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

2024-05-14

1.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


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

2. 简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以及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管理、合理分权;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广义地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管理而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一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与之相适应。

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许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当不完善,存在了非常突出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效率低下,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影响了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笔者试图运用专业的知识探究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一、目前中小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
中小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人员不多,管理幅度相对较小的企业。在具体的管理中授权方面要么过大,要么过小,甚至有一部分以家族式管理为主。该类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组织结构多采用直线制或直线职能制——对于业务活动简单、稳定的小企业,一般采用直线制结构进行垂直管理,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是一种最简单的集中式管理。对于中型企业,一般采用直线职能制结构进行管理,即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厂长(经理)的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厂长(经理)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做到管理工作专门化。这样,既能保证统一领导,又可以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弥补了领导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协助领导做出决策。但是,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企业中所有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业务操作系统。尤其在财务部门,小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如不少企业常规票据、印章分管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均未建立,甚至一些小企业连正规的财会部门也没有建立,会计、出纳及财务审核一切工作均由一个人包办。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的财务报表及进行的一系列财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一些企业为了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人为捏造会计数据、设置“小金库”、乱摊成本,隐瞒收入,虚报利润、恶意偷逃税款,为国家的宏观控制制造了相当的麻烦。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与领导有关,领导本身就缺乏法制观念;
2、与组织结构有关;
3、与制度体系有关。从而使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牵制,往往会造成管理脱节,产生漏洞。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了加强财务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这些体系对大型企业的监管非常到位,当然这也和大企业法制观念较强不无关系。但由于监管体系中的工作人员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加上有些监管工作人员本身素质不高,收受贿赂,暗中也为中小企业接受监管不到位起到了一定作用。所以,这些外部监管体系对中小企业监督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中小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种种监管形同虚设。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管理人员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造成企业成本、费用的虚增,让企业背上了一些不必要的负担。
(三)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较低。近年来,中小企业财会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思想教育工作跟不上,有些家族式企业甚至让根本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混进财务工作人员队伍,由于这一部分人员普遍素质及业务能力低下,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错弊百出,更谈不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了,加上一些中小企业领导本人对会计法规、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均一窍不通,业务处理上独断专行,主观意识强、法律意识淡薄,客观上给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了羁绊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必然会在财会部门中形成漏洞,一些思想觉悟不高的人员势必会利用这些漏洞,挤占、挪用甚至贪污企业的资产,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使本来在资金方面就捉襟见肘的中小企业在资金面上更加紧张。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各个部门及工作人员在业务运作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动态机制,是具有控制职能的各种方式、措施及程序的总称,它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企业的规章制度或内部管理。由于中小企业领导和员工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普遍重视程度不够,从而会造成企业的管理出现混乱,对企业资产的安全及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法
我国中小企业数目众多,规模大小不一,业务性质特点各不相同,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并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中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纵横联系的分工、协调、制约和监督机制,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章化、制度化;减少违法、违纪现象,防止贪污、舞弊行为的发生,使企业走上健康、持续、高速的发展道路。具体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重点建设: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人是管理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以及企业中具体业务的运作,都必须依靠具体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如果一个企业中员工素质较高,那么即使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制定的不是十分完善,员工也会去主动适应和调整,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反之,如果一个企业中员工素质不高,总是想法设法钻管理上的漏洞,那么再完备的法规也不好防范这些员工。所以,如何全面提高企业中员工的素质,成为一个企业领导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企业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关键。企业领导者应注重内部控制,经过系统化的进人机制和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组织规划控制机制。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授权,每项经济业务在运行中尽量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相关部门之间进行相互监督,一项经济业务不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不相容职务一定要由不同的人来分担等。
(2)实行预算控制。企业的经济业务一般情况下必须由工作人员编制预算,并报经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企业编制的预算必须体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权,在执行后,需将执行结果与原预算相核对,严重偏离预算的应查明原因并追究当事人责任。
(3)实行实物控制。企业的资产是内控管理的主要对象,为防止企业资产被挤占、挪用和贪污。企业应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应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接近现金、存货等,以减少资产的损失,其次是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做到账实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实施会计控制是内控制度的关键。在企业以会计准则为指导,自行设计会计制度日渐成为国家对会计管理体制要求的情况下,会计系统的建立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在进行会计制度设计和会计机构及岗位的设置时,要综合考虑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考虑企业中其他各部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还要考虑发生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各类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处理程序的具体规定,把内部控制制度的抽象性和具体业务的程序性融合为企业会计制度中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和程序。
(四)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条件允许的中小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分派专职人员从事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在设置时要给予充分的权力,直接受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以保证其在行使职权时不受其他方面的影响。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措施,其职责应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

3. 什么叫做财务内部控制,是怎样控制的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由保护资产安全和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相关工作流程和工作记录构成的控制体系。内部会计控制的控制范围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其实现的基本手段是财务工作流程和财务控制标准,主要目的是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财务信息的准确可靠。
其实说白了就是企业内部为了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而实行的程序。比如报销一定限额的费用要某个级别的经理签字,必须核对发票以后再付款等等

什么叫做财务内部控制,是怎样控制的

4.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内部控制的第一个目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

  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空间内,才能享受法律上和制度上的保护,逾越法律的发展是不长久的,也是不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的,为了更好的提升企业的价值,内部控制要求单位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诚实守信、尊纪守法,从外部大环境上规范企业的发展。如要按期足额交纳税款,提供的会计资料应该真实完整等等。

