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能源车企会比想象中更凄凉

2024-05-14

1. 2020年,新能源车企会比想象中更凄凉

两年前,众人都说,2020年将是各家造车新势力、新能源车企的决战时刻,因为大部分新能源车企的产品都已经落地,将进入销售阶段。可是万万没有想到,2020年的开局的疫情,让新能源车企的“决战时刻”成为了“至暗时刻”。
2020年第一季度,大量新能源车型开始交付周期,这其中包括已经发布价格的特斯拉国产Model 3、爱驰U5、威马EX6等,也有即将发布的天际ME7、哪吒U、零跑T03、广汽蔚来合创007、小鹏P7等等。另外算上刚刚迈入交付期的理想ONE、Aion LX等,不下十数款车型在第一季度的交付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根据蔚来公布的交付数据,2020年1月蔚来品牌整体交付量达1598台,同比下降11.5%,其中ES6交付1493台,ES8交付105台。不过按照蔚来的说法,由于1月份的有效工作日只有16天,其日均交付达到了100台以上,同比提升22%。

蔚来的下滑幅度已经是新能源车企中比较好的了。1月份新能源车销量的准确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据相关统计,整月销量数可能在4.85万辆左右,下滑了52%。同时,1月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32GWh,同比下降53%,这也是和新能源车销量扣得上。
实际上,由于新能源车企目前的运营状态大多是支出远大于收入,整个产业链的运转逻辑也是依靠出行公司的合作,因此新能源车企受到的冲击并不仅仅只在第一季度,冲击的深度远不止于销量归零这么简单。
01
私人电动车销量必将大降
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动车开始强调长续航以及高速行驶过程中的充电便利性,但此次疫情过后,预计对电动车的私人用户销量的冲击会比较明显。
这次疫情展示了一个很突然、但是却很必要的用车场景:公共交通的中断,以及考虑到交通过程中的感染问题,用户如果要驾车长途远行,纯电动车显然是不可行的方案。对于跨省级,甚至仅仅是远程跨市出行中,纯电动车的缺点在今年春节期间都受到了放大。这样的认知将明显让消费者再度思考纯电动车,尤其是家庭仅有一款车的情况下,纯电动车型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避险需求”。
与此同时,由于纯电动车在中国市场大多还是聚焦于豪华、高端区隔,价格在20万元以上,这也将是减少私人消费的一个原因。
此次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显而易见,低收入人群、劳动力人群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然而中小企业中的中产阶级或许会受到冲击。企业的裁员和收入降低都将成为中产阶级担心的事情,这一顾虑将大幅降低中产阶级的支出,类似于电动车这样非必需的“负债”就会成为第一排除的选项。一旦原来的豪华车潜在群体不消费电动车,这些新能源车企将损失掉大量的私人用户,整体营收受到很大影响。

可能相对影响较小的车型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或者增程式混动,然而造车新势力除了理想ONE之外基本都没有这两类车型,或许李想能抓住一丝发展的机会。
02
网约车冲击销量
相比于私人用户销量的下降,真正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打出“一记重拳”的是在此次疫情中受到重创的网约车产业。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中,有差不多45%的份额是由单位用户购买,而这些“单位用户”主要是网约车和出行公司,网约车公司是新能源车最稳定的需求方。
相关数据机构调研,受疫情影响,在春节期间网约车日活量下降了五到七成,有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下滑量可能更大。

