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常见蝗灾,但中国现在为什么没有蝗灾了?

2024-05-17

1. 古代常见蝗灾,但中国现在为什么没有蝗灾了?

在中国古代,发生蝗灾时,人们为什么不吃蝗虫呢?中国现在为什么没有“蝗灾”了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讲一讲这个问题。蝗虫俗称“蚂蚱”,蝗虫的种类非常多,在生物学分类上有一个蝗总科,地球上大约有1万多种昆虫属于蝗总科,分布最广泛的蝗虫则是飞蝗。蝗灾,通常就是飞蝗所造成的。但是,现在,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蝗虫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道特色美食了,甚至在有的地方,野生蝗虫已经不够吃了,还需要养殖,这一点和小龙虾的“传奇经历”非常类似。当然,养殖蝗虫也需要做好防护工作,蝗虫一旦从大棚当中大量逃逸,会对周围农田里的庄稼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蝗虫
困扰中国农民数千年的“蝗灾”为什么会消失呢?难道真的与“吃货”有关吗?答案是否定的!小范围的“蝗灾”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消失,甚至在发达国家也有蝗灾,只不过,农业科技发达的地区,蝗虫不足以造成一种自然灾害而已。
在塑料大棚里养殖蝗虫,要做好防护工作,最好在养殖基地的周边饲养一些鸡和鸭,它们会把逃逸出来的蝗虫捕食干净。在自然界,蝗虫也是有天敌的,蝗虫的天敌主要就是青蛙和鸟类。农田当中少量的蝗虫,并不会对庄稼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蝗虫和蝗灾是两回事儿,靠吃的办法解决蝗灾,是现代人天真、浪漫的想法。

小麦,农田使得生态环境单一化
第一:蝗灾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
蝗灾的发生往往与气候的变化有关,所以,在中国古代,蝗灾与旱灾是紧密相连的。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故而有“久旱必蝗”的说法。蝗虫不仅喜欢吃水稻、小麦、玉米的叶子,而且还喜欢吃芦苇、稗、白茅以及一些蒿类植物的叶子。人类将大片的草丛、沼泽和林地开发为农田之后,就使得生态环境趋向单一化,在气候干旱的时期,随着农田周围草地的稀疏,蝗虫的栖息地就被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趋向于密集化,随着密集化程度的提高,繁殖速度也相应的加快了,并且走向布满水稻、小麦、玉米的农田,突破一定的临界点之后,就会形成蝗灾。蝗虫在一平方米的范围内最多能够达到数千只,甚至是上万只,因为它们是在空中飞翔的,如此密集的蝗虫,所到之处,遮天蔽日,庄稼尽毁,颗粒无收。在古代,因人类的剩余粮食不足,当农作物被毁之后,紧接着就会引起饥荒。

水稻,农田使得生态环境单一化
水灾、旱灾、蝗灾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三大灾害,因蝗虫能够飞翔,所以,古代的蝗灾,其影响范围不亚于水灾和旱灾。从先秦时期开始,我国就有蝗灾了,《诗经》里记载道:“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其中的“螟螣”即是指蝗虫,当时的人们如何驱赶蝗虫呢?使用“秉畀炎火”的方法,就是在夜晚的时候,点火诱捕蝗虫。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的蝗灾呈现出频率越来越高发的态势,秦汉时期,蝗灾平均每8.8年一次,而到了明清时期,则增加到每2.8年一次,史书中记载的蝗灾次数,越到后来的历史时期越多,这与人类不断破坏生态环境有关。原始森林、草地的面积越来越少,生态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蝗虫就越容易聚集。另外,历史时期,我国的气候从整体上来看,是趋向于干冷的,这在北方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气候的干旱,也增加了蝗灾爆发的次数。

