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2024-04-28

1. 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的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
双方的统治者和文化精英阶层面对着他们从前基本上无知的异域文明,都感到新奇和惊讶,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判断和需要,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或迎纳,或拒斥,或迎纳拒斥兼而有之。总的来看,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的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
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冲撞和波折。时至今日,偌大的地球正日渐汇合成一个“地球村”,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交往空前频繁而密切;与此同时,具有不同历史传统的文明之间的碰撞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这样的时刻。

文化交流的意义
1、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
2、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加强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3、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2. 17到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初次发生持续的和多方面的交往、交流的世纪.双方的统治者和文化精英阶层面对着他们从前基本上无知的异域文明,都感到新奇和惊讶,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判断和需要,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或迎纳,或拒斥,或迎纳拒斥兼而有之.总的来看
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的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冲撞和波折.时至今日,偌大的地球正日渐汇合成一个“地球村”,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交往空前频繁而密切;与此同时,具有不同历史传统的文明之间的碰撞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这样的时刻,

天文学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543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在其中提出了与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不同的日心说体系。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在《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论原因、本原和统一》等书中宣称,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太阳只是太阳系而非宇宙的中心。伽利略1609年发明了天文望远镜.

1610年出版了《星界信使》,1632年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对其师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的研究,在1609年的《新天文学》和1619年的《世界的谐和》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判定行星绕太阳运转是沿着椭圆形轨道进行的,而且这样的运动是不等速的。数学

3. 17到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的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
双方的统治者和文化精英阶层面对着他们从前基本上无知的异域文明,都感到新奇和惊讶,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判断和需要,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或迎纳,或拒斥,或迎纳拒斥兼而有之。总的来看,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的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
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冲撞和波折。时至今日,偌大的地球正日渐汇合成一个“地球村”,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交往空前频繁而密切;与此同时,具有不同历史传统的文明之间的碰撞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文化交流的意义
1、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
2、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加强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3、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17到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4. 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特点

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的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
双方的统治者和文化精英阶层面对着他们从前基本上无知的异域文明,都感到新奇和惊讶,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判断和需要,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或迎纳,或拒斥,或迎纳拒斥兼而有之。总的来看,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的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
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冲撞和波折。时至今日,偌大的地球正日渐汇合成一个“地球村”,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交往空前频繁而密切;与此同时,具有不同历史传统的文明之间的碰撞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这样的时刻。

文化交流的意义
1、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
2、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加强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3、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5. 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特点

17—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一种平等双向式的交流方式。

这种“平等”,不是建立在双方理解基础上.而是在“不得已”情况下的平等方式。第一,欧洲16—17世纪内部连年战争,自顾不睱,殖民者也认识到:中国难以以武力征服,只有平等对待之。另外,欧洲在其崛起之后固执地坚持“欧洲中心论”,他们从内心深处不情愿与中国平等交流。

第二,14世纪以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低于世界其他任何国家,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当时的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第三,当时欧洲对中国的认识,一方面通过从中国输入的商品、绘画,如瓷器等工艺品认识中国;另一方面通过商人和传教士的抟述。因此,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受到局限,双方的相互交流是在对彼此一知半解的状态下进行的。

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初次发生持续的和多方面的交往、交流的世纪.双方的统治者和文化精英阶层面对着他们从前基本上无知的异域文明,都感到新奇和惊讶,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判断和需要,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或迎纳,或拒斥,或迎纳拒斥兼而有之。

总的来看,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的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冲撞和波折.时至今日,偌大的地球正日渐汇合成一个“地球村”,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交往空前频繁而密切;与此同时,具有不同历史传统的文明之间的碰撞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特点

6. 17世纪,中西文化的交流有多远

出生在英国,到美国求学,一生研究中国历史的著名汉学家史景迁,在退休多年后终于在甲午马年的春天再次来到中国。这个景仰司马迁的老先生在中国所拥有的粉丝显然超出了他的想象,许多读者对他的诸多著作耳熟能详,对他从历史的细枝末节和底层个体的命运曲折中探寻社会结构的能力叹服不已。不过他的一场“沈福宗和他的17世纪跨文化之梦”的讲座依然让人们耳目一新。

    17世纪,中西跨文化的交流有多远?这个命题似乎是我们很少研究的,而且我们对此几乎也不抱多少乐观的期待。至于沈福宗,我们更是一无所知,然而在史景迁的梳理下,沈福宗的欧洲游历清晰如昨。

    1687年,一个英国的贵族和沈福宗在伦敦的一个晚宴上相遇了,回家后记了日记,有一句写着“我们碰见了一个来自中国的人”。在这个中国人的欧洲之旅中,他见过两个国王,一个是英格兰的詹姆士二世,他们在牛津会面,当时的宫廷肖像画家戈弗雷·内勒还画了一幅沈福宗的像。另一位是“太阳王”路易十四。沈福宗在凡尔赛宫见到了路易十四,路易十四希望了解中国人是怎么写书法的,外国人能不能学书法,他也让沈福宗写了一些书法,又让他用中文念主祷文。路易十四还希望沈福宗表演用筷子吃饭。在欧洲最有权力的人对于中国的兴趣如此直接简单。