网约车日活量下滑,意味着出车量大幅减少,网约车司机将没有收入。在网约车产业链上,大量司机都是通过月租的方式向网约车提供公司租赁,随着出车量大幅降低,网约车司机都已经不再租赁车辆。加之网约车公司更多是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车,司机弃租则进一步影响到网约车租赁公司的现金流。随着租车公司的现金流断裂,将无法采购新的车辆,意味着新能源车企最大的需求消失。
此外,一旦网约车租车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其通过融资渠道购买的车辆都将涌入到二手车市场,这对新能源车的新车销售也会起到显著影响。
03
生产、研发进度受阻或达3个月
由于疫情基本上延缓了2月份的复工时间,大部分省市还进行封闭管理,以及部分海外航线也遇到了停飞,这些问题将进一步延缓新能源车企的生产、研发、销售进度。
新能源车企是最积极开展“线上购车”和“直播购车”的企业。这一方面得益于新能源车有足够的话题性和新功能,另一方面也在于新能源车的价格相对稳定,没有太多的折扣,可以实现线上下定。不过从实际效果来看应该订单数寥寥,主要原因还是新能源车都是新兴事物,仅仅通过线上传播远远不能解答消费者的疑虑。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生产问题更为具体。部分车企已经提前于去年底发布了新车,可是现在却面临无法交付的情况,对于车企而言充满着更大的不确定性。首先,因为交付日期的拖延会让消费者直接弃定;其次,晚一个月交付意味着现金的消耗多一个月,没有车辆交付就没有现金的回流,一旦交付晚三个月,企业或许就可能资金链断裂。
此外,疫情还会影响到那些尚未发布新车的研发进度。一位车企研发人员透露,此次疫情对研发测试的影响可能超过了他们的预期,一款车的研发可能会延缓三个月。同样关键的还在于恰好这次疫情影响到了整轮冬季测试,如果要赶进度则必须前往新西兰等地的测试场地完成,这样又是一大笔花销。

对于部分计划在今年下半年、甚至第四季度交车的新能源车企来说,研发受阻意味着交付期可能拖延到2021年。而2021年是什么样的年份呢?这一年大众MEB将在中国可能有百万辆级产能,通用、福特这些巨头的纯电动车都会投放到中国市场,而特斯拉这样的龙头车企甚至可能在中国年产30万辆。也就是说,一旦错过了2020年这个节点,基本上新能源车企就很难成功了。
04
融资成为当前最大任务
需求下跌、生产研发进度受阻,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都已经无可避免,现在唯一能够做的是找到融资来渡过这轮“冰河时期”。
据蔚来透露,他们近期刚刚完成了一轮1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以股票折价25%的条件换取了一年期的零利率贷款。尽管这1亿美元和之前传闻的蔚来希望找到10亿美元的股权融资相比大大缩水,不过这笔费用至少换来了三个月的周转期,对蔚来坚持下去还是很关键的。

另一方面,小鹏汽车何小鹏也在社交媒体上也有意无意透露了“小鹏不差钱”。何小鹏表示他持有大量的特斯拉股票,言下之意是他可以通过套现特斯拉股票来维持小鹏的运营。按照的特斯拉之前800美元到900美元的股价来看,何小鹏如果出手10万股特斯拉股票,就能够有八九千万美元保持小鹏的运营——如果对“大量”有一个更乐观的定义,或许何小鹏所持有的特斯拉股票达到百万量级。
如果说蔚来和小鹏还有融资的底气,那么更多数的新能源车企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对于大部分新能源车企来说,它们很有可能无法见到2021年的日出,现在需要做的,必须是给自己找到一个足够粗的“大腿”,确保品牌有最低限度的生存机会,即便是被收购也在所不惜。
撰文|钱大友
图片|网络
编辑|白术
审校|兰青青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年,新能源车企会比想象中更凄凉

2. 2019年新能源车企目标完成情况怎么样?

目前未完成吧。呵呵哈哈哈

3. 退场警告!这几家中国车企说:我太难了

庚子鼠年的天灾人祸让众多企业措手不及,让原本就雪上加霜的汽车市场再度蒙上了一层阴影。不管是汽车企业还是餐饮企业,旅游业等,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和考验,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何破局,如何挺过时下苦难,成为了摆在车企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这里,有的车企熬不过而宣布倒闭,有的车企则是迎难而上,另辟蹊径,努力渡过难关。
 

据乘联会7月销量数据统计,7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达到159.9万辆,同比增长7.9%,环比下降3.6%;1-7月累计销量931.1万辆,同比下降18.5%。整体而言,国内乘用车市场上半年已连续4个月实现回暖性增长,7月同比仍是正增长,环比为负,表明了市场正处于快速回暖和淡季不淡的态势。
 

(数据来自汽车行业关注)
即使这样,很多末流车企仍挣扎于生存一线,销量,资金,研发都成为摆在车企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成为了一个企业不可逆转的命运,只能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下面我们就以一些即将消失的车企展开话题,谈谈这些车企到底是如何消失在世人面前的。
 