19世纪,人们用人力驱赶蝗虫
第二:治蝗与蝗灾的消失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蝗灾的发生与饥荒是紧密相连的,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对于蝗灾的治理。人们通常采用鸣金驱赶、火烧、捕杀等办法灭蝗,但是,这种办法,对于大面积的蝗灾,收效甚微,蝗灾发生之时,蝗虫的密度太高了,人们来不及驱赶和捕杀。在中国古代,由于人们对蝗虫的科学认识知之甚少,老百姓通常把蝗虫当作是“蝗神”,遇到蝗灾时,往往烧香拜佛,求助于神灵,这更加耽误了灭蝗的时机,直到晚清民国时期,我国偏远地区乡村的农民,仍然把蝗虫当作是“神虫”,例如,1927年,我国山东省的高密发生了蝗灾,人们纷纷在堂屋或者田边摆起神案,上香祈求;1931年,江苏省北部一带发生蝗灾,当地的农民焚香祝拜,希望蝗虫早日飞走。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对于密集度非常高的飞蝗,是无能为力的,比较科学的做法,就是养一些鸡和鸭来啄食蝗虫,但是,鸡和鸭的数量毕竟有限,它们也捕食不了如此之多的蝗虫。而且,在中国古代,农民一般养不了多少鸡和鸭,因为饲养家禽和家畜是需要粮食的,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没有多少剩余的粮食。然而,有的时候,运气比较好,蝗灾来了以后,正好遇到了成群的飞鸟,于是,地里的禾苗就能够得以保全,如:《新唐书》记载道:“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贝州蝗,有白鸟数千万,群飞食之,一夕而尽,禾稼不伤。”《旧五代史》记载道:“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六月,许、陈、汝、蔡、颍五州蝝生,有野禽群飞蔽空,食之皆尽。”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少发生的。总的来说,当时的人们遇到蝗灾,还是“靠天吃饭”。

附着在植物山的蝗虫
最近几十年以来,蝗灾离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远了,仿佛消失了一般。为什么现在没有蝗灾呢?这主要得益于飞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运用。现在遇到蝗灾,人们可以使用飞机喷洒农药。飞机喷洒农药,可以有效地灭蝗。由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蝗灾”的预报也非常的准确,能够提前做好防范,而在古代,蝗虫的出现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蝗灾作为一种灾害,现在已经消失了,但是,小范围的蝗灾依然有,即使是发生小范围的蝗灾,也不会形成灾害,因为我们现在有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蝗虫会造成粮食减产,但不会形成灾害,正如现在的水灾和旱灾一样,小范围内存在,但是不足以形成大的灾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们整个社会应对这些传统的灾害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因此,在21世纪的地球上,经济发达的地区,是不会出现蝗灾这样的传统的灾害的。

飞机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使用农药灭蝗,蝗虫会不会产生耐药性呢?蝗虫与细菌是不同的,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生物的繁殖速度快,意味着进化速度就快,人们频繁地使用抗生素,细菌会变异,形成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但是,蝗虫、老鼠毕竟是多细胞动物,繁殖和变异的速度相对于细菌来说是非常缓慢的,只要人类合理使用杀虫剂、灭鼠药,昆虫和老鼠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
综上所述,现在没有蝗灾了,是因为农业科技进步的原因,与蝗虫是不是成为了一道美食无关。事实上,养殖蝗虫,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蝗虫逃逸。人类靠吃的办法,是解决不了蝗灾的,除非遇到了“白鸟数千万”、“野禽群飞蔽空”的情况,才能够依靠天然的食物链的办法解决蝗灾。

古代常见蝗灾,但中国现在为什么没有蝗灾了?

2. 古代经常看到蝗灾,现在中国怎么都没有蝗灾了?

太监,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历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宦官,例如高力士、郑和、魏忠贤等等,可能大多数人都会以为太监就只是伺候嫔妃和皇上的奴仆,但实际上,太监最初是一个官职,今天咱们就来讲讲古代太监那点事儿。

太监的起源
据史书记载,在周王朝时期就已经有宦官这个职位了,而到了秦始皇时期,宦官制度更加详细,秦国是怎么走向灭亡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宦官赵高独揽大权,结党营私,最终导致了秦国的灭亡,而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吸取了秦国灭亡的教训,大力抑制宦官势力,所以在那个时期宦官实际上没有多少权力。

