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024-05-16

1.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
社会主义当然有竞争,
共产主义则是"按需分配",就是你所说的平均主义
民主,其实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有民主.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 简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内涵

邓小平“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邓小平多次论述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问题,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指导思想。一、准确地把握国情,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此总揽全局,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市场经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四、用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用精神文明推进现代化建设;此外,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制定21世纪发展“三步走”奋斗目标、努力争取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等方面,也都对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延伸和发展

(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邓小平从改革开放之初起就一直在思考的重大问题。他说:“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

邓小平明确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也就是说,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方式,而不是基本经济制度。因此,不应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经济,也不应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他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再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二)“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三)“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在解决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重大问题之后,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邓小平看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各自的优点,因而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他说:“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邓小平的思想既有始终不变的部分,又有不断发展变化的部分。邓小平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上的思想始终不变的部分是,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强调这个不能改,并且强调今后仍要继续坚持。

(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论述。在谈话中,邓小平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五)“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邓小平明确地认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方法,不同之处是所有制。他说: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

(六)坚持“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搞市场经济就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3.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一个特别重要的新概念,并对这个概念的思想内涵作出了科学界定。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整合和统称;2、一脉相承的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不断发展,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表现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难题的理论体系;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必须的方式,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是其中一个目标,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何特点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升华

5.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长青,请结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谈谈你的感想

所有的理论都定型了,总是会显得诙谐阴暗些,或古板或难懂。没有新意,没有生机.........而我们的生活就如春天,一年又一年,明年的明年一直都在更新,就是“生活之树常青”。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长青,请结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谈谈你的感想

6.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多选题,急急急!!!!!!!!!!

1A“共产主义社会将是古代氏族社会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在更高物质基础上的回归。人类将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从必然世界走向自由世界。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2DE
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体现的分配方式有:①职工收入的工资和奖金属于按劳分配;②职工购买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份分红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③技术员将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作价入股,获大额红利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7. 简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两次重大突破和创新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 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1992 年 10 月,十四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 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利于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角度上讲,这一制度突破了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实行市场经济的错误理论, 在国民经济的所有制上实现了共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并存和共同发展, 不仅肯定了非公有制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让其可以 更加长久的有序发展下去。 

建国初期, 我国放弃了可以使生产力迅速恢复的商品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经济, 在社会 主义总路线的指导下很快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全面改造。 那一时期,党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将二者绝对对立起 来。 因此许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都遭到了收购或者清查, 阻碍了建国初期 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同时对于国家政权的稳定也没有好处。 那一时期我们实行的是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权力高度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 平均主义严重。这就导致了国有企业生产力下降,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等弊端,从而使国有 企业失去了活力。 由于国家经济停滞不前, 我国领导人当时也想了许多方法来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在后来 的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未能有所突破。 

一直到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才由邓小平正式提出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及 联系的理论,他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 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从此开始我国才逐渐引进市场经济与 计划经济相结合,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经历了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共十二大、 十二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三大的反复论证之后, 在十四大上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概念。 这也标志着我国脱离了仅靠计划经济模式发展国民经济的老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迈 出了新的一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 个部分。以公有制为主体中又包含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 分配制度在体现公平的同时又兼顾了效率,从而可以促进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与之前的绝对平均主义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别, 不仅有效的提高 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同时又能避免贫富差距过大导致资本主义的工人阶级受压迫的局面。 同 时保持公有制为主体, 在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关键行业实行国有制, 在其他行业实行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外资经济等经济模式, 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使我国经济更具活力。 同时我们也注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鼓励、坚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调非公有制经 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 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 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 为探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提供借 鉴, 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提供空间和机会以及提供资金和就业岗位等方面。 因此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非公有制经济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 制度正式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突破了从前非公有制经济都要被改造的固有模式, 实 现了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的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 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充分调动社 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等方面具 有重要作用。 我国在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及分配方式改革之后,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也有总体上的提高。 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又对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做出全面部署。自此,我国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 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公有制格局被打破, 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成分的多样化, 引发了经济利益、组织形式、就业方式 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我国又继续打开国际市场,提高国内消费水平,促进国民 经济依靠投资、出口、消费三架马车继续进步。在未来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经济在经历 了几十年来的恢复和缓慢发展等低潮期之后, 在新的经济制度的基础上, 必将迎来经济发展 的高速时期。 

