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于中国

2024-05-13

1.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于中国

  主要原因:盲目自大,封建帝制阻碍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脚步。
  当西方列强通过工业革命迅速走上富强道路的时候,我们封建统治者却人自恃天朝
  上国物产丰富,根本没有必要向其他国家学习。当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我们的国门的时候,一些有识之士提出要向外国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技术,并以此开展了一场洋务运动。但是就是这样一场可能促使中国走向科学大国的运动却也遭受到了异常顽固的阻挠。
  顽固派们说西方蛮夷的技术会破坏我天朝上国的纯正性,从来都是外国学习我们,哪有我们去屈身学习他们的道理。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还坚持“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是“以夷乱夏”。盲目自大,封建保守的统治阶级不仅使得中国不向外国学习,而且还隔断了外国与中国的交流。当西欧近代科技不断发展,各国不断交流,相互汲取成果不断创新发展的时候,固步自封的中国终于越来越落后了。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于中国

2.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于中国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缺乏产生代近科学的土壤.
  近代科学有两大基础,一是完善的形式逻辑,二是实证主义.简单地说:
  科学=逻辑+实证.
  遗憾的是,中国尽管有着领先世界的文明,但在这两个方面却是极度的匮乏.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传统文化把取象比类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与规则,但又有相当一部分规则是通用的,在自然研究领域中,如果对每一个事物都进行严格的分析,无疑会加大研究成本,这个时候,取象比类法则大大减少了研究成本,只要把已有的规则按“万物相通”的指引,直接用到别的领域就行了,而且事实上,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事物有相类似的规则.这是中国在文明上一度领先的原因.
  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对取象比类的方法太依赖了,以致于依赖到懒得进行新的研究的地步.动辙子曰诗云,引经据典,却没几个人愿意做更细致的分析.而且科学的本质是认识自然,一切利用科学造福人类的行为其前提都是对自然界有足够的认识.但是中国的崇古思维认为阴阳五行八卦之说足以解释天地万物,而万物一理,只需把现象往这理论上套就行了,宇宙之规则,尽在古人矣.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懒惰的思想不只中国有,在西方也有,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科学界也一度出现,世界的规律牛顿已经发现完了,以后的科学家就是如何应用这些定律了.只不过这种崇古的风尚不如中国发达,没有成为科学界的主流.
  而在实证方面,中国也兴趣不大,“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的论断,虽然在局部有正确的可能,但在整体上,谬以千里.但古人却坚信不疑,极少有人对此进行过质疑.事实上,如果质疑了,那是相当危险的,比如清末有中医王清任,在一场瘟疫之后,对死人进行了解剖,发现了许多古医中的错误之处,并因此写了一本《医林改错》,但被中医界骂为“遗毒”,郁郁而终,走向科学的一点星星之火就这么湮没在中国历史的长河.
  反观西方,在基督教统治的一千年里,愚昧落后,文明以及经济远远落后于中国,但是古希腊的逻辑学却没有因此灭绝,而且数学领域更是扎扎实实地发展着,数学是数字化的逻辑学,数学的数次大发展,也是逻辑学不断完善的表现.而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之后,宗教神权渐渐衰落,欧洲走出蒙昧的历史阴影,各国间不断地战争以及远洋掘金活动推动着科学技术大范围应用,而科学技术的应用本身就是科学理论进行实证的过程.
  当实证行为上升致实证主义(进而发展出可证伪主义)之后,逻辑学与实证主义的结合终于让近代科学的诞生水到渠成.
  而斯时的中国还在做着“我中华上国应有尽有,不需与蛮夷互通有无”的春秋大梦.即使对数学和机械有着浓厚兴趣的康熙,也没有意识到科技的重大意义.
  当西方的科学理论一个一个被超越,新的、靠着更坚实的证据铺垫起来的科学理论一个个诞生的时候,在逻辑和实证方面鲜有建树的中国已失去了诞生近代科学的可能性.
  如果不是鸦片战争用武力打开封闭的国门,国人还痴迷在自我幻想的美梦之中.在被侵略中百无一用的《易经》不是还被某些“专家”吹捧为解开宇宙密码的钥匙吗?直到现在,还有一些文化啃老族天真地认为,我们的祖宗早就掌握了高于西方科学的宇宙真理,只不过现代的中国人不懂而已,他们从未想过,人类的前进就应该是一代比一代强,中国的祖宗有什么理由就可以突破历史局限而得窥宇宙的终极真理呢?
  近代科学是西方抛弃了古典四大元素论之后浴火重生的,逻辑+实证的思维既保证了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又保证了小心的求证而避免沦为玄学.
  可惜这两样东西,到现在我国还是缺乏的.百家讲坛成了文学历史讲坛,刘太医、张务本等神医骗子被官方媒体一个一个推出来祸害民众,国外的那些伪科学作品如《审判达尔文》《水知道答案》等被当成科学读物大量引入,连早被美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打假的百慕大三角一案,到现在还有人傻乎乎地分析着根本不存在的神秘原因,以图证明自己足以比肩爱因斯坦.
  而历史也跟中国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让中国坐井观天了,西欧人若想爬山越岭打到中国人,比登天还难,近临的大国印度受到宗教的影响,相对的比较爱好和平,即使被英国侵占,充其量也不过是“非暴力不抵抗运动”,对侵略兴趣不大(有意思的是英国归还印度统治权之后,印度倒是忽然有野心了),而中国周边的皆小国,不是文明低的还处在游牧阶段,就是弹凡之地,偶有蛮夷入主,也迅速被相对先进的农耕文明所同化.所以,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有一种历史优越感.
  在这种优越感下,以儒家为正统的国人眼里,科技皆“淫巧奇技”,不足与我朝的天道相提并论.
  在各种各样的误会和历史条件下,中国不是与近代科学擦肩而过,而是压根就没有诞生的土壤.如果没有西方武力入侵,再过一千年,中国同样不会诞生近代科学,当然,在个别的技术上,可能会有发展,但在基础科学理论上,难有建树.
  很多人都喜欢把这个责任推到清政府身上,其实清政府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已经完全同化了,清政府做的事,宋、明政府都在做,文化传承中的书院制,激励体系中中的科举制,清政府都继承下来了,但是同样继承的是,科学研究始终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而是地位当低.
  所以,核心的问题在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自秦以降,中国就不再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土壤了.

