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与渐悟

2024-05-16

1. 顿悟与渐悟

顿悟,在某一个时刻茅塞顿开,拨云见日的爽快。
  
 渐悟,经过层层抽丝剥茧,终得大成的喜悦。
  
 人生很多时候都是渐悟,逐渐懂得了生活不是赞美诗,只有歌唱;更多是疼痛,需要努力治愈。生活也不仅仅只有困难,只有渡劫;更多是小确幸,需要仔细体会。
  
 人生,也需要在某个时刻或者某个人或者某句话,瞬间恍然大悟。不再纠缠其中,不再不能自拔。轻装上阵,昂首前进。要的就是这一份酣畅淋漓!
  
 但愿,在我们的平常生活里,虽不能一日三省吾身,但也记得常常静思已过,断舍离,未来越来越好。
  
 加油!姑娘。

顿悟与渐悟

2. 顿悟渐悟的顿悟过程

从渐悟到顿悟依大乘佛法的共义,应该是从渐修到顿悟,再从顿悟到圆修。众生最初发心,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修积功德,以及以大悲心作利他事。菩萨证悟以前,要有长时的渐修。唯识宗说∶要于资粮位积集福德智慧无边资粮。龙树说∶‘若信戒无基,忆想取一空,是邪空。’若没有福智资粮的积集,即梦想悟入空性,这是不可能的。资粮不足,悲心不足,常会落于小乘的但空偏真。这还算是好的,堕于无想外道、空见外道的也有呢!初期大乘经论,说广积资粮到无生法忍,在七地;唯识家与后期的中观师,说在初地。此时,悟到一切法空性,遍一切一味相。空无相性,不了即不了,一了则一切了,故此也称为顿悟的──中国称之为小顿悟。此顿悟空性,重在离一切相的平等法性之体验,而巨细无碍的缘起事,功德无边的悲智事,此时都没有圆满。更依此顿悟的般若慧,摄导万行,修习上进。这与悟前的事修不同,悟前修可称为缘修,悟后修可称为性修,即与般若──称法性慧相应而修。如达到性修不二,事理无碍,福智具足,方是究竟成佛。这是大乘佛法修行取悟的通规∶因事修而起顿悟,依真悟而起广行,顿悟在实践过程的中心。至于道生的直修到成佛而顿悟,是末后的;禅宗的不重事修而先求悟,是最前的,都不是大乘佛法的正规。

3. 顿悟和渐悟

说起领悟,我们常常期盼的是顿悟,因为这意味着好像灵光一闪,突然之间就有了很好的idea,就像是天上突然掉下来的馅饼,而且恰好你接到了。这种感觉想想都是美好的,但这样的事,不说发生,就算是听说的概率也是极小的了。
  
 那么顿悟为何如此难发生呢?其实这跟另外一个词有关:渐悟。但渐悟这件事,如同这两个字本身那样,往往不受人待见。渐悟就像是砌墙的砖头,没有它,房子就没办法建成;而顿悟就像是我们梦想中的楼阁,没有砖块,再美的梦境也没有办法成为现实。
  
 所以,如果我们还在做着顿悟的美梦,那么第一步就是要接受渐悟。只有经历了相当的渐悟过程后,才能走入化境,即顿悟。

顿悟和渐悟

4. 顿悟渐悟的介绍

顿悟即有醍醐灌顶功效,豁然开朗,对于一件事或者一个道理因为某个因素或者原因突然领悟,顿悟需要的是特定的环境和因素,渐悟则不同,如静坐参禅,经过内心空灵状态下长时间的思考而领悟,当年佛祖释迦摩尼也是在菩提树下参禅而渐悟佛理真谛。

5. 渐修与顿悟

有一句哲理叫量变导致质变。量变是积累,质变是改变。就如同渐修语顿悟。顿悟是刹那间就发生的,而顿悟之前的渐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六祖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当五祖告诉弟子们,尽管把心中所悟表达出来的时候,神秀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当时还在寺庙的后院打杂,他听到小和尚都在传唱这一首偈子以后,也对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看了这两首偈子以后,做了一个让人费解的举动:他用鞋把慧能写的那首偈子给擦了,然后让寺院里的僧众去读神秀的偈子,说:“依此修行,有大功德。”
  
 作为后世的我们,当然知道慧能是传承了五祖衣钵的六祖,并且留下佛学史上唯一一部由中国大能开示的经典——《六祖坛经》。那为什么五祖当时却推荐了神秀的偈子呢?
  
 根据《坛经》的记载,我们知道在五祖过世以后,神秀在朝廷也有很高的威望,他推崇的是渐修,而六祖所宣扬的是顿悟。
  
 渐修和顿悟有什么不同呢?很明显,顿悟是当下了知,渐修是慢慢改变。那么,作为并不具备上上等悟性的普罗大众,渐修就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非常重要的的手段了。

渐修与顿悟

6. 顿悟与渐修

佛经中的一部重要经书《楞严经》中讲,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应次第尽。
  
 如何理解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呢?
  