而东汉之后,中常侍这一职位就全部由宦官担任,传达诏书,掌理文书,搅乱皇帝视听。自此以后,宦官权力一天比一天大,明朝甚至还出了魏忠贤这么一个祸害天下的大太监,而清朝更不用说,李莲英和小德张就是例子,不过那个时候的太监过的并不好,清朝乾隆时期,太监实行全割制度,这是在之前没有过的,所以清朝的太监又与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太监不同。
清朝太监的痛苦
清朝乾隆时期,太监实行全割制度,而之前一直实行的是割蛋制度,这就导致清朝太监比较尴尬,大家都知道如果水龙头没有了头那么水会不受控制的乱流,太监也是如此,控制水流的肌肉没有了,肯定也控制不住小便,再加上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控制方向,只能说当时清朝的太监是随时都有可能尿裤子。
那些等级比较高的太监整天在宫里无所事事,自然闲的没事勤换裤子,但是那些等级低的太监就比较苦了,一天到晚伺候主子,根本没时间天天洗裤子,只能风干!还得担心自己身上的臭味会不会被主子闻到。
在当时,底层的太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都会在下身裹一条毛巾,相当于现在的尿不湿了嘛,而为了不让主子闻到臭味,就尽量多扑点粉,或者是携带香囊,遮盖住臭味。
根据中国最后一名太监孙耀庭的描述,清朝末期太监基本都是隔五六天才能洗一次澡,而且还得买花露水,一块现大洋一小瓶的雪花膏涂在身上,确实这种方法能掩盖住臭味,但是这种香味臭味混合的味道也确实不是那么让人喜欢。
太监的等级之分
在唐朝之前,宦官制度记载的都不是十分详细,我们就以唐代为例,这个时期也是宦官最为嚣张跋扈的时期,甚至到了可以随意杀立天子的地步。
唐代宦官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唐太宗李世民当初曾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为三品,而且还有数量限制;到了唐中宗时期,七品以上的宦官有上千人,不少宦官开始染指军权;

肃宗开始,设立了观军容使,专门让宦官担任,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官职。由此可见,唐代的宦官虽然在朝廷内部为所欲为,但是和东汉、明代的宦官不一样,对财政事务很少有干预,对唐朝国内的影响也不像汉、明那样严重。
明代的宦官组织的更为严密的,二十四衙门是明代宦官体制,简单来说就是专门伺候皇帝和其家族的机构,内部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为二十四衙门。
其中职务最高的为司礼监,主要工作就是批答奏章,传宣谕旨;管理其他所有宦官事务;还可以兼顾其他重要官职,比如东厂提督等等,实际上司礼监也是朝廷上所有宦官的总管,例如:魏忠贤。
明朝的宦官这时候就跟唐代不一样了,明朝的宦官虽然没有兵权,皇帝的权威也在,但是像魏忠贤这样祸害天下的宦官却是有很多,魏忠贤掌权时,但凡有人说他坏话,或者是什么地方得罪过他,他一概不放过,贪污腐败,买官卖官,手中的权力都可以和当时的皇上相比,甚至被称为九千九百九十九岁,也就是“九千岁”,可以说当时宦官的“辉煌”达到了顶峰。

明朝的宦官品级最高是正一品,也就是魏忠贤这个级别,也可以叫总管公公;从一品,御前公公,就是在皇帝旁边伺候皇上的那个。明朝的宦官等级是从正一品到从九品,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搜一搜。
历史上那些知名的宦官
明朝虽然出产了魏忠贤这么个大奸臣,但也是有对国家做出贡献的宦官的,比如说郑和,很多人不知道郑和其实也是个宦官,郑和的早期经历并不是很详细,据推测,是明朝进军云南的时候被虏回来的,而后遭到“宫刑”,最著名的就是现在耳熟能详的郑和下西洋。
高力士,被评为“千古贤宦第一人”,可能他最著名的实际就是,诗仙李白喝醉了以后让高力士给他脱鞋,然后就被高力士报复被贬的事迹…这就让高力士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小肚鸡肠的宦官,实际上人家对唐玄宗忠心不二,得知唐玄宗驾崩后,高力士直接就哭死了,是真的哭死了!而高力士的陵墓也就成了唐玄宗唯一的陪葬墓。

蔡伦,有名吧,也是一位宦官,最出名的事迹是改进了造纸术,使当时纸的成本大大降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孙耀庭,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因为家里穷,没有钱读书了,于是给孙耀庭用了“宫刑”,想送去当太监。但是,孙耀庭“宫刑”后休息了三天,这三天改变了他的命运,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签署了“退位诏书”,孙耀庭就这样还没有上岗,就失业了。
后来溥仪重新招宫女太监,孙家托关系这才让孙耀庭当上了太监。
最后给大家讲个小笑话吧,有一次,纪晓岚要进京面圣,到了门口被太监拦住了,那个太监知道纪晓岚是大学士,学富五车,于是就央求纪晓岚讲个故事,不然就不让纪晓岚面圣。纪晓岚没办法,想了一怔说道:“从前有一个太监”,说到这就停了,不说了,太监看他听了这么久,挺纳闷,问道:“下面呢?”这时候纪晓岚大笑着说道:“下面没有了。”太监一听,红着脸让纪晓岚过去了

3. 祸害他国的蝗灾,为何如今在中国很少发生?