3.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郭沂
关于《周易》和近现代科学的关系,长期以来学者们的意见颇不统一。有的认为《易》理合于近现代科学,比如最近,学者们根据莱布尼茨去世当年的通信等文献证实,这位德国著名数学家和哲学家所发明的二进制的确源于先天八卦图。有的则认为《周易》与科学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尽管如此,像杨振宁先生这样明确地称《周易》对“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的,却并不多见。这或许是杨先生宏论一出便引起极大关注的原因之一。
今观杨先生的论据,不外乎两条。一曰“中华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二曰“采取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杨先生认为,这两点都是在《周易》的影响下形成的。对此,需要作具体分析。
关于《周易》是否真的只有归纳法,没有推演法。首先看《周易》的形成过程。众所周知,相传《周易》古经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伏羲作八卦和文王将其发展为六十四卦。伏羲之作八卦,如杨先生所言,“观物取像,取像类比”,所使用的是归纳法。但杨先生有所不知,文王“重《易》六爻”,即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制作六十四卦,所使用的正是推演法。司马迁在其《报任安书》中曾经准确地将文王制作六十四卦的过程描述为“文王拘而演《周易》”。这个“演”,正是推演之义。其次,《周易·系辞》在谈到《周易》宇宙论时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种论述所表现的应该属于推演的思维方式。另外,《系辞》对占筮方法的介绍或许更能说明问题:“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衍”,即“演”,也就是推演。笔者认为,说《周易》乃至“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中没有推演法并将其当作“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失公允。
关于天人合一观念,我以为杨先生的看法是有道理的。近代科学甚至整个西方传统思 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主客分离,主体将客观世界对象化。用杨先生的话说,即“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要把它合在一起。”显然,这与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是背道而驰的。
不过,也应该承认,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虽然导致了西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但由此造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掠夺性开发和能源危机、环境破坏乃至异化现象等等已经引起世人的忧虑,所谓后现代思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与此不同,在天人合一观念影响下,虽然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始终没有像近现代西方那样突飞猛进,但总的来说,在近代以前,中国的物质文明又始终在西方之上。用现在的话说,中国所走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而,天人合一观念正可避免主客二分和现代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病。在我看来,将天人合一观念用于科学,建立一种高于近现代科学的、天人合一的科学观,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说到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而杨先生从“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入手来探讨这个问题是值得称道的。多年前笔者曾经指出,中西书写文字的差异,是造成两者思维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字母文字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它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们的大脑,就逐渐地形成了西方人长于语言思维或概念思维的特点。这种思维方式便于将客观世界对象化。方块汉字不仅表音,而且还能表形、表意,它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便于将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所以,书写文字的不同应该是中国天人合一概念和西方主客二分概念形成的更深层的根源。
原始思维研究证明,原始人具有超乎寻常的直觉能力和经验积累。我认为,中国的方块汉字和形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这种原始经验,从而形成了中国的科技形态;西方的字母文字和语言思维或概念思维则在一定程度上割断了与原始经验的联系,使之另外开辟出一块天地,从而形成了西方的科技形态。也就是说,中国的科技形态基于人类的原始经验,而西方的科技形态则是对人类原始经验的转折。
值得强调的是,判断中国和西方的科技形态孰优孰劣还为时尚早。西方科技尤其近现代科学的优势已为人们所共睹。其实,中国的传统科技,尤其中医学,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有待人们去发现、去挖掘。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

