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氢能源汽车是哪家的?

2024-04-28

1. 冬奥会氢能源汽车是哪家的?

本次冬奥会的氢能源汽车来自丰田汽车、北汽集团、福田汽车、宇通客车等车企。

北京冬奥会期间将示范运行超1000辆氢能源汽车,还配备了30多个加氢站。本次冬奥会车型包括氢燃料电池大巴、氢燃料电池小轿车、氢燃料电池特种车等。
在客车车型中,福田汽车提供了515辆氢燃料客车,吉利星际提供了80辆城市客车,丰田提供了107辆中巴车。在小轿车车型方面,丰田提供了140辆第二代MIRAI。


氢能源汽车的优点:


一、补能便捷,氢能源汽车的原理与燃油车类似,当能量不足时,去加氢站加氢就可以了,补能时间只需要3分钟,和如今燃油车加油一样方便。
但反观电动汽车,哪怕是在快充技术的加持下,也需要40分钟才能恢复80%的电量。而慢充更是要花费掉几个小时。两者对比,自然是氢能源汽车补能更加便捷、快速。
在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快速补能绝对是大多数人的首选。


二、续航更持久,如今“续航焦虑”已经成为了电动汽车的首要困扰因素,市场上普遍电动汽车实际续航在400KM左右,电量不足就得花时间去找充电桩。
而分布不均的充电站可能恰好与目的地相反,为了补能一来一回又要花掉不少时间和电量。


而经实验证明,氢电池的密度大约为锂电池的130倍,在加满氢气的状态下,氢能源汽车的续航理论上可以达到850公里,这个成绩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的电动汽车。
三、更绿色环保,如今我国大部分还是火力发电,靠燃烧煤炭来获取电力的方式,并不能使电动汽车真正的成为“低碳”出行。


而氢能源燃烧后所产生的是水,与电动汽车相比,属于真正的绿色“0碳”出行方式。


四、金属资源更易获取,氢电池所用到的主要原材料为铂金,分布广储量高,在非洲与俄罗斯大面积分布,从我国当前形势来看,进口铂金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


而锂电池所用到的原材料为钴,十分稀缺,要靠大量的进口才能满足需求,一但上游供货商涨价,我国电池厂商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冬奥会氢能源汽车是哪家的?

2. 氢能产业发展迅速,你认为氢能会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吗?

全国过半的加氢站基本都是亏损的,因为加氢站的建站成本很高,维护运营的成本都不低,被传统的这种汽油柴油的加油站油高的多,然后现在这种使用氢能源的汽车还是少数,没有出现一种规模化的趋势。
氢的制取成本本来就是比较高的,理想情况下应该是利用太阳的紫外线照射水,然后自然而然的生成氢气,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情况,但是因为创小层以及大气层的阻挡,紫外线的强度达不到标准,所以人们需要日用人工的方法,从天然气或者煤炭里面制取氢气用水去制取氢气,理论上来说可以,但是现实生活中技术不支持成本过高,用这种天然能源智取二次能源,本质上来说并没有成本上的节约。
全国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济,就是因为现在使用氢能源的就是那种商用大巴,公交汽车等等普通的个人用户,要么就是使用燃油汽车,要么就是使用新能源的电动汽车,因为这两种补充起来相对都方便,但是轻能源的加油站就自己所在的这个三线城市,附属小城市来说还没有见过,就算是市区也没有见过,所以它的普及程度本来就不高,形成不了规模,一天也没有几个客户,当然赚不到钱了。
加氢站的维护成本比较高,和汽油柴油这些不一样,本来成本就高,建站成本高,利润空间就有限,平均来说每公斤能够赚到十几块钱的毛利润,这还是毛利润在去,除了各项运营成本呢,真正到手的就没多少钱了这个现在到了公司的手里就更没多少了,每天没有多少客户,但是运营的固定成本需要出,因为无论有人没人,加油站的员工都得开工资,那些设备该更新的都得更新,该保养的还得保养,要不然容易有安全隐患。

3.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使用的氢能源大巴,氢能源发展有哪些意义?