祸害他国的蝗灾,为何如今在中国很少发生?

4. 蝗灾的中国蝗灾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因而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问题的研究成为古今学者关注的主题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不少影响深远的治蝗类农书,在蝗虫习性、蝗灾发生规律、除蝗技术等方面有了初步的科学认识和总结。如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通过对明代以前蝗灾的统计、分析,得出有关古代蝗灾发生季节和滋生地的正确认识,成为中国古代蝗灾研究的杰出成就。进入20世纪后,伴随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来自不同专业的学者们投身于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果。尤其是在90年代,为响应联合国提出的“减灾十年”活动,学术界更掀起了对中国灾害学、灾害史的研究热潮,蝗灾史研究也成为其中一个热点,出现了不少文章与论著。据笔者初步统计,20世纪以来约发表专题论文百余篇,涉及蝗史研究的论著有30余部。纵观百年来的研究历程,大致表现出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50年代到70年代;80年代至今。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的研究状况20世纪初,伴随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一些从西方留学归来的学者,如吴福祯、陈家祥、邹钟琳等人,在进行现代蝗虫的分类与分布、蝗虫生活史与生活习性的观察、飞蝗的预测及防治工作的同时,也把研究的触角伸到蝗史资料,以期对蝗灾发生有个纵深的认识。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陈家祥《中国文献中关于蝗灾之记载》(写成于1928年,1938年以英文发表、李凤荪《捕蝗古法》(《昆虫与植病》1933年第1卷)、马骏超《江苏省清代旱蝗灾关系之推论》(《昆虫与植病》1936年第18期)。与此同时,一些历史学者也在他们的著作中开始了蝗灾的统计,如被视为中国救荒史拓荒之作的《中国救荒史》(邓云特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就对包括蝗灾在内的中国历代自然灾害次数与频率作了统计。陈高佣编写的《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国立暨南大学丛书之一,1939年),辑录出257年次的蝗灾记录。其中邓氏所统计的蝗灾次数多为后人引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研究状况真正意义上的蝗史研究工作开始于50年代。其大背景是中国大规模的药剂防治蝗虫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为了更全面弄清蝗灾发生规律,当时不少学者对蝗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曹骥《历代有关蝗灾记载之分析》(《中国农业研究》1950年第1卷第1期),讨论了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901年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六省的蝗灾发生情况,及其与旱灾、水灾、温度、天敌、人类防治等因素的消长关系;并运用数量统计、对比分析的方法,绘有多种关系曲线表。这是较早运用自然科学方法统计古代灾害的尝试,也是后来研究者用得较多的方法。郭郛《中国古代的蝗虫研究的成就》(《昆虫学报》1955年第5卷第2期),对中国古代的治蝗成就进行了分析。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灾害搜集组《安徽地区蝗灾历史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2期)一文是对该馆编制的“安徽省近千年来自然灾害分区统计表”中关于蝗灾记载的整理分析,得出该地蝗灾的发生表现出连续性与广泛性、蝗灾与旱灾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等结论。此外还有钦白《历代捕蝗记》(《安徽日报》1961年8月17日),兆寅《陈振龙在农业上的又一贡献——〈治蝗传习录〉介绍》(《福建日报》1961年10月29日),汪子春、刘昌芝《徐光启对蝗虫生活习性的认识》(《生物学通报》1964年第5期)等。当时一些省市文史馆、气象单位也编纂了蝗灾或包括蝗灾在内的自然灾害史料,例如广东省文史馆编《广东省自然灾害史料》(1961年、1963年修订本,内部出版),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湖南自然灾害年表》(湖南人民出版社,1961年)。70年代,国家气象局组织收集气象史料,出版了由中央气象研究所,华北、东北十省(市、区)气象局,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合编的《华北、东北近五百年旱涝史料(合订本)》(1975年),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省(市)气象局与中央气象局研究所合编的《华东地区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1978年),湖北武汉中心气象台编《湖北省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1978年)等书,其中也收录了不少蝗灾材料。