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小传文言文翻译

2024-05-15

1. 司马光小传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世称涑水先生,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下面是司马光小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了解司马光有帮助!
    司马光小传文言文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峡州下县人也,父池,天章阁特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司马光小传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是峡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担任天章阁特制。司马光七岁时,风度一如成人,听人讲《左》,非常喜欢,请他为自己的家人讲授,直到了解它的大意。从此手不离书,不知饥渴寒暑。
   (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个孩子登上水缸,足下打滑掉入水中,其他人都跑开了,(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缸使之破,水迸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年龄刚刚满20岁,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听说到别人因为喜事而办宴席,赴宴时只有他没有戴花,身边的'人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小传文言文翻译

2. 司马光小传的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峡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担任天章阁特制。司马光七岁时,稳重的样子像一个成年人,听到别人讲《左氏春秋》,非常喜欢,回去给自己的家人讲授,就了解它的主要意思。从此,司马光舍不得放下书,到了不知饥渴寒暑的程度。(一天)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个孩子登上水缸,脚下打滑掉入水中,其他人都抛弃他,逃开了,(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破了缸,水流了出来,孩子得救了。司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宝元元年,司马光年龄刚刚满20岁,中了进士甲科,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参加朝廷赐给进士的宴席时只有他没有戴花,同年考中进士的人对司马光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3. 司马光小传文言文