首先对中国而言,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将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提高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布局氢能。工业,促进清洁低碳能源结构。作为全球最大的氢能生产国,未来几年中国与德国和欧盟将有很多交流合作的机会,共同探讨和完善与绿色氢能发展相关的技术和国际规范标准。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海南应抓住当前能源转型和政策支持的机遇,积极寻求与德国和欧盟国家在氢能技术交流、绿色融资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和区域氢经济发展。

其次可以完善氢能产业链。氢能产业链的上游是氢的制备,主要技术方法包括传统能源的热化学重整、水电解和水的光解等;中游是氢气的储运环节,主要技术手段有低温液体、高压气体和固体物质储存。氢;下游是氢的应用,可以渗透到传统能源的方方面面,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燃料、发电等。主要技术是直接燃烧和燃料电池技术。

再者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最广为人知的氢工业应用之一。大家也一致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氢能是真正的零排放、零污染。氢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意义深远。

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载体,应用场景丰富。以氢替代化石燃料的氢经济被广泛认为是未来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常用的制氢方法有以煤、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燃料制氢、焦炉煤气制氢和氯碱制氢的工业副产品制氢、水电解制氢等。其中,化石燃料制氢的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成熟度最高。目前,全球约95%的氢气产量来自化石燃料。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的传统制氢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使用的氢能源大巴,氢能源发展有哪些意义?

4. 氢能源的机会

 大家晚上好,我是老牛。
     
   这个周末,老牛研究了一下近期市场一个热点,氢能源 汽车 。
     
   老牛有个小心思,就是能不找到像锂电池里面的宁德时代和BYD。
     
   当前氢燃料电池和十年前的锂电池如同一辙,整个新能源产业是我们高层下得一步大棋,大家不要担心市场的问题,也不要担心替不替代得了的问题,氢燃料电池比锂电池更有优势,只不过技术还没有成熟而已。
    
     总体规划: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技术路线图2.0》的内容,到2025年,氢燃料 汽车 保有量达到10万辆左右,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以上;到2035年,氢燃料电池 汽车 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加氢站数量达到5000座以上。
    
     地方规划:  
     
     
     
   上海:上海“1+6”燃料电池 汽车 城市示范城市群,瞄准“百站、千亿、万辆”战略目标,规划建设加氢站接近100座,形成产出规模近1000亿元,推广燃料电池 汽车 接近10000辆。
     
   北京:京津冀氢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城市群,涉及6个区,12个城市。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 汽车 3000辆,氢燃料电池 汽车 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85亿元。
     
   其他城市也在跟进,接下去会有更多的示范城市群。
     
   整体看,市场巨大,未来几年、十年的一个爆发周期,逻辑上没有问题。
     
     氢燃料电池优势:  
     
     
     
    高效能、无污染。 
     
   氢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可以达到50%以上,是内燃机的2 3倍,充电快,续航更远,这是锂电池 汽车 没办法达到的优势。
    
   因为是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生成的是水,完全没有污染。
     
   我们现在看到的锂电池新能源 汽车 基本上都是小车,长距离商用车上非常少见。以后要完全淘汰燃油车,这一块只能用氢燃料电池来替代。
     
     氢燃料电池劣势:  
     
   第一,成本高,技术还在突破中。
     
   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电堆目前需要用到一个昂贵的稀金属铂,成本非常高,而且用量还比较大,现阶段一辆车的用量在100多克,接近200元一克的成本,不过目前有在向其它材料转变。
     
   第二,储运成本高。因为氢气极难储存,对储运容器的要求非常高,这一块成本也很大。
     
   第三,安全性还有待解决。一旦氢燃料 汽车 发生危险,危害性非常大。现在锂电池朝着磷酸铁锂发展也是要解决安全性的问题,氢燃料电池这一块也很关键。
     
   氢燃料 汽车 的宁德时代会出现在哪里?
     
   大家清楚锂电池 汽车 的核心是锂电池,氢燃料 汽车 的核心同样也是氢燃料电池,而氢燃料电池的核心是 电堆 。
     
   什么是电堆?电堆是氢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场所,氢燃料的动力源泉就是氢气和氧气产生化学反应提供的,所以电堆是里面最核心的东西。
    
   氢燃料 汽车 中成本最大的是氢燃料电池系统,占据了67%。而燃料电池系统中,电堆又占据了47%的成本。
     
   那么,氢燃料 汽车 里面的宁德时代会出现在哪里呢?A股有两家公司做氢燃料电池系统的: 亿华通和潍柴动力 。是行业绝对的核心龙头。
     
   潍柴动力:牵手巴拉德,核心地位不可撼动。
     
   国外这一块最大玩家是巴拉德,这家公司专门研究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全球领先。投入研发了超过30年,研发超过10亿美金,目前掌握了1500多件专利技术。所以,发展氢燃料电池肯定绕不开这家公司。
     
