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出版的钱穆作品删改严重吗?所谓的“涉及到人名、地名、近代史部分有少量的删改”

2024-05-13

1. 大陆出版的钱穆作品删改严重吗?所谓的“涉及到人名、地名、近代史部分有少量的删改”

有些人名地名,以及牵涉到近代史的部分,必须做相应的文字处理。但是,这些修改都征得了钱穆夫人,以及钱穆先生生前用自己稿费创立的素书楼文教基金会的同意。

大陆出版的钱穆作品删改严重吗?所谓的“涉及到人名、地名、近代史部分有少量的删改”

2. 钱穆和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1、好读吗,2、在大陆都是删节本吗?

http://book.knowsky.com/book_622896.htm
可以先看看电子书版本

3. 想买套《钱穆先生全集》大陆版(九州繁体竖排),想知道该全集是否有删改。

有删改。
九州出版社称,《钱穆先生全集(重排新校本)》中,“有些人名地名,以及牵涉到近代史的部分,必须做相应的文字处理。但是,这些修改都征得了钱穆夫人,以及钱穆先生生前用自己稿费创立的素书楼文教基金会的同意。”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0/09-07/2515967.shtml
钱穆先生同意了没有?保护作品完整权属于著作人身权,属于作者个人,是不能继承和转让的。征得夫人和基金会同意有效么?

想买套《钱穆先生全集》大陆版(九州繁体竖排),想知道该全集是否有删改。

4. 钱穆的妻子张一贯为什么留在了大陆,一直也没去台湾

钱穆最初只是想着等内战结束再回家,结果就是回不去了。张一贯没去台湾是因为后来钱穆1956年娶了新老婆。

5. 喜欢传统文化应该买哪些出版社的书?

原文在悟空回答上说过了,那个问题是历史学的书籍,关于古代文学方面的书籍,我也有一部分收藏,所以,加一部分古代文学的内容发在文章里。
1.中华书局,这个跟古籍打交道的没有人不知道吧。点校版二十四史更是无数人的收藏。还有就是“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这套也不错。如果是业余爱好者,中华书局的‘跟大师学国学’系列也是极好的入门书籍系列。最近,才入手了中华书局的一本书――《殊方未远》。个人喜欢的诗人,学者叶嘉莹先生也有不少著作在中华书局出版,中华书局出的她的书还配有光盘。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春秋左传注》更是经典。不多说,这个出版社一般出的书只要合口味就会去买。
2.上海古籍,个人及其爱好上海古籍,78年以前跟中华书局有千丝万缕联系,所以,古籍的质量也是极高的。“历代笔记小说大观”这个系列对于研究文人笔记的朋友一定是很好的,个人也收藏了好几本了,“蓬莱阁丛书”系列有不少民国文人学者著作,我也买过一两本。最近,入手的上海古籍的书是《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上海古籍有一个系列“明清小品丛刊”我颇为喜欢,这些书特别能反映晚明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以及审美趋向,个人非常喜欢。
3.商务印书馆,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出版社。大部分有字典的人都有这个出版社的书,这个出版社人文社科类的系列,个人首推“中华现代学术丛书”,本身书比较多而且也很全,买过几本,感觉价格比较便宜,但是没有注释什么的,看起来费劲。
4.三联,好书也不少,思想家李泽厚的书大部分都在(对思想史感兴趣可以看看,对美学感兴趣的也可以看看),李零老师的书也有,陈来,冯友兰,张光直,王世襄,钱钟书,钱穆,陈寅恪等的系列也很好,也有著名的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著作,个人最喜欢的是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二十年这一套书,我看了也有不少我认识的优秀学者)。这个出版社有一套历史田野丛书。最近入手的一本是辛德勇老师的《海昏侯刘贺》一书。叶嘉莹先生有些书也是三联的,比如《清词选讲》。
5.中西书局,这个出版社个人感兴趣的文献学专业书比较多,汉学家的研究著作也比较多。最近,买过黄永年先生的一本文献学方面的书。
6.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值得推荐。
下面推荐几个跟大学沾边的出版社
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系列太有名了,出版社比大学有名,但是错别字稍微多了点。史景迁,唐德刚的书都能买到。(比较喜欢非大陆学者)最喜欢的一本是葛兆光先生的《余音》。
8.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社没有学校名气大,但是也还是有分量的出版社。“未名中国史丛刊系列”,邓小南老师,辛德勇老师,荣新江老师的著作都值得一看,毕竟是北大,近水楼台先得月。顾随先生(叶嘉莹先生的老师)的《中国古典文心》也不错。还有一个十五讲系列,据说还可以。
9.复旦大学出版社,个人比较偏爱的出版社不仅仅是葛兆光老师的《中国思想史》挺喜欢的,日本学者中国古代史研究丛刊也是我推荐这个出版社的原因,“名家专题精讲系列也不错。”这家出的古籍或者研究古籍的书跟古典思想多半有关系。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也值得一读。
10.中国地图出版社,说到历史,怎么能不说历史地理呢?那么历史地理这个出版社是极好的推荐,著名学者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是很好的例子。
11.上海辞书出版社,除了辞海和各种词典,可以推荐的还有盛唐研究丛书系列。
12.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社时间不算长,但是,影响力不小。我没有记错的话,我们老师曾经出版过书在这个出版社。“甲骨文”系列极好。之前帮老师查资料,恰好翻阅了白钢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13.黄山书社,浙江古籍,个人也比较偏好这两个出版社。个人喜好浙江古籍是没办法的事情,特别爱晚明文人张岱的书,浙江古籍出版了张岱的很多著作,所以只能到浙江古籍买。
14.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中国史》,朋友买过《剑桥中国文学史》,不过英文版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联给翻译过来了出版到国内。
15.差点忘了岳麓,民国学术文化丛书,我也买过其中一两本,没记错的话我买的是是余嘉锡先生的著作。
16.古典文学的话,人民文学出版社也不错,四大名著啥的很权威。
17.考古文物当然是文物出版社了。
18忘了一个凤凰出版社,感觉他们家的一些大部头古籍不错,个人买过吕思勉的著作在他们家。
ps:比如黄仁宇他的书中华书局和三联都出过,有些书会有不同的出版社出版。

