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2024-05-14

1. 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2. 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二者都是从价值上来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以实现宏观调控。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和控制信贷规模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施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手段和方法,以实现其对货币量和信用量的调控作用。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再贷款等。

扩展资料现代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随着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而不断调整的。但这种调整在一定时期内又保持相对稳定性。主要的调节方式有:
1、动态调节。即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规定相应的财政政策。
2、总体调节。即从全局上组织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经济与社会事业之间平衡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
3、主动调节。即基于对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而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政策。调节经济的财政政策,有膨胀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平衡性财政政策、总量调节政策和结构调节政策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政政策
百度百科-货币政策

3. 如何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经济?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如何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经济?

4. 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发展?

亲亲您好为您查询到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发展财政政策主要是两个工具,一个是税收,一个是政府开支。 货币政策主要是三个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 理想的财政政策应该是逆周期的。 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政府应该主动扩大支出,或者同时降税,从而产生较大的财政赤字。 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尽量结余,以便于在整个经济周期上追求财政收支平衡。而在单个年份财政盈余的时候,却可以有很大的波动。 但是中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很大程度上似乎在尽量回避产生较大的财政赤字。 即使是上一次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时候,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98年到2000年,产生的预算赤字,对国际标准来说这都是很小的。【摘要】
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发展?【提问】
亲亲您好为您查询到政府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发展财政政策主要是两个工具,一个是税收,一个是政府开支。 货币政策主要是三个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 理想的财政政策应该是逆周期的。 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政府应该主动扩大支出,或者同时降税,从而产生较大的财政赤字。 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尽量结余,以便于在整个经济周期上追求财政收支平衡。而在单个年份财政盈余的时候,却可以有很大的波动。 但是中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很大程度上似乎在尽量回避产生较大的财政赤字。 即使是上一次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时候,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98年到2000年,产生的预算赤字,对国际标准来说这都是很小的。【回答】

5. 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您好,财政政策短期见效快,货币政策有助于协调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不能孤立看待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空间,应统筹考虑政策面临的共同约束,要避免用下一轮经济周期来消化上一轮政策调控的“后遗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应坚持“扬长避短”,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需要以统筹兼顾跨周期和逆周期,保障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的特征我国拥有政策协调联动的体制优势。与部分西方国家央行独立于政府甚至私营不同,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同属国务院组成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两大政策在协调联动方面拥有天然的体制优势,搭建了诸多协同机制。如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均包括财政部门,政策沟通及时高效。又如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摘要】
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提问】
您好,财政政策短期见效快,货币政策有助于协调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不能孤立看待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空间,应统筹考虑政策面临的共同约束,要避免用下一轮经济周期来消化上一轮政策调控的“后遗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应坚持“扬长避短”,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需要以统筹兼顾跨周期和逆周期,保障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的特征我国拥有政策协调联动的体制优势。与部分西方国家央行独立于政府甚至私营不同,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同属国务院组成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两大政策在协调联动方面拥有天然的体制优势,搭建了诸多协同机制。如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均包括财政部门,政策沟通及时高效。又如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回答】
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同属国务院组成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两大政策在协调联动方面拥有天然的体制优势,搭建了诸多协同机制。如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均包括财政部门,政策沟通及时高效。又如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行使金融业监管职责,财政部和地方财政则承担中央金融企业和地方金融国企出资人职能,共同保障金融企业健康经营。银行间市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交汇点。银行间市场是国债、地方债发行的主要场所,承担了弥补财政赤字、发现国债价格等重要职能,是财政政策操作的重要平台之一。同时,银行间市场也承担了央行正逆回购操作、调整货币供给、引导市场利率等重要功能,承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银行间市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联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如国债、地方债和特别国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规模较大时,人民银行常于银行间市场加大货币投放,对冲债券发行的流动性冲击【回答】
请回答我的问题这是简答题【提问】
财政政策短期见效快,货币政策有助于协调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财政政策具备时滞较短、针对性更强、实施机制更直接有效的特点,是“立竿见影”稳定宏观短期需求的手段;而货币政策要通过金融体系的传导机制层层传导,进而改变社会流动性,最终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政策效果时间滞后长。但财政政策在提高有效需求时可能抬高利率水平,导致公共投资对私人部门投资、政府支出对私人部门消费可能产生“挤出效应”。因此,财政发力时,需要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维持适宜的利率环境,相对抑制名义利率涨幅,规避财政发力的挤出效应,甚至使实际利率下降,拉动消费和投资。【回答】
用宏观经济学来回答这个问题【提问】
财政政策是国家财政部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是央行主要通过 1.控制货币发行 2.调整利率 3.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4.调整再贴现率 来调整货币供给 。当经济过热或者出现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也就是减少支出或者增加税收、减少货币供给)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发行、提高存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当经济萧条或者通货紧缩则相反,采用宽松财政、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经济过热,此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收紧银根,提高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收回货币,从而压缩社会总需求,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平衡;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经济萧条,此时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放松银根,降低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放出货币,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使社会总供求达到平衡。 一般在经济危机和萧条时,宜采用双松的政策。【回答】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和流动性陷阱又指什么【提问】
流动性偏好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Keynes trap),是指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的情况。【回答】
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偏好 (指人们想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的报酬。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流动偏好代表了货币的需求,货币数量代表了货币的供给。货币数量的多少,由中央银行的政策决定,货币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利息率。但是,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低于某一点的利率,人们就不肯储蓄,而宁肯把货币保留在手中这是凯恩斯货币供求曲线在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一条直线,它说明,利率已经下降到人们认为的最低点,不可能再降,而人们都认为利率将会上升,这个时候,持有货币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于是,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就是凯恩斯陷阱。另外要注意,“利率下降”和“预期利率下降”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是实际发生的,后者其实是说利率比较高,只不过人们预期它会下降。【回答】