长丰猎豹与很多国内造车厂一样,都是军转民的国营企业,前身是广州军区的七三一九工厂的长丰汽车,最初是以造BJ212轻型越野车起家,成功转型一个汽车企业。在1993年,在香港力丰公司和日本力豪公司的撮合下,长丰汽车引进了三菱汽车的越野车技术,签订转让帕杰罗V33/V31生产技术,生产以帕杰罗为蓝本的猎豹牌轻型越野车。
 

随着长丰汽车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长丰汽车完善了冲压,涂装,焊装,总装等生产线,发展成拥有长沙、永州、衡阳、广东惠州四大零部件生产基地;长沙、永州、安徽滁州三大整车生产基地;长安、北京两大研究开发中心,以及位于长沙的集团总部,形成了旗下拥有8个子公司,十余个分公司,年产轻型越野车超过10万台的大型汽车生产制造集团,“猎豹”则是长丰集团中最为重要的轻型越野车品牌。
 

初具规模的长丰汽车完成了对湖南省政府的整体移交,成为了国内少数几个具有政府背景的汽车厂商,并在2004年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与此长丰汽车成为了军用越野车的供应大户,很大一部分销量都由军队直接采购而来的。
 

在引进三菱汽车技术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不乏推出质量过硬的越野车,被消费者和军队所青睐,而猎豹黑金刚是长丰汽车?一款高端产品,也是长丰汽车销量的重要来源,其车款是以三菱帕杰罗V33为蓝本所打造的,其后所推出的猎豹CS6越野车与黑金刚互为兄弟车型,互为高低搭配,在当年创下了26762台的销量纪录。
 

伴随着国内消费趋势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大力转向于城市化轿车和SUV车型生产与研发,长丰汽车也不例外。
 

在实行城市SUV化的生产转型,由于长期的体制思维和固定的政府采购,国营大户的原因,在实现更深度的市场经济转变时出了问题,不思进取,技术落后,市场思维固化制约着长丰的发展,只想着政府采购和政府补贴过活,一代经典越野车的汽车品牌便由此堕落,市场份额和军方采购急剧萎缩,被北汽越野和东风越野所蚕食。
 

后来,引进了广汽集团资本进行重组合并,情况依然不是很乐观,扶不起的长丰汽车在今年1-6月仅仅卖出了331台车,品牌形象和品牌口碑已经完全崩塌,早已在市场难以站稳脚跟。对于后续的长丰汽车的发展,已然不抱什么希望了。
 

 
作为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力帆集团,起初是以造摩托车发家的一家汽车制造商,后来从摩托车制造进入了汽车制造领域,开启了一个民营企业在工业制造上的进击之路。力帆汽车从2002年进军汽车领域,起初是以商用车起步,后来发展为了微卡、微面、轻客、轻卡、中卡、重卡等产品完善的汽车厂家,并一度成为国内排名前十的商用车企业。
 

后来,力帆汽车靠着在商用车领域的成功,顺利拿到了轿车生产资质。
 

力帆汽车的首款轿车力帆520在2006年1月上市,售价不8万元的力帆520在当时掀起了一股热潮,在2007年,力帆520成功销售了4万多台,并衍生了两厢版和旅行版等多种结构。借助力帆摩托的国际化优势,力帆汽车在国产自主品牌中率先实现了“走出去”战略,在越南和俄罗斯建厂。
 

伴随着力帆汽车的顺风顺水,不仅在燃油版汽车上大放异彩,一口气推出了力帆820,330、530、630、X50、迈威、轩朗、X80等车型,产品线非常丰富。而且在新能源方面,力帆汽车使出了“大力气”,推出了330EV,620EV纯电动新车,并推出80E、100E、300E、320E的老年代步车(低速电动车),累计销售1.17万辆。
 

你要说,如此顺风顺水的力帆汽车为何在一夜之间倾覆?这不得不说,力帆汽车本领很厉害,作死也是一流。在发展过快的前提下,力帆汽车本就存在很大问题,比如质量问题,品牌形象和一些品牌战略问题。
 

在风风火火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下,力帆赶上了班车,却没有想到被踢下了车。力帆陷入了新能源汽车骗补风波,涉案金额高达1亿多,其原因主要是生产的电动车里程和参数虚标,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不符合补贴标准,被限令整改,并明确要求暂停新能源汽车申领资格。
 