喜欢传统文化应该买哪些出版社的书?

6. 为什么现在大陆的史学界还是不注重钱穆

钱穆的思想一直偏于保守主义,在《国史大纲》中长篇大论批判共产主义
而且钱穆真的被低估了吗?本世纪以来这十五年,钱穆几乎被捧到天上去,就差没说是二十世纪最大的思想家了
还有钱穆的史学本来就就集中于思想史和文化史上面,偏偏一堆小年轻吹钱穆拿的是《国史大纲》这种通俗史学作品,真不知道是不是反串黑

7.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专业本科全部教材都有什么?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专业本科全部教材有:
语言学 
1,美国结构语言学 (American linguistics) 
参考书目:Hockett 《现代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Sapir 《语言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Bloomfield《语言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实验语音学 (phonetics) 
参考书目: 吴宗济 林茂灿 《实验语音学概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 
P.B.邓斯 E.N.平森著 曹剑芬 任宏谟 译 
《言语链——听和说的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 
3、汉语音韵学 
参考书目: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耿振声 《音韵通讲》, 河北教育出版社 
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 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 
《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江苏教育出版社 
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 
周祖谟,《广韵校本》,中华书局 
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李新魁,《韵镜校正》,中华书局 
杨军,《韵镜校笺》,浙江大学出版社 
4、汉语史(上) 
参考书目: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 
——《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 
何九盈《音韵丛稿》(版本原文未注明) 
下面的著作只研究某一时期的语音情况: 

上古:李方桂 ,《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最好将李、王、何三家对比阅读) 
何九盈、陈复华,《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何九盈,《上古音》,商务印书馆 
龚煌诚 ,《汉藏语研究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唐作藩 ,《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工具书) 
中古:李荣,《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最好读1956年版) 
邵容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好将邵、李两家对比阅读) 
张渭毅,《中古音论》,河南大学出版社 
周祖谟,《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近代: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 
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近代汉语音论》,商务印书馆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5、汉语史(下) 
参考书目: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 
向熹,《简明汉语史》(语法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太辰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与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绍年,《马氏文通研读》,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 
6、《切韵》导读 
参考书目: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 
周祖谟,《广韵校本》,中华书局 
李荣,《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最好读1956年版) 
邵容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现代汉语 
参考书目: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商务出版社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 《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8、古代汉语 
参考书目: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9、汉语和汉语研究 
参考书目: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冯胜利1997《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主编):《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沈阳:《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沈阳(编):《20世纪现代汉语八大家?陆俭明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沈阳(编):《20世纪现代汉语八大家?朱德熙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沈阳(编):《20世纪现代汉语八大家?吕叔湘选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沈阳、何元建、顾阳(2001)《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 
教育出版社 
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洪君1999《汉语非线性音系学—汉语的音系格局与单字音》,北京大学 
出版社 
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袁毓林:《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商务印书馆。 
詹卫东:《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 
出版社 
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王理嘉等(编著),《现代汉语专题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0、汉语方言学 
参考书目: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年出版,1983第二版。 

《汉语方音字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1962年出版, 

1989第二版。两版均为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 

《汉语方言词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1964年出版 
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1995年由语文出版社出第二版 
《昌黎方言志》河北省昌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合著 