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研究状况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科学春天的到来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尤其是减灾活动的展开、灾害学学科的兴起,对有关中国古代蝗灾与治蝗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学者们在关于蝗灾发生的频度与强度、防治蝗灾的措施方法等问题上的研究投入了颇多精力,有关研究呈现出多角度、系统、全面、深入探讨的趋势,尤其是在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方面更为突出。为清楚地展现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下面分为综合性研究、断代与区域研究、治蝗技术与蝗虫文化、古治蝗书研究、蝗史资料整理等五个类别进行介绍。 黄河流域蝗灾特点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在大水泛滥后,则经常发生严重的旱灾。水、旱灾害的交替发生,使在沿湖、滨海、河泛、内涝地区出现许多大面积的荒滩或抛荒地,这就直接形成了适于飞蝗发生并猖獗的自然地理条件。郑州以下黄河河泛蝗区以及渤海湾蝗区也都直接受黄河历代决溢改道、入海水道的改变以及河口泥沙堆积等作用形成。因此,从对近代黄淮平原东亚飞蝗发生基地的分布及其近300年来蝗虫猖獗发生的原因,以及各地县(府、州)志所记载的资料,结合各河道历代变化分析中,可以认为:这一地域内东亚飞蝗发生基地以及蝗区的形成是与黄河河道的历代变迁有较密切的关系。此外,从东亚飞蝗发生基地在黄淮平原的形成时序上看,当前黄河在海口形成的三角洲蝗区应系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追溯黄淮平原的生成历史,推断最原始的东亚飞蝗发生地可能系郑州-开封东北至临清-禹城以南的古黄河冲积扇地带;河泛蝗区的形成次之,滨湖与内涝蝗区的形成则较为近期。黄河较大的改道对于河泛蝗区飞蝗发生地的形成以及滨湖蝗区的形成都有较明显的作用。黄河中、下游沿岸的东亚飞蝗蝗区,除利津以下的滨海蝗区外,主要有两个类型:河漫滩蝗区(一般可分上、中、下3个滩区,中滩是飞蝗的主要发生地)和黄河故道及泛滥蝗区(黄河改道后遗留的故道和决口的泛滥区,即黄泛区)。黄河流量、水位与淹滩面积有一定相关性,一般是流量大、水位上升,淹滩面积增加,对东亚飞蝗在滩区的发生产生较大影响。上水时期与积水时间对东亚飞蝗的影响:5月份河水漫滩并于6月退水时。减轻当年夏蝗发生程度。7月上、中旬上水到8月上、中旬退水时,则秋蝗发生面积最小。8月底以前上水、退水,秋蝗随退水产卵,来年夏蝗则偏重发生。在9月上、中旬秋蝗产卵盛期上水时东亚飞蝗向未淹水的较高的老滩集中,来年夏蝗在较高地带常出现小面积高密度蝗群。如果连年黄河流量较小时,滩地上水面积减少,东亚飞蝗发生面积增加;相反时,绝大部分滩地连年上水,则东亚飞蝗发生较轻。由于黄河断流时间是夏秋季(7~9月)和春夏季(2~6月),这期间正是东亚飞蝗的发育和繁殖期,河道的断流直接影响河南、山东等省黄河滩地飞蝗的发生动态。据调查,在河南省黄河的20个断流年份中,有15年同时发生了100头/m2以上的高密度;从1971~1997年工27年的蝗虫发生情况分析,黄河流域东亚飞蝗重发生年份则有17年,除1985~1986年的发生与黄河无直接相关外,均与黄河断流直接有关。广大牧区蝗灾特点中国牧区总面积416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43%,北部和西北部广大牧区及农牧交错区则地处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年降水量约50~400mm,干旱发生频次多、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灾严重影响牧草的产量和质量。广阔的草原包括荒漠、半荒漠、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山地草原草甸地区。由于草原和草甸的地域性及植被类型的差异,那里的蝗虫发生特点与我国黄河流域农业区域有明显不同。其主要特点为:种类多(约200种,去中可造成危害者约20多种)、分布广(不同类型的四季牧场及农牧交错区几乎均有蝗虫分布)、密度高(不同类型牧场均可发生较高密度的蝗虫)、食性广狭不一、优势蝗虫种群发生期迟早不同、某些优势蝗虫种群如西伯利亚蝗、意大利蝗、亚洲飞蝗等的扩散迁移与繁殖能力较强等。因此,草原蝗虫的成灾特点与农业区飞蝗成灾特点不同。牧区及农牧交错区蝗灾发生特点常由于草场退化、沙化、过渡放牧(草场牲畜载畜量超载)、泛垦草场等较为严重,这不仅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也导致了某些蝗虫种群(特别是那些旱生类群)的猖獗发生与危害。这一切都严重地影响着草原及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在蝗害的治理上,除仍应以生态学基本理论为原则,并以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和维护其动态平衡为指导思想,继续贯彻“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方针,以达到保护草原和农牧业的持续发展。

5. 科学真相,为什么以前闹蝗灾的时候人们不食用蝗虫以度灾年?

