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米的深海中究竟藏着哪些海底生物?

2024-05-16

1. 一万米的深海中究竟藏着哪些海底生物?

人类作为陆地上现在创造力最强的生物,一直以来除了自身发展之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不解之谜的探索,就比如说人类不断研究外太空跟海洋,可是毕竟因为技术有限,人类对这些未知区域的探索也是一知半解,就像海洋,地球70%是被海水覆盖,而人类探知的海底区域只不过都停留在表皮,那么1万米以下的海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呢?科学家表示,生活在那里的海底生物,足够让人类震惊。


科学实验证明,在海洋里每10米海水就会增加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强,而那些潜水比较好的人再也没有任何辅助物的前提下也只能接受三个大气压左右的压强,因此通过发明很多潜水器,人类在利用这些辅助工具时,才能够来到海底3000米的地方,在那里进行一些专门的探测,从而了解生活在海底3000米左右的海洋生物。


然而即便现在科技研发高科技的海底探测器,也不过能探测到海底1万米左右,其中人类探索的马里亚纳海沟在海底11,034米是最深海底探测记录,可是即便到了这个深度,仍旧没有到达海洋底部,那么海洋底部到底有多深,现在还是一个未知之谜。


而1万米海洋下的标准大气压强在1000个左右,如果人来到这种地方会有什么感受呢?就等于是身上背负了220吨的重物,根本无法承受,可以想象生活在那里的海洋生物有多么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大家都知道生物生存是离不开阳光的,而在海底1万米以下,阳光照射也不充足,甚至在那里看不到光线,而生活在那里的海洋生物,肯定是跟我们所想象的传统生物生活的方式不同,而且那里温度极低,在海底1万米生存显然需要适应各种苛刻的生存条件。


如果海底1万米生物能够正常生活,那么也许他们所需要的能量并不像正常情况下动物们获取那样,有可能就像影视作品中的海底怪兽那样,专门靠吸收地球深处的能量生活,如果这种海洋生物离开海底来到陆地的话,想想一下也比较可怕。




虽然人类现在已经成为地球上生存的王者,但是依旧有很多不了解的事情,尤其是对自然一定要心生敬畏。

一万米的深海中究竟藏着哪些海底生物?

2. 最深的海底动物

最深的海底动物是分别是柯氏喙鲸、南象海豹、抹香鲸、贝氏喙鲸、北象海豹。
一、柯氏喙鲸
柯氏喙鲸是世界上潜水最深的动物,它可以潜下水下的2300米,在水下屏息的时长可以达到137.5分钟,两个小时多的记录已经突破了潜水动物的最长时间,也被称为世界上潜水最深的动物之一。
二、南象海豹
南象海豹和北象海豹有着许多的共同点,主要就是分布的地区不同,同时南象海豹比北象海豹最大的潜水深度大,南象海豹通常的潜水深度都可以达到2388米,而雌性海豹的深潜能力通常都是大于雄性。

三、抹香鲸
抹香鲸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十大动物之一,它有着非常大的名气,因为个体非常的高,不管是体长还是体重都深受关注。
四、贝氏喙鲸
贝氏喙鲸被许多人称为仅仅次于抹香鲸的第二大齿鲸,它的体内存储着大量的氧气,最深的潜水深度可以达到1777米,而它最长的屏息时间还没有确定的市场,但是根据推测会比布氏之中的喙鲸时间长很多。
五、北象海豹
作为南象海豹的兄弟,北象海豹最大的潜水深度在1735米深处,它的体内有着非常的脾脏,同时血液之中富含着氧气,可以支撑它潜入到海下的深处,它的潜水能力足以超过大部分的鲸豚类。

