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哪代哪位皇帝下令编写的

2024-05-13

1. 中国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哪代哪位皇帝下令编写的

中国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下令编写的。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至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即《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比十八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要早300多年 。

扩展资料《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先后由内阁首辅解缙和太子少师姚广孝主持修纂,历时五年(1403-1407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有万书之书之称,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
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共111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
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永乐大典》就是这样的一个“宝船”,它曾经如此庞大和华丽,把中国14世纪以前的文化统统装入它的仓中。道教在元朝经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元朝的统治者几乎烧毁了所有关于道教的书。到了明代,流传于世的道家经典不足宋元时候的三分之一。
而《永乐大典》则最大限度的记载了明朝以前所有的道家经典。可如今,人们只能通过露在水面上的一小段桅杆来猜测这艘沉没宝船的一切了。
历史上的《永乐大典》带给人们太多的惊奇和赞叹,它的毁灭也带来了同样强烈的悲伤和遗憾,留给后世许多有待探寻的谜。当代许多人不知道《永乐大典》是一部什么书,还有许多对《永乐大典》耳熟能详的人恐怕一生也无缘见到《永乐大典》的原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乐大典

中国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哪代哪位皇帝下令编写的

2. 《永乐大典》是哪个朝代的?

明朝,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常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

3. 《永乐大典》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永乐大典》的最大贡献在于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在这方面,清代一些学者对《永乐大典》所作辑佚工作是有一定成绩的。
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时,安徽学政朱筠奏请“校《永乐大典》,择其中人不常见之书辑之”,得到清高宗的批准,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设立了《四库全书》馆“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事处”,先后参加者共三十九人,其中有著名学者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
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共辑出书籍:经部六十六种,史部四十一种,子部一百零三种,集部一百七十五种,总计三百八十五种,四千九百四十六卷。
其中重要的文献如西晋杜预的《春秋释例》、唐林宝的《元和姓纂》、北宋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代医学名著《苏沈良方》、《博济方》、《伤寒微旨》等都是亡佚已久的秘籍,全赖《永乐大典》才得保存下来。

扩展资料:
江西发现一册永乐大典    
近日,江西九江喜欢收藏文物的翟晶晶女士,收藏了一册《永乐大典》。前不久,她通过朋友的介绍,在瑞昌市乐园乡一名70多岁的农妇手中收购这本《永乐大典》。
据翟晶晶女士介绍,她从小就喜欢历史,喜欢收藏,包括邮票、瓷器、紫砂、古书等,还收购了不少明清时期的钱币。成年后,她曾经在新加坡从事劳务,发现市场上有许多回流瓷器,只要一发工资,立即就收购几件瓷器。回国后,她一直在九江火车站前广场的古玩市场从事古玩生意。
《永乐大典》编纂不易,书成之后更是命途多舛。永乐六年(即1408)冬,《永乐大典》完成抄写,是为正本,藏于南京文渊阁。永乐十九年(即1421),《永乐大典》正本随文渊阁图书一起被运到北京。
在正统十四年(1449),南京宫内大火,《永乐大典》所据原稿付之一炬。永乐年间写录的《永乐大典》正本早已杳无踪迹,副本也在兵燹火厄中陆续散失,全球仅存400余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4. 《永乐大典》的编纂有什么意义?

公元1407年中国明朝《永乐大典》的完成《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世界公认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全书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3.7亿字。参加编写的人员多达2169人,先后历时5年,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开始,到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成书。由于此书所收从先秦到明永乐年间8000条典籍,分门别类整编整段抄入,一字不改,因而许多古代文献才得以保存。这是明成祖及其编写人员为继承、弘扬中华灿烂文化事实上做了一件不朽的伟事实应永彪青史,为我们后人所景仰,所学习。

5. 《永乐大典》是如何编纂而成的?

建文四年(1402)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之后,深感臣民对其夺位有不平之气,难以力服,故欲修典笼络朝野儒士,使之乐为其用,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
永乐元年七月,朱棣以天下古今事物,浩如烟海,散载诸书籍,查找不易,命翰林学士解缙等将“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解缙等奉诏编纂,依韵编次,于次年十一月,奏上成书送呈朱棣。朱棣赐名书名为《文献大成》,此即《永乐大典》的前身。但朱棣不满于该书的急就速成,认为采摘不广,记载太略,又于三年正月,敕谕解缙等在原书的基础上重修,并增派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礼部尚书郑赐为监修,刑部左侍郎刘季篪为副监修,又增设正、副总裁;命礼部简派官员以及四方宿儒文学之士充纂修,开馆于文渊阁,命光禄寺给以朝暮膳。参加编纂的官员前后多达三千余人。永乐五年十一月,全书编成,朱棣更赐书名为《永乐大典》,并亲撰序言以纪其事。

《永乐大典》是如何编纂而成的?

