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的历史、民族、传说、风俗我都要知道

2024-05-14

1. 石嘴山的历史、民族、传说、风俗我都要知道

 石嘴山过去叫石嘴子,石嘴山因贺兰山脉与黄河交汇之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最早见于明《嘉靖宁夏新志》。
  石嘴山市是宁夏重要的工业城市,位于宁夏 *** 自治区北部,东跨黄河,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邻;西邻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隔山相望;北依黄河水与内蒙古乌海市相邻;南连银川平原与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县交界。
  石嘴山市成立于1960年,现辖大武口、惠农区、平罗县两区一县,土地总面积5309.5平方公里。
  总人口73万多人,非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58.2%,有汉、回、蒙、满等24个民族, *** 人口点20.3%,呈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市府所在地大武口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石嘴山市地宁夏的第二大城市。
   
  市府驻大武口区。
   石嘴山市位居黄河中游上段、宁夏 *** 自治区北部,东西宽约88.8公里,南北长119.5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5°58′~106°39′,北伟38°21′~39°25′之间。
  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西踞银川平原北部。
  海拔在1090米~3475.9米之间,按地形地貌可分为贺兰山山地、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冲积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和鄂尔多斯台地四种类型。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降水量集中,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
  夏热而短促,春暧而多风,秋凉而短早,冬寒而漫长。
  年平均气温8.4℃~9.9℃。
  年最低平均气温-19.4℃~23.2℃,年最高平均气温32.4℃~36.1℃。
  年平均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较为均匀,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67.5毫米~188.8毫米。
  年蒸发量在1708.7~2512.6毫米,是降水量的10~14倍,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南畅北通,西高东低,山川雄健,景色秀丽。
  贺兰山岩画闪射着先古文明的光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汉墓夏冢,长城古塔,体现着土地的灵动和文化的灿烂;湖泊湿地星罗棋布,呈现出塞上江南的秀丽风光。
   石嘴山市曾是资源依托型城市,现已探明有煤炭、硅石、方解石、石灰石、石灰岩、辉绿岩、白砂岩、白云母、粘土、金、铜、铝、铁等十多种矿藏,尤以煤、硅石、粘土等非金属矿藏蕴藏量大。
  煤炭储量为25亿吨,全国12煤种中我市就有11种;被誉为“太西乌金”的太西煤储量达6.55亿吨,是世界煤炭珍品,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
  硅石储量5亿吨,是硅系产品和玻璃工业的优质原料。
  粘土储量1300万吨,是陶瓷、水泥等建材工业的重要原料。
   石嘴山市地处银川平原北部,得黄河灌溉之利,日照充足之便。
  土地肥沃,沟渠配套,林网交错,现有耕地11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4.05亩,居宁夏灌区首位。
  可开发利用的土地112万亩,人均3.94亩,近期可开发利用的土地50万亩,农业开发潜力极大。
  多年来,石嘴山市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封沙、封滩育林、育草和全民义务植树,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一、二、三期工程、中德合作、中日合作项目、平原绿化项目和现在正在争取的“绿色中国”项目以及兴果富民工程等,使我市农业、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00年末,全市有林地面积36200公顷,森林覆盖率过到8.1%。
   石嘴山旅游资源独特。
  兼备江南秀丽的水上景观和塞外豪放的沙漠风景于一体的沙湖,是全国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
  还有正在开发建设的大武口森林公园、大武口三湖水上公园以及北武当庙、平罗玉皇阁、贺兰山岩画、古长城遗址、陶乐兵沟汉墓等,逐步成为宁夏乃至西北的旅游热线。
  石嘴山市风景名胜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
  九曲黄河穿境而过,万仞贺兰山擦边而行。
