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汇局调降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给人民币升值预期降温

2024-05-15

1. 央行、外汇局调降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给人民币升值预期降温

央行、国家外汇局在公告中说,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调节外汇资产负债结构,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金融机构应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务经济 社会 发展。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分析,央行、国家外汇局调低参数的举措,旨在给人民币升值预期降一降温。
  
 谭雅玲:参数的下调还是跟人民币升值有点过度有比较重要的关系。从目前来看,升值的周期和幅度有点过高了,所以中央银行的做法还是使汇率在可控的条件下双边走势,而不是偏激的走势,尤其是复工复产和面对疫情以及全球的不确定性,我们要稳定汇率,保住企业,这对实体经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
  
 今年3月,为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便利境内机构跨境融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央行、国家外汇局曾将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当时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还处在7左右。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加上美元指数处于弱势,半年左右的时间内,离岸人民币从5月7日的7.1964的低点迅速反弹至12月份的6.5左右,涨幅约9.6%。
  
 为了抑制人民币过度升值,央行、国家外汇局已经在今年10月相继宣布把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并且淡出使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的羊群效应比较强,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较为强烈,央行、外汇局此次调低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就是希望减少企业的外币贷款需求,从而减轻外币的抛售压力,间接给人民币升值预期降温。
  
 赵庆明:人民币在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实际上外币贷款的成本会非常低,加上欧元和日元存款是负利率,美元的存款也基本是零利率,这种情况下外币贷款利率非常低,比我们要低得多,加上人民币升值,对于我们的企业和个人来说,借外币贷款是非常划算,所以他就会借了外汇贷款,一方面是使用出去,另一方面就是卖外汇,加速卖外汇,加速抛外汇,然后买人民币,实际上人民币就会升值。

央行、外汇局调降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给人民币升值预期降温

2.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为


3.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为

由1上调至1.25。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在境外融资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的大小。此次将金融机构的参数调降,意味着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下降。此举在当前汇率双向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利于控制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为试点企业办理跨境融资业务的结算银行应向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报送试点企业的融资信息、账户信息、人民币跨境收支信息等。所有跨境融资业务材料留存结算备查,保留期限至该笔跨境融资业务结束后5年。
试点企业办理跨境融资签约备案后以及试点金融机构自行办理跨境融资信息报送后,可以根据提款、还款安排为借款主体办理相关的资金结算,并将相关结算信息按规定报送至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相关系统,完成跨境融资信息的更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外汇局: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为

4.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

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调节外汇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
对于下调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央行并未做更多解释。但结合央行过去的行动来看,下调这一参数意味着收紧跨境融资。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本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机制确立后,央行可以通过调节宏观审慎参数使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以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对跨境融资实施逆周期管理。
简而言之,央行就是通过宏观审慎系数的逆周期调节释放信号,以促成市场预期分化,促进外汇收支平衡。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外汇局: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

5.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是什么

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调节外汇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
对于下调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央行并未做更多解释。但结合央行过去的行动来看,下调这一参数意味着收紧跨境融资。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本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机制确立后,央行可以通过调节宏观审慎参数使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以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对跨境融资实施逆周期管理。
简而言之,央行就是通过宏观审慎系数的逆周期调节释放信号,以促成市场预期分化,促进外汇收支平衡。
2016年我国在全国推广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通过调节宏观审慎参数使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以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对跨境融资实施逆周期管理。
根据央行于11月26日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今年上半年经常项目呈现顺差,资本项目呈现逆差,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特征明显。一方面,境外资本流入增多,改善了境内资产的持有人结构。另一方面,资本自主流出增多,主因是境内银行等主体自主增加境外资产,境内主体提高了境外资产占比,这种格局是健康的。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是什么

6. 央行等六部门拟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图集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五方面: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优化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管理、便利个人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便利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使用。
  
 通知旨在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水平,切实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与此同时,通知旨在加强对贸易新业态和国际合作等重点领域的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力度。
  
 关于优化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管理,通知放宽了部分资本项目人民币收入使用限制,增加外资企业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满足合理的资金管理需求。还优化了境内企业境外人民币借款业务管理,放宽人民币外债户开户数量限制,赋予企业账户管理自主权,取消签约币种须与提款币种和偿还币种一致的要求。简化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管理,将币种转换因子调整为0.5,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相关规定保持一致,同时明确了人民币境外放款转为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
  
 当前,受疫情冲击影响,世界经济衰退。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形势持续向好,各类经济指标出现边际改善,但外贸外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人民银行高度重视稳外贸稳外资工作,不断优化完善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框架,切实发挥了人民币跨境使用帮助企业节约交易成本、降低汇率风险的积极作用。
  
 据了解,经过十余年发展,企业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的障碍已基本解除,但人民币跨境业务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便利的情况,例如部分政策出台时间较早,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前期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政策已具备推广基础;对新兴业务模式和重点业务领域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7. 央行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对我国金融领域有什么影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决策部署,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资委、银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银发实施。

《通知》共包括五个部分,共十五条,涵盖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优化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管理、便利个人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便利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使用等五个方面内容。

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做好《通知》落地实施工作,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指导,持续优化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切实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决策部署,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

格局,进一步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紧紧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境内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的基础上,凭优质企业提交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款说明》或收付款指令,直接为优质企业办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以及资本项目人民币收入(包括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跨境融资及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调回等)在境内的依法合规使用。

支持贸易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境内银行在满足交易信息采集、真实性审核的条件下,可按相关规定凭交易电子信息为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相关市场主体提供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支持境内银行与合法转接清算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相关市场主体提供跨境人民币收付服务。

央行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对我国金融领域有什么影响?

8.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是什么意思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5月3日起,将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企业。
意思是:
对金融机构和企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实行外债事前审批,而是由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