  内部控制的第二个目标:合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

  资产安全完整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内部控制,应当为资产安全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具体指要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主要包括:①财产记录和实物保管。关键是要妥善保管涉及资产的各种文件资料,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对重要的文件资料,应当留有备份,以便在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这在计算机处理条件下尤为重要。②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它是指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不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应当分析原因、查明责任、完善管理制度。③限制接近。它是指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该资产。限制接近包括限制对资产本身的接触和通过文件批准方式对资产使用或分配的间接接触。一般情况下,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存货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的直接接触。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劳动者需要对生产资料进行加工才能使价值得以转移和创造新价值,企业的价值才能在商品周而复始的循环中得以上升,所以内部控制要求资产安全完整的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有力保证。

  内部控制的第三个目标: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可靠的信息报告能够为单位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同时,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有利于提升单位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单位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企业的经营是基于代理关系,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层的选择和考核都建立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无论是大股东还是主要依赖于所占股份比例投票的中小股东,会计信息都是其实现对经营者有效控制的工具。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内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等决策的信息。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主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其内容主要包括:①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②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合理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③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④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⑤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⑥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⑦明确凭证的装订和保管手续责任。⑧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⑨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报告。所以健全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符合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

  内部控制的第四个目标: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企业的的价值就是市场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现金流量的现值以资金的时间价值为基础对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得出的,所以企业价值的提升是与时间有关联的,内部控制目标要求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简洁明了的指出的企业的发展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以及对企业资产增值保值的要求。

  企业应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从总体来看,内部控制就是给企业建立一套免疫系统,从而使企业能够持续经营。财务管理的目标和内部控制的目标都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只有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益各方的利益才能都得以提升。因此,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绝不会影响和制约公司治理层的权力自主与能力发挥,而只会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具合理化,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合理的避免或减少风险或损失,从而潜在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内部控制的第五个目标: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这是内部控制的终极目标。它要求单位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有利于克服企业管理层追求当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也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资金通常流向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或行业,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内部控制的实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铺砖垫瓦、堵漏塞洞。

5. 内部控制与内部财务控制之间的关系

会计内部控制基本属于会计系统内部独立操作的控制办法与措施,而内部会计控制并非由会计部门独立完成,它可以向其它决策部门提供信息,各部门利用会计信息对价值运动进行局部控制。只有将各部门的间接控制与会计部门的直接控制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佳的会计控制。可以说,二者面对的对象范畴是不同的。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一般来说包括批准和授权系统、保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人物与经营或资产保管的任务相分离、对资产的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等控制手段。内部会计控制包括资产保护、保证账目和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有关方法、程序和组织规划。
会计内部控制是:各单位为了保护单位的财产完整与安全,确保会计及其他数据的可靠,保证国家及企业所制订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与执行,以及查错防弊加强管理等为提高经济效益所采取的一切制度、方针措施和管理程序,其包括预算、收入、支出、货币资金、资产、债权债务、对外投资等领域等各项制度措施。

内部控制与内部财务控制之间的关系

6. 财务状况控制和内部控制的区别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控制活动则由于是针对具体会计业务设置的,直接影响财务报表,因此与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认定相关。
例如:
 (1)交易授权:交易授权要求相关人员在授权范围内执行业务,超越授权范围很容易导致舞弊行为的发生,因此交易授权与财务报表认定存在密切联系。交易授权控制程序可以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
① 一般授权
一般授权是指授权有关人员进行常规交易,通常与存在、发生认定相关,因为如果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发现一项未经授权的业务,因为业务未经有关人员审批,因此注册会计师应怀疑其是否属于虚构的业务。
② 特殊授权
特殊授权是指授权有关人员进行非常规交易,这类授权除了与存在、发生认定相关,通常还与计价和分摊认定相关。因为非常规交易对企业通常具有重大影响,通常需要另行授权,比如特别重大的销售项目,管理层不仅要授予销售部门是否销售的权利,通常还要求其按照既定价格销售,此时与计价和分摊认定相关。
 (2) 职责划分:职责划分要求分离各项业务涉及的不同职责。这一控制程序通常影响三项认定:
① 存在:主要是针对资产保管职责与会计记录职责相分离,比如存货保管和记录存货业务的会计职责分离,可以大大降低存货被盗,同时更改会计记录的可能性。
② 完整性:主要针对交易处理职责与会计记录职责相分离,比如将处理验收货物的交易职责与进货记录的职责分离,可以降低已收货而不记录该业务的可能性。
③ 计价和分摊:比如付款凭单的批准同支票签发职责分离,可以降低支票被书写错误的可能性。
 (3)信息处理:凭证与记录控制主要是将交易会计处理职责的分离。这一控制程序通常影响三项认定:
① 存在、发生:交易会计处理职责的分离可以防止重复记录。
② 完整性:交易会计处理职责的分离可以防止遗漏记录。
③ 计价和分摊:交易会计处理职责的分离可以防止错误记录。
 (4)实物控制: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主要是将资产使用和记录使用的职责分离。这一控制程序通常影响四项认定:存在、发生、完整性、计价和分摊。

7. 内部控制与内部财务控制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标尽管理论界有多种表述,但最根本的是保护单位财产,检查有关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与内部财务控制之间的关系

8. 财务控制的概念

财务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运用特定的方法、措施和程序,通过规范化的控制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现就财务控制的作用、局限性及控制形式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