  东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雄浑招人青睐;西看,“贺兰山下果园成,塞上江南旧有名”名不虚传;南有集大漠雄浑与江南锦秀为一色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沙湖,北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四合木保护旅游区和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园区,中有碧野婆娑的万顷良田。
  民族风情文化等八大文化由来已久;贺兰山岩画、古长城遗址、古生物化石、北武当庙、平罗玉皇阁、钟鼓楼、田州塔等文物古迹熠熠生辉;大武口森林公园、大武口星海湖(北沙湖)水上公园、惠农万亩枸杞园、万亩红柳园,平罗万亩生态林等争奇夺秀,后来居上。
  追今访古,怡养性情,石嘴山的旅游景观景点令人留连忘返。
   电力资源,现有国电大武口发电厂、国电石嘴山发电厂、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家国有电力企业和一些地方电力企业,总装机容量205万千瓦。
  正在规划建设一批企业自备电厂项目,预计到2008年,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00万千瓦以上。
   石嘴山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工而兴的城市,建市以来,工业一直在全区经济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
  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以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化工、陶瓷、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重型工业经济体系。
  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初步形成了高科技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力及相关产业、机械制造、“ *** ”品牌农副产品加工、特色旅游六大特色产业。
  有30多家大中型企业在市内落户。
  原煤、焦炭、煤矿机械、金属镁在自治区占圈套比重;石灰氮、双氰胺产量和质量居亚洲首位,是亚洲师大的炭素生产基地;钽粉、钽丝生产能力和产量居世界前三位。
  恒力集团、英力特化工、东方钽业三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达到33.1亿元,流通股市值22.4亿元。
  电力优势突出,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占自治区的3/5,成为宁夏最大的电力生产基地。
   石嘴山市距银川河东机场100公里,60多公里的包兰电气化铁路,74公里的石(嘴山)中(宁)高速公路,69.5公里的109国道和90.3公里的110国道纵贯南北;山水大道、大平、平陶、红礼、姚汝等公路干线横穿东西;平汝和厂矿专用铁路线,以及79条公路支线、3座大型公铁立交桥和1座公路立交桥组成四通八达公(铁)路网;通车里程达1200公里,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框架。
  黄河航运拥有渡船39艘,浮桥2座,渡口11个,航线144公里;陶乐黄河大桥正在建设之中;石嘴山黄河大桥成为沟通宁蒙两区的跨区交通要塞。
  邮电通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建成以大武口区为中心,连接广大城乡矿区,网点密布,四通八达的邮电信息网。
  以程控交换数据通信、移动通信为主的公用电信网络通达全国及世界各地。
  全市市话交换机容量达21万门,电话普及率达25部/百人。
  全市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0万户。
  计算机互联网已进入普通百姓之家。
  市境内供电、供水充裕,特别是随着市委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和民心“三大工程”以及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武口污水处理厂、大武口第二水厂、石嘴山煤气工程、道路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
   贺兰山岩画文化、古生物化石文化、西夏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大漠文化、宗教文化、民族风情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石嘴山的历史、民族、传说、风俗我都要知道

2. 石嘴山有多少年的历史