与此同时,让力帆汽车头疼的还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在燃油车型上,消费者多次反映车身锈蚀和动力系统的质量问题,并被相关媒体大肆报道。而且在新能源车型上,一则涉及严重质量问题的报道在网上广为流传。案例是上市没两个月的力帆650EV在路上行驶中自燃,并且这款车里程显示还有175公里时突然没电,被一辆行驶的大货车追尾,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
 

在接连噩耗的情况下,力帆汽车在2018年销量暴跌45%,卖出5.82万辆;2019年继续大幅下滑77.3%,仅销售1.32万辆。而整个2020年上半年,力帆仅售出282台。造成此原因主要是严重的质量问题。
 
此后,力帆汽车在今年8月7日宣布,由于集团资不抵债,向重庆法院提出了破产拍卖,一个充满光环的民营企业由于质量问题和诚信问题,被淘汰在历史的长河中。
 

 
众泰汽车的“梗”和段子一直在网上广为流传。被众多网友所调侃的“我此生能不能开上保时捷,就看众泰了”。而“众泰皮尺部”则是成为了每届车展的段子网红,可以说,模仿是众泰汽车快速发展的契机,也是快速落败的原因。众泰汽车是一个被市场风评玩死的汽车品牌。
 

众泰汽车“名扬青史”于汽车工业史上,则是众泰SR9这款车型,不仔细看,一些不懂车的人还真的以为是一台保时捷,而真假李逵的把戏,陆风X7也是玩得很溜。正因为由于外观上颇具豪车范,而被大众消费者所追捧,销量一度达到了加价提车的地步。
 


让众泰汽车大火的还不止如此,一则网上段子则是让众泰汽成为了汽车界的流量网红,段子是一男子开着改装过的众泰SR9成功骗取了数名年轻女子与其发生关系,事后被当事女士所报警抓获。
 

模仿让众泰汽车火了,也让众泰汽车败了。其原因还不止这些,质量问题也是众泰汽车倒闭的重要原因。一味的模仿和照搬其他车企的东西,让众泰汽车在技术积累上没有太多的“干货”。所以在核心三大件上,众泰汽车旗下车型频繁出现动力系统质量问题和车身锈蚀,以及车身漏水等组装问题。
 

今年,众泰汽车发布2019年财报,其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9.86亿元,同比下降79.78%;全年净利润亏损111.9亿元,同比下降1498.98%,去年同期盈利约8亿元。而今年1-6月,众泰汽车仅仅卖出3573台,加上旗下国六车型远远未到位,可以料到,众泰汽车要想翻身,已无可能了。
 

 
以上列举的国产汽车品牌之所以造成倒闭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还是质量问题,再者就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产品更新缓慢,注定要被涅灭在时代的长河中。
 
所以,给到车企的教训和道理就是,做好产品质量把控,加快产品更新速度,洞悉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退场警告!这几家中国车企说:我太难了

4. 比亚迪负重前行,负债680亿,揭开了新能源车的遮羞布

目前时间各国的环保理念更强了,除了传统的燃油车外,都在大力推广新能源车,以便应对更严格的排放法规,贯彻巴黎协定的具体内容,各国纷纷响应,给出了燃油车禁售表,其中以欧洲和中国最为积极,许多车企都在大力研发新能源车,电动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厂,股票大涨说明了新能源电动车大有可为,事实真的如此?

这两年国内对于新能源汽车加入了大量的补贴,销量也是立杆见影,各大车企生产新能源车的积极性非常高,而随着政府取消了补贴后,国内电动车一片哀嚎,销量接连下滑,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新能源车累计销量94.7万辆,环比下跌5.9%,同比下跌45.6%,在6月份政府取消补贴后已经4个月出现了下跌,并且下跌正呈现出逐步增大,断崖式的下跌,“所谓的新能源车是趋势”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在取消补贴后都显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

一个更大的危机开始显现,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车“领导者”,销量下滑最为严重,也可以看出新能源车热销的假象,通过比亚迪公布的销量来看,截止11月比亚迪累计售出新车440450台,而去年销量500028辆,不仅不能完成65万辆的销量目标,就连去年的销量都很难达到。众所周知比亚迪最近两年新能源车增长势头强劲,其新能车销量以及超过了一般以上,然而影响其销量的也是新能源车型,正所谓“成也风云,败也风云”。

