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常见事故类型分为哪些?

2024-05-15

1. 高校实验室常见事故类型分为哪些?

高校实验室常见事故类型分为火灾性事故,爆炸性事故,毒害性事故,机械伤人事故,漏电伤人事故。


火灾性事故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造成实验室火灾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1.未能随手关闭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
2.实验室内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
3.对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不慎或保管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燃易燃物。
4.相关实验过程操作不当,导致漏泄,或者发生放热反应,或者自然。
爆炸性事故
爆炸性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造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违反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压力容器(如高压气瓶)而导致爆炸。
2.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3.对易燃易爆物品处理不当,导致燃烧爆炸;该类物品(如三硝基甲苯、苦味酸、硝酸铵、叠氮化物等)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
4.强氧化剂与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
5.由火灾事故发生引起仪器设备、药品等的爆炸。

高校实验室常见事故类型分为哪些?

2. 高校实验室常见事故类型分为?

一、火灾性事故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造成实验室火灾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1、未能随手关闭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
2、实验室内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
3、对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不慎或保管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燃易燃物;
4、相关实验过程操作不当,导致漏泄,或者发生放热反应,或者自然。
二、爆炸性事故
爆炸性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造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违反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压力容器(如高压气瓶)而导致爆炸;
2、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3、对易燃易爆物品处理不当,导致燃烧爆炸;该类物品(如三硝基甲苯、苦味酸、硝酸铵、叠氮化物等)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
4、强氧化剂与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
5、由火灾事故发生引起仪器设备、药品等的爆炸。
三、毒害性事故
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造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导致有毒物沾染到食物,或直接发生误食,从而引发中毒事故;
2、验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事故;
3、管理不善,操作不慎或违规操作,实验后有毒物质处理不当,造成有毒物品泄露流失,引起人员中毒、造成环境污染;
4、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直接引起环境污染。

四、机电伤人性事故
机电伤人性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  
1、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
2、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以及电弧火花伤人;
3、错误操作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造成伤害。
五、设备损坏性事故
设备损坏性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由于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导致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照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

3. 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操作不慎、粗心大意、设施老化、缺少防护设施等。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违反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压力容器(如高压气瓶)而导致爆炸。
2、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3、对易燃易爆物品处理不当,导致燃烧爆炸,该类物品(如三硝基甲苯、苦味酸、硝酸铵、叠氮化物等)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
4、强氧化剂与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发现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储存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专用仓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相应的技术防范设施。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安全设施、设备定期进行检测、检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育部:高校要对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开展责任倒查

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火灾事故
忘记关电源, 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 导致线路发热, 引起着火;乱扔烟头, 接触易燃物质, 引起着火等。这类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任何实验室都可能发生。

2、爆炸事故
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

3、生物安全事故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甚至比化学实验室的更危险,生物废弃物含有传染性的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都可能构成极大的危害。

4、毒害事故
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 造成误食中毒;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 酿成中毒;管理不善, 造成有毒物质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这类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

5、设备损坏事故
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高速运动的设备因不慎操作而发生碰撞或挤压,导致设备受损。这类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

