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道德经》第77章浅释天道如张弓

2024-05-16

1. 原创《道德经》第77章浅释天道如张弓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解读
  
  本章讲天道如张弓。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天道好比张弓。射艺是西周六艺之一,是用气(力)的艺术。张弓有三大要点:其一是蓄气,神闲气定,神气相随;怀感恩之心,则慈勇有力。其二是御气,辨微知精,收放自如;力不可使全,俭广而致远。其三是发力,以退求进,至心一处;箭无虚发,不争而善胜。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张弓而为用,不用则弓弛。张弓之法在于调弦合宜。弦高则下移放宽,弦低则上移收紧,弦长有余则减短,弦短不足则增补。
  
  
 弓不可拉满,满则箭出。弓者,中也。守中执一,则箭无虚发。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道盈虚,与时消息。贵在无过不及,损益得当,守中执一。天得一以清,无以清将恐裂。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凡人执身为我,存私废公,自利而损他,损不足以奉有余。种种造作,纵欲妄行,乃至阴阳失和。外耗于气,则内有熵变之患。熵变是混乱无序的状态。人之迷也,其日固久。违天失道,身死道消。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道生两极,阴阳互根互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凝元,阳敷华。修道者清静无为,致虚守静,正定中和,混元抱一,归根复命。知常而能容,容乃公,舍私利他,损有余以奉天下。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公乃全,全天道而殁身不殆。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所以圣人无为而为,不因私而为,无私则不恃;后其身而不争,有功而不居功;无欲而心定,正定而得,有德乃贤,不以贤耀于人。和光同尘,隐圣显凡。历劫度人,道炁常存。

原创《道德经》第77章浅释天道如张弓

2.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该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意思是事物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大千世界的客观自然。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 
具体原文如下: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参考译文如下: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
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3.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全文翻译: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本章文字透露出一种朦胧的、模糊的平等与均衡思想。这是他的社会思想。他以“天之道”来与“人之道”作对比,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的现象归之于“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他要求人类社会也应当改变“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效法自然界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以奉天下”,体现了他的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因而,这一章是七十四章、七十五章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这一思想的继续和发展,表达了老子对统治者推行苛政的痛恨,对老百姓生活艰难困苦的同情。所以,这是《道德经》所有的人民性一面,是其精粹。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4.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
天道不就象拉弓射箭吗?目标高了,就把它压低一点,目标低了,就把它抬高一点。弓弦过满,就把它减少一点,弓弦不够满,就把它拉满一些。
天之道就是这样,把多余的拿来补不足的。而人之道刚刚好相反,减少不足的来增加那有余的。
谁能把有余的拿出来以奉天下呢?那只有得“道”的人才能如此。
所以圣人为老百姓做了好事并不骄矜,立下功勋也不居功,他永远也不表现自己有多大的能力。
赏析 :此章通过对比,指出自然规律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世则与之相反,进而赞美了有道者不同于世俗的行为。

5.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翻译与解读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01。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02。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03。孰能有馀以奉天下04?唯有道者05。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06。)
  今 译
  天之道就像张弓,弦位高则压低,弦位低则抬高;长则减去,短则补足。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同,它掠夺穷人的财富而供富人享乐。谁能用财富来供养天下所有的人呢?只有得道的人。
   