由于补贴政策的取消,首当其冲的还是比亚迪唐DM、比亚迪元EV等车型,销量下滑均达到了40%以上,在为了应对取消补贴后车型的价格优势,在2019年比亚迪着落与开发e系列全新电动车,在有补贴政策时,比亚迪的热销车型都在15-30万,而e系列可以进一步拉低售价,主打10万元区间的纯电动车。从去年e系列上市以来,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先后发布了e1、e2、e3、e4等几款车型,然而销量却仅有2411辆,想要e系列拯救销量也是于事无补。

然而更大的危机还不止于此,比亚迪在11月发行高达100亿的的公司债券,用于公司运营,从2019年来看比亚迪同通过发行债券以及借款共抽错了680亿元。680亿对于比亚迪来说是什么概念,2018年比亚迪的全年净利润也不过27.68亿元,属于是负重前行,而比亚迪只不过是电动汽车的缩影,在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后产生的副作用,也正是说明了新能源电动车的热销只不过是一个假象而已。
新能源电动车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是一场技术的较量,电动车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从国内来看,无论是新能源车的技术还是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消费者购买意愿不高,特别是电池续航能力,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充电问题,只有把这些解决了电动车才会被大家所接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2019年车市大赢家,这三家车企超标完成任务!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时至春节,又到了各大企业定立来年目标的时间节点,规划好这一年需要奋斗的方向。但在定立了目标后,也要看企业能否达标才能证明过去一年这家企业是否获得成长与进步。这种年目标在汽车市场上也同样适用,在每年的春季,车企们都会为自己定下销量目标,以此鞭策企业砥砺前行,向上进取。

但我们都知道2019年并不是乐观的一年,萎靡的市场表现让很多车企都出现不同幅度的销量下滑,有些车企甚至还顶不住压力而倒下。因此2019年能够完成年销量目标的车企并不多,如果刨除掉本被市场推升的豪华品牌,能够达成年销量目标的汽车品牌真的是屈指可数,但也因为这种残酷的环境才能显现出市场上实力最为强大的几个品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在2019年能够达成目标的那几家车企究竟有多强。

根据市场销量统计数据显示,一汽大众2019全年累计销量达213万辆,同比增长3.8%,超额完成212.7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完成率达到100.14%。与此同时,一汽大众成为国内第一家突破210万年销量的车企。

在面对并不平静的市场环境,一汽大众并没有过于保守,而是采用更积极的市场应对策略,推出更多的新产品拓宽市场,为其稳立市场打下结实的基础。例如大众早在2018年8月推出的全新紧凑型SUV探歌,新车上市后迅速走红,月销量突破1万辆。探歌2019年市场销量稳定,月均销量保持1万辆以上。

而在同年的10月,大众旗下全新中型SUV-探岳也隆重上市。探岳在上市后亦收到不错的市场追捧,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12月份,探岳销量达到25674辆,同比大涨439%。探岳1-12月份的全年累计销量也突破了18万辆,保持细分市场领先地位。

当然,除了探岳和探歌外,一汽大众还有其它热销车型,例如迈腾、宝来、高尔夫等都是市场上耳熟能详的车型。但随着探岳和探歌的推出,为一汽大众在SUV市场打下更稳实的市场基础,这也确保了一汽大众在2019年的市场表现。

吉利汽车是2019年里唯一完成市场销量目标的中国品牌车企,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吉利汽车全年新车销量为1361560辆,单12月份销量就冲刺了130036辆车,同比增长39.3%。而集团旗下各细分阵营,新能源车全年销量113067辆,同比增长66.5%。出口累计57991辆同比增长110.6%。SUV产品阵营中,全年总销量为709,841辆,占吉利全年总销量比52.1%。不得不说,吉利汽车有着其它中国品牌所不具备的市场、产品和品牌优势。在2020年,根据企业规划,吉利汽车将携手旗下各品牌,挑战2020年全年141万辆销量目标,将同比2019年销量增长3.6%。

在吉利旗下的产品中,远景家族表现颇为亮眼,全年累计销量283259辆,在吉利汽车总销量中占比超过1/5,稳居国产同级轿车销量榜首,为其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在车市寒冬中显得尤为可贵。

从2018年一直到2019年,吉利都是自主品牌乘用汽车的销量冠军。他们的销量最大的是SUV,占比达到了51.1%,其中仅仅是吉利领克销量就达到了12万辆,非常的优秀。除了在国内市场表现相当不错以外,吉利的海外市场做得也是风生水起。去年吉利总共出口了57991辆车,增长110.6%。

