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各答的发展历史

2024-05-14

1. 加尔各答的发展历史

 在加尔各答附近发现的一个考古遗址,证明了在2000年前这里已经有人居住。莫卧儿王朝阿克巴大帝的租册和孟加拉语诗人比普拉达斯的作品《摩纳娑颂》中都提到加利各答的名字。该市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开始于1690年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到达,公司的代理人约伯·查诺克在这里建立贸易站。查诺克在此以前在胡格利河口与莫卧儿帝国官员发生争持而不得不离去,随后他企图立足于胡格利河下游其他地方,但未成功。莫卧儿王朝的官员因不希望失去他们从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中获得的利益,所以允许查诺克回到原处去,查诺克便选择加尔各答作为他活动的中心,这一地点是经过仔细选择的,西有胡格利河,北有河湾,东面四千米处有盐湖,因而受到保护。敌对的法国、荷兰和其他殖民国家的根据地处于胡格利河西岸,因此从海上进入加尔各答的通道不受威胁,而在胡格利港则不然。而且,胡格利河流经加尔各答处河面宽阔,河水也深,唯一的缺点是这一地区有洼地和沼泽,有害健康。此外,英国人来到之前,从上游被淤塞的萨德冈港迁来的印度商人已选定在当地的三个村子定居。查诺克选择加尔各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这里出现了这批商人。到1696年,因附件的布德万发生叛乱,莫卧儿王朝的行省当局对着块日益发展的殖民地变得友好起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官员要求允许其贸易站或工厂筑堡防守,他们得到可以实行自卫的一般许诺,叛乱者被莫卧儿王朝迅速镇压下去,但殖民者的砖土防御工事保存了下来,这就是1700年被命名的威廉堡(旧威廉堡),1698年,英国人获得了授权书,可以购买上述三个村庄的柴达明尔权。1717年,莫卧儿帝国皇帝法鲁赫·西亚尔准许英国东印度公司自由贸易,交换条件是该公司每年交付3000卢比;这一措施极大的促进了加尔各答的发展,印度商人蜂拥而至。该公司的官员打着公司的旗号进行免税的私人贸易。1742年,来自西南方向的马拉地族人开始侵犯孟加拉西部各地的莫卧儿人,英国人得到孟加拉纳瓦布阿里·瓦尔迪·汗的允许,在城镇北部和东部挖掘壕沟以便在陆地一侧开护城河,这道壕沟因而被称为马塔拉沟,此沟虽未能一直挖到殖民地的南端,却成为加尔各答的东部边界。1756年,面对与法国武装的频繁冲突,英国人开始升级他们的防御工事。孟加拉行政长官西拉杰·乌德·达乌拉对这样军事化的举动提出抗议,但却无人理会,于是他袭击并占领了威廉堡,把英国人关进著名的加尔各答黑洞。1757年1月,罗伯特·克莱武率领公司的一支印度兵和英国兵在次年又夺回了该市。6月,在普拉西战役击败了西拉杰·乌德·达乌拉的军队,此后便确立了英国在孟加拉的统治。在这期间城市周围的沼泽被排干,戈宾达布尔的森林被砍伐一空,在其现地址上修建了新的威廉堡,该堡俯视着胡格利河河岸,称为英国军事优势的象征。 1772年,加尔各答被指定为英属印度的首府。当时第一任总督沃伦·黑斯廷斯将重要的办公处从莫卧儿帝国的省城穆尔希达巴德迁至加尔各答,1773年,孟买和马德拉斯成为从属于威廉堡内的英属印度政府的地区。实行英国法律的最高法院开始对加尔各答行驶初审管辖权,其范围远达马拉塔沟。1706年加尔各答的人口约1万到1.2万,1752年增至12万人,1821年达到18万人。在19世纪初,加尔各答被分割为2个截然不同的区域—一个英国人区和一个印度人区,白人区建在已经加高的地面上并建有排水系统,这里豪华宅邸比比皆是,理查德·韦尔斯利总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市在1797年–1805年之间的增长。由于拥有壮观的公共建筑,加尔各答白人区被描绘成“宫殿之城”。 印度人区则称为'黑镇'。甚至在那时,“黑镇”的贫困棚户区已经骇人听闻。那里的印度人按职业分别住在不同的区域,比如陶工之区和贝壳制作者之区。随着英国势力在次大陆的扩展,整个印度北方逐渐成为 加尔各答的腹地。1835年的废除国内关税形成一个开放的市场,1854年铁路开始兴建进一步加速了工商业的发展,加尔各答到白沙瓦的公路也是这个时候修建的。英国人的商业,保险业和银行业发展起来了。加尔各答的印度人区也成了繁忙的商业中心。从1850年代起,该市经历了工业的迅速增长,特别是纺织和黄麻工业;英国政府也对基础设施如铁路和电报进行了大规模投资。英国和印度文化的融合还在城市中产生了新的巴布阶层——印度和亚洲最早的中产阶级,其成员通常是专业人士,阅读报纸,亲英,并且属于上等种姓的印度教团体。在整个19世纪,一场称为孟加拉文艺复兴的社会文化变革带来了社会的总体进步。1883年,在加尔各答成立了19世纪印度的第一个政治组织--印度国民协会。加尔各答逐渐成为印度独立运动的中心之一。 1905年印度总督乔治·寇松为了更好的统治印度,决定分割孟加拉,将达卡定为东孟加拉和阿萨姆邦的首府。孟加拉分治引发了广泛的群众骚动和抵制英国货运动。由于这些活动,并且因为加尔各答地处印度东部边缘带来行政管理上的不便,1911年,英国人将首都迁往新德里。这对加尔各答来说是沉重一击。1926年加尔各答发生宗教骚乱,1930年圣雄甘地号召对不公正的法律采取不服从行动时,又引起一次大规模动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市的港口曾两度遭受日军轰炸。由于储备的粮食用于供应盟军,在1943年孟加拉饥荒期间有数万人饿死。1946年,由于印巴分治,东孟加拉要求单独成立一个穆斯林邦,导致大规模群众暴力,导致超过2,000人丧生。印度分治带来了严重的暴力活动和人口大迁移-大批穆斯林离开前往东巴基斯坦,而数十万印度教徒逃进该市。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严重的能源短缺、罢工和暴力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运动—那萨尔派—损坏了该市大量基础设施,导致严重的经济停滞。资金大量外流。1971年,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爆发第三次印巴战争,导致成千上万的难民涌入加尔各答,使得该市的城市设施过度紧张。 1980年代中叶,孟买取代了加尔各答成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加尔各答是印度共产主义的强大基地,印度共产党(马)控制的左翼阵线已经在西孟加拉邦连续执政达30年,是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民主选举的共产党政府。他们实行大规模的公共工程计划并集中制定地区规划,加尔各答的经济和社会状况都已有所改善。1990年代中期,印度中央政府开始经济改革后,该市开始走向经济复苏。自2000年起,信息技术(IT)使该市停滞的经济得到复苏。该市还经历了制造业部门的增长。