   这家公司目前的最大股东是谁?潍柴动力。
     
   前几年公司斥资1.63亿美金获得了巴拉德19.9%的股权,同时支付了9千万获得了巴拉德在中国的独家生产和组装权利。公司还投入了5.61亿和巴拉德组建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燃料电池。
     
   潍柴动力本身也在做这一块的研发,而且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在最近回答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同时掌握了电堆和空压机这两项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而且开始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推动氢燃料电池的试点和商用化进程。
     
   潍柴动力是国内商务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龙头,氢燃料 汽车 在商用车上非常大的优势。
    
   亿华通:国产赶超者,可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亿华通是目前两市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就是做这一块的,所以最为正宗,国内也算是佼佼者。不过燃料电池目前国内和国外的差距还是有点大,大家可以对比下:
    
     
   亿华通现在还没有实现盈利,目前在手的专利是204件,包括在申请的有300多件。冬奥会还有个燃料电池项目在做。
    
   总结:从锂电池 汽车 的逻辑看,一个是锂矿和磷矿资源,一个是锂电池玩家,这是出现大牛股最多的两个板块。其中宁德时代做到了万亿市值,傲视全球。从这个逻辑出发,氢燃料 汽车 的核心板块是电池系统,要出现宁德时代这样的公司,目前看潍柴动力和亿华通是最有可能的,而且,也是最正宗的。不要看现在炒得凶的好像没有它们,因为现在是混沌期,乱炒,以后就未必了。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些公司上市的时候还不是一直被压着,最后它们成了龙头。

5. 氢能如今发展的态势如何,氢能的发展方向都有哪些?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绿色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氢能源的需求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氢能源产业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可以分为:工业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建筑领域、电力领域四个领域。
目前,我国主要氢能源主要的应用领域为工业领域。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显示,到2060年,工业领域用氢依旧占氢能源应用主导地位。
工业领域为我国主要氢能源应用领域
氢能源是一种二次能源,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氢能源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绿色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氢能源的需求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氢能源产业下游应用场景主要可以分为:工业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建筑领域、电力领域四个领域。涉及到除了传统石化工业应用如合成氨、石油与煤炭深加工外,还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建筑、发电等方面的应用。

中国为全球第一产氢大国,年产氢气上千万吨。2012-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超过2500万吨,同比增长13.6%。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主要氢能源主要的应用领域为工业领域,化工依然是氢气最大的需求行业。2019年,我国合成氨和甲醇制取所需氢气分别占32%和27%,炼化与化工也占据25%的份额。其余领域所占氢能源份额仅为16%。

未来工业领域用氢依旧占主导地位
2021年4月21日,中国氢能联盟发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指出在2030年碳达峰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

其中,2060年用氢需求中,工业领域用氢依旧占全国氢能源应用领域的主导地位,约为7794万吨,占氢总需求量60%;交通运输领域用氢约为4051万吨,占总需求的31%;建筑领域和电力领域用氢相对较少,总占比约为9%。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氢能如今发展的态势如何,氢能的发展方向都有哪些?

6. 氢气作为动力能源前景

19年专注锂电池
特种锂电池
低温锂电池
动力锂电池
储能锂电池
氢能及燃料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和前景
2021-11-10     101 次浏览
氢能是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广、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看,作为重要技术创新方向的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正逐步成为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重要领域。我国氢能发展处于示范应用初期,未来将在新能源消纳、交通运输领域碳减排等方面发挥重要用途。



新能源制氢技术和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技术成为当前热点



氢能是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热值较高、储量丰富、来源多样、应用广泛、利用形式多等特点。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氢、用氢等环节。在制氢方面,2017年全球氢气生产量超过6000万吨,其中96%来自化石燃料,大部分采用天然气和煤油制氢技术;电解水制氢产量仅占4%,制氢成本较高,是化石燃料制氢的两倍多,目前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已经成为新热点。在储运氢方面,目前普遍采用具备高耐氢和耐压能力的25至35兆帕储氢罐,70兆帕处于示范应用阶段。管道运输是运氢环节的重要方式,根据麦肯锡公司数据,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共铺设了4284千米输氢管道,其中美国达到2400千米,欧洲约有1500千米。在用氢方面,大部分局限在工业领域,重要用途是作为化工行业的原材料,其中60%用于合成氨,38%用于炼油和煤炭深加工。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应用规模不大,但发展快速。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在运的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超过6000辆,加氢站达到286座,重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德国。



