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中国会计政策的国际化趋势

2024-05-17

1. 怎样看待中国会计政策的国际化趋势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1.会计国际化的含义

  探讨会计国际化的涵义,首先应考察和明确“国际化”的涵义。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交往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处理有关事务上,通过相互沟通、相互协调,从而达到采用国际规范和统一通行做法的行为。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会计界常简称为会计国际化,它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内涵就是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即在制定、修正和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体现国际会计惯例,使会计准则指导下的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可比和有效;二是会计实务国际化,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适应 
国际竞争的需要。在这两方面中,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处于核心地位,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程度体现着一国会计发展的国际化程度。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国际化,而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却是相当低的。在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的同时,应大力加强会计准则、制度的落实工作,使会计准则国际化与会计实务国际化齐头并进。

  2.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

  第一,会计国际化是我国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向之一就是市场已突破了时空界限形成全球性的统一大市场。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市场国际化的结果要求会计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参予竞争提供真实、公允、可比,能满足国际决策需要的会计信息。因此要求我国会计惯例必须趋同国际会计惯例。

  第二,会计国际化是跨国公司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加快以及市场的变化无常,使得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跨国公司通过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并享有其控制权和经营决策权而达到节约成本、降低税负和风险、优势互补、增加利润、保持市场份额等目标。母公司为了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需各子公司提供统一可比的会计信息,并编制合并报表;东道国以及居住国政府处于财政、税收等方面的考虑和对跨国公司的监管,也要了解跨国公司整体的经营绩效、财务状况及子公司的经营成果;另外,跨国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要求跨国公司按国际惯例提供会计信息和处理利润分配等会计事务;这就需要消除各国之间会计的差异,按照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跨国公司的经济业务。

  第三,会计国际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十年以来,各国双边、多边贸易活动日益增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必然通过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来分析评价客户的资产实力、资信状况和风险状况。会计信息已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交易质量的高低,并影响全球范围资源的有效配置。随着我国企业在香港、纽约等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我国企业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早在建国之初吸收前苏联的会计模式就初现端倪,并为早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过渡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发展到现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国际化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1. 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颁布及实施,是中国会计国际化的主导战略工程。中国会计准则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探索,当时仅限于学术界的理论探讨。随着理论研究成果的逐步问世,人们对会计准则认识的加深,会计准则建设开始进入官方视野,会计准则建设作为会计改革被列入议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财政部开始着手会计准则建设,成立专门机构进行论证、立项,制定框架结构,并开始发布会计准则。这一时期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会计准则建设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是2005年,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认真反思,借鉴国际经验教训,从2005年开始,会计准则建设全面提速。一方面积极推进会计准则的项目建设,陆续发布具体准则项目。另一方面,广泛与国际会计组织进行沟通协调,为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做准备。2006年初,财政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会计准则已全部建设完成,从2007年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至此,中国会计进入了国际化时代,并由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2. 我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水平相对滞后

  从会计实务的国际化程度来看,即使我国会计准则提高到国际化水平,也并不能说明我国的会计工作就达到了这个高度。只有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机结合,会计实现了实务方面的国际化,才算真正的国际化。目前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已初具规模,正在逐步向国际化靠拢,但会计实务国际化的任务却还很艰巨。首先是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实施结果并不理想,原因是企业仍坚持这样的原则,即怎么有利就怎么做,怎么简单就怎么做,致使许多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程序及方法难以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体现。其次是会计人员的专业意识不到位。由于会计人员水平的局限,对财务会计信息作用的轻视及利益的驱动,会计工作中对会计政策运用的随意性、不准确甚至滥用的现象严重,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实,失实的会计信息自然也就谈不上国际可比性。最后是会计实务的观念基础不存在。国际化追求高水平的会计实务,高水平的实务不但要求要严格执行高水平的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自觉披露更多的人们需要的会计信息,还应该不拘泥于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去更好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由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原因,要形成如此的会计实务是有一定难度的。所有这些体现了我国会计实务的水平没有达到会计准则要求的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3.国内会计高层次人才缺乏