4.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

主要原因:盲目自大,封建帝制阻碍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脚步。
当西方列强通过工业革命迅速走上富强道路的时候,我们封建统治者却人自恃天朝
上国物产丰富,根本没有必要向其他国家学习。当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我们的国门的时候,一些有识之士提出要向外国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技术,并以此开展了一场洋务运动。但是就是这样一场可能促使中国走向科学大国的运动却也遭受到了异常顽固的阻挠。
顽固派们说西方蛮夷的技术会破坏我天朝上国的纯正性,从来都是外国学习我们,哪有我们去屈身学习他们的道理。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还坚持“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是“以夷乱夏”。盲目自大,封建保守的统治阶级不仅使得中国不向外国学习,而且还隔断了外国与中国的交流。当西欧近代科技不断发展,各国不断交流,相互汲取成果不断创新发展的时候,固步自封的中国终于越来越落后了。

5.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什麽近代以后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一现象被称为“李约瑟难题”。中外学者纷纷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总结一下大体有一下七种观点: 1.数学缺乏论。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兹在1697年的《中国近事》一书中说:“看来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至于中国在科学方面没有达到极高的造诣,“简单的原因是,他们缺乏欧洲人的慧眼之一,即数学。” [1]爱因斯坦也曾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2]李约瑟同样认为“当自然科学与数学的融合成为普遍现象之后,自然科学才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但是他研究发现:“中国数学思想基本是代数学思维模式而不是几何学式样的”而近代科学的发端恰赖于几何学,如牛顿“在写《数学原理》的时候他并没有用微积分,他证明每一个定理时用的都是几何的方法,跟欧几里德书里很相像。” 2.文化制约说。美籍学者成中英认为:“一门新的物理科学必须开始于一个新的数学创造,完成于一个新的逻辑的诞生。”“我们甚至可主张,现代科学及因果律模型,都是西方形而上学与西方文明之主流的结晶” “犹太教及基督教传统的超绝神学,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机械式模型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作为现代科学的基础的因果律标准模型。……若没有这些文化传统作为科学知性的基础,西方科学就不可能产生。”然而在中国,宗教意识较为淡薄。取而代之的是“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与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而中国哲学的特点是“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 3.语言决定论。在《风俗论》一书中,伏尔泰认为:“如果要问,中国既然不间断地致力于各种技艺和科学已有如此遥久的历史,为什么进步却微乎其微?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对祖先流传下的东西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崇敬心,认为一切古老的东西都尽善尽美;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的语言的性质——语言是一切知识的第一要素。” 伏尔泰所说的第一原因,属于文化因素范畴。第二原因,则点出了语言问题。 4.态度决定论。杨振宁认为,“以后整个清朝有些大学者如戴震、阮元等都继续发挥‘西学中源’说。由于他们的影响,使中国的学者在清朝三百年间没有真正吸取西方人的科技。……我认为,清朝的‘西学中源’说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清朝时的中国已将汉唐时因强大自信心而展示出的对外来文化包容的大胸襟丧失殆尽。 5.墨家绝世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学说在许多科学领域有相当大的贡献,如时空观如几何学如力学如原子论如光学等等。亡了墨家即除了科技的根基,因此有文献认为墨学终成绝世之学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的主要原因。 6.社会制度决定说。教育家竺可桢先生在新中国诞生前就指出:“归根起来讲,中国农村社会的机构和封建思想,使中国古代不能产生自然科学。” 7.地理位置决定论。英国哲学家休谟在其《论文集》中认为,没有什么能比若干邻近而独立的国家,通过贸易和政策联合在一起,更有利于提高教养和学问。中国恰恰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缺陷,从而使原来可能发展出更完善和更完备的教养和科学,在许多世纪的进程中,收获甚微。从外部来说,其原因在于没有更多的外贸对象。但从内部说,是由于中国处于一大位的状态之下,说一种语言,在一种法律统治下,赞成相同的生活方式;对权威的宣传和敬畏,造成了勇气的丧失。假如中国邻帮有一个独立的王国,它研究科学,它的学者能够揭露中国人在天文学中的错误,中国人也许可以从他们的昏昏欲睡中醒来,皇帝变得关注推动这门科学的进步……”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