氢能已成为许多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氢能是一种低碳高效的清洁能源,随着全球变暖控制步伐加快,氢能源发展存在迫切要,市场空间也十分广阔。目前,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强有力的氢能及燃料动力锂电池扶持政策,其中力度最大、响应最积极的是日本、欧盟和美国,我国、韩国、巴西、加拿大等国家也有相关部署。



美国是氢能发展的先行者。1970年开始布局氢能技术研发,2002年布什政府制定美国氢能发展路线图,颁布一系列法令,加快氢能产业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奥巴马政府减少对氢能领域的财政支持,转向支持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等技术相对成熟、短时间内利于经济复苏的【摘要】
氢气作为动力能源前景【提问】
您好,这边已经看到您的订单,请稍等,马上为您整理答案【回答】


19年专注锂电池
特种锂电池
低温锂电池
动力锂电池
储能锂电池
氢能及燃料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和前景
2021-11-10     101 次浏览
氢能是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广、燃烧热值高、清洁无污染、可储存、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看,作为重要技术创新方向的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正逐步成为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重要领域。我国氢能发展处于示范应用初期,未来将在新能源消纳、交通运输领域碳减排等方面发挥重要用途。



新能源制氢技术和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技术成为当前热点



氢能是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热值较高、储量丰富、来源多样、应用广泛、利用形式多等特点。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氢、用氢等环节。在制氢方面,2017年全球氢气生产量超过6000万吨,其中96%来自化石燃料,大部分采用天然气和煤油制氢技术;电解水制氢产量仅占4%,制氢成本较高,是化石燃料制氢的两倍多,目前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已经成为新热点。在储运氢方面,目前普遍采用具备高耐氢和耐压能力的25至35兆帕储氢罐,70兆帕处于示范应用阶段。管道运输是运氢环节的重要方式,根据麦肯锡公司数据,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共铺设了4284千米输氢管道,其中美国达到2400千米,欧洲约有1500千米。在用氢方面,大部分局限在工业领域,重要用途是作为化工行业的原材料,其中60%用于合成氨,38%用于炼油和煤炭深加工。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应用规模不大,但发展快速。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在运的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超过6000辆,加氢站达到286座,重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德国。



氢能已成为许多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氢能是一种低碳高效的清洁能源,随着全球变暖控制步伐加快,氢能源发展存在迫切要,市场空间也十分广阔。目前,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强有力的氢能及燃料动力锂电池扶持政策,其中力度最大、响应最积极的是日本、欧盟和美国,我国、韩国、巴西、加拿大等国家也有相关部署。



美国是氢能发展的先行者。1970年开始布局氢能技术研发,2002年布什政府制定美国氢能发展路线图,颁布一系列法令,加快氢能产业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奥巴马政府减少对氢能领域的财政支持,转向支持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等技术相对成熟、短时间内利于经济复苏的【回答】