古代也有吃蝗虫的,但是由于它是祸之物,而且他们能力有限,捕捉不了多少所以就不能用来度年。蝗虫是一种营养高味道也很美味的食物,在现在是一道很美味的菜。

古代人把蝗虫称之为灾,那个蝗灾就是对他最好的证明,成群结队的庄稼被蝗虫破坏,吃完了这又跑去祸害另外一个地方,人们即便不吃不喝不睡,拼尽全力也捕捉不了多少蝗虫就别说用它来度年了,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粮食产量也并不高,除去缴纳地租和皇粮留给自己的就没有多少了。  

如果蝗虫很容易捕捉的话,古代人就可以捕捉更多的蝗虫用来充饥。但是由于古代人不知道捕捉方法,所以说就不能捕捉更多的蝗虫。就只有让蝗虫破坏庄稼,所以说蝗虫对于他们是一个灾难,而不是一道食物。在古代也会捕捉或食用蝗虫,蝗虫不仅仅是今天的美味,在古代同样也是改善生活的一种选择,蝗虫的蛋白质很丰富,无论是烧还是烤都是非常美味的一道食物。

古人也曾捕食蝗虫度日,史书中明确记载,比如《旧唐书》中就记载着类似的情况。除了捕食充饥外,古人也曾尝试将剩余的蝗虫晒干贮藏,以备应对收成不好带来的饥饿,至正十九年…蝗飞蔽天…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元史》这几句诗句就是最好的证明,说明古代不是不想吃蝗虫,而是捕捉不到太多的蝗虫。

科学真相,为什么以前闹蝗灾的时候人们不食用蝗虫以度灾年?

6. 祸害他国的蝗灾,为何如今在中国很少发生?

中国古代一直是以农业为主体的社会,旱灾、涝灾和蝗灾等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就成为古代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别看蝗虫非常小,但是成群结队在一起便能遮天蔽日,瞬间就能把庄稼吃光!古代史书上有关蝗灾的记载不绝于耳,但是现在为啥很少看到蝗灾了?咱们看看蝗灾在山东的遭遇就明白了,“吃货”拯救了世界啊!

中国古人对于蝗灾非常恐惧,一般而言蝗灾产生往往伴随着干旱,本来因为没有雨水粮食就减产歉收了,加上蝗虫这么一折腾农民们就根本没办法活了!其实不光中国有蝗灾,美国、俄罗斯等国也都发生过蝗灾。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蝗灾发生的愈来愈少了,这除了农药的推广普及以及人类活动剧烈之外,还因为咱们国家的吃货太多了!
2017年山东就曾经发生了一次蝗灾,遮天蔽日的蝗虫飞过天空寻找自己的目标,玉米等庄稼被蝗虫光顾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叶子了!看到这样的景象也就明白古人为啥这么害怕蝗灾了!然而这次山东发生的蝗灾不同以往,你也许觉得当地的农民肯定会非常沮丧,但是事实上大家都非常高兴!当记者和政府有关部门接到蝗灾的通知之后,立马赶到灾区进行报道、指导救灾!

不过大家到了灾区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十里八乡的老百姓纷纷涌上街头,拿起手里的网子正在组团抓蝗虫呢!其实在古代中国人就开始吃蝗虫了,只不过当时人口少,加上没有合适的工具,面对蝗灾的时候想要捕捉蝗虫并不简单。况且人们捕捉的蝗虫对于减轻蝗灾而言,仅仅是杯水车薪罢了!

不过如今可就不一样了,大家生活生平提高了,都喜欢吃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很多村民平时想抓蝗虫吃还很困难的,这倒好蝗灾爆发成群结队的蝗虫居然送上门来了,这样的好机会怎么能错过呢!当地村民张开大网,不一会就抓了10几斤蝗虫!甚至一些人开始开动脑筋,在网上卖蝗虫,一斤蝗虫26块钱,当地村民笑的合不拢嘴,这可比种玉米还赚钱啊!