5. 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共发生200余起,造成48人死亡[2],给人民生命安全、国家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分析这些年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笔者认为既有道德层面的原因,也有技术层面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道德层面的原因
1.案例分析
继上世纪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铊”投毒事件后,中国矿业大学、复旦大学、扬州大学再次出现投毒事件[4],违法者虽被绳之以法,但给国人敲响了警钟,究竟是什么样的怨怼,使得投毒者的内心燃烧起如此仇恨的火焰,猛烈到必须以毁灭他人的生命来平复?当我们谴责投毒者心灵扭曲、同情受害者青春凋谢时,我们是否想到现行的教育制度、管理体制存在漏洞?当我们痛恨于这些残酷的行为、震惊于这些扭曲的心灵时,我们是否也想过,在他们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是否像重视他们学习成绩、关注考上什么名校那样,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做他们心灵的“牧羊人”?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社会过分强调竞争,“争第一,做牛人”成为孩子们的追求目标,“合作共赢”被现代教育所忽视,岂不知社会主义事业是千千万万人的事业。高等学校是否真正对学生进行过“要成才,先成人”的教育?是否真正弘扬过科学巨匠邓稼先、钱学森为国强盛放弃美国优越条件,在国家极其困难时,毅然回国,报效国家的精神?
2.对策
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现代教育也出现了一些背离大学精神的问题,让“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理性回归校园相当重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让学生懂得一个心智健全、人格高尚的人对社会的价值高于那些学富五车、却不惜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利益的人的道理。
适度竞争能够起到奖勤罚懒,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但过分、无序竞争必然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阻碍社会的公平公义。高等教育引进竞争机制促进了教学、科研,但过分、无序的竞争,激发了人类潜在“嫉妒”原罪的发生。
(二)技术层面的原因
1.案例分析
近年来,因乱拉电线、废弃物随意抛洒、安全责任不到位导致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究其原因:①安全意识淡漠,理论与实践脱节,钠遇水爆炸这样的常识书本上多次强调,但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事件还是发生了。某高校在搬运放射源时,由于事前未对搬运工人进行搬运培训,致使工人在搬运时打开铅球,造成射线污染。②化学试剂、实验设备随意摆放[5]。某高校将大量挥发性有机溶剂,随意堆放在实验室,天气炎热,可燃性气体挥发,造成火灾。③操作失误,酿成事故。某高校学生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造成爆炸和手臂割伤。④擅离职守,终酿灾难。某高校学生在使用油浴加热时,因故离开实验室,导致实验室火灾。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6. 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操作不慎、粗心大意、设施老化、缺少防护设施等。
高校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
1、高压气瓶应分类保管,立直固定,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凉爽的地方,远离腐蚀性物质,避免明火及其它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房的温度不宜超过30℃。不能将高压气瓶存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以防潮湿生锈。库房内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库房内的照明、通风设备的电源开关应设在库房外。

2、以氢气高压气瓶为例,标称工作压力一般为15MPa,所以操作时严禁敲打,尽量避免振动。避免高压气瓶及安装工具被油类物质污染,压力表要专用,安装时螺扣要上紧,氢气压力表系反螺纹,安装拆卸时应注意防止损坏螺纹。

7.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实验室爆炸,3名学生死亡。近年高校科研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并不少见,实验室为何爆炸频发?
文/记者 赵天宇 新媒体编辑/陈炫之

12月26日上午,一阵剧烈的爆炸之后,在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实验室,三名学生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当日,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二号楼实验室发生爆炸,导致3名学生死亡。来自消防部门发布的消息则显示,该事故系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系学生在东校区2号楼环境工程实验室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实验现场发生了爆炸。

“为科学献身”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实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结果。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科学实验场所,近年来,高校科研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并不少见,尤其是化学实验室,已经成为实验安全的“重灾区”

北大清华“无一幸免”

北京科技报记者对近几年来媒体报道的高校试验室爆炸事故进行了简单梳理,结果显示,从2009年开始,仅从媒体公开报道上,就可得知每年都有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而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更是“无一幸免”

2015年12月18日10点,清华大学化学系实验室发生一起爆炸事故,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实验室内使用氢气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爆炸,后被确认身亡。事发后,清华大学化学系将每年12月18日设为安全教育日,并表示“永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2015年12月18日上午,发生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的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一名实验人员死亡。

2012年3月6日下午6点左右,位于北四环学院桥东南方向的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心实验楼发生火灾,所幸无人员伤亡,但烟雾弥漫整个大楼,多名被困楼内的人员从三层窗口二层平台疏散到楼外。同年6月3日上午7点半左右,北京大学一实验楼突然起火,消防员及时赶到将火扑灭,所幸楼内没有人员。一年之内,北大经历了两次实验室安全事故。

除了北大清华以外,一些重点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学校也同样经历了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2009年10月23日下午1点多,北京理工大学新5号楼一实验室发生爆炸,导致5人受伤,其中有一名实验室负责老师、两名学生和两名设备调试工程师。2011年4月14日15时45分,四川大学江安校区第一实验楼B座103化工学院一实验室,3名学生在做常压流化床包衣实验,实验物料意外爆炸,导致3名学生受伤。