早在 4 万年 ~ 1.5 万年前,这里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秦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蒙恬北击匈奴,筑万里长城,始设行政建置,于境内黄河东侧设立军事重镇浑怀障,属北地郡。两汉至三国时属北地郡(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汉元狩二年(前 12 年),将军霍去病、公孙敖出北地退匈奴,迁移民,筑廉县(在今平罗县),始为境内历史上第一个县级行政建制。 其后,北魏(历城)、北周(历城郡)、隋(广闰县)、唐(灵州)、五代(灵州节度使,亦称朔方节度使、灵盐节度使)、宋(定远镇)、西夏(定州)、元(定州)先后在此移民屯兵,设州置县,以固边防。明王朝筑有旧北长城、河东长堤、西长城、北长城等,明嘉靖三十年( 1551 年)设置平虏城(即今平罗县),后改为“平虏守御千户所”。 清朝,市境属甘肃省宁夏府,将 “ 平虏 ” 改称 “ 平罗 ” 所。中华民国初市境属甘肃省宁夏道(先后改为朔方道、宁夏道、宁夏行政区)。民国三十四年( 1945 年)设 “ 宁夏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辖平罗、惠农、陶乐、磴口四县。 1949 年 9 月 25 日 ,市全境解放。 1955 年国家把石嘴山定为 “ 一五 ” 期间全国十个新建矿区之一。 1960 年 1 月 7 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石嘴山市。 1972 年 2 月 23 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银北地区,辖平罗、陶乐、贺兰三县及大武口区、石嘴山区、石炭井区三个辖区。 1975 年 11 月 23 日 ,国务院决定撤销银北地区,石嘴山市恢复由自治区直辖,市级机关由石嘴山区迁至大武口区。 1987 年 1 月,撤销市郊区,恢复惠农县,市辖大武口区、石嘴山区、石炭井区和平罗县、惠农县、陶乐县。 2002 年 10 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石炭井区,将其划归大武口区管辖,将宁夏隆德县的隆湖吊庄及平罗县崇岗乡的长胜、九泉、潮湖三个村划归大武口区管辖。 2004 年 2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嘴山市石嘴山区和惠农县,设立惠农区;撤销陶乐县,将原陶乐县的部分地域划归平罗县管辖

3. 石嘴山的历史沿革

秦汉时期  为北部郡地  1963年  6个街道调整为南街、北街、河滨街、火车站等4个街道  西夏、元  属定州  1972年  银北地区成立  清时期  属平罗县  1973年  石嘴山市由自治区直辖改为地区辖市,石嘴山仍为市属城区  1941年  设置惠农县时,划归惠农县  1975年  银北地区撤销,石嘴山市升格为地级市,驻地迁至大武口;此时,石嘴山城区改名为石嘴山市第二区。  1949年  属惠农县第八区  1981年  石嘴山市第二区更名为石嘴山区  1950年  石嘴山调整为第一区第一乡  1987年  撤销石嘴山市郊区成立惠农县时,原属郊区园艺乡的沿环村划入石嘴山区。石嘴山区辖南街、北街、河滨街、火车站等4个街道。  1957年  石嘴山镇升格为区级镇  1997年  辖北街、火车站、河滨、南街4个街道,区政府驻北街。  1959年  惠农县驻迁往石嘴山镇  2000年  石嘴山区辖6个街道  1960年  石嘴山镇撤销  2004年  撤销石嘴山区和惠农县,在其原有基础上成立惠农区,区政府驻北大街  1962年  两区合并,定名为石嘴山市城区,下辖6个街道

石嘴山的历史沿革

4. 宁夏石嘴山市有多少年历史

石嘴山简介石嘴山市是宁夏重要的工业城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东跨黄河,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邻;西邻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隔山相望;北依黄河水与内蒙古鄂托克左旗相邻;南连银川平原与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县交界。石嘴山市成立于1960年,现辖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两区一县,土地总面积5309.5平方公里。总人口744291人,非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58.2%,有汉、回、蒙、满等24个民族,回族人口点20.3%,呈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市府所在地大武口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石嘴山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总面积4703平方千米。总人口744291人(2009年9月)。
       市人民政府驻大武口区,邮政编码:753000。代码:640200。电话区号:0952。拼音:Shizuishan Shi。
       石嘴山市 面积4703平方千米,人口744291万人(2009年9月)。
       石嘴山市辖2个市辖区、1个县。
       大武口区 面积1007平方千米,人口25.9万人。邮编753000。
        惠 农 区 面积1254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邮编753200。
       平 罗 县 面积2251.6平方千米,人口29.85万人。邮编753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石嘴山气候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降水量集中,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夏热而短促,春暧而多风,秋凉而短早,冬寒而漫长。年平均气温8.4℃~9.9℃。年最低平均气温-19.4℃~23.2℃,年最高平均气温32.4℃~36.1℃。年平均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较为均匀,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67.5毫米~188.8毫米。年蒸发量在1708.7~2512.6毫米,是降水量的10~14倍,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南畅北通,西高东低,山川雄健,景色秀丽。贺兰山岩画闪射着先古文明的光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汉墓夏冢,长城古塔,体现着土地的灵动和文化的灿烂;湖泊湿地星罗棋布,呈现出塞上江南的秀丽风光。  著名景点北武当   