  圣人有为而不矜其能,功成而不自居,不有意表现自己贤能。
  评 议
  本章的显著特点,是采用文学的比喻手法,来阐明重大的社会问题。老子以张弓作比喻,说人们在张弓调弓弦的时候,弦高了则压低点,弦低了则抬高点;弦长则减点,短则加长点,让其适中。老子认为天之道,就好像张弓一样,把天下的财富平均地分配给所有人享受,所以他说:“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老子认为奴隶社会制度则不然,它却掠夺穷人的财富而供奴隶主富人享乐。老子认为奴隶社会制度是极其不合理的。老子反问一句说:“孰能有馀以奉天下?”他说:“唯有道者。”认为只有得道的圣人能如此。
  不难看出,本章的字里行间,皆含有对奴隶社会制度剥削劳动人民而供奴隶主享乐的尖锐批判。
  本章是采用比喻手法以歌颂天道、批判人道的方式来阐明主旨的,比较新颖奇特,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老子》之书不同其他先秦诸子著作之处。因此,《老子》之书并非为一般的哲学著作,是一部具有特色的哲理散文诗。 
  注释
     01 天之道:即天道。这里的天,即天、地、人之天,并非指宇宙本体之自然之道。或谓指自然规律,可供参考。 张:《说文解字》曰:“张,施弓弦也。”按张弓调弦时,弦位高则压低,弦位低则抬高;长则减,短则加,调到恰到好处。     02 “天之道”句:谓老子认为天道公正、公平,能“损有馀”,而“补不足”。     03 人之道:指奴隶社会制度。此句:谓奴隶社会制度,掠夺穷人的财富而供养富人享乐。     04 “孰能”句:谓谁能把财富用来供养天下所有的人呢?     05 “唯有”句:谓只有得道的人,才能把财富用来供养天下所有的人。     06 “是以”三句:谓圣人 (即得道之人),有为而不矜其能,功成而不自居,不有意表现自己贤能。     奚侗曰:“三句与上文谊不相承。上二句已见二章,又复出于此。”当今学者,多从其说。笔者姑且亦从其说。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之道》翻译与解读

6. 《道德经新译》第七十四章:天道如弓 损补唯平

《道德经新译》第七十四章(成圣篇第二章)
  
  
 天道如弓 损补唯平
  
 (原第77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注解】
  
 1、损:减少。这里引申为愿意给予之心。
  
 2、人之道:社会的法则。这里引申为大众的习惯、习性。
  
 
  
 【释义】
  
 天道的运行,就如同人拉弓:拉弓着在上往下射就需要抑弓向下,在下往上射就需要举弓向上;如果目标近则松弦减力,如果目标远则加大弦之张力。天道运行恰到好处,不浪费一丝多余的力气。人们的做法则恰恰相反,过度追求真实需要之外的东西。谁能够丰盛到可以供奉给天呢?只有道才能够做到。所以圣人为奉天、为集体意识需要而做故不恃,为奉天而成故不居功,为奉天故不欲。这种意识行为,就是真正贤的表现。
  
 
  
 【释意】
  
 天之道,就是平衡,冲气以为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故会用自己的余力来补万事万物的不足,让更多生命继续体验与发展。谁学会像天一样的做事方式,谁就可以更多地给予万事万物,支持更多生命绽放自我,谁就符合天道,就是在替天行道;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圣人。
  
 为何圣人可以做到?因为其不占有。天之道,“莫之令而自均”,就是要给予的恰到好处,给予的正是对方所需要的,这就要具备“慈”的特性,可以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雪中送炭更符合道。圣人说天下皆是我的,只有圣人才有这种胸怀。圣人能够以天下奉天下,有余奉天下,以道奉天下,最终天下会还给他,天永远不欠人。
  
 一个人如何快速,直接地进入富足的状态?给予是全部的秘密。当一个人在“我是”、“我有”的状态中就已经是富足的,才会有给的意识与能力。有形的物质足了,德气则有余,将有余的物质变成无形的德,又随时可以兑换为富足。圣人的财富,更多的意识和思想是无形的,如渊一样,用之不尽。
  
 
  
 
  
 《道德经新译》第七十三章(成圣篇第一章)
  
 功成身退  天之道也
  
 (原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注解】
  
 1、持:手持、把持。这里引申为占有、拥有。
  
 2、盈:满。
  
 3、已:停止。
  
 4、揣:锤击。
  
 5、长保:长久保存。
  
 6、莫之能守:莫能守之。
  
 7、咎:过失、灾祸。
  
 8、遂:成。
  
 
  
 【释义】
  
 盛东西,太满了容易溢出;锋芒,太露了容易折断;金玉,太多了守不住;富贵而骄自取祸患。所以做人要把握度,功成名就身退,可无尤,是天道。
  
 
  
 【释意】
  
 此章事实上是老子写给范蠡书信的主要内容。范蠡在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之后,写信给老子问下一步该怎么办,老子回了这封信。范蠡17岁去越国,花了近20年时间助越国复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取得如此圆满的功德,才华太锋芒毕露。老子没有直接告诉范蠡该怎么选择,但通过生活现象告诫他,必须功成身退,否则会反守其咎。范蠡领会老子的意思遂离开,并留书给曾经并肩作战的文种,说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以此来提醒文种。文种没有听范蠡的劝告,终被越王勾践所杀。
  