7. 氢能未来:氢能源核心龙头看这7家足以

   氢能源是国家自主研发的一个大项目,而且通过自主研发,希望取得一个非常不错的成果。   在2030年争取将碳排放率达到一个峰值,这也是国家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 而在2060年,争取做到完美的碳中和。 经过国家的不断努力,可以让碳排放和碳处理达到一个平衡的关系,这也是国家采取相关政策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氢能源作为一个全新的行业,和新能源相关的股市行业必然会迎来一个更好的前景。  
    因为股市中的龙头股都是和产业的先进性有一定的关系。一般产业先进性比较靠前的公司总能够成为龙头股的代言人。    而氢能源是国家现在大力扶持的项目,氢能源的发展和股市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据现在的股市行情透露,氢能源相关的股价都在持续上升。   
     二、2018年召开了气温方面的会议,而且将温度的上升幅度控制在1.5度之内,这也是国家防止全球变暖的一种有效方式。  
    而氢能源就展现出了非常大的作用,    氢能源代替其他传统的能源燃烧模式,已经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情。   
     三、龙头股需要的是最新的和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而氢能源就是目前国家大力推崇的一种产业。  
    而且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也将有更加不错的发展。    所以,通过氢能源所代表的股份产业获得更高的收益,也是有可能的。   
         新能源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而新能源相关的产业也将赢得更好的发展,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可能会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甚至会延续几十年的时间。   
     2021三季报营业收入为157亿,同比增长75%  
    公司已在相关地区控股国内最大的氢然料整车厂,并经过参股企业控股膜电极厂家,在相关地区投入运行1座加氢站。  
        2021三季报营业收入为12亿,同比增长34%  
    公司在氢能源领域专注于燃料电池的研发与制造业务,分别有燃料电池的系统及零部件等布局。 
        2021三季报营业收入为1664亿,同比增长12%  
    公司对氢能源项目的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布局等方面已准备充足,核心产品可应用在客车、卡车、工业动力等行业。 
        2021三季报营业收入为5亿,同比增长107%  
    公司一直以来都积极布局氢能相关领域等业务,拥有多项国际垄断的氢能加注设备关键部件,公司氢能典型示范站具有领先优势。 
        2021三季报营业收入为8亿,同比增长4%  
    公司的氢燃料储氢瓶技术处于领先水平,核心产品应用于氢燃料电池 汽车 和无人机等备用电源领域。 
        2021三季报营业收入为22亿,同比增长28%  
    公司在氢能产业链已经完成了制氢、燃料电池电堆及发动机系统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并在湖北地区建立2个加氢站,目前基本完工。  
        2021三季报营业收入为161亿,同比增长43%  
    公司氢能源领域的项目已开工建设,该项目涉及到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氢气储运、加氢站等多个领域。 
        以上数据内容只是个人看法,不分排名先后,不做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氢能未来:氢能源核心龙头看这7家足以

8. 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爆发前夜,如何突破瓶颈?

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正加速改变着世界能源格局。
“全球能源转型、汽车转型共同聚焦于低碳化、绿色化,氢能是实现这两大领域转型的重要支撑。”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15日在2020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上表示,“当前全球主要汽车公司基本上都制定了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氢能作为更重要的未来替代性能源,制定氢能源、氢产业、氢经济、氢社会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我们离氢的全面应用越来越近。”

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
随着氢能的安全使用问题及燃料电池的技术和成本瓶颈已逐步取得突破,氢能产业发展开始进入示范运营阶段,并开展商业化探索。此次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是我国应对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和重要历史机遇。
氢能发展迎来大好时机
在政府的系列产业政策支持下,我国氢能产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9年3月,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推动加氢等设施建设。
2020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氢能被列入能源范畴。
6月,氢能先后被写入《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9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目标利用4年时间,打造国内氢能产业链,让整个产业链趋于完整,将燃料电池汽车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以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模式。
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能源补给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由此可见,政策正在为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加速发展带来强力支撑。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银广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银广预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拐点将出现在2025年,2025-2035年将成为国内氢能产业的高速发展期,2035年之后将会进入规模化应用的阶段。
今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提出,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看来,发展氢能要置于实现2030年前CO2排量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大目标之中,响应《巴黎协定》我国政府的承诺目标。

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
“能源的供应侧中可再生能源不能低于80%,能源的需求侧电动化率不低于80%,才有可能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朱德权表示,2025年,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将全面低于化石能源,具有经济性。生产侧的经济性和需求侧的经济性也决定了氢能源汽车进入了可持续发展阶段,也就是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刻。”

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朱德权
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在发布《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时预判,从长期愿景来看,到2050年,预计氢能会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达10%,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3000万辆,氢气需求量6000万吨,进入氢能社会。