1960 年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 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再版。 
《汉语方言学导论》 游汝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2000年第 

第二版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 侯精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 王福堂著,语文出版社 1999 年出版 
2005 年已出修订本 

《汉语方言学》 [李如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汉语方言地理学》 贺登崧著,石汝杰、岩田礼译,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11、语言学概论 
参考书目: 
胡明扬、贺阳、沈阳、《语言学概论》(语音、词汇)语文出版社 
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2、理论语言学 
参考书目: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 

文学类 
中国当代文学 
教材: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 
参考书目: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 
李 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抗争宿命之路》《50—70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表意的焦虑》 
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与谢冕合著) 
曹文轩:《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戴锦华:《隐形书写》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 
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 
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大陆的《“灰阑”中的叙述》是删节版)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 
(1900~1937)》 
中国现代文学 
课本: 
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文学史: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唐弢 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研究著作: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 《心灵的探寻》 《1948天地玄黄》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钱理群 黄子平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漫说文化》 
李欧梵:《上海摩登》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 
陈平原 王德威:《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 
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 
金介甫:《沈从文传》 
《中国新文学大系》各集的导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教材: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庚 《中国文学简史》北大、清华出版社都有。一口气可以读完,酣畅淋漓。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大中文系编,中华书局。 
作品: 
《古文观止》 
《天下才子必读书》 
《文选》 
《诗经》《楚辞》 
沈德潜、《古诗源》 中华书局 
《唐诗别裁集》 
马茂元 《唐诗选》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钱钟书 《宋诗选注》 
张鸣《宋诗选》 
汪辟疆《唐人小说》 
程毅中《宋元小说话本集》 
《西厢记》《牡丹亭》、四大名著等。 
中国文学批评史 
教材: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郭绍虞《历代文论选》 
参考书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 
詹鍈《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刘熙载《艺概》,江苏古籍出版社 
郭绍虞、罗根泽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人民文学出版社 

西方文学理论史 
教材:董学文主编:《西方文学理论史》 
参考书目: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8卷) 
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拉曼·赛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 
胡经之:《西方文学理论名著教程》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 
以及大量西方(文学)理论原著,从柏拉图往下,直到福柯、德里达等 


文学原理 
教材: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 
参考书目: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以及西方文学理论史部分参考书目,还有小说理论著作,如: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 
略萨: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卡尔维诺《千年文学备忘录》 
安伯托·艾柯《优游小说林》 
张大春:《小说稗类》 
曹文轩:《小说门》 
西方文学史 
教材:喻天舒:《西方文学概观》 
参考书目:罗德·W·霍尔顿、文森特·F·霍普尔:《欧洲文学的背景》 
李赋宁:《欧洲文学史》(三卷)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以及西方文学理论史部分参考书目 
东方文学史: 
教材:郁龙余:《东方文学史》 
参考书目:季羡林:《简明东方文学史》 
栾文华:《东方现代文学史》 
季羡林、刘安武:《东方文学史》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民间文学概论 
教材: 
《民间文学教程》 段宝林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民俗研究》 王 娟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民间文学作品选》 高等学校民间文学教材编写组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献 
几本实用的工具书: 
《辞源》,商务印书馆 
《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 
《古汉语知识词典》,中华书局 
万国鼎《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华书局 
吴文治《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黄山书社 
全系必修: 

《论语》导读 
教材: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参考书: 
孙钦善《论语注译》,巴蜀书社 
李零《丧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 
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 
其余参见李零《丧家狗》P28-P50 

《孟子导读》 
教材: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参考书: 
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 
董洪利《孟子研究》,江苏古籍 

中文工具书 
教材: 
朱天俊、李国新《中文工具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朱天俊、陈宏天《文史工具书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化 
教材: 
无 
参考书: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小如《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 

公司有插图本)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古代典籍概要 
教材: 
无 
参考书: 
金开诚、葛兆光《古诗文要籍叙录》,中华书局(原名《历代诗文要籍详解》, 

北京出版社)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十三经说略》、《二十五史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 
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 
王树民《史部要籍解题》,中华书局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鹭江出版社 
陈高华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天津古籍出版社 
安作璋《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福建人民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专业本科全部教材都有什么?