简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两次重大突破和创新内容

8. 请各位牛人介绍下空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
  经济思想史上,空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对立物出现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批判家。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学说也是和同时代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相对立的,例如马布利就是重农学派的反对者。19世纪初,"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李嘉图时期,同时也出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反对派——共产主义(欧文)和社会主义(傅立叶、圣西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260页)。19世纪30和40年代的空想共产主义则是同时代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对立物。
  对前资本主义的认识
  空想社会主义者探讨了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他们大多认为,人类历史的起点是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制,摩莱里等人试图论证原始社会中人们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的必然性。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圣西门认为,奴隶制度减少了对战俘的杀害,促进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因而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有利的影响。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社会制度相比较,中世纪形成的神学和封建体系更大地向前推进了人类文明。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所有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莫尔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痛斥了剥夺农民土地的圈地运动,指出这是羊吃人。圣西门把无政府状态称作"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认为经济自由必然导致这一状态。傅立叶认为雇佣劳动制度是"恢复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工厂是"温和的监狱"。欧文抨击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一切阶级之间纷争的根源。他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剥削关系,工人创造了巨量的社会财富,却被工厂主、商人、银行家、经纪人、收租者、食利者以及达官显贵所瓜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都沦为"工资制度的奴隶"。空想社会主义者都确信,资本主义应当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经济问题都作了不少揣测和设想,其中有许多积极因素。
  过渡时期
  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从现存社会进入未来理想社会,要经过过渡时期。傅立叶认为,从分散生产的文明制度到复杂协作的和谐制度,中间必须经过两个过渡时期:半协作的保障制度和简单协作的协作制度。欧文认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公社制度,必须经过一个社会改造过程。在过渡时期要解决两大经济任务:①根据合作原则组织生产;②根据劳动公平交换原则组织市场。恩格斯说,欧文的组织生产和组织流通都是"作为向完全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过渡的措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4页)。卡贝认为,在私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之间,必须经过一个长达几十年以至一百年的过渡性制度,其任务是:对富人的财产所有制进行和平的社会改造;培养穷人管理共产主义社会的习惯和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公有制
  大多数空想社会主义者都主张实行"财产公有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如莫尔等把财产公有制理解为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都公共占有;另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如摩莱里、欧文等则理解为除日常生活品以外的财产的公共占有,实际上是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少数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圣西门、傅立叶在自己的理想社会中保存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是他们的资产阶级倾向的明显表现。
  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思想。圣西门主张,在实业制度下要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彻底根除无政府状态。
  生产目的
  圣西门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满足人们的需要"规定为新社会的唯一的和固定的目的。欧文把公社的生产目的同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作了对比,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公社生产目的则是直接为了满足公社全体成员和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空想社会主义者确信,他们的理想社会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能使生产力高速度发展。由于生产目的是直接满足需要,所以丰裕不会造成危机和贫困。空想社会主义者重视未来社会的生产合理化。圣西门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寻找自己所需的东西,根据他自己的理解,认为国家可能为自己规定唯一合理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管理费生产更多的东西。
  分配
  对未来社会消费品的分配,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案。莫尔等人提出了按照需要分配消费品的原则。巴贝夫等人囿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和小生产者的思想,把平均分配当作是绝对的平等。圣西门提出了每个人的作用和收入都应当同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的思想,他的门徒把这一思想发展成为"按能力计报酬,按工效定能力"的原则。这一原则已含有按劳分配的思想萌芽。傅立叶提出了"按比例分配"即按劳动、资本、才能分配的原则,这一原则是同他保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思想相一致的。欧文认为,在过渡时期内,消费品应当按照劳动分配,而在公社制度即共产主义制度下应按照需要分配。
  交换
  关于未来社会的交换,空想社会主义者作了不同设想。就社会成员交换自己的活动这个意义而言,他们设计的未来社会普遍存在交换。就商品交换这个意义而言,他们的方案则有很大的区别。莫尔和傅立叶的方案是两个不同的典型。在莫尔的乌托邦中,商品货币关系已经不复存在,由于没有商品生产,货币也就随之废除,人们都把金银视为贱品。在傅立叶的法朗吉中,还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傅立叶认为,协作制度下的商品交换将十分活跃,商品流通量将比文明制度下成百倍地增长。
  消费
  在消费问题上,16~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都带有不同的禁欲主义色彩,有的甚至公开鼓吹戒绝一切享受的、苦修苦炼的斯巴达式的生活。到了19世纪初期,禁欲主义已经失去得以存在的条件,这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禁欲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高度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作了富有吸引力的宏伟想象。
  城乡结合
  从莫尔开始,许多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注意到解决城乡对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的问题。欧文主张,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在欧文的公社制度下,青少年普遍受到"智、德、体、行"的教育,被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对外联系
  空想社会主义者设计的理想社会,不是闭关自守的社会,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外联系。在他们的新世界和资本主义旧世界之间存在着贸易关系。新世界要通过多种途径从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生产。为此,居民注意学习外语和有关外国的各种知识,尽可能多地了解外国情况,不能让旧世界的旧风尚败坏新世界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