  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是国家2A级景区。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西北贺兰山东麓,朝阳西街起始点。是一处集山、林、庙、地质遗迹、军事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景区内每年9月、10月举办北武当九九重阳登高节、庙会等活动。 北武当生态旅游区由五个景点组成: 占地1万余亩的人工生态林区-大武口森林公园,它展现了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生态建设的特有风貌。 
   星海湖   
  星海湖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城区东部,山水大道穿湖而过。总面积43平方公里,湖水面积20多平方公里。这里曾是明代古沙湖遗址,原为城市边缘的一片湿地。石嘴山人民经过抢救性的治理,把一片泥淖改造成碧波荡漾、鸟翔鱼跃的湖面。景区由百鸟鸣、金西域、南沙海、鹤翔谷、新月海、白鹭洲六个各具特色的景点组成。
   大水沟   位于平罗县下庙乡常青村,东至昊王渠外30米,紧临201省道,南至下庙乡暖泉村路口,西至原西轴厂区(含厂区),北至下庙乡与崇岗乡交接处的泄洪沟,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属于山地和洪积扇地。 
   平罗玉皇阁   国家3A级景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北大街与富民街交汇处。是宁夏最大的道教场所,被称为平地古建筑的奇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 介 绍 玉皇阁的台座分为4级,由南向北渐次升高,最高建筑三母殿,距地面26.2米。
   森林公园   
  石嘴山森林公园位于宁夏石嘴山大武口区西北部,背依贺兰山,怀抱大武口市区,规划建设面积667公顷,按规划将建成融游憩、娱乐、生产、野趣、体育、文化、宗教等活动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它的建成,对大武口市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美化家园、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作用。
  石嘴山森林公园于1997年11月16日正式开工建设,平整绿化带132万平方米,清运土方60余万立方米,更换土方2万立方米,种植35万平方米的草坪和3万平方米的苜蓿,共完成120个品种、32.1万株树木的栽植任务。先后建成了防风林、中日友好林、名人纪念林、青年志愿林、少年世纪林、军民共建林、警民共建林、沙生植物园等林区,树木成活率达到93.8%以上。几年来,园内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非常快,先后完成了全长11.7公里的四级扬水引黄灌溉工程、1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工程、3000米喷灌主管道和20套移动喷灌设施的安装工作,铺设压力管道1500米,新建道路3000米。相继建成并向游人开放了荷花池、主大门、主大门广场、亚热带植物园、文博馆、回归村等景点。其中,亚热带植物园尽现亚热带植物花卉,应有尽有;文博馆收藏历朝各代文物数千件,值得一去。
  2000年,石嘴山森林公园绿化投资100万元,在主干道种树1.1万株。重点加大了高大常青树的种植数量,共栽植3米以上高大常青树木4500株,完成造林面积500亩,使栽植地段基本成林,较大地改善了森林公园的园林景观和投资环境。森林公园集观赏、游乐、餐饮、休闲于一体,被游人誉为“戈壁绿洲”、“世外桃源”。 
   马兰花大草原   是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距首府银川30公里。这里草原面积10万亩。阳春三月,大草原上马兰花争奇斗艳,一派生机。每到秋季,牧草丰盛,牛羊肥壮,正是草原风光最美的季节。从2000年起,当地每年都在此举办“陶乐马兰花生态观光旅游节”。 平罗玉皇阁   平罗玉皇阁位于平罗县城北端,始建于清代光绪元年,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是西北最大的道教寺院。玉皇阁规模宏伟,造型独特,城隍、观音、玉皇等12个殿堂高低错落、重楼叠阁,殿内塑像更是形神各异、雕工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国家3A级景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北大街与富民街交汇处。是宁夏最大的道教场所,被称为平地古建筑的奇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
  玉皇阁的台座分为4级,由南向北渐次升高,最高建筑三母殿,距地面26.2米。内有城隍殿、观音殿、娘娘殿、三清殿、无量殿、洞宾殿、三官殿、三母殿,还有文昌阁、关帝阁、钟楼和鼓楼等主体建筑和大量为游客服务的辅助设施。整座建筑造型独特,气势雄伟,登临三母殿可凭栏西眺巍巍贺兰山,东望滚滚黄河.