3. 潜入海底一万米,看看这些深海生物长得到底有多放肆

2500m 
  
  海底热泉在这里喷涌而出,这里生活着海蟹,管虫以及各种贝类。 
  
  40亿年前,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很有可能就是在这里起源的。 
  
  3800m 
  
  由于食物稀缺,触摸在这里的黑叉齿鱼,能吞下自身体重10倍的猎物,乃至于经常被撑死。 
  
  4000米 
  
  雄性鮟鱇鱼没有摄食的能力,一出生就为了寻找雌性鮟鱇鱼,找不到就只有孤独死亡。找到后就会被雌性身体黏住嘴巴,最终被融化的只剩下提供精子的生殖器。 
  
  进入深海层 
  
  上层飘落的海洋雪,是深海中唯一的有机物,但由于没有什么生物消耗,它堆积的厚度可以达到10000米。 
  
  4267米 
  
  海洋的平均深度。 
  
  6000m 
  
  穿过超深渊地带。 
  
  7062 
  
  中国自行设计的载人潜水艇蛟龙号曾来到过这里。 
  
  8400m 
  
  深海须䲁鱼是人类所知潜水最深的鱼。 
  
  10000m 
  
  这里是海贼王中鱼人岛的位置,水压超过1000个大气层,但这里却生活着一种甲壳动物——双眼钩虾 
  
  11034m 
  
  这里已经是海洋最深的地方,等待着你的 探索 。 
  
  只有5%的海底被人类 探索 过,还有95%是未知的。

潜入海底一万米,看看这些深海生物长得到底有多放肆

4. 有哪些比较萌(不怎么骇人)的深海动物?

皇带鱼,银色的皮肤,红色的莫西干头,还有长长的鳍条做装饰,又长又苗条,皇带鱼栖息深度可以达到1000米没问题,皇带鱼只生活在 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温暖海域深处,它们是世界上最长的 硬骨鱼。属于 肉食性鱼类,它们性情凶猛,并且还有同类自相残杀的行为。其食物包括各种中小型鱼类、 乌贼、 磷虾、螃蟹等。尽管它巨大的身躯和丑陋的面孔显得狰狞恐怖,但皇带鱼的游动速度很慢,也不具备带鱼那样杀伤力极强的满口利齿东方里的永江衣玖是皇带鱼妖宠物小精灵里的美纳斯也是以皇带鱼为原型。皇带鱼是最长的硬骨鱼,可达5米,皇带鱼平时的游泳姿态是身体不动,波动背鳍划水,看上去像一根笔直的棍子小飞象章鱼是2009年发现的,外表可能给人一种浑身长满耳朵的感觉。这些突出物实际上是它的鳍,帮助其在海下1英里(约合1.6公里)漆黑一片的环境中游动前行。因其外貌酷似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小飞象而得名,这种章鱼生活在极深的海下,是最珍贵稀少的章鱼种类。外表可能给人一种浑身长满耳朵的感觉。这些突出物实际上是它的鳍,帮助其在海下1英里(约合1.6公里)漆黑一片的环境中游动前行。小飞象章鱼具有相当复杂的神经系统,但是脑部只占一部份,三分之二都位于其腕足,这让章鱼的腕足具有许多复杂的自发性动作。章鱼复杂的反射动作显示章鱼至少有三种层次的神经控制系统。

5. 海底最深处有什么动物?

1、海百合
海百合属于棘皮动物门,海百合纲,海生无脊椎动物的统称,成体以柄固着于海底而生活。
柄上有鳞茎状的身体和羽状分枝形似蕨叶的触手(腕),整个动物外形似植物。柄由石灰质的圆盘构成;身体具内骨骼,由排列紧密的石灰质骨片构成。
海百合主要见于深海,以有机物碎屑为食。现存80种,长度均不超过60公分(24吋)。许多种归属于后海百合属(Metacrinus),分布范围从日本到澳大利亚。美丽新海百合(Neocrinus decorus)是西印度群岛的常见种。
2、海星
海星,是棘皮动物中结构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类。体扁平,多为五辐射对称,体盘和腕分界不明显。生活时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
腕腹侧具步带沟,沟内伸出管足。内骨骼的骨板以结缔组织相连,柔韧可曲。体表具棘和叉棘,为骨骼的突起。
从骨板间突出的膜质泡状突起,外覆上皮,内衬体腔上皮,其内腔连于次生体腔,称为皮鳃,有呼吸和使代谢产物扩散到外界的作用。水管系发达。个体发育中经羽腕幼虫和短腕幼虫。
现存种类1600种,化石种类300种,广泛分布于砂质海底、软泥海底、珊瑚礁及各种深度的海洋中。
3、海参
海参属于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全球有900多种,我国约140种。其中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区是世界上海参种类最多、资源量最大的区域。
我国海参分布在温带区和热带区,温带区主要在黄渤海域,主要经济品种是刺参,也是我国最为知名的海参种类,热带区主要在两广和海南沿海,主要经济品种有梅花参等。
万米深海沟最普通的动物就是海参。但是,深海海参不能食用。食用海参多栖息硬的石底、珊瑚礁底或珊瑚砂底。他们在海底能缓慢地匍匐前进,或潜伏于沙底或躲藏在石下。刺参有“夏眠”现象,玉足海参有“冬眠”现象。