    这个出生在南京一个天主教家庭的中国人会拉丁文,因此他和英国的学者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他去了牛津的图书馆。当时耶稣会正在进行《论语》的翻译工作,有大概20个懂中文的耶稣会教士联合进行。沈福宗并不是核心的工作人员,但是他作为一名校对员,校对了《论语》。当时《大学》、《论语》和《中庸》都已经被法国人翻译出版了,沈福宗可能是第一个把这些译本带到英国的人。牛津那个时候正在建设举世闻名的博德利(Bodleian)图书馆。沈福宗把书捐给了博德利图书馆,并且遇到了图书馆的馆长、英国第一个著名的东方学家托马斯·海德(Thomas Hyde)。当时英国人把四书的整理和出版统称为“孔子的书”。据说当詹姆士二世访问牛津的时候,他问图书馆的馆长,你的图书馆有没有孔子的书?海德先生回答说,我们有。詹姆士二世又问是那位中国人带来的吗?海德回答说:是的,陛下。

    都说中国人对科学不感兴趣,可是这显然是一个偏见。当海德问起沈福宗有没有什么特别想见的人时,沈说我想见见罗伯特·波义耳。罗伯特·波义耳是当时最重要的科学家,发现了波义耳定律。史景迁说沈福宗的愿望就好像几十年前他到美国,去大学里说,我想和爱因斯坦聊聊。史景迁看到一封海德寄给沈福宗的信,是关于和波义耳会面安排的。波义耳和沈福宗在伦敦会面了,这份记录被保存在庞杂的波义耳档案之中。他们谈到了中国文字的复杂性,中文当时对于西方人来说是非常难以掌握的。他们还讨论了度量衡,讨论了比较性的衡量温度的办法。他们还同时对草药感兴趣。根据另外的资料,证明沈福宗还和一些皇家科学院的成员见过面,1687年左右,恰好是牛顿在写作《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一书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感慨西方人档案留存的好习惯,这得以让史景迁搜集到沈福宗在历史上留下的资料残片,对于历史来说,正是这些残片非常关键,仅仅根据这些残片,我们就可以复原一个人的人生侧面——沈福宗在南京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家庭长大,被当时的一些传教士称为“好奇的中国人”。沈福宗会拉丁语,他去欧洲游历,只是想了解“西方那个时候是什么模样”。

    但是国家之下的个人经历,其实反映的正是大时代的气象。如果对于沈福宗的故事进行全球化的解读,得出的结论便是非同寻常的,在17世纪,科学的传播有多远?那时的西方人对于学习中文有多大的兴趣?法国对于儒学经典的出版以及西方对于孔子的讨论集中在哪里?他们和沈福宗讨论时更关心中国的什么问题?

    想一想我们大多数人的记忆固定在张骞出使西域、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这样的故事中,就不难理解沈福宗的故事为何如此让人着迷。这或者也不仅仅是研究方法的不同,不知有多少沉睡的个人史被淹没在了宏大叙事的传统中。

    其实,不止史景迁一个人觉得,17世纪是一个可以开始讲述“跨文化之梦”的时代。另一位重量级的汉学家法国人谢和耐,也认为西方的文明和东方的文明在17世纪的交流曾经非常活跃。这位汉学家曾写过《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和《蒙古入主中原前夕中国中原的日常生活》等非常有影响的专著,在1990年,他启动了一个研究课题——“从17至18世纪东西方科学宗教文化的相互影响”,后来被称为“欧洲计划”。他一直主张,如果不能认清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所施加的影响,那显然也不能认清西方文化自身,同时中国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封闭的。

7. 十五世纪前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特点和成因

化)
1.
政治差异: 中国高度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西欧王权开始膨胀,逐渐压倒教权,向统一的民族国家发展。
2.
文化差异: 中国处于明朝时期,科举考试只准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只准用儒家经典解释,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题限于八股文体,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西欧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作用,鼓励发挥人的创造力,反对宗教神学,重视科学实验。
3.
经济差异: 中国封建经济的一大特点是自给自足,很少需要商品交换,在对外贸易上交

十五世纪前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特点和成因

8. 十七至十八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17—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一种平等双向式的交流方式。
这种“平等”,不是建立在双方理解基础上,而是在“不得已”情况下的平等方式。欧洲16—17世纪内部连年战争,自顾不睱,殖民者也认识到:中国难以以武力征服,只有平等对待之。另外,欧洲在其崛起之后固执地坚持“欧洲中心论”,他们从内心深处不情愿与中国平等交流。

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初次发生持续的和多方面的交往、交流的世纪。双方的统治者和文化精英阶层面对着他们从前基本上无知的异域文明,都感到新奇和惊讶,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判断和需要,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或迎纳,或拒斥,或迎纳拒斥兼而有之。

总的来看,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的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冲撞和波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