  从会计人才的国际交流来看,企业发展的国际化,必然要求为其提供会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全球化。要使会计服务国际化必须使会计人才达到国际化水平,为其全球业务的开拓提供必要的水平支持。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内的会计水平无法为其提供全球性的服务,主要是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缺乏,而低层次的人才相对过剩。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的需求,特别是注册会计师人员供不应求,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资本市场运作、精通外语及熟练掌握计算机的高级专业人才则更加缺乏。正是由于人才的缺乏,才导致会计服务行业不能拓展会计服务领域,进行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经营也受到限制,这一方面的需求会随着中国入世的深度和广度而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4.我国会计惯例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异。

  在我国的会计惯例中,与国际会计惯例尚有差异的主要表现在:

  (1)与会计准则相配套的有关法规尚未健全。如尚未颁布《证券法》,而《公司法》、《注册会计师法》、《会计法》等的会计规定与会计准则尚不协调等;

  (2)未建立与企业会计体系及其准则相配套、相协调的非盈利组织会计体系和准则,行业会计制度在会计实务中仍起主导操作规范作用等;

  (3)加入和参予诸如IASC、ICA等权威性国际会计组织及其活动不够,阻碍我国与国际会计界的交流及其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4)许多会计实务的处理方法与国际惯例存在差别,如加速折旧法、成本与市价孰低、坏帐备抵法和所有者权益类目的划分等都与国际惯例有差别;

  (5)会计管理体制尚存在差异:一是会计事务的行政管理过强,二是会计人员的“二重性”地位未能完全转变等;

  (6)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体系和在实务中推广使用;