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
“绿氢”方向,合理布局
在氢能产业链中,制氢是源头。李毅中在会上提出,“灰氢不可取、蓝氢方可用、废氢可回收、绿氢是方向”,落实氢源首先要有一个合理务实的规划设计和标准,明确方向,防止盲目。
氢能受到了全球主要国家的重视,多数发达国家都发布了氢能愿景和发展规划。我国相关省市、企业和机构也积极行动,纷纷出台发展氢能的方案,提出的远景各有特色。但是,“对氢源研究还不够,难以形成全国性的整体概念”,李毅中呼吁需要调研编制规划指导,抓试点示范,不要一下子铺开。” 他透露,五部委已经在制定这项规划。
他建议,相关部门组织、调研,根据氢气的不同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从能源总体规划的视角提出阶段性布局和工艺路线的指导意见,并制定标准规范。此外,还应抓紧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的产业化研发。这是灰氢变成蓝氢、由不可取变成可取的关键,这个难题没有解决之前,不宜新建化石能源制氢工厂。 
发展“绿氢”,降成本是关键。刘小诗指出,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媒介,我国现在传统能源结构亟待调整。长期来看,要走零碳、低碳的绿氢路线,经济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关键在于降低电费,也就是用电成本。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电费降到3毛钱每千瓦时,电解水的制氢成本能够降到每公斤20元以下。这样电解水之情的经济性有望提升。储运环节也存在较大降本空间,国内的液氢的生产及运输实现民用化后,储运成本将大幅下降。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电价进一步下降,制氢、规模化液氢储运等技术成熟,氢气到站价格会大幅度下降。我国再生能源氢气比较丰富,将来“绿氢”具备成本优势。

构建自主产业链
我国的能源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为实现低碳减排,提高能源安全,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风能、太阳能和水力发电,选择氢做能源载体,电解水制氢,消除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天花板,为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保驾护航。
中国工程院士衣宝廉建议,发展沿海地区海上风电,电解水制氢,用输氢管线将所制氢气运输到加氢站供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用,同时建氢液化工厂,将液化氢作为能源商品应用,氢供应能力的发展会促进燃料电池,特别是燃料电池车的快速增长。

对燃料电池,首先要建立关键材料与部件的自主产业链,国内优秀的研究结果很多,但很少进行放大工艺研究,制出的样片也很少在电堆中使用和装车运行,因此要建立产品开发联盟,电催化剂、电堆关键零部件等由研发单位一起进行开发、考核及批量生产,只有通过装车运行的材料,才是可信的,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代替进口。另外,在联合攻关时,指标要以国际最先进的产品为目标。
电堆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其组装工艺是决定电堆一致性的关键,衣宝廉建议,要创新性的改进电堆组装工艺,大幅度提高电堆中单电池电压的一致性,制定关键材料与部件的国家标准,成立第三方的中立的检测机构,对关键材料与部件、电堆、电池系统和整车进行检测、验证,确保结果的可信性与可靠性。
“氢能产业正处于大规模爆发前夜,十四五时期成为产业链构建关键时期。”张银广表示,“我们和国外的差距在于技术和装备的成熟度,下一步,应通过示范城市群,构建商业模式,让自主技术和装备快速成熟起来。”
优化政策环境
我国氢能产业虽然热度很高,但仍存在很多发展瓶颈,张银广呼吁国家在政策层面去破除制约,增加政策引导。
“氢气管理还是按照化工危险品来管理,同时相关审批没有固定的机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张银广建议“从环保角度、解除能源安全角度政府能给产业长期的引导政策,而不是示范期和示范城市来推广,但是政府推动的应用规模终归是有限的,氢能产业应当探索出商业化模式,从而快速发展。”
张银广判断,2020-2025年是氢能产业进步期,国内氢能发展相关技术、产品逐步成熟,产业链趋于完整,氢能应用场景以重型运输车和物流车为主,主要方向为氢能交通。在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上,希望国家能全面规划供给网络,而不是分散式由企业来牵头建设。“大西北廉价氢能如何运输,希望国家出台战略规划。与此同时,通过社会化资本,从较长的生命周期来考虑,构建大的应用场景,让产业具备商业化能力,是我们正在探索的路径。”当生产成本、购买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多个氢能应用场景的市场空间将会梯次打开。 

刘小诗在百人会《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中也对产业政策提出了建言:一是针对氢能标准体系不完善的现象,建立健全氢安全基础研究体系,二是针对各地发展氢能经济的规划同质化现象,鼓励基础好的地区加速建立示范运营区,鼓励模式创新,探索多能互补模式,因地制宜,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给予政策激励。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和落实电解水制氢的电价优惠措施等。四是把握电动汽车与氢燃料电池车错位互补原则,进行有效资源配置,防止顾此失彼。
从氢的产、储、运、加、用等全产业链出发,依托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平台等多主体,逐步打造“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运营模式成熟、创新成果丰富、资金保障充足、示范效果明显、生态效应显著”的氢能产业商业生态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