 古代君王,大多不可能让一个人在高峰太久,谁也不可以功高盖主。臣子的强大要在皇帝的可控范围之内,否则就会受阻。高峰时学会退,退时在积蓄能量,合适时机再进,正所谓进退有度。成功,首先要学会的是无敌和远离死地。远离死地,就要戒急、戒言,知止、知辱,进退有节。不需要的时候就“潜龙勿用”,需要的时候才“飞龙在天”,回归平淡更需要智慧。福祸相依,避掉荣华中的祸,即可以做到无殃。
  
 
  
 《道德经新译》第七十二章(长生篇第九章)
  
 以道为舟  天地遨游
  
 (原第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解】
  
 1、唯:恭敬地答应,声音低,这是晚辈回答长辈的声音,表示对方的尊重我。
  
 2、阿:怠慢地答应,声音高,这是长辈回答晚辈的声音,表示对方的卑贱。
  
 3、荒兮,其未央哉:荒,宽广、遥远;未央,未到边际尽头。
  
 4、熙熙:繁盛的样子。
  
 5、太牢:用牛、羊、猪三牲祭祀或盛筵。
  
 6、如春登台:如同春天登上高台,极目远望。
  
 7、泊:淡泊。
  
 8、孩:通“咳”,小孩笑。
  
 9、傫傫:颓丧失意貌。
  
 10,遗:同“匮”,不足,什么也没有。
  
 11、沌沌:混混沌沌。
  
 12、澹(dan):辽远广阔的样子。
  
 13、飂(liu):清风。
  
 
  
 【释义】
  
 上一刻你还自信飞扬,这一刻却唯唯诺诺,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别呢?这一刻温顺谦和,下一刻像凶神恶煞又为何呢?人啊!总是受外在的影响而变换着自己的情绪态度和行事方法。大道无形遍布整个宇宙,但真明白的人能有几个啊!世人熙熙攘攘,争名夺利,总是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而我却喜欢在风暴将至时提前停泊靠岸,如同未长大的孩子在危险来临时躲在母亲怀里。因为我的表现和众人显得特别不同,所以无法同他人一样。众人追求有(名、利、色、欲),而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在众人眼中我就像一个愚人一样,可我的心里装满一切(混沌),什么都明白。虽然在外在看来,他人皆光彩照人与众不同,我却平凡普通;他人有学有智,我却少言少语,但我的心啊,如大海一样宽广无限,如清风一样无边无际。众人所追求的威圣、威名、威利,恰恰是我最不在意的,我和他人不同在于,我只求道。
  
 
  
 【释意】
  
 老子这一章,是对“红尘”经历的一个大总结。老子待在洛阳30多年,见证了春秋时期的风云变化,养成了笑看风云,独守清静的豁达情怀。凡事看始知终,所以往往未雨绸缪,“独泊兮其未兆”。但世人看不清其中的真相,在名利中追逐,这完全是春秋各国的真实写照。老子放眼万里,对社会的未来了如指掌。只是为了对他人的承诺,才呆在洛阳;直到承诺兑现,就飘然而去。

7.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依道而为

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1】。虽小【2】,天下莫能臣【3】。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4】。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5】。
  
 始制有名【6】,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7】,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8】。
  
 【注释】
  
 1.朴:木之未成器者,谓之朴,这里用来比喻道。
  
 2.小:道是隐而不可见的,所以用“小”来形容。
  
 3.臣:名词作动词,使......臣服。
  
 4.宾:宾服、服从。
  
 5.民莫之令而自均:宾语前置,即“民莫令之”,人民没有令它均匀,它却自然均匀。
  
 6.始制有名: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始,万物的开始。制,作的意思。本句与二十八章“朴散则为器”意思相近。
  
 7.知止:知道行事的限度。
  
 8.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此句倒文,正文当作“道之在天下,譬犹江海之于川谷”。以江海譬道,以川谷譬天下万物。
  