  景区每年农历四五月间举行的城隍庙会盛大隆重,人们装扮成牛头、马面、判官、小鬼等簇拥着被高高抬起端坐在神舆之上的城隍神像巡游,称之为出驾,含惩恶扬善、体察民情之意。
  平罗玉皇阁建筑群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至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群形式独特、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工艺精美。高楼气势宏伟,小阁玲珑剔透,陪衬有致,竞相蓖美;楼阁山檐深远,檐角翘指苍穹,似雄鹰展翅欲飞;阁内所有殿宇尽为雕梁画栋,或雕刻花卉兽禽,或彩绘山水人物,刀笔洗练,功庇深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体,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寺庙之一。
   田州古塔   
  距平罗县城20公里的田州塔,俗称姚伏塔,矗立在姚伏镇东一公里外的柳荫丛中。塔呈平面六角形,八层楼阁式砖塔,高38米,塔顶呈六边覆斗状,塔底直径为7.5米,南北各有一门,门墙上有对联,对联书法隽秀有力,对仗工整。
  在数百年漫长的岁月里,田州古塔经历了大小百余次地震。后又于清乾隆年间(1783年)重修。1980年平罗县人民政府拨款进行了维修。1985年再次被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湖   该景区系国家首批5A级景区,为中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
  沙湖旅游区在距银川市西北56公里平罗县境内的西大滩。1990年开发建设,每年接待游客都在50万人次左右,已成为祖国西北地区颇负盛名的旅游热点,因其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而被选为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2007年5月8日,石嘴山市沙湖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沙湖拥有万亩水域、五千亩沙丘、两千亩芦苇、千亩荷池,盛产鱼类、鸟类,这里栖居着白鹤、黑鹤、天鹅等十数种珍鸟奇禽。你可在观鸟塔上遥看群鸟嬉戏的场景,在水边苇杆间、芦丛底部更有鸟巢无数,每年春季,五颜六色鸟蛋散布其间,堪称奇观。
  除了品种繁多的鸟类外,沙湖还盛产各种鱼,在湖南岸的水族馆里,可以看到几十种珍稀鱼类,包括北方罕见的武昌鱼、娃娃鱼(大鲵)和体围1米多的大鳖。
  湖西四周有滑沙、骑驼、骑马、游泳、垂钓、滑翔、沙滩排球、足球等游乐设施,还有旅游飞机空中观光节目。
  开放时间:08:00-18:00
  位置:位于宁夏平罗县,距银川市区56公里
  面积:总面积8.2平方公里,沙漠面积12.7平方公里。
  沙湖,南沙北湖。这里是鸟的天堂、鱼的世界、游人的乐园。广阔的沙湖万亩水面宛如一幅巨大的银色锦缎,初夏,新苇如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或如港汊,或如街巷,或如华盖,或如屏障,微风吹来,绿影摇曳,婀娜多姿。
  沙湖盛产鱼、鸟。游客可在观鸟塔上遥看群鸟嬉戏。白鹤、黑鹳、天鹅等几十种鸟类、数万只在这里栖居,有时象移动的乌云在天空左右盘旋,遮天蔽日。它们的窝巢就筑在水边的苇杆间、芦丛底,每年春季,各种颜色的鸟蛋散布其间,可称得上是大自然中的一处奇观。
  沙湖的鱼类与鸟群是大自然生物链上两上相互依偎的环节。小鱼儿是鸟的美食,鸟粪又是良好的鱼饵,肥美的芦根水草和丰富的浮游生物又是鱼、鸟共同的食物。湖水里常年生长着十来种鱼,不仅有鲤、鲢、鳙、鲩、鲫,而且有北方罕见的武昌鱼、娃娃鱼(大鲵)和体围1米多的大鳖。在湖南岸的不族馆里,还可以看到几十种珍稀鱼。
  由于盛产鱼类,在沙湖的餐馆里,专门设有鱼宴,烹饪沙湖出产的活鱼。每有嘉宾,必以刚刚出水的二三十斤重的鳙鱼上席,鲜嫩可口,既饱口福、又饱眼福。游客如有兴趣,也可以亲自钓鱼、捕鱼。
  沙湖南面是一片面积3万亩的沙漠,它和这万亩湖水似乎是天造地设的伴侣,相互偎依,相映成趣,湖水碧波荡漾,沙海金浪起伏。
  在银川南门乘开往沙湖的旅游专线车,车费10元,行程约1小时30分。 沙湖自然保护区   湖水如海,柔沙似绸,天水一色,苇丛若画的沙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富饶的宁夏平原上,它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以北,距银川市56公里,总面积8.2平方公里,沙漠面积12.7平方公里。
  沙湖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资源蕴藏量丰富,“沙、水、苇、鸟、山、荷”六大景源有机结合,构成独具特色的秀丽景观。沙湖自然保护区地处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属中湿带,沙湖独特秀美的自然景观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西部丝绸之路上埋藏的宝藏,静静地等待人们的发掘。
  沙:位于沙湖南端一望无际的沙漠给人以豪放、博大的感觉训练有素的沙漠之舟----骆驼载人进入大漠深处,阵阵悠扬的驼铃声清脆地在空中回荡,使人心神荡漾,如醉如痴。在这里,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寻找前所未有的刺激和新奇。