  (7)会计理论发展滞后,研究方法单一,会计教育模式与国际惯例尚有差别等等。

怎样看待中国会计政策的国际化趋势

2. 如何逐步实现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建议

一、会计国际化的内涵 
会计国际化是个全面系统的概念,由于会计专业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所以会计国际化也需要综合全面地实行。可以说,会计国际化的程度见之于以下几个角度的执行深度。 
1.会计政策。各项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修正和完善都应该体现出国际化水平,所以在上述会计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已有的工作经验,借鉴国际通行的各项政策的优越之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尽可能使会计信息的利用率在各项会计政策的指导下达到国际标准水平。 
2.会计管制。一项制度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体制的科学可行性,因此,会计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于会计管理体制的及安全与否。会计管理体制主要由会计组织管理体制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构成,可以细化为会计管理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管理模式、民间会计组织的运行模式,等等。 
3.会计教育。会计教育整体水平是关于会计国际化能否顺利推行的重要因素,因为会计人才的培养、塑造与提升归根结底靠教育。因此,在会计教育制度的制定与贯彻、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和会计专业的设置、会计课程体系的编排过程中,都要积极参考国际教育管理模式的宝贵经验。 
4.会计测评。会计职业人员的认定与考核方法、会计机构资质的审批、以及会计监管模式的制定,都要向国际靠拢。同时,会计确认、会计记录以及会计报告等惯例也都应该进入新的层次,积极引进和运用国际通用的先进会计思想、国际会计事务处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等等。 
二、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分析 
1.我国融入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 
众所周知,全球经济一体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结果就是市场突破了空间界限,形成一个全球性的、综合性的大市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重要若想在这个令人垂涎的世界市场上立足并谋得生存,需要的不仅是足够的政治能力,更是充分的经济准备。进入国际市场只是第一步,参与国际竞争并不是最终目的,在国际市场上分羹才是一切努力的最终归宿,所以,会计行业的发展必须与国际化水平接轨,向国际投资者提供真实、公允和可比性强的会计信息,在国际交易中能够以最高的效率处理贸易接洽中的会计事务,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顺利向国际市场进军。 
2.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的必然之举 
不同的会计准则所能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不同的,投资者的资金是有限的,而市场所需求的资金却是无限的。如何实现资源在国际市场上的合理配置,使资金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这是所有面临跨国经营的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为了顺利促成公司的国际化夸张,母公司必须充分了解目标市场国家以及国际通用的会计惯例,只有了解了公司全盘经营状况,以及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国际惯例提供会计信息、处理会计事务,才能维护跨国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的切身利益。这也是促进国际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因素 
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走向海外的步伐逐渐加速,会计行业的发展也日益国际化。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会)也表示,希望加强与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在国际会计业务技能与管理经验、创新方法等方面的交流,并积极地同过协助我国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等组织,帮助我国顺利培养一批又一批专业的国际化会计人才,从而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 
一方面,实现会计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能推进企业“走出去”,先进的理念“引进来”,更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如今,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已经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有十多家事务所在境外设立了分支机构;二十多家事务所加入了国际网络;更有四十多家事务所从事境外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际知名的会计机构已经对中国会计行业给予充分肯定,积极拓展合作业务,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我国已经具备了一批拥有品牌优势、能够带领我国会计行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领军组织。 
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加速了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为会计国际化提供了有益的环境,但另一方面,这也暗含各种挑战。可以说,目前我国会计国际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会计服务行业的实力不足,相对于国际标准水平,存在很大的悬殊。在具体业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业务中,审计签定服务与新拓展的业务各占半壁江山,而我国会计行业的收入绝大部分仍然是传统的审计鉴证服务,新拓展业务屈指可数。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影响会计国际化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各主要的证券交易所已经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然而,由于会计准则的差异或冲突所引发的问题也与日俱增。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按照德国的会计准则,德国奔驰公司属于盈利能力非常可观的公司,而到美国上市时,按照美国的会计准则,它就变成了一家亏损公司。这种巨大的反差对于该公司在美国市场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严峻的挑战,可见,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直接决定着在国外上市企业的命运。
客观来说,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自1992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13项具体的会计准则,每一项准则都拉近了我国与国际同行业间的距离,这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与关注程度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多数上市公司仍然属于国有控股企业,“一股独大”,国家是企业最大的股东。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这会直接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大股东所有者的缺位;二是政府的调控会过多干预企业各项规划的制定与落实。而这两种结果都会直接地对会计信息产生影响,致使企业无法满足市场实际需求。 
四、促进会计国际化的对策 
1.提升会计准则的合理性 
首先,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尽快建立符合国情的会计准则体系。通常,国际会计准则都会依据一定的概念框架来构建会计准则体系,我国要实现会计的国际化,首先要避免单纯地就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做分项处理,因为这样不利于有逻辑地发展一套连贯一致的具体会计准则。其次,加快制定新的具体会计准则,继续修改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歧义或差距明显的部分。 
2.协调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侧重记账功能不同,会计准则通常是根据某个会计要素或会计事项的不同情况,规定如何将会计信息准确核算、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结合我国会计发展的实际情况,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存,二者不能相互代替,因此,必须做好二者的协调工作。 
3.提高会计实务的质量 
目前,我国会计实务的整体质量偏低,严重影响了我国会计甚至某些企业的国际信誉,也是致使我国投资环境滞后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全面提高企业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认识,加强会计法规的执行力度,整顿会计秩序,全面提高会计实务的质量。 
4.升级会计处理手段 
第一,健全与完善信息化会计数据、会计凭证的存储和审核机制。第二,拓展与管理信息化相关领域的研发工作,鼓励创新。第三,大力推行会计信息化,这也是我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技术支撑。 
5.保持自身特色 
会计国际化不能脱离我国会计发展和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各项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因为各种政治体制、经济形势与法律环境等的不同都是导致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发生分歧的重要因素,不能一味地追求与国际趋同而摒弃自身优势,更不能过分强调本国特色而阻碍国际化。 
总之,我国应结合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实际环境,充分吸收和借鉴国际主流会计惯例的做法,在认真比对、融会贯通,促进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科学、合理、平稳发展。