 今译:道永远都是处于无名而质朴的状态。它幽微不可见,即使如此,天下却没有人能够支配它。候王如果能守住它,万物将会自然地归从。
  
 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降下了甘露,人们不须指使它而自然润泽均匀。
  
 万物兴作就产生了各种名称,有了各种名称,就会清楚它们各自的限度,知道各自的限度,就会适可而止,这样可以避免危险。
  
 道存在于天下,犹如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
                                          
 大道至简。看似复杂的现象背后,是极为简洁的规律。
  
 老子的核心思想是无为。
  
 本章虽然没有提到“无为”,但字里行间,莫不渗透着“为无为“的思想。
  
 老子讲“候王守道,万物自宾”、“民莫之令而自均”。
  
  守 就是保持、遵循的意思,因为守道,万物 自宾 ,自宾说的是万物单纯自然、各得其所的一种状态;守的反面是背离、破坏、失常。
  
  莫之令 就是不横加干预,结果就是 自均 ,万物自然和谐。
  
 “守”与“莫之令”带来“自宾”和“自均”, “守”与“莫之令”就是  为无为 ,尊重万物的属性和规律,万物以最自然生动的方式生长呈现,达到老子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境界。
                                          
 一般理解无为,很容易想到的是无所事事的葛优躺,或是消极被动的坐以待毙。比如遇到一件事难度太大,我们可能会想:唉,好难,不搞了,爱咋咋,“无为而治”吧。“无为”被等同于“不为”,老子被斥责为消极思想的代表,这个锅,一背就是2000多年,那叫一个冤。
  
 老子的“ 无为 ”,是顺应规律,不自作聪明,不胡作妄为。因为老子倡导的行事方法论是 “为无为” ,前面的“为”是动词,表示老子并不反对大家撸起袖子加油 干 ,后面的“无为”是副词,为前面的动词设定了界限和边框,教人以“无为”的智慧去“为”,通俗说就是教你聪明的干,而不是傻干、蛮干。
  
 所以说,学老子,要学的是 怎么为 的智慧,如果学老子学到不食人间烟火,越学越消极无力,最后彻底“ 不为 ”了,那《道德经》还是赶紧扔掉的好。
  
 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小时候就听过。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成功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治水 就是“为”, 疏导的方式 就是一种掌握了水性后的“无为”智慧。
  
 再举个例子。优秀的管理者总是善于发现下属的优势特长,敢于授权,激励下属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的绩效,以成就他人来更好的成就自己。“将能而君不御”,越是能力突出干劲十足的下属,越要少些束缚,这也是一种 “为无为 ”,在把控大局的前提下,尽量给下属足够的施展空间,以授权的方式(无为)去管理(为)。
                                          
 有人会担心,无为这个度,不好把握啊,说无为是顺应规律,那什么样的规律是对的呢?要是都顺其自然了,授权了,就像孙猴子一样,无法无天,大闹天宫了怎么办?会不会一切不可收拾?
  
 没错,不懂得“无为”的精髓,无为就会被错误地理解成放任,轻者被批不作为,严重者就是渎职了。
  
 老子笑曰:别害怕,我有招。我老人家给你一个锦囊。
  
 众人打开一看,上书两字:知止。
  
 众人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无为不是不管不顾,凡事都有度,一切事物都是要有边界的。
  
 原文中“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名就是指代事物的名称,比如我们把屹立在那的高高土堆叫做山,把从高到低流动的液体叫做水,山和水也就有了不同的属性。既然叫山,它肯定有它的局限,它不能像水一样的跑来跑去;而水也不能像山一样稳坐不动。每一样事物,都有它不可为的边界,懂得了这个边界,就不会乱来,这就叫做“知止不殆”。
  
 知止,就是孙悟空的紧箍咒,平日里可以给你足够的自由度,一旦触碰底线,立刻喊停。
  
 一个公司,有自己的组织架构,有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和基层员工,每一个人在组织中,都有各自的职责范围,这些职责由管理者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实施。管理者是边界的捍卫者,既要身先士卒遵守规则,也要明确告诉下属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不同岗位各司其职,不跨越边界,企业就会呈现良好的生态,蓬勃健康发展。
  
 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就大有学问了。太紧,员工感到窒息,离职率会增加,企业难以发展;太松,管理会有无数漏洞,就有人钻空子,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说到底,考验的还是管理者的修为和能力。
  
 道在天下,垂手可得,依道而行,百事可为。
                                          
 注:1、原文部分参考书目: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2、文中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依道而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