  水:雾海云天作黛,月色空明水亦悠,镜湖碧水充满着盎然绿色,山绿水绿,构成一幅绿色的水彩画,在这里游泳、荡舟都会时时感到清新舒畅,心旷神怡。
  苇:沙湖东北面,芦苇成片成丛,芦苇幽深,游艇在芦苇中穿行,如同迷宫,不时惊起一串鸥鹭,令人兴趣盎然。
  鸟:沙湖是鸟的天堂,它水产丰富,无污染,更得到人类的格外关照,位于湖中心的“百鸟乐园”,又称“观鸟台”,是候鸟繁衍,栖息的理想之地,在此可观赏到天鹅、大鸨、中华秋水鸭、海鸥、白鹤、灰鹤等11目24科,百万只鸟类在这里流连,成为沙湖景色一绝。
  山:沙湖西眺,巍巍贺兰山山峰高耸,重峦叠嶂,山上山下温差大,在初秋仲春微雨即成雪,雪积成山,日照不融,山上阳光明媚,山下常如披絮,形成“贺兰晴雪”,为宁夏古代八景之一。
  荷:集圣洁象征与实用价值为一体的荷花,在埃及、印度、中国等国的古代文明中,即已展现芳踪,而沙湖的体现塞外江南景色的万亩荷花苑,其荷花面积,规模杭州西湖,承德避暑山庄等处荷花形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观。
  石嘴山石嘴子公园
  石嘴子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黄河边巍然挺立着如嘴巨石,俗称石嘴子,此处即石嘴山地名来历,岁月沧桑,雄风依然。惠农区地处宁夏最北端,东临黄河,西依贺兰山,南与平罗县接壤,北与内蒙古乌海市相连,地理位置优越。
  石嘴山市惠农区石嘴子公园于2006年7月20日开工建设,2007年6月15日竣工。公园沿黄河西岸呈带状分布,南起煤业桥,北至石嘴子,南北长7000米,东西宽50—200米,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公园采用了现代开放式园林的模式进行设计,集防汛、生态、旅游、休闲、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同时将石嘴子文化和黄河古渡金羊毛文化作为设计的主线,以彰显公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石嘴子公园重点围绕“三条主线、三个广场、三个船型码头、六处水面、六个出口”进行建设。“此外,公园内还布局建设了吊桥、曲桥、阁、亭等功能性设施以及船帆、旗杆、花架、榕树等装饰性工程多处。
  石嘴山市惠农区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步伐,增强城市聚集功能。石嘴子公园的建设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而且有效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聚集效应,进一步加快了惠农区城市化进程   【资源状况】  矿产资源 石嘴山市曾是资源依托型城市,现已探明有煤炭、硅石、方解石、石灰石、石灰岩、辉绿岩、白砂岩、白云母、粘土、金、铜、铝、铁等十多种矿藏,尤以煤、硅石、粘土等非金属矿藏蕴藏量大。煤炭储量为25亿吨,全国12煤种中该市就有11种;被誉为“太西乌金”的太西煤储量达6.55亿吨,是世界煤炭珍品,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硅石储量5亿吨,是硅系产品和玻璃工业的优质原料。粘土储量1300万吨,是陶瓷、水泥等建材工业的重要原料。
  土地资源 石嘴山市地处银川平原北部,得黄河灌溉之利,日照充足之便。土地肥沃,沟渠配套,林网交错,现有耕地11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4.05亩,居宁夏灌区首位。可开发利用的土地112万亩,人均3.94亩,近期可开发利用的土地50万亩,农业开发潜力极大。多年来,石嘴山市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封沙、封滩育林、育草和全民义务植树,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一、二、三期工程、中德合作、中日合作项目、平原绿化项目和现在正在争取的“绿色中国”项目以及兴果富民工程等,使该市农业、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00年末,全市有林地面积36200公顷,森林覆盖率过到8.1%。
  旅游资源 石嘴山市风景名胜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九曲黄河穿境而过,万仞贺兰山擦边而行。东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雄浑招人青睐;西看,“贺兰山下果园成,塞上江南旧有名”名不虚传;南有集大漠雄浑与江南锦秀为一色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沙湖,北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四合木保护旅游区和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园区,中有碧野婆娑的万顷良田。民族风情文化等八大文化由来已久;贺兰山岩画、古长城遗址、古生物化石、北武当庙、平罗玉皇阁、钟鼓楼、田州塔等文物古迹熠熠生辉;大武口森林公园、大武口星海湖(北沙湖)水上公园、惠农万亩枸杞园、万亩红柳园,平罗万亩生态林等争奇夺秀,后来居上。追今访古,怡养性情,石嘴山的旅游景观景点令人留连忘返。