在2019年里,日系品牌的销量都获得非常不错的成绩。其中广汽本田完成了年销量74.2万辆的目标,2019年总销量达77.09万辆,同比增长3.98%,年销量目标完成率达103.89%。不得不说,在最近几年里,广汽本田的产品策略可谓相当出众,前有雅阁和奥德赛的成功换代,后有冠道、皓影这两款热销新品,可以说广汽本田在最近两年里推出的产品都极具市场吸引力,这也为其打下相当不错的市场基础。

第十代雅阁全年累计销量223,706辆,同比增长26.6%,稳居中高级轿车销量前列;新一代凌派全年累计销量154,053辆,同比实现36.2%的大幅增长。

除此以外当然还有关于广汽本田产品本有的保值率优势,在市场萎靡的情况下,消费导向更具保值率的产品,尤其是在去年国六到来前的那段时间,一些高保值率的国五车型价格甚至不降反升,在这些产品中并不乏广汽本田旗下车型。

2019年丰田品牌汽车销量获得长足上升,中国市场销量突破顶峰达到162万辆,实现同比9%的上涨。其中广汽丰田2019年销量达到682008辆,同比增长高达18%,同时还超额完成62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当然,这也得益于广汽丰田旗下的热销产品,无论是雷凌、凯美瑞还是中型SUV市场常胜将军-汉兰达,都为广汽丰田贡献了大量销量。

在众多热销产品中,雷凌可以说是2019年广汽丰田旗下最耀眼的产品之一。经过换代后的雷凌获得市场较高的赞赏,销量表现节节攀升。雷凌家族2019年全年销量达到221629台,同比销量增长高达15%,自5月份换代以来,月均销量已超2万。

随着第八代产品上市,凯美瑞一直深受市场欢迎,销量表现上持续走好。第八代凯美瑞2019年累计销量达到185,245辆,在传统B级车市场销量排名第三,仅次于帕萨特和第十代雅阁。据统计,第八代凯美瑞的2.5L+HEV车型的销量占比超过55%,20万以上车型占比60%,从侧面也反映了凯美瑞实打实的市场表现深受市场认可。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9年车市大赢家,这三家车企超标完成任务!

6. 比亚迪2019年度财报:净利润创五年新低,痛失全球新能源车销冠

“有点受伤。”
3月31日晚间,比亚迪发布2019年度业绩快报,该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下降42.03%。
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均比上一年有所下滑。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比亚迪方面表示,主要是行业、政策变化及本期研发费用上升影响所致。
 
净利下降42.03%
 
一直引以为傲的新能源汽车,没能成为救命稻草。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19年,比亚迪实现汽车销量46.14万辆,同比下滑11.3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2.95万辆,同比下滑7.39%。全年销量低于预期,完成2019年65万辆销量目标的70.98%。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增速还高达203.6%,但自第三季度以来,各方面数据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引致全年营收出现亏损。
 

 
“这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急转直下密不可分。”
比亚迪内部人士称,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去年汽车行业整体市场需求依然疲弱,叠加燃油汽车价格体系变化的冲击及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因此有一定幅度的下滑。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有史以来补贴降幅最大的一年,整个行业都直接暴露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为近10年来首次同比下降。
作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车生产商,比亚迪固然会在退坡潮中首当其冲。
市场下行,销量下滑。这一年,比亚迪不仅尝到下滑的滋味,还“痛失”了全球新能源车销冠。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19年,特斯拉以36.75万辆的成绩反超比亚迪,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这是比亚迪自2016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低于特斯拉。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早已布满了 “抢夺者”。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约有50多家车企共推出130多款新能源车型。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日渐成熟,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开始批量投放市场,跨国车企也在步步紧逼,昔日的“蓝海”已演变为“红海”。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事件,更是让“寒冷中”的车市,急速“冰封”。
有幸的是,政策及时给了市场一剂强心针。
为提振汽车消费,2020年3月11日,工信部宣布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再大幅退坡;3月31日晚,国务院宣布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
对于 “受伤”的比亚迪,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打响反击战
 