3. 如何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会计行业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发展直接体现了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是保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作用,因而显得极为重要。作为一名会计界的工作人员从每天的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如何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建立一套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规范体系,已是每个会计工作人员值得考虑的事情。那么如何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呢?实现会计国际化,保证我国的会计事业稳步健康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目前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国际协调问题 
  由于受到我们国家与西方国家的环境影响,在会计制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政治因素、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从政治因素来讲,由于我们国家的会计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的会计制度,所以实行着由政治以及政治体制的模式,政府对其影响很大。而在西方国家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西方国家实行的会计制度是以私有制度为主,所以,会计体系自然要服从于维护资本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和权益的基本要求。从经济因素来讲,在我们国家,由于受到政府的干预,再加上我国会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了会计的发展。从法律因素来讲,会计的发展严重的受到了我国法律的影响。另外,也受到了教育因素的影响,在我们国家,缺乏专业性的会计人才,这与西方国家的会计人才相比较,差距还很大,在西方国家的会计人才中,其从事的会计人才都具备了很高的专业知识,整体综合素质都比较高。 
  2、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 
  由于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的会计准则和西方国家的会计准则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在表现的数量上,西方国家中,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了100多项,而我们国家只有16项,这样的数据表明,我们国家的会计准则还有待完善和进步。另外,再会计准则的功能上也有体现,随着企业的不断进步,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商业性的语言,其功能主要是让投资者通过阅读企业的财务报告,通过阅读来明白企业财务的经营状况。但我国还赋予了会计准则一些规范企业行为的功能,这无疑会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此外,差距还表现在企业合并、金融工具、所得税及坏账准备等方面。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关注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和动向,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水平 
  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同时也随着会计环境的改变,我们要加大完善建立会计准则的体系,争取与国际会计准则一样。目前,我们要时刻的关注西方国家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从西方国家会计准则的发展中吸取经验,然后来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度。,着国际化的会计准则目标发展。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协调的重点问题,按照我国的经济发展为基础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与我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际会计资源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为了加快我国的会计准则建立完善的会计准则制度,以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发展为目标,通过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来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的会计准则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该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尽快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此同时,还应该广泛开展原有会计准则修订工作,使我国的会计实务切实有规可循。 
  2、建立一套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会计学科体系,来指导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应从社会经济环境、法律法规、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做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一些配套工作,主要包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加强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性;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对会计从业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 
  3、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 
  要想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步伐,首先就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强化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要遵循《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另外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前提下,还要熟练的掌握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以增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和沟通。最后,规范职业准入资格认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资格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从业资格实行吊证制度,同时借鉴国外做法,扩充、更新考试内容,培养国际化的会计人才。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目前在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认清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其存在的问题上找出解决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会计工作,从而提高我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

如何提高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

4. 会计国际化的意义

WTO 关于会计服务的规定在WTO 框架下, 会计服务是服务业贸易总协定(CATS)的一项重要内容。WTO 服务贸易理事会专业服务工作组(WPPS) 分别于1997 年5 月29日和1998 年12月24 日就会计服务贸易颁布了两个文件, 即《会计服务业相互承认协定》和《关于会计服务业国内规章的守则》。通过颁布这两个文件,促使各成员国在会计服务业资格相互承认、国内资格批准、技术标准及许可证等方面取得共识。各成员国颁发执照的要求和程度应该透明、客观, 不应对外国会计师事务所设置比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更多的限制, 成为阻碍外国会计职业服务进入其市场的壁垒。WTO 的宗旨是: 通过实施市场开放, 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 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意义我国加入WTO 五周年了, 六年的保护期不久就要结束, 我国将履行WTO 义务, 全面开放国内市场, 包括开放会计服务市场, 准许国外会计公司和人员到我国执业。可以预见, 在未来几年内, 来自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或外国公司将在我国设厂或者建立分公司, 外商投资企业将在我国上市, 外国银行将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 我国与国外通行的会计惯例的冲突, 也将会凸现出来, 我国会计的国际化问题将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1、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 逐步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会计惯例, 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和统一, 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具体而言, 会计国际化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 1) 会计国际化是指某一个国家由于参与国际经贸和进人国际资本市场而把本国会计惯例逐步转化成国际会计惯例的过程, 即会计国际化就是会计惯例国际化, 这也是我国会计界经常提到的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真实涵义。( 2) 一国的会计国际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①沟通阶段, 即通过比较各国会计惯例的异同, 促进对国际会计惯例的学习与了解; ②协调阶段,即尽量减少与国际会计惯例不必要的分歧, 从而增强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和有效性; ③规范和统一阶段, 即实行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会计, 使本国会计融入国际行列。( 3) 会计国际化体现的是一种要求、目标和活动过程, 是各国不同的会计惯例经过沟通、协调所产生的结果。2、在WTO 框架下, 会计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有利于正确处理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促进国际间经济合作, 吸引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 2) 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管理水平及提高管理人员水平, 促进企事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 有利于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 参与国际会计交流与合作, 充分发挥会计在发展国际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三、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对策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不可逆转。在新的形势下, 我国要加强会计改革, 加快会计国际化进程。1、构筑会计诚信服务意识。加快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机构, 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 加大对会计造假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搞好会计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督机制建设, 健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 进一步净化会计执业环境。2、制定和完善相关会计法规。我国有关会计市场的法规虽已出台不少,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其系统性与健全性都有很大差距。当前我们应尽快向WTO 各项协定要求靠拢, 建立一套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会计和审计法规。明确规定会计市场准入条件, 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为我国会计人员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律保障。3、加速会计信息化步伐。会计信息化就是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 以满足现代信息社会和现代企业管理更为便捷、迅速的要求。