  电力资源 现有国电大武口发电厂、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公司2家国有电力企业和一些地方电力企业,总装机容量205万千瓦。正在规划建设一批企业自备电厂项目,预计到2008年,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00万千瓦以上。

5. 宁夏石嘴山市有多少年历史

石嘴山市 石嘴山因贺兰山脉与黄河交汇之处(石嘴山黄河大桥南两公里处)“山石突出如嘴”  石嘴山黄河大桥
而得名,最早见于明《嘉靖宁夏新志》。石嘴山市是宁夏重要的工矿城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东跨黄河,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邻;西邻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隔山相望;北依黄河水与内蒙古乌海市相邻;南与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县交界。石嘴山市成立于1960年(1960年4月,在石嘴山组建南街、北街两个城市人民公社,石嘴山镇撤销。不久以2个城市人民公社为基础,成立了石嘴山市第一、第二2个区,区与公社合一。),现辖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两区一县,土地总面积5309.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6万多人,建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58.2%,有汉、回、蒙、满等24个民族,回族人口点20.3%,呈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市府所在地大武口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石嘴山市为宁夏第二大城市。市府驻大武口区。 移民城市、工业城市、湖泊城市、奇石城市、森林城市、内陆口岸城市是石嘴山市六大显著特点,被誉为“西北重工基地,塞上湖泊水乡”。2008年,石嘴山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和国家首批资源枯竭经济转型城市试点。同时,石嘴山市是国家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和国家新农保试点城市。   石嘴山市位居黄河中游上段、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东西宽约88.8公里,南北长119.5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5°58′~106°39′,北纬38°21′~39°25′之间。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西踞银川平原北部。海拔在1090米~3475.9米之间,按地形地貌可分为贺兰山山地、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冲积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和鄂尔多斯台地四种类型。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充足,降水量集中,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夏热而短促,春暧而多风,秋凉而短早,冬寒而漫长。年平均气温8.4℃~9.9℃。年最低平均气温-19.4℃~23.2℃,年最高平均气温32.4℃~36.1℃。年平均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较为均匀,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67.5毫米~188.8毫米。年蒸发量在1708.7~2512.6毫米,是降水量的10~14倍,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南畅北通,西高东低,山川雄健,景色秀丽。贺兰山岩画闪射着先古文明的光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汉墓夏冢,长城古塔,体现着土地的灵动和文化的灿烂;湖泊湿地星罗棋布,呈现出塞上江南的秀丽风光。   石嘴山市曾是资源依托型城市,现已探明有煤炭、硅石、方解石、石灰石、石灰岩、辉绿岩、白砂岩、白云母、粘土、金、铜、铝、铁等十多种矿藏,尤以煤、硅石、粘土等非金属矿藏蕴藏量大。煤炭储量为25亿吨,全国12煤种中该市就有11种;被誉为“太西乌金”的太西煤储量达6.55亿吨,是世界煤炭珍品,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硅石储量5亿吨,是硅系产品和玻璃工业的优质原料。粘土储量1300万吨,是陶瓷、水泥等建材工业的重要原料。   石嘴山市地处银川平原北部,得黄河灌溉之利,日照充足之便。土地肥沃,沟渠配套,林网交错,现有耕地11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4.05亩,居宁夏灌区首位。可开发利用的土地112万亩,人均3.94亩,近期可开发利用的土地50万亩,农业开发潜力极大。