7. 在历史上也经历过蝗灾,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蝗灾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灾害,而且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较为典型的农业社会在古代的时候农业是绝对举足轻重的行业之一,而黄灾就成了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会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不是南旱北涝就是北旱南涝,所以十年九旱这个词在中国历史上是生动上演的。而旱灾和蝗灾似乎又是相辅相成的灾害,古代俗语中就有一句“久旱必有蝗”。据记载,从公元前707年到清朝光绪33年,也就是公元1907年总共2614年的时间内,历史文件中有蝗虫记录的就有508年。其中在秦朝和汉朝的时候,差不多每8年就有一次大蝗灾,在两宋时期的时候,平均三年半就会有一次,而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发展得更多,甚至基本上两年多就会有一次蝗灾,每次发生灾害对农民的影响是最为严重的,在古代的时候,农业的发展本身就没有现代发达,而且在那时候还得交税,交粮是给朝廷再遇上自然灾害,一年的收种能否够一个家庭基本的吃喝都很难说。在古代蝗灾,旱灾一起发生的时候,放眼望去都是民不聊生的景象。人们没有食物可吃,只能吃些草根树皮甚至观音土。不仅如此,在蝗虫吃完粮食之后,它们甚至会进入人们的家庭,开始啃食家中的书籍,甚至连家里养的牲畜都逃不了蝗虫的迫害。在古代书籍中形容蝗灾都是“遍满山野,草苗木叶食之皆尽”,“饿死者数十万”。而古代人民的智慧肯定还是发生了一定的作用的。他们发现了鸡鸭鸟都会吃掉蝗虫,所以,他们普遍在遇到蝗虫的时候都会选用生物防治,或者是驱虫药。但是在古代是没有杀虫剂的他们发现蝗虫并不喜欢艾草,于是他们将艾草收集起来,专门用来驱赶蝗虫。而中国即使发展到现在,也才是摆脱了严重蝗灾二十几年,可想而知蝗虫的威力。

在历史上也经历过蝗灾,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8. 蝗灾曾经给人类以重大打击,为啥这东西那么难消灭?

小小的蝗虫,竟能造成和水灾与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的蝗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蝗灾曾经给人类以重大打击,这种灾难出现的时候,蝗虫多得像乌云一样遮天蔽日,所到之处横扫一切地表植物,把农田变成不毛之地。

从去年三四月份开始,一场来自非洲东部的蝗灾开始向外扩散,不仅扩张到了非洲东部和北部,还越过红海与波斯湾,飞到了西亚和南亚地区,之后直到今天,这场蝗灾波及到的地方就经常再度爆发蝗灾,今年1~2月份时,就重复了去年的蝗灾态势,但是规模和灾害程度更大,在相关国家的防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蝗灾发展趋势受到遏制,但是进入4月底和5月份之后,这些国家的蝗灾又再度爆发。


据《印度斯坦时报》5月26日报道,印度农业部门声称大量的蝗虫进入印度中部、西部和北部几个邦,种群稠密的地方每平方公里大约有1.5亿只,飞起来的时候铺天盖地,有目击者声称有一群蝗虫至少有两三公里长,所到之处各种植物被啃食一空,印度的灾害爆发地区的农作物已受到破坏。


据报道,印度旁遮普邦、古吉拉特邦、加斯坦邦、哈利亚纳邦、马哈拉施特拉邦等都出现了蝗灾现象,当地农业部门安排人员开始对农作物和植被进行化学药物喷洒,消灭和防止蝗虫破坏。
就连印度名城斋普尔也遭到了蝗虫的侵袭,当地居民的房顶上爬满了蝗虫,城市广场已被蝗虫覆盖,行驶在马路上的汽车陷入到乌云般的蝗虫群中,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农田中的庄稼蔬菜也正被大肆破坏。印度首都新德里也告急,有印度气象学家表示:“如果风速和风向有利,未来几天蝗虫还会向首都德里地区移动。”而新德里的植被覆盖率为22%,可以为蝗虫提供充足的食物。


不仅是印度,南亚的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地,蝗灾也很严重,非洲东部的乌干达、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蝗灾也正在肆虐,世界粮农组织的蝗虫灾害预测高级官员凯斯·克雷斯曼称:“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地的蝗灾是2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在印度是26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而在肯尼亚则是7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