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面薪酬

2024-05-15

1. 什么是全面薪酬

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等。

什么是全面薪酬

2. 全面薪酬的概念

1  全面薪酬的定义
  
  
 传统人事管理理论认为,薪酬是员工实际上拿到的或公司支付的劳动报酬。
  
 
  
  
 埃德·劳勒于1971年提出全面薪酬的概念,全面薪酬是指公司为达到组织战略目标对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的系统奖励。
  
  
  
  
 全面薪酬主要包括两部分: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
  
  
  
 01  外在薪酬
  
 员工为组织工作所获得的外部收益,包括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
  
  
 经济性薪酬就是传统薪酬的内涵,比如基本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股票期权、利润分享等长期激励;退休金、医疗保险以及公司支付的其他各种形式的福利等。
  
  
 
  
 非经济性报酬主要指工作环境与组织环境,为员工提供的培训学习等发展机会,组织管理与组织文化以及组织发展带来的机会和前景等。
  
  
  
  
 02   内在薪酬
  
 对员工而言是内在的心理收益,主要表现为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回报。
  
  
 根据工作特征理论,工作本身就是工作报酬。
  
  
 
  
  
 员工在工作特性、工作意义、工作多样性、工作决定权和反馈都得到满足时,员工的心理状态就会得到改善,它能够长时间给员工带来激励和工作满足感,从而对组织承诺增强。
  
  
 
  
  
 如参与决策所获得的归属感与责任感;挑战性的工作带来的成就感;领导与主管的赞美和肯定得到的荣誉感等。
  
  
  
 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具有各自不同的激励功能。它们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的全面薪酬体系。
  
  
 
  
 2  全面薪酬的常见构成项
  
  
 
                                          
 
  
 3  全面薪酬项目的设置要与激励理论挂钩
  
 
  
  
 全面薪酬项目的设置要与激励理论挂钩,从而将员工薪酬和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比如:
  
 马斯洛于1943年初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一层次:生理需求(低层次需求)
  
 包含:食物、水、空气、睡眠、健康等。如果这些需要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
  
  
 
  
 薪酬体系的设置可以考虑的:
  
 增加固定薪酬、舒适的工作条件、工作时间设置、提高福利待遇等。
  
  
 
  
 
  
  
 第四层次:尊重需求(较高层次需求)
  
 包含: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薪酬体系的设置可以考虑的:
  
 公开奖励和表扬,给予个人成长机会,给予个人发展机会,强调工作任务的成就感、颁发荣誉奖章、优秀员工光荣榜等。

3. 薪酬的构成要素

薪酬包括以下四大要素: 是针对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特定的绩效提供奖励的一种薪酬计划。

薪酬的构成要素

4. 薪酬结构的构成要素

薪酬结构是由基本薪酬、福利薪酬、各种津贴、薪酬的柔性部分、激励薪酬构成的。第一,基本薪酬:又叫基本工资,由职位工资加技能工资两部分组成。职位工资是通过对各类不同职位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后将其分为若干个等级,并与相应的薪酬相对应。技能工资需要根据任职者本人的学历、功能、能力等因素确定等级,并与相应的薪酬相对应。但是由于职位评价分析和技能等级评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及在岗位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所以,现在暂时在控制薪酬总量的情况下采用等级定额工资制,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薪酬改革。第二,福利薪酬:福利薪酬是另一种形式的薪酬,强调对员工的未来提供保障,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等。其项目和水平以国家、地区及公司有关规定为准。第三,各种津贴:各种津贴是薪酬的补充,一些比较特殊的工作,或者在企业担任特殊的职务,或为企业做出特殊贡献,因而有权接受的特殊优惠待遇。第四,薪酬的柔性部分:薪酬的柔性部分是指个人发展、心理收入、生活质量、教育培训、文化生活。 这是除了物质激励以外的精神激励,而且对许多人来说,它的分量举足轻重,这是一种让员工终身收益的薪酬。第五,激励薪酬:绩效工资全额浮动,按照公司绩效考核标准对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表现及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其应享受的绩效工资。绩效薪酬将员工的利益和员工个人业绩及公司业绩相结合,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员工潜能。绩效工资按月发放。

5. 薪水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薪水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6. 全面薪酬包括哪些内容

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等。

7. 薪酬都有哪些要素

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等。

薪酬都有哪些要素

8. 企业薪酬管理五要素

 企业薪酬管理五要素
                         引导语:发达国家企业已将薪酬管理看成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将薪酬管理或者说企业内部收入分配问题当成一个独立的系统。
         我国市场化程度不够,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发育的不成熟, 造成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上总是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经常是为了解决一个棘手的薪酬问题, 却又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另外一个薪酬陷阱。
         怎样降低薪酬体系的运行成本,真正发挥其吸引、维系和激励人才的作用,有以下五要素:
          一、保证领先型薪酬策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 
         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又有效地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管理策略应充分体现企业发展战略意图, 保证发展战略有效落实。
          二、发挥绩效、薪酬组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牵引作用 
         企业经营管理从内容上说, 包括生产、供应、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研发等诸多方面,归结为一点: 绩效管理。企业管理=绩效管理。企业经营绩效好坏与广大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密切相关。现阶段,对大多数人而言,相对于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的需求更现实、更普遍, 激励效果也更明显、更直接。薪酬作为个体绩效的回报。应当是企业对个体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期望的业绩行为的肯定和酬劳。因此,在设计薪酬支付策略时,应充分调研,精心设计绩效考核指标, 通过绩效考核和薪酬支付体系,对员工表明企业所期望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 也就是明确对员工个体绩效的`目标,进而对组织和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绩效进行有效激励, 充分发挥薪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牵引作用。
          三、保持薪酬制度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薪酬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企业的薪酬策略、薪酬实践作出了制度性规定, 关系到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 影响各级组织和生产经营单元的经营管理行为。薪酬制度不宜轻易变动, 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 以便于个体、组织形成清晰、可靠的薪酬理念、收入预期, 进而保持比较稳定、可以信赖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另一方面, 随着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重点的调整, 尤其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动,薪酬制度不能固守旧式, 一成不变。近年来CPI 指数逐年攀升, 就要求在薪酬制度中予以及时、必要的修正,党组织管控模式发生变化,各下属单位由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 就要求在薪酬制度设计上必须作出重大调整。
          四、薪酬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规范操作 
         现实中, 同工不同酬、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工资支付体外循环、不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任意克扣工资奖金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做法, 不仅直接损害了广大员工的切身利益, 而且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力资源工作者, 必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真正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参谋, 担当起广大员工利益的代言人、保护者。
          五、提高薪酬满意度的重要环节是薪酬沟通 
         沟通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 在薪酬管理中具有不同寻常的作用。在多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满意度调查中, 薪酬方面的评价得分总是靠后。这也是令企业经营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十分头疼的问题, 企业在薪酬方面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但员工并不满意。原因何在?薪酬管理实践中缺乏必要、有效的沟通或许是主要原因。因此,无论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水平在业界是领先型、跟随型还是滞后型, 都应把企业的薪酬制度、确定依据、支付办法向员工讲清、讲透。否则, 即使企业付出了高昂的人力资源成本,员工并不见得满意, 组织的士气并不见得提高。
         实践证明,薪酬沟通有效与否, 对薪酬策略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薪酬管理是一柄双刃剑。有效的薪酬管理不仅要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经营策略, 同时还要注意与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衔接, 要注意制度设计的弹性要求, 要合法合规合情合理, 要沟通有效。
    ;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