多年来,石嘴山市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封沙、封滩育林、育草和全民义务植树,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一、二、三期工程、中德合作、中日合作项目、平原绿化项目和现在正在争取的“绿色中国”项目以及兴果富民工程等,使该市农业、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00年末,全市有林地面积36200公顷,森林覆盖率过到8.1%。   石嘴山旅游资源独特。兼备江南秀丽的水上景观和塞外豪放的沙漠风景于一体的沙湖,是全国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还有正在开发建设的大武口森林公园、大武口三湖水上公园以及北武当庙、平罗玉皇阁、贺兰山岩画、古长城遗址、陶乐兵沟汉墓等,逐步成为宁夏乃至西北的旅游热线。石嘴山市风景名胜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九曲黄河穿境而过,万仞贺兰山擦边而行。东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雄浑招人青睐;西看,“贺兰山下果园成,塞上江南旧有名”名不虚传;南有集大漠雄浑与江南锦秀为一色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湖,北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四合木保护旅游区和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园区,中有碧野婆娑的万顷良田。民族风情文化等八大文化由来已久;贺兰山岩画、古长城遗址、古生物化石、北武当庙、平罗玉皇阁、钟鼓楼、田州塔等文物古迹熠熠生辉;大武口森林公园、大武口星海湖(北沙湖)水上公园、惠农万亩枸杞园、万亩红柳园,平罗万亩生态林等争奇夺秀,后来居上。追今访古,怡养性情,石嘴山的旅游景观景点令人留连忘返。   石嘴山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工而兴的城市,建市以来,工业一直在全区经济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以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化工、陶瓷、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重型工业经济体系。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初步形成了高科技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力及相关产业、机械制造、“清真”品牌农副产品加工、特色旅游六大特色产业。有30多家大中型企业在市内落户。原煤、焦炭、煤矿机械、金属镁在自治区占圈套比重;石灰氮、双氰胺产量和质量居亚洲首位,是亚洲师大的炭素生产基地;钽粉、钽丝生产能力和产量居世界前三位。恒力集团、英力特化工、东方钽业三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达到33.1亿元,流通股市值22.4亿元。电力优势突出,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占自治区的3/5,成为宁夏最大的电力生产基地。   石嘴山市距银川河东机场100公里,60多公里的包兰电气化铁路,74公里的石(嘴山)中(宁)高速公路,69.5公里的109国道和90.3公里的110国道纵贯南北;山水大道、大平、平陶、红礼、姚汝等公路干线横穿东西;平汝和厂矿专用铁路线,以及79条公路支线、3座大型公铁立交桥和1座公路立交桥组成四通八达公(铁)路网;通车里程达1200公里,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框架。黄河航运拥有渡船39艘,浮桥2座,渡口11个,航线144公里;陶乐黄河大桥正在建设之中;石嘴山黄河大桥成为沟通宁蒙两区的跨区交通要塞。邮电通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建成以大武口区为中心,连接广大城乡矿区,网点密布,四通八达的邮电信息网。以程控交换数据通信、移动通信为主的公用电信网络通达全国及世界各地。全市市话交换机容量达21万门,电话普及率达25部/百人。全市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0万户。计算机互联网已进入普通百姓之家。市境内供电、供水充裕,特别是随着市委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对接、蓝天碧水和民心“三大工程”以及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武口污水处理厂、大武口第二水厂、石嘴山煤气工程、道路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   贺兰山岩画文化、古生物化石文化、西夏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大漠文化、宗教文化、民族风情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宁夏石嘴山市有多少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