8. 如何评价钱穆

钱穆老师是一个完全自修成才的旧学学者,除去一切其他的内容,单凭《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诸子系年》等几本历史研究者不可不读的著作,钱穆之于中国史学界的重要地位,就是没有任何疑义的。


一、史学思想

钱穆的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文化的内在动力」的作用,也就是历史发展的内在理路(Inner Logic)。在研究一个历史问题的时候,是不能单纯将目光局限在社会变化的层面,仍要注意文化层面的影响。比如我们在研究东汉光武政权的建立时,通过比较,看出当时并立群雄中,最注重文化发展和任用士大夫的就是汉光武帝。除去社会经济层面,文化发展一样在左右着历史进程的进步。这些观点的发源,都来源于注重思想文化史研究的钱穆老师。而这种思想文化内在动力研究的重要性,正是在中国大陆这个被唯物史观统治的地区,最迫切需求的东西。

除此之外,钱穆老师从未接受过现代的大学教育,甚至中学都没有毕业,所以一直没有全盘接受西方的史学研究思想。这在民国时期,是一股与五四潮流想逆的巨大力量。胡适、梁启超主张的全盘西化政策,引入了西方的史学模式,否认中国传统历史研究方法,影响了一批后代文人,比如以李慎之先生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思想学者。钱穆老师的存在,一直在向后代文人传达传统思想的重要性,为「旧学」思想保留了无数璀璨精华。其实,随着学术的进步,中国东方传统历史研究方法与西方模式的矛盾越来越少,完全可以并存。作为五四余波中的时代逆流,是钱穆老师当年的不懈努力,才保存下来东西文化继续碰撞融合的希望。这方面看,钱穆老师是一个承前接后的文人。

著作方面,单独拿出《国史大纲》来说。这本书以教科书体例写就,但说实在话,作为一本著名的「通史」著作,这并不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但不妨碍其成为一本伟大的著作。之所以说它不是一个好的教科书,是因为其中内容讲的太简略,并不适合一门历史初学者来读,起不到史料积累的作用。但《国史大纲》之所以流传于世,在于其中钱穆老师对当时诸多思想者史学观点的总结提炼,书中诸多地方有对陈寅恪、吕思勉等专门学者观点的讨论,只是他本人并没有明确指出。这是一本综合性论集,想看透《国史大纲》,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人无完人。钱穆老师的学问也有其问题,也有许多被探讨批判的地方,这是每个学说必然会经历的事情。对《国史大纲》的批判,可以从史料、逻辑的方面出发,我们批判一本著作的目的是「修缮」,让学说逐渐完善,而不是「打倒」,让其遗臭万年。而单纯地扣帽子,评判其「好不好」,大概只是外行所为。

一些曾经批评《国史大纲》的人,例如胡绳,在晚年都对自己曾经对《国史大纲》的指摘进行了反思。读不出精华,应该先从自己身上反思。这种自视甚高的情况很多,有诸多学者评论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言之无物,我只能说,某些人眼中的言之无物,只是有眼无珠罢了。

我们不必讨论钱穆老师在史学某一特定领域的贡献,在知乎也没有必要说那么细。就单凭思想史观、承前启后、著作传世这三点,就已经足以支撑钱穆老师的史学思想成就。


二、新亚书院

新亚书院创立于1949年,当时环境及其艰难穷困,钱穆老师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四处奔走,几乎没有休息的日子,还几次身陷险境,差点丧命。而新亚书院以宋明书院之讲学精神,配以西洋大学的导师制度,所授知识贯通东西,不可不说是当时中国教育之奇葩。

新亚书院的几位老师,如钱穆、张丕介、唐君毅、饶宗颐、牟宗三等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教出的学生更是有余英时、唐端正、徐立之等各界英才。如今作为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部分,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世界汉学的中心之一,构成欧洲、美国、台湾、香港四个核心的落脚点之一,享誉全球。可惜,本应执世界汉学界之牛耳的北京大学,地位却一日不如一日。

作为第一任校长的钱穆老师,能教书,亦能办学。他在教育界留下的影响,可以说是有功无过。


三、为人处世

文人相轻,而钱穆老师却从不轻视他人。钱穆老师修习学术的「雅量」,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

办学、做事、搞研究,每一行都势必经受社会的考验,这考验可能是质疑、批评、辱骂,可也能是赞扬、追捧、盲从,钱穆老师鼓励后学怀疑自己,坦然接受外界各种批评质疑,这就是一个学者应有的「雅量」。这种为人处世的心态,一直是我个人从事学术中秉持之信念,并已经在知乎上有所述说。

但这种开放的态度,不同于接受一切的意见。当有些概念相左之时,钱穆老师依旧会坚持自己认为更可靠的观点,并与对方理智探讨。

他在《国史大纲》序言中写下的几句话,更是显出其才气磅礴、文笔劲悍的英姿。振聋发聩,乃一切史学研究者必熟记之训诫。
四、总结
所学尚浅,无法对钱穆老师做出什么一句话的评论,就借引其得意门生余英时先生的话,来为本文之总结:
钱先生是开放型的现代学人,承认史学的多元性;但同时又择善固执,坚持自己的路向。他毕生以抉发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为治学的宗主,生平著述之富及所涉方面之广,近世罕见其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