;如子宫内膜未受损伤而仅损伤子宫颈管内膜,造成子宫颈管粘连,可发生较严重的周期性下腹疼痛,没有月经来潮。
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破坏的原因除行人工流产术外,产后刮宫术也会造成宫腔粘连。严重的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结核性子宫内膜炎也可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破坏而发生闭经。
子宫内膜基底层破坏后虽然没有月经来潮,但卵巢功能正常,如没有其他症状,也没有生育要求,可不作治疗。结核性或化脓性子宫内膜炎要治疗原发病,但往往疾病治疗后子宫内膜仍不能修复,仍然团经。

月经来潮是什么症状?

6. 什么是月经的来潮日???

病情分析:
你好!月经的来潮日是指每次来月经的第一天,也是月经周期的第一天。从来月经到月经干净之间的时间要月经期(也简称经期)。
指导意见:
月经来潮就是子宫内膜开始脱落,包含有子宫内膜、血液及部分腺体分泌液组成的月经排出。

7. 月经来潮有什么前兆?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您的以上这些内容的描述,您的情况考虑是经前症状的情况
指导意见:
你好,你的情况属于经前期综合症,原因有精神社会因素,如情绪紧张,生活节奏加快;卵巢激素失调;神经递质异常,表现为内源性阿片肽撤退症状,影响精神、神经及行为方面的变化;其他如5-羟色胺、单胺类活性改变及维生素B6缺陷等。临床注意表现为头痛、乳房胀痛、腹部胀满,肢体浮肿、体重增加、运动协调功能减退;易怒、焦虑、抑郁、情绪不稳、饮食睡眠等;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易有犯罪行为或自杀意图。治疗包括:心理调节,应予心理安慰与疏导;调整生活状态;药物治疗:抗焦虑药如阿普唑仑;抗抑郁剂如氟西汀;螺内酯;维生素B6

月经来潮有什么前兆?

8. 女生来月经潮是怎么一回事

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与其他人科动物之间。其他的哺乳类动物则是经历动情周期。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
 
月经的成分主要是血液(3/4动脉血,1/4静脉血),子宫内膜组织碎片和各种活性酶及生物因子。其中纤维蛋白溶解酶使月经血呈液态,不致凝固;前列腺素起收缩子宫的作用。 医学上认为唯有灵长类(包括人类在内)经历的生殖周期才叫做月经,除此之外其他哺乳类动物的生殖周期称为发情周期。月经由生殖激素系统调节,是生物繁殖的需要。一个女人的初次月经被称为初潮,而初潮的出现标志着女性已经步入了青春期。女性初潮时的平均年龄为12岁,而8岁至16岁初潮也均属于正常现象。遗传、饮食与身体健康等等多方面因素可以使初潮提前或者延后到来。月经的停止标志着女性已经迈入了绝经期,又称更年期。绝经期女性的平均年龄为51岁,当然就像初潮一样,遗传、疾病、手术与医学治疗等等多方面因素会使绝经期提前或者延后,40至58岁步入绝经期均属于正常现象。而绝经期在35岁或之前到来则定义为早衰。 
 
 
形成原因  
月经是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在月经周期中的月经期和增殖期,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很低,从而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减弱或消除,导致下丘脑对促进性腺激素的分泌增加,继而导致腺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增多,因而使卵泡发育,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多。此时,雌激素又刺激子宫内膜进入增殖期。黄体生成素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导致排卵。此期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均升高。这对下丘脑和腺垂体产生负反馈抑制加强的作用,因而使排卵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导致黄体退化,进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失去这二种激素的支持而剥落、出血,即发生月经。此时,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减少,又开始了下一个月经周期。
http://baike.baidu.com/view/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