6. 著名文献《永乐大典》编撰于哪个朝代?

明朝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7. 中国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哪代哪位皇帝下令编写的

明成祖朱棣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过程召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

中国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哪代哪位皇帝下令编写的

8. 《永乐大典》总编纂是谁?

《永乐大典》的总编纂是解缙,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礼部尚书郑赐为监修,刑部左侍郎刘季篪为副监修,又增设正、副总裁;命礼部简派官员以及四方宿儒文学之士充纂修,开馆于文渊阁,命光禄寺给以朝暮膳。参加编纂的官员前后多达三千余人。
永乐元年七月,朱棣以天下古今事物,浩如烟海,散载诸书籍,查找不易,命翰林学士解缙等将“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解缙等奉诏编纂,依韵编次,于次年十一月,奏上成书送呈朱棣。朱棣赐书名为《文献大成》,此即《永乐大典》的前身。但朱棣不满于该书的急就速成,认为采摘不广,记载太略,又于三年正月,谕解缙等在原书的基础上重修。并增派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礼部尚书郑赐为监修,刑部左侍郎刘季篪为副监修,又增设正、副总裁;命礼部简派官员以及四方宿儒文学之士充纂修,开馆于文渊阁,命光禄寺给以朝暮膳。参加编纂的官员前后多达三千余人。永乐五年十一月,全书编成,朱棣更赐书名为《永乐大典》,并亲撰序言以纪其事。
解缙(1369-1415年),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明代著名学问家。他才思敏捷,十九岁中进士,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器重。后因上“万言书”批评朝政,被罢官八年之久。永乐初,任翰林学士,主持纂修《永乐大典》,不久,又被排挤出朝。永乐五年(1407年)二月解缙贬广西,降为布政使司参议,在广西逗留约两年。解缙之所以被贬广西,有这样的说法;明成祖有三个儿子,都是皇后所生,但立谁为太子,一直定不下来。次子高煦,为人专横,因打仗有功,暗中运动争立为太子。成祖宠爱高煦,征求解缙的意见,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成祖默然不语。事隔不久,成祖出示一张虎彪图,命廷臣应制作诗。解缙见图,立即写了一首呈上。诗写道:“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成祖见诗,知解缙借端讽谏,心中感悟,群臣也主张立皇长子高炽为太子,此事终于定了下来。太子虽立,仍不为成祖所喜。解缙进谏说:“这样做会引起争端,不好。”成祖不悦,认为他是有意离间,加以高煦挑拨,成祖一怒之下,便将解缙贬到广西。解缙到广西后,畅游名胜古迹,全州、兴安、灵川、桂林、阳朔、桂平、平乐、柳州、宁明、龙州、凭祥、梧州、苍梧、藤县、北流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每到一处几乎都应景赋诗,据不完全统计,他在广西作诗近三十首。从诗篇看,他的思想感情是错综复杂的。一方面,眼前的奇丽风光,使他心情舒畅,诗兴勃发,写下了象《全州杂兴》、《七星岩》、《苍梧即事》、《阳朔人》、《龙州得诗篇》;《全州杂兴》诗云:“陶生①岸畔舞风清,唐介②坟前江水平。两岸鹧鸪啼不尽,画船挝鼓到全城。”“全城三面临湘水,扑地闾阎著姓家。侍女画船争渡处,采莲采得并头花。”另一方面,当他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万种哀愁又涌上心头,产生了思乡之感“三月藤江听子规③,桐花细雨湿征衣,遥知乡里逢寒食,处处人间上冢归。”(《上北刘》)诗人的心情又是如此惆怅。然而,他对明朝王室仍抱有幻想,永乐八年(1410年)他奔赴京城,私下谒见太子。事被高煦发觉,说他私觐东宫,必有隐谋。明成祖非常生气,将他逮捕下狱。他在狱中被关了五年,一次锦衣卫上报囚犯名册,成祖见了解缙的名字,问道:“解缙还在吗?”稍露怜惜之意。高煦得知此事,害怕成祖重新起用解缙,于是密令用酒灌醉他,而后拖到积雪中活活冻死。时为永乐十三年(1415年),年仅四十七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