而最近的一次有关""高校实验室爆炸"的新闻同样来自北京——2016年1月10日中午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大厦一间实验室内又突然着起了火。不过幸运的是,现场并无人员伤亡。

多原因导致安全事故

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类似的实验室爆炸事故,往往给学校和社会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科研实验特别是化学实验本身就具有一定风险性,实验人员操作失误、实验设备故障或老化甚至是天气原因,都可能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从主观原因上来看,不少实验室事故,是因为参加实验的学生不按流程规范操作,或者顺序混淆、操作失误导致的。例如配制溶液时,错将水往浓硫酸里倒,或者配制浓的氢氧化钠时,未按规定等冷却就把瓶塞塞住摇动,往往会发生爆炸。


▲2009年,北京理工大学5号教学楼9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一名老师、两名学生和两名一家设备公司人员受伤。

2010年6月上旬,某高校实验室发生设备爆炸事故,参与实验的学生充气后,并未将氮气钢瓶的总阀和减压阀关闭,就离开实验室去二楼办其他事,当他返回实验室关闭总阀和减压阀后回到该仪器旁时,立即发生了爆炸。事后调查结果认为,长时间冲气,致使该仪器内的压力过高,观察窗口的玻璃因无法承受此高压而爆裂,是发生该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从客观上来看,设备老化、设备故障失灵或也是造成实验室事故不可忽视的原因:各种电器设备在开、关和短路时往往产生火花,与易燃气体接触以后,极易发生火灾。实验后插座不拔或者不关闭电源也会造成火灾。

例如2009年12月中旬,国内某大学某院士的化学实验室发生冰箱爆炸且引起着火,幸好扑救及时,未造成大的损失。事后查明,这是因为实验室冰箱年代久远,电路出现故障以后,引起冰箱内的易燃溶剂产生爆炸。

一项基于2010至2015年国内外高校95起实验室事故(中国大陆高校占66起)的分析得出相似结论:爆炸与火灾占68%,泄露占12%,生物安全占11%,中毒占2%,其他占7%。触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违反实验操作规程或实验操作不慎,占事故总数的52%,导致人员死亡占40%,受伤或中毒占65%。

培训比实验还重要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理化试验,安全与风险一直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不少科学家更是深受其害——居里夫人做实验时曾经被炸伤;诺贝尔为了研究炸药,经历了无数次爆炸事故,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大学曾经学习化学专业的孙先生告诉记者,以化学实验为例,化学实验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大部分有机试剂都是可燃的,操作不当非常容易着火甚至爆炸,但实验恰恰又带有一定的学习探索性,有些相对不规范的操作没办法避免。

例如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时,如果在回流或蒸馏操作中忘记添加沸石,轻则引起暴沸被烫伤,重则直接爆炸;再比如取量或倾倒有机液体时,不小心洒在瓶外,一旦遇到明火,也可能瞬间引爆;还有一些气体是有毒的,即便没有爆炸,如果操作不当完全可以被“毒死”,比如书大名鼎鼎的“氯气”

孙先生表示,正是因为实验室的危险性,在化学实验特别是危险实验之前,学校都会进行相关培训,并反复强调安全性,就他们学校而言,尽管没有发生过类似爆炸这样严重的伤亡,但也出现过一些小事故“所以我打死不干化学了,挣钱少不说,弄不好还得把命搭上”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应用化学系副教授刘红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年国内高校的确出现过一些实验室安全事故,但总体来看数量并不多,也不存在刻意隐瞒的情况。实验过程出现安全隐患乃至事故,和实验内容以及材料有关,因此对于交大实验室爆炸的具体原因不好判断。


▲为了试验的安全性,高校在化学实验前都会进行安全培训,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图为某大学分析化学实验室

但刘红芹同时强调,以北京工商大学为例,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开展,会定期对参加课程的教师和同学进行培训。这种培训并非走马观花式的讲解,也不是只进行一次两次,而是系统性的课程,甚至比实验本身还要重要。

实际上,教育部以及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会组织专人对高校科研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必要时甚至会成立联合调查组。同时,也要求各高校实验室进行自查和整改,目的就是推动安全责任和防范措施落到实处,预防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苹果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安卓用户可以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