4、蟹
蟹是十足目短尾次目的甲壳动物,尤指短尾族的种类(真蟹)。亦包括其他一些类型,如歪尾族的种类约有4700种。其分布见于所有海洋、河流及陆地。
蟹的尾部与其他十足目(如虾、龙虾、螯虾)不同,卷曲于胸部下方,背甲通常宽阔。第一对胸足特化为螯足。通常以步行或爬行的方式移动。 
普通滨蟹的横行步态为人们所熟悉,亦为多数蟹类的特征。梭子蟹科的种类及其他一些类型,用扁平桨状的附肢游泳,动作灵巧,大钳子很有力。我国蟹的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长江下游的太湖大闸蟹、高邮湖大闸蟹、阳澄湖大闸蟹出产的大闸蟹为上品。
蟹有很多种类,大部分蟹类可以食用。大部分吃得最多的都来源于大海或者淡水湖泊区域。
5、章鱼
章鱼:为章鱼科26属252种海洋软体动物的通称。为头足纲最大科,可分为深海多足蛸亚科(Bathypolypodinae)、爱尔斗蛸亚科(Eledoninae)、谷蛸亚科(Graneledoninae)和蛸亚科(Octopodinae)。体卵形或卵圆形,肌肉强健,外套腔开口窄,体表一般不具水孔。
该科是重要的商业性头足类,中国南部沿海的真蛸(普通章鱼)和北部沿海的短蛸均有一定产量。蛸的干制品称“八蛸干”或“章鱼干”,除食用外,在医药上尚有补血益气、收敛生肌的作用。
为温带性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下,适应水温不能低于7℃,海水比重1.021最为适宜,低盐度的环境会死亡。能摄食大型动物性浮游生物而成长。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的热带及温带海域。
6、乌贼
乌贼本名乌鲗,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并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
其皮肤中有色素小囊,会随“情绪”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和大小。乌贼会跃出海面,具有惊人的空中飞行能力。与鱿鱼和章鱼一样属海洋软体动物,三者均不属于鱼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海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海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章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乌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海百合

海底最深处有什么动物?

6. 深海最底下是什么?会有动物么?

万米下的深海也有动物生存的。 

那些久居深海的鱼类,一般说来,个体都比较小,体长多在7~10厘米。在这个种群中,巨喉鱼类,最有特色,它不仅嘴大,有特别大的颚部和犬齿状的利齿和长丝状附肢,或者称之为触须。显然,巨喉鱼是一种食肉性鱼,触须顺颏部垂下,非常之有趣。此外,大概是因为长年生活在黑暗的缘故,鱼体或鱼头部有多个绿色发光点,发出冷光还有一个数量较多的深海鱼种是星光鱼,它的外形酷似一把斧头,有能发光的鱼皮。在这一鱼种中,最有代表性的有,长钻光鱼、孔头金眼鱼、小孔金眼鲷等。宽咽鱼是深海中非常有特性的一种鱼种。它的个头不大,但其嘴却出奇的大,几乎嘴巴占去全身绝大部分。这些鱼类由于永久生活在黑暗中,其皮肤是暗灰色的,体形怪异视力完全消失退化了。此外,在深海,还居住着其他的海洋动物,例如,柔鱼、鮟鱇、巨喉鱼、偕老同穴海绵、海百合、深海鳗、蠕虫、水母、海参、甲壳类、蛤类、海星等。 

在万米深的海沟中,也有数量不少的海洋动物。据专家估计,约有370余种。这些动物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海洋环境中生活,主要食物是一些海洋动物的尸体被分解的物质。近些年来,人们在洋中脊的深谷中,或在海底火山附近的热泉海域,也发现许多海洋动物,例如,蠕虫、甲壳类、蛤、海参等。令人不解的是,在海沟深处,发现的这些动物个体,比其他深海动物要大许多。 


深海生物根本就不可能游到水面,由于适应了深海巨大的压强,深海生物来到水面会由于体内巨大的压强爆炸而死,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经常吃的带鱼,就是由于这个原因不能在水面存活所以不可能存在新鲜带鱼给我们食用。 

你说的海王类在现实科学中是不存在的,也有可能存在但是我们没有发现。

7. 深海最深处有什么巨型动物或有什么动物呢?