5. 会计国际化的意义

1、有利于正确处理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促进国际间经济合作,吸引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
   
 2、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管理水平及提高管理人员水平,促进企事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有利于提高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参与国际会计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会计在发展国际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4、构筑会计诚信服务意识,加快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组织机构,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会计造假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搞好会计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督机制建设,健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按照公平、公正的原

会计国际化的意义

6. 会计国际化的介绍

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

7. 会计人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有一家印度的小公司,它的产品在法国设计、在印度生产、在北美销售。而另一家总部在加拿大的艾肯公司,它在全球的55个国家和地区有70家分公司。亚太会计师联合会会长哈丁先生以此说明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会计人,如何应对经济的全球化?事实上,从5月17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杭州主办的“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国际化发展”论坛的反响之热烈来看,此议题已引起了国际国内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此次论坛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即会计职业的国际化和我们的对策。

正如财政部部长助理王军在论坛上的致词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资源和卖产品的生产方式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和趋势,双边、多边及全球贸易协定使得国际贸易成为开展业务的普遍方式。在这个拥有60亿人口的世界上,会计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无论公司规模大小、无论身处哪个国家,所有的合作伙伴都需要提供相互理解、可靠的财务信息。而这个信息的传递者就是会计人。为了使之更好地为生产、贸易、金融的国际化服务,王军说,“制定出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的会计服务业国际化的战略”必须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首先,必须促进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刘仲藜说,由于全球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积极推进准则的趋同。国际会计组织和各国会计组织要加强合作,促进准则的国际协调。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会长格兰汉姆。沃德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将以为“全球公众利益服务”为使命促进准则的国际化和高质量。而他强调的其中最重要的准则是职业道德准则。正如亚太会计师联合会会长哈丁所言“无论准则多么完美,它也无法包罗所有的细节”。因此,“全球统一的职业道德可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格兰汉姆透露,为帮助全球会计师达到其职业道德要求,IFAC已经制定了一套专业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守则。当然,他们也会致力于制定出一套高质量最透明的国际准则,因为这对保护公众利益同样重要。他感谢中国对IFAC制定准则过程中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中国将顺应国际准则趋同的特征,加快准则的制定,使之与我国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际准则充分趋同。”财政部部长助理王军坚定地表示。

其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刘仲藜说,要以适应注册会计师职业国际化发展要求的胜任能力为需求,着力培养能够承担国际审计业务、具有高层次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人才。王军给出我国打造高级人才的时间表,他说,力争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大幅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和水平;把推动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国际化与国际会计人才本土化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培养行业的国际化人才。为此,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通过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指导意见”(草案)“。业内人士评价,这个纲要是我国行业人才战略的”核武器“。

亚太会计师联合会会长哈丁也认为行业的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要有一套高质量的专业会计师的培训教育体制。适应经济情况不断变化,不断地给专业会计师培训充电。他认为加拿大在此方面做得不错。“会计行业需要一部通用的词典”。他号召与会者都必须学会编制、使用这部词典,并促使其在各自的国家很好的应用。

另外,对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应对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迅猛发展,与会人士也反响热烈。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兼国际部主任张为国在分析“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会计师服务市场的基本格局”之后指出,在未来 10年至15年内,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的分所将实现核心队伍的本地化。国内所要制定与国际所恰当的战略和战术。政府和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认为,国际化是事务所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化的瓶颈是政策瓶颈、管理瓶颈、人才瓶颈。他提出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浙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少先也认为国际化是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要取得成功,要谨慎处理合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会计人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8. 会计国际化的简介

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会计界常简称为会计国际化,它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亦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