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余堂为什么被称为江南药王?急急急!!!

2024-05-17

1. 胡庆余堂为什么被称为江南药王?急急急!!!

胡庆余堂为什么被称为江南药王的来历:
相传,有一次胡雪岩的小妾生病,胡雪岩派佣人去叶种德堂抓药,取回后,发现有几味药已发霉变质,胡雪岩又派人前去调换,谁知药没换到。
反被仗着财大气粗的叶种德堂伙记嘲讽:“本店只有这种药,要好药,请你们胡先生自己去开一家药号。”胡雪岩听后大怒:怎能拿人命当儿戏,莫非真的看我胡雪岩开不起药店。
这一怒,使胡雪岩立志开一家比叶种德堂更大的药店。清同治十三年,胡雪岩开始筹建庆余堂药号,光绪四年,大井巷店屋落成并正式营业。
但胡雪岩并没有忘了受欺之恨,亲自撰写了戒欺,并制成匾额挂在内部,时刻提醒店内伙记。当时药号广请浙江名医,选用历代验方加以研究。
采办道地药材精心配制成药,使之在大江南北声誉鹊起,于是就有了南有庆余堂,北有同仁堂,的说法,而胡雪岩本人也被誉为江南药王。

扩展资料:
胡雪岩虽然身处洋务运动时代,并曾参与左宗棠马尾造船厂的运作。胡雪岩的生意,一类是借助政商关系的特殊生意,如为政府采购军火、机器、筹措外资贷款等。
另一类则是正常生意,如钱庄、当铺、生丝、药局等。阜康钱庄是胡雪岩的金融平台,也是其核心产业。与一般钱庄不同的是,阜康钱庄拥有两大特殊资金来源。
一是数额庞大的委托理财,主要为官商的利益输送服务。二是巨额公款,包括西征借款、西征借款还款以及其他公款存款。
胡雪岩利用时间差对这笔巨款进行腾移挪用,形成低成本甚至免费的资金库。除了西征借款之外,胡雪岩所编织的庞大政府关系网,也为他输送了各种其他名目的公款存款。
胡雪岩一生跌宕起伏,最终一贫如洗。胡雪岩死前被抄家,留下的资料甚少。众多产业中仅有胡庆余堂留存于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庆余堂

胡庆余堂为什么被称为江南药王?急急急!!!

2. 关于胡庆余堂国药号典故是如何由来的?

清朝买办资本家胡雪岩,名光墉,安徽绩溪人。初在钱肆学徒,后人浙江巡抚王有龄幕,为清军运饷械镇压太平军。1866年协助左宗棠开办福建船政局,后又为左宗棠大借外债,购运军需物品镇压捻、回起义。依仗湘军势力,于各省设金银号,经营丝茶业,设典库于江浙两湖等地二十三处。在杭州开设胡庆余堂国药号,并经营出口丝业,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两千万元以上。1884年,受洋排挤破产。在胡雪岩经营的各项生意中,最具特色的是在杭州开设的胡庆余堂国药号。该店铺地处杭州城内最繁华处,门面款式新颖醒目。胡雪岩十分重视广告宣传,除了在上海《申报》上大登广告外,他还亲笔题写“戒欺”两个大字匾额,高悬于店堂之上。开业的那天,胡雪岩身穿官服,头戴顶戴,亲自接待顾客。他发现一个从乡下来的农民,对所买的药材不大满意,便上前询问审视,见药材的成色欠佳,立即向这位农民赔礼道歉,并约定日期请再来更换。这位农民逢人便讲此事,一时传为佳话。胡庆余堂国药号由此声名远扬,信誉日高。一些医生为病人开处方常常叮嘱去胡庆余堂国药号抓药,药店的生意越做越好。胡庆余堂国药号所采办的药材,不通过药材行这一中间环节,而是派得力的药材行家,亲自到药材产地坐庄收购。而且还为药农隔年贷款,保证了药农种植药材的资金周转。因此与药农形成良好的供求关系,药农都愿意将上等的药材卖给胡庆余堂国药号,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药店出售的药材质量。胡庆余堂国药号还自设胶厂、鹿园,还开设了饮片、参燕、切药、丸散、采选、炮制、细货、储胶、配制、细料、邮寄等部门,药品远销海内外,成为南方—等大药房,与北京同仁堂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