事实上,比亚迪也在自谋出路。
进入2020年,比亚迪动作不断,变得有点忙。
 

 
先是,一口气成立了五家“弗迪公司”,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和研发的所有业务,可谓将自身所有核心产业链(电池、电控、电驱)进行了“垂直整合”,每家都代表着比亚迪在零部件细分市场的竞争力与公司对未来的发展规划。
“一个完整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比亚迪不再是自产自供的一家汽车企业,它给自己正式加上了供应商标签。
紧接着,比亚迪与丰田汽车的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双方各持合资公司50%股权,共同开发动力电池、轿车和低底盘SUV纯电动汽车。
丰田将借助比亚迪技术发力纯电动汽车市场,而比亚迪将获得丰田的品牌背书,并有机会学习其管理能力。这一“联盟”的迅速落地,让不少车企开始紧张了起来。
不过,对市场上“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刀片电池”的正式出鞘。
 

 
“要将‘自燃’从电动汽车的字典里抹去。”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发布会现场,发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
据扉旅汽车了解,“刀片电池”本身并不是电池材料的创新,而是通过增大电芯的长度,把电池做成扁平的形状。由于电池单体看起来像刀片,故称为“刀片电池”。
这样的电池可以阵列的形式插入到电池包里,提高电池组的能量密度。
按照比亚迪的说法,该刀片电池采用了无模组电池成组方式,将电池包整体空间利用率由过去的40%,提升到了60%,因此体积能量密度比过去增加了50%。
据悉,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仅为三元锂电池的80%左右,但是通过改造结构的方法,比亚迪解决了过去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不及三元锂电池的问题。
同时,由于刀片电池的表面积更大,散热性能更好。
总而言之,刀片电池的优点是具有三元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又同时具有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
 

 
“这可以倒逼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做出改变”。王传福对刀片电池很自信。
不过,市场上的质疑声却不断。有动力电池专家指出,刀片电池不是从材料上的突破,只是从电池结构设计上创新,可能会提高电池包之后的效率,比如提高电池包体积能量密集和质量能量密度,但对单体能量密度提高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理想汽车CEO李想也曾在微博中表示,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表现不佳,因此刀片电池最适合的还是中低端的纯电动车及南方的运营车辆。
事实上,比亚迪的这把“刀”已经飞了很久,能否一战成名,市场才是最终的“检验者”。
根据公司披露,即将上市的新车比亚迪“汉”,将是首款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车型,而该车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将达到605公里。
“想和别人竞争,还要走别人走过的路,那就是自寻死路。所以,必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王传福说道。
电动车市场上的好戏,或刚刚拉开帷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身负14亿的诉讼纠纷,如今财务危机四伏的力帆车企究竟是为何走到这般?

老牌车企力帆股份(601777.SH)近年来麻烦不断,业绩暴跌、转型新能源遇阻,资金更是捉襟见肘,公司只得用募集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不过随着资金状况的恶化,先是3.79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引来监管的问询函,而后上交所又曝出力帆股份身负多宗诉讼纠纷。
近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统计了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合计人民币14.23亿元(其中:未考虑延迟支付的利息及违约金、诉讼费等)。公告显示,上述诉讼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纠纷。

除了上述诉讼纠纷之外,力帆股份还分别于2018年7月6日、2018年12月17日和2019年4月16日三次使用募集资金合计4.49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均尚未归还。其中第一笔3.79亿元已于2019年7月5日到期。而力帆股份也曾坦言,目前公司资金流动性偏紧,这笔资金“无法在短期内归还”。而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国内)的货币资金总额虽有53.26亿元,但受限资金总额高达42.39亿元。同时力帆承认,目前公司新增融资较为困难,“短期内无法筹集大额资金”。
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亏损
对于力帆集团来说,危机似乎早有显现。2016年10月,力帆发布公告称,公司2015年共有2395辆汽车不符合新能源汽车申报条件,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亿元;财政部决定对这2395辆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并取消了公司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付资格。

“骗补”让力帆股价遭到重挫,公司净利润也创下自其上市以来的新低。再加上近年来各地的“禁摩令”,也使力帆的拳头产品——摩托车销售严重下滑。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力帆的财务问题开始凸显。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力帆集团流动负债账面余额高达187.80亿。4月26日,力帆集团发布2018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10.1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3亿元,扣非净利润却亏损21.49亿。这已经是力帆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亏损。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力帆招来了不少诉讼纠纷。上述公告内容显示,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判决被告力帆股份偿还原告借款本金人民币1亿元,利息、罚息、复利、违约金共计人民币882.7万元,以及诉讼费、保全费、律师费等费用。
而浙江浙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也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被告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立即支付剩余租金1.53亿元,留购款100元,逾期违约金332.43万元、律师费50万元,保全担保费9.36万元,及实现债权产生的差旅费、公证费等。此外,还有多家公司与力帆股份存在诉讼纠纷,不过鉴于本次披露的诉讼案件大部分尚未开庭审理,暂无法判断对力帆股份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具体影响。力帆方面将根据上诉案件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道哥说车》也将持续关注。