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用来调节经济

6. 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调节经济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调节经济、?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预算案,透过税收以及政府用于消费和投资的公共开支达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的方法。财政政策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1)财政收入可以包括:税、利、债、费。

(2)财政支出可以包括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军备、修建道路、支付公务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例如,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方面的支出,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

2.货币政策: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摘要】
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调节经济【提问】
您好,亲,很荣幸由我来为您解答问题,整理答案需要一点时间,请您耐心等待下哦.....【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为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调节经济、?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利用财政预算案,透过税收以及政府用于消费和投资的公共开支达到某些宏观经济目标的方法。财政政策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1)财政收入可以包括:税、利、债、费。

(2)财政支出可以包括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军备、修建道路、支付公务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例如,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方面的支出,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

2.货币政策: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回答】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麻烦给个赞哦~【回答】

7. 如何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之一。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其中主要包括: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1、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2、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主要措施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如何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8. 我国应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首先,我国经济从9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连续九年以两位数的增长,07年前三季度更是达到11.7%的增长速度。而今年由食品引发的价格上涨已经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达6.5%。经济过热的现象已经明显出现。因此,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将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
二,货币政策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替代施行了十余年的稳健货币政策。给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出了最强硬的信号。无论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央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央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目前确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其余的列入国务院确定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因此,在保持公开市场通过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工具大规模回笼货币的同时,目前市场预期最大还是升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有专家称,2008年利率将提高10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到15%以上,同时,央行将把商业银行信贷年增速控制在13%内,以切段加剧流动性过剩的根源。
三,财政政策
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到“稳健”三年来,政府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但投资和信贷回落的基础仍不稳固。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依旧突出,而且还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等问题。因此,下一步仍需继续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延续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国民经济的一些薄弱环节的投入,改善民生、改善生态、改善结构,为更好的发展积累能量,为更快的发展奠定基础。
财政政策稳健就是政府加大对公共品的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如果这样,就能够控制住两大资产价格泡沫,稳定物价水平,降低整个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让中国经济真正走向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