加尔各答的发展历史

2. 加尔各答的城市现状

加尔各答(孟加拉语:কলকাতা,英语:Calcutta)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它位于印度东部恒河三角洲地区,胡格利河(恒河一条支流)的东岸。该市有人口4.696.350人,整个大都市区的人口为14.723.589人(2006年1月),名列印度第三大大都会区(仅次于孟买和德里)和印度最大城市。加尔各答还是一个拥有独特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城市,以其从印度独立运动到左翼和工会运动的革命历史著称,以印度共产党(马)为主的左翼阵线通过民主选举,已经在加尔各答所在的西孟加拉邦连续执政30年。在殖民地时期,从1772年直到1911年的一百四十年间,加尔各答一直是英属印度的首都。在这期间,该市一直是印度近代教育、科学、文化和政治的中心,迄今仍然保存有大量当时遗留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但在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该市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停滞。不过,自从2000年起,经济复苏取代了病态的衰落,该市开始重新迸发出增长的活力。如同其他大城市一样,加尔各答仍在继续与贫困、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化问题作斗争。

3. 加尔各答的介绍


加尔各答的介绍

4. 加尔各答在哪里?

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也是东方最大的商业名城之一,现为西孟加拉邦首府,人口916.56万。加尔各答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如果说新德里是印度优雅的首都,孟买是主要的工业城市,加尔各答则可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城市了。此处诞生了不少世界知名的诗人、思想家及电影监制,而每日亦有不少前卫戏剧及美术展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