巨型深海大虱    巨型深海大虱  巨型深海大虱   英文名:Giant Isopod(巨型等足虫)   拉丁名:Bathynomus giganteus   大小:大约12-16英寸(30.5-40.6厘米)   栖息范围:全世界   栖息深度:超过2,000英尺(610米)   巨型深海大虱属于甲壳纲等足目,是已知等足虫类动物中最大的成员,而人们最熟悉的应该是它的小个子等足类同胞——潮虫。   这种大个头甲壳动物虽然不是吃素的,但并不是什么凶猛动物,它们终生只是在洋底打扫动物尸体。由于海洋深处食物缺乏,所以深海大虱必须适应上边掉下来什么就吃什么的生活。除了依靠天上掉馅饼外,它们还吃和它们居住在同一深度的小型无脊椎动物。   图中是北冰洋巨型深海大虱(giant Antarctic isopod,拉丁文学名:Glyptonotus antarcticus)刚孵化的幼体,这种深海大虱生活在北冰洋周边岛屿和大陆附近,最深栖息深度在790米左右。幼体孵化后会把没孵化的卵吃掉,而雌性北冰洋巨型深海大虱产卵后一般会死亡,个别能继续生存下去再次生育。   已知最大的巨型深海大虱个头在40厘米以上,是甲壳动物家族中最大的物种之一。这种动物的外貌看起来象是史前生物,而受到威胁时,行为则和潮虫一样,把身体蜷起来变成一个紧紧的球,让背部坚硬的装甲来保护自己。  巨型深海大虱  相对于人类这样简单的嘴来说,它们的嘴部结构非常复杂,包括许多部件,能够协同一致进行刺入、撕开、掏出内脏等动作。对于它们来说,最适宜的生存温度是9摄氏度。而它们产的卵是已知所有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   图中是北冰洋巨型深海大虱(giant Antarctic isopod,拉丁文学名:Glyptonotus antarcticus)刚孵化的幼体,这种深海大虱生活在北冰洋周边岛屿和大陆附近,最深栖息深度在790米左右。幼体孵化后会把没孵化的卵吃掉,而雌性北冰洋巨型深海大虱产卵后一般会死亡,个别能继续生存下去再次生育。   食性   巨型深海大虱是深海中重要的食腐动物,它们分布在深海地带,从560英尺(约合170米)的深海到7020英尺(2.1公里)及其之下的漆黑深层带,这里水压很高,温度极低――约39华氏度(约3.9摄氏度)。它们喜欢生活在泥或粘土层里,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虽然它们通常为食腐动物,但是,这些巨型深海大虱基本上是食肉动物,以死鲸、鱼和鱿鱼为食;它们可能还捕食一些行动迟缓的动物,如海参、海绵、放射虫、线虫和其他底栖动物,甚至是活鱼。它们以袭击拖网捕鱼而出名。  巨型深海大虱

深海最深处有什么巨型动物或有什么动物呢?

8. 海底最深处有什么动物?

深海生物指生活在大洋带以下的生物。
通常包括水深200米以下的全部水城,终年黑暗,阳光完全不能透入,盐度高,压力大,水温低而恒定,水生植物不能生长,动物种类和数量非常贫乏,且大多属碎屑性动物,只有少量肉食性动物,并随海水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少。主要由棘皮动物海参、海胆、海百合、海星,甲壳动物虾、蟹和深海鱼类等组成。其生态特征为:嘴特大,牙齿尖锐,眼睛或触觉器官高度发达,身体柔软而有渗透性,以便与外界压力保持平衡,常有发光器官或发光组织,通常生活于水深200~2000米处的动物体色较鲜艳(红或紫红色),水深超过2000米时,色泽较暗淡(如灰白或黑色)。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