资金短缺再无现金流
除此之外,随着力帆资金状况的恶化,3.79亿元的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也引来监管的问询函。据了解,早在4年前,力帆股份曾向七名认购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筹得16.63亿元,用于“汽车新产品研发”项目。但随着公司财务压力增加,这部分资金中有4.49亿余元被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现行规定,闲置募集资金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单次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而力帆控股上述4.49亿元闲置资金,共分三次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最早的一次是去年7月6日,规模3.79亿元。也就是说,今年7月5日这笔资金就到期了。
日前,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2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终止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当天晚上,上交所火速下发问询函,要求力帆股份说明相关情况。最终,迫于相应的审议流程,力帆股份取消了这次会议。
力帆股份表示,鉴于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及客户群体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燃油汽车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在发生技术革新,此前的募投项目“汽车新产品研发”拟开发的部分车型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所以决定终止,相关资金也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而后力帆股份在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中称,公司在未归上述3.79亿元元已到期募集资金前,不启动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相应审议流程。
是否真正实际进行了新产品研发我们不能确定,但已知的是,力帆控股的确挪用了其中的4.49亿元作为补充流动资金,且无能力偿还,并试图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对于一家上市车企,3.79亿并不算一笔巨款,但力帆控股依然拿不出。可以看出,资金的短缺令力帆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事实上,力帆的危机远不止于此。日前,因销量惨淡,引发经销商维权,要求退网并赔偿:包括但不限于保证金、建店补偿、返利、销售款等全额返还给他们;全额回收库存车和库存配件及专用工具。随着力帆老掌门人尹明善的退休,力帆这艘大船的千疮百孔逐渐显露出来,而未来它将驶向何处?

身负14亿的诉讼纠纷,如今财务危机四伏的力帆车企究竟是为何走到这般?

8. 行业寒冬,别的电动车企都是融资困难,为什么小鹏汽车能获得C轮融资?

在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的当下,很大程度上,融资能力和资源协同能力被视为新造车者能否从第一轮淘汰赛中胜出的关键指标。11月13日,小鹏汽车官方宣布已成功签署C轮融资,总金额为4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小鹏汽车C轮的投资者中,小米集团第一次以公司名义投资一家新造车企业。


小鹏汽车融资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在融资以及交付不及预期的同时,小鹏汽车也正在面临来自市场的压力。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降温”。在此背景下,造车新势力的发展更为艰难。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新势力车企已经出现了问题。蔚来汽车二季度财报显示,二季度15.08亿元的营收比一季度的16.31亿减少了7.5%,32.85亿的净亏损却同比增加83%。在面临亏损的同时,今年蔚来汽车也多次传出裁员的消息。不仅是蔚来汽车,因为资金的问题,新势力车企拜腾首款新车迟迟不能到位,交付时间也一再推迟。
不仅是新势力之间的竞争加剧,进入2019年,合资车企推出新能源产品的节奏就开始大幅加快,从近日上汽大众ID.车家族的高调亮相,到奔驰EQCD的正式上市,就不难看出传统合资车企已开始全面进军电气化。
此外,按照各大传统车企的计划,从明年开始到2022年,都将会是其新能源产品的爆发期。而与此同时,造车新势力的“宿敌”特斯拉也一路高歌猛进。仅仅几个月的时间,特斯拉上海工厂就建设落成,同时很快将进入投产阶段。
虽然C轮融资已经到位,但依旧与小鹏汽车的预期有一定差距。据了解,在C轮融资之前,小鹏汽车已累计融资140亿元。小鹏汽车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表示,2019年融资目标是在年底前,使用股权与债权等各种形式完成300亿元的融资。在此次28亿元C轮融资完成之后,小鹏汽车的融资总额达到168亿元。虽有数亿元贷款加持,但相比300亿元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