 我简单分析一下。
  
  
 道理很可能立马就懂了,但要把道理应用实践,需要慢慢地练习,一点点总结,反思改进,才能把事情一点点做好。
  
  
 先说一个我学习成长的例子。
  
 小时候,我们就学到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但做到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刚大学毕业时,心高气傲,一直想我教初中生,还不很容易吗?有一点成绩,更是觉得自己很厉害,看不到身边同事的好和优点,所以那时候进步比较慢,心里也比较痛苦。
  
  
 大概三年前,将近工作十年后,我慢慢发现每个人都有特长,有的善于交际,有的比较勤快,有的喜欢钻研,有的语言幽默,所有人都有厉害的地方,在某方面他们就是我的老师。那时,心态慢慢沉稳下来,每天安静地做事,一天天读书,写东西,一点点总结进步。
  
  
 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容易理解,但真正应用起来,在自己的身上起作用,几乎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光。这有时候就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讲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实践,没有把道理应用起来,在自己身上发挥作用。
  
  
 再看我练习写作的经历。
  
 刚工作时,一位领导讲工作五年你不会成为一名好老师,但每天写教学反思,五年后就会成为一名好老师。我将信将疑,写了一两年,后来放下了。五六年后,一位作家讲写作的重要性,我弄懂了写作的价值,写作是锻炼思考、表达与沟通能力最好的方式。我又开始写了一阵子,效果不大,又停下了。
  
 回头看,我忽略了长期持续的作用,任何有价值的技能都要长期打磨,慢慢提高,比如阅读,写作,演讲,销售等。事须渐修,慢慢修炼提高吧。

7. 顿悟渐悟的佛学证悟

向来中国佛教界所称颂的证悟有二∶(1)道生的顿悟,(2)禅宗的顿悟。道生与禅宗的顿悟是不同的∶道生以为证悟到的真理是无差别的,不悟则已,一悟即圆满究竟。所以道生是主张顿悟成佛,也即是主张渐修顿悟的。在平时修集种种资粮,达到究竟时,一悟永悟,一了百了。众生流转生死至成佛的中间,都可说是在梦中,唯有佛才是大觉者。禅宗所说的顿悟,不是渐修顿悟,而是直下顿悟的。主张学者先求自悟本心──本来清净的佛性,一旦廓然大悟的,即参学事毕,也有以为从此应圆修万行。这两种顿悟论,相差极远。道生是约究竟佛位的圆满顿悟说,禅宗是约众生初学的直悟本来说。

顿悟渐悟的佛学证悟

8. 渐悟、顿悟与执迷不悟

最近直接受到笑来老师《自学是门手艺》的启发,深深感受到自学的神奇与平淡,简直就是公开的秘密,然而为什么我还是知其然,但却无法摆脱真正的执行力。原因就在于我执迷不悟吧,标题三个词都带有一个共同点——“悟”,那么写点本人对悟的理解以及三个词之间的关系。
  
        “悟”作为佛教的核心概念,与古希腊苏格拉底:“konw yourself”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悟”即是一名词,也是动词,讲究的是悟的核心、悟的方式和悟的程度,佛门对弟子通常采用两种开悟方法,一种是渐悟的方式、一种则是顿悟。所谓的佛渡有缘人就是指具有一定悟性的人开启开悟之旅,《佛教为什么是真的》给了我对悟的全新认识,我们总是在满足物欲的世界中,不断寻找新的刺激,但我们又会不断处在不满足与空虚无聊之间左右徘徊,人的欲望总是不断产生痛苦和煎熬,外界始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只能追寻内心,不断追问自己的找到如何让自己宁静的方法。心经中用我们熟知的镜子,描述了我们与镜子里的我们之间的关系——色即是空。其实镜子也代指我们的内心,“悟”就是要将认识到心就像镜子里的事物,我们的五官六根,接受外界的信息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内心。宋代名家苏轼与佛印之间,用生动的例子讲述了我们人内心的一种状态,所谓相由心生即使如此。
  
 我们很多时候总在执迷不悟中完成一轮又一轮无尽的循环,我们总是在所谓年龄到了成人就以为是成长完成了。但恰恰相反的是,自以为是的状态是对外界观察的一种幻觉而已,学习就是这样,通常我们的人群中,大部分都是执迷不悟的学习者,一部分成为渐悟者,极少数成为顿悟的高手。自学就是顿悟的一种表现,也就是无师自通的状态,而笑来老师将产生知识的“隐秘”知识显现出来,实在是对渐悟者的一种恩赐!我们总是在一种执迷中,想方设法愉悦感性大脑,让情绪左右自己,从此,成长对我们来就是一种过去式,因此,我们只剩下的是过去,没有未来。
  
 还是继续向着《自学是门手艺》不断进发,没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