6. 近代科学为什么不能在中国产生

这是李约瑟难题,曾有不少人给出各式各样的解答。其实只要了解了科学的本质以及中国的文明史,就可以很容易得到答案。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缺乏产生代近科学的土壤。 
 
近代科学有两大基础,一是完善的形式逻辑,二是实证主义。简单地说: 
 
科学=逻辑+实证。 
 
遗憾的是,中国尽管有着领先世界的文明,但在这两个方面却是极度的匮乏。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传统文化把取象比类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与规则,但又有相当一部分规则是通用的,在自然研究领域中,如果对每一个事物都进行严格的分析,无疑会加大研究成本,这个时候,取象比类法则大大减少了研究成本,只要把已有的规则按“万物相通”的指引,直接用到别的领域就行了,而且事实上,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事物有相类似的规则。这是中国在文明上一度领先的原因。 
 
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对取象比类的方法太依赖了,以致于依赖到懒得进行新的研究的地步。动辙子曰诗云,引经据典,却没几个人愿意做更细致的分析。而且科学的本质是认识自然,一切利用科学造福人类的行为其前提都是对自然界有足够的认识。但是中国的崇古思维认为阴阳五行八卦之说足以解释天地万物,而万物一理,只需把现象往这理论上套就行了,宇宙之规则,尽在古人矣。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懒惰的思想不只中国有,在西方也有,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科学界也一度出现,世界的规律牛顿已经发现完了,以后的科学家就是如何应用这些定律了。只不过这种崇古的风尚不如中国发达,没有成为科学界的主流。 
 
而在实证方面,中国也兴趣不大,“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的论断,虽然在局部有正确的可能,但在整体上,谬以千里。但古人却坚信不疑,极少有人对此进行过质疑。事实上,如果质疑了,那是相当危险的,比如清末有中医王清任,在一场瘟疫之后,对死人进行了解剖,发现了许多古医中的错误之处,并因此写了一本《医林改错》,但被中医界骂为“遗毒”,郁郁而终,走向科学的一点星星之火就这么湮没在中国历史的长河。 
 
反观西方,在基督教统治的一千年里,愚昧落后,文明以及经济远远落后于中国,但是古希腊的逻辑学却没有因此灭绝,而且数学领域更是扎扎实实地发展着,数学是数字化的逻辑学,数学的数次大发展,也是逻辑学不断完善的表现。而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之后,宗教神权渐渐衰落,欧洲走出蒙昧的历史阴影,各国间不断地战争以及远洋掘金活动推动着科学技术大范围应用,而科学技术的应用本身就是科学理论进行实证的过程。 
 
当实证行为上升致实证主义(进而发展出可证伪主义)之后,逻辑学与实证主义的结合终于让近代科学的诞生水到渠成。 
 
而斯时的中国还在做着“我中华上国应有尽有,不需与蛮夷互通有无”的春秋大梦。即使对数学和机械有着浓厚兴趣的康熙,也没有意识到科技的重大意义。 
 
当西方的科学理论一个一个被超越,新的、靠着更坚实的证据铺垫起来的科学理论一个个诞生的时候,在逻辑和实证方面鲜有建树的中国已失去了诞生近代科学的可能性。 
 
如果不是鸦片战争用武力打开封闭的国门,国人还痴迷在自我幻想的美梦之中。在被侵略中百无一用的《易经》不是还被某些“专家”吹捧为解开宇宙密码的钥匙吗?直到现在,还有一些文化啃老族天真地认为,我们的祖宗早就掌握了高于西方科学的宇宙真理,只不过现代的中国人不懂而已,他们从未想过,人类的前进就应该是一代比一代强,中国的祖宗有什么理由就可以突破历史局限而得窥宇宙的终极真理呢? 
 
近代科学是西方抛弃了古典四大元素论之后浴火重生的,逻辑+实证的思维既保证了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又保证了小心的求证而避免沦为玄学。 
 
可惜这两样东西,到现在我国还是缺乏的。百家讲坛成了文学历史讲坛,刘太医、张务本等神医骗子被官方媒体一个一个推出来祸害民众,国外的那些伪科学作品如《审判达尔文》《水知道答案》等被当成科学读物大量引入,连早被美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打假的百慕大三角一案,到现在还有人傻乎乎地分析着根本不存在的神秘原因,以图证明自己足以比肩爱因斯坦。 
 
而历史也跟中国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让中国坐井观天了,西欧人若想爬山越岭打到中国人,比登天还难,近临的大国印度受到宗教的影响,相对的比较爱好和平,即使被英国侵占,充其量也不过是“非暴力不抵抗运动”,对侵略兴趣不大(有意思的是英国归还印度统治权之后,印度倒是忽然有野心了),而中国周边的皆小国,不是文明低的还处在游牧阶段,就是弹凡之地,偶有蛮夷入主,也迅速被相对先进的农耕文明所同化。所以,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有一种历史优越感。 
 
在这种优越感下,以儒家为正统的国人眼里,科技皆“淫巧奇技”,不足与我朝的天道相提并论。 
 
在各种各样的误会和历史条件下,中国不是与近代科学擦肩而过,而是压根就没有诞生的土壤。如果没有西方武力入侵,再过一千年,中国同样不会诞生近代科学,当然,在个别的技术上,可能会有发展,但在基础科学理论上,难有建树。  
 
很多人都喜欢把这个责任推到清政府身上,其实清政府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已经完全同化了,清政府做的事,宋、明政府都在做,文化传承中的书院制,激励体系中中的科举制,清政府都继承下来了,但是同样继承的是,科学研究始终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而是地位当低。 
 
所以,核心的问题在于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自秦以降,中国就不再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土壤了。

7.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诞生,或者为什么在西方诞生?这就是“李约瑟难题”。过去对“李约瑟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西方文明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华文明没有诞生近代科学;把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进行比较,中华文明缺少的东西就是中华文明没有诞生近代科学的原因。这一思路的问题是:把近代科学的诞生完全归因于西方文明,没有看到其他文明在近代科学诞生中的作用。作者经过对“李约瑟难题”的再思考,得出了如下的结论:近代科学不仅仅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也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没有西方文明,近代科学不可能诞生;没有东方文明,近代科学也不可能诞生。但这种融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实现,却是由两种因素决定的:一种是必然因素,另一种是偶然因素。西方近代科学兼具了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因此近代科学就诞生在西方。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

8.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

我个人认为中国没有诞生像西方那样的近代科学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整体社会的评价机制。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那个时期,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时,中国的人才选拔不以这方面的知识为标准。这样的机制,必然导致人们缺乏对近代自然科学追求的动力。第二,追求真理的方式过于完美。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国人所追求的科学真理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理论,他们想得到一种普遍适用的东西。他们总想通过整体把握来得出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联系,而忽视了对于具体事物的深入研究。最终,没有得出向牛顿三定律这样公式化的真理。这就失去了接近真理的机会。第三,没有享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益处。众所周知,西方工业革命,为近代科学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器材,提供了可靠的实验环境。第四,缺乏交流与沟通。中国在清代时期那段时间的闭关锁国,阻断了我们与西方在技术上交流的机会,导致我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段时间的封闭使我们更加落后,它已经成为我们永远无法忘却的痛苦记忆。第五,没有明确的需求作为引导。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众长期处于一种为了基本生存而忙碌奔波的生存状态。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里理论,我们的祖先总是处于需求的底层——生理需求。可是科学的发展或创新总是需要有闲暇的时间与发现的冲动。当时,基本都没有对于科学发展或创新做出贡献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条件是:社会对于人才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有一批人愿意为实现自身价值而投身到科学的研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