 1. 文言文司马光小传的原文和翻译   司马光小传
  【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峡州下县人也,父池,天章阁特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是峡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担任天章阁特制。司马光七岁时,风度一如成人,听人讲《左》,非常喜欢,请他为自己的家人讲授,直到了解它的大意。从此手不离书,不知饥渴寒暑。(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个孩子登上水缸,足下打滑掉入水中,其他人都跑开了,(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缸使之破,水迸了出来,孩子得救了。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年龄刚刚满20岁,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听说到别人因为喜事而办宴席,赴宴时只有他没有戴花,身边的人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2. 文言文 司马光小传   司马光小传 司马光,字君实,峡州下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特制。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
  年甫冠③,性不喜华靡④,闻喜宴⑤独不戴花,同列⑥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注解 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②指:同“旨”,主要意思。
   ③甫(fǔ)冠:指刚满二十岁。 ④华靡:奢华。
   ⑤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 ⑥同列: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
   [编辑本段]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峡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担任天章阁特制。
  司马光七岁时,风度一如成人,听人讲《左氏春秋》,非常喜欢,请他为自己的家人讲授,直到了解它的大意。从此手不离书,不知饥渴寒暑。
  (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个孩子登上水缸,足下打滑掉入水中,其他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332613632人都跑开了,(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缸使之破,水迸了出来,孩子得救了。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年龄刚刚满20岁,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听说到别人因为喜事而办宴席,赴宴时只有他没有戴花,身边的人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3. 求文言文《司马光小传》的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峡州夏县人。
  父亲司马池,担任天章阁特制。司马光七岁时,稳重的样子如成人,听到别人讲《左氏春秋》,非常喜欢,回去为自己的家人讲授,直到了解它的大意。
  从此手不离书,不知饥渴寒暑。(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个孩子登上水缸,脚下打滑掉入水中,其他人都逃开了,(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破了缸,水流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司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宝元元年,司马光年龄刚刚满20岁,中进士甲科,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参加朝廷赐给进士的宴席时只有他没有戴花,同年考中进士的人对司马光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
  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4. 明代钟惺的散文集里的《张母小传》的翻译.急用   康桥再会吧 (徐志摩) -------------------------------------------------------------------------------- 康桥,再会吧; 我心7头盛满了q别离的情绪, 你是我难得的知己d,我当年 辞别家乡z父5母,登太d平洋去, (算来一n秋二z秋,已p过了p四度 春秋,浪迹在海外,美土k欧洲) 扶桑风4色,檀香山j芭蕉况味, 平波大x海,开y拓我心7胸神意, 如今8都变了p梦里的山i河, 渺茫明灭,在我灵府的底里; 我母亲临别的泪痕,她弱手2 向波轮远去送爱儿s的巾s色, 海风5咸味,海鸟依恋的雅意, 尽是我记忆3的珍藏,我每次 摩按,总不k免心2酸泪落,便想 理箧归家,重向母怀中1匐伏, 回复我天t伦挚爱的幸福; 我每想人s生多少8跋涉劳苦, 多少7牺牲,都只是枉费无q补, 我四载奔波,称名求学,毕竟 在知识道上c,采得几u茎花草, 在真理山y中5,爬上d几r个m峰腰, 钧天w妙乐,曾否闻得,彩红色, 可仍0记得?——但我如何能回答? 我但自喜楼高车b快的文0明, 不l曾将我的心8灵污抹,今4日8 我对此古风1古色,桥影藻密, 依然能坦胸相见6,惺惺惜别. 康桥,再会吧! 你我相知虽迟,然这一h年中8 我心1灵革命的怒潮,尽冲泻 在你妩媚河身的两岸,此后 清风8明月8夜,当照见2我情热 狂溢的旧痕,尚留草底桥边, 明年燕子u归来,当记我幽叹 音节,歌吟声息,缦烂的云c纹 霞彩,应反5映我的思想情感, 此日7撤向天q空的恋意诗心7, 赞颂穆静腾辉的晚景,清晨 富丽的温柔;听!那和缓的钟声 解释了t新秋凉绪,旅人y别意, 我精魂腾跃,满想化1人b音波, 震天w彻地,弥盖我爱的康桥, 如慈母之z于c睡儿g,缓抱软吻; 康桥!汝永为7我精神依恋之s乡p! 此去身虽万o里,梦魂必常绕 汝左右,任地中3海疾风6东指, 我亦必纡道西回,瞻望颜色; 归家后我母若问海外交好, 我必首数康桥,在温清冬夜 蜡梅前,再细辨此日3相与c况味; 设如我星明有福,素愿竟酬, 则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 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 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实现 年来梦境缠绵的销魂足迹, 散香柔韵节,增媚河上w风5流; 故我别意虽深,我愿望亦密, 昨宵明月0照林,我已l向倾吐 心6胸的蕴积,今4晨雨色凄清, 小l鸟无j欢,难道也t为2是怅别 情深,累藤长4草茂,涕泪交零! 康桥!山q中2有黄金,天r上f有明星, 人o生至宝是情爱交感,即使 山q中1金尽,天v上f星散,同情还 永远是宇宙间不s尽的黄金, 不z昧的明星;赖你和悦宁静 的环境,和圣洁欢乐的光阴, 我心2我智,方8始经爬梳洗涤, 灵苗随春草怒生,沐日3月2光辉, 听自然音乐,哺啜古今7不w朽 ——强半汝亲栽育——的文2艺p精英; 恍登万p丈f高峰,猛回头惊见4 真善美浩瀚的光华,覆翼在 人m道蠕动的下h界,朗然照出 生命的经纬脉络,血赤金黄, 尽是爱主恋神的辛勤手2绩; 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你惠我珍品,数不o胜数;最难忘 骞士k德顿桥下m的星磷坝乐, 弹舞殷勤,我常夜半凭阑干x, 倾听牧地黑野中1倦牛2夜嚼, 水7草间鱼跃虫嗤,轻挑静寞; 难忘春阳晚照,泼翻一b海纯金, 淹没了s寺塔钟楼,长8垣短堞, 千e百家屋顶烟突,白水1青田, 难忘茂林中4老树纵横;巨2干z上n 黛薄茶青,却教斜刺的朝霞, 抹上c些微胭脂春意,忸怩神色; 难忘七n月0的黄昏,远树凝寂, 象墨泼的山v形,衬出轻柔螟色, 密稠稠,七a分8鹅黄,三v分6桔绿, 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 难忘榆荫中3深宵清啭的诗禽, 一s腔情热,教玫瑰噙泪点首, 满天l星环舞幽吟,款住远近 浪漫的梦魂,深深迷恋香境; 难忘村里姑娘的腮红颈白; 难忘屏绣康河的垂柳婆娑, 娜娜的克莱亚②,硕美的校友r居; ——但我如何能尽数,总之y此地 人g天m妙合,虽微如寸e芥残垣, 亦不x乏2纯美精神:流贯其间, 而此精神,正如宛次宛土x③所谓 “通我血液,浃我心2脏,”有“镇驯 矫饬之t功”;我此去虽归乡u土n, 而临行怫怫,转若离家赴远; 康桥!我故里闻此,能弗怨汝 僭爱,然我自有谠言代汝答付; 我今6去了y,记好明春新杨梅 上e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 再见2吧,我爱的康桥. ①写于d1322年5月530日2,3124年3月452日8上f海《时事新报》副刊4《学灯》发表,因格式排错,同年同月523日5重排发表,署名徐志摩;初收3620年 6月2中3华书1局版《志摩的诗》,再版时被删. ②英国剑桥大p学Clare学院. ③现通译“华兹华斯”.w悭晶cゥǒd〔s塄tgxニpスcゥǒcゥǒ。
  5. 文言文《司马光小传》中“之"的意思   短文中三个"之“都是代词:”爱之“一句中”之“代《左氏春秋》;”光持石击瓮破之“中”之“代水瓮;”同列语之“中”之“代司马光。
  下附原文及注释重点:司马光,字君实,峡州下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③间画以为图。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④,性不喜华靡⑤,闻喜宴⑥独不戴花,同列⑦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1.凛然:稳重的样子。
  2.指:同“旨”,主要意思。3.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
  4.甫(fǔ)冠:指刚满二十岁。5.华靡:奢华。
  6.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7.同列: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
  8.退:回来。9.破:使······破、破烂。
  10.语:告诉。11.簪:插、戴。
  12.爱之(之):助词。13.群儿戏于庭(于):在。
  14.即了其大指(其):它。
   

司马光小传文言文

4. 司马光古文言文翻译

 1.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翻译   白话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元末·阿鲁图《宋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
  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百科-司马光砸缸
  2. 司马光 字君实   一、译文:司马光,字君实,是峡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担任天章阁特制。司马光七岁时,稳重的样子像一个成年人,听到别人讲《左氏春秋》,非常喜欢,回去给自己的家人讲授,就了解它的主要意思。从此,司马光舍不得放下书,到了不知饥渴寒暑的程度。
  一天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个孩子登上水缸,脚下打滑掉入水中,其他人都抛弃他,逃开了,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破了缸,水流了出来,孩子得救了。司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宝元元年,司马光年龄刚刚满20岁,中了进士甲科,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参加朝廷赐给进士的宴席时只有他没有戴花,同年考中进士的人对司马光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二、原文:元末 脱脱、阿鲁图《宋史·列传第九十五》
  司马光,字君实,陕西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扩展资料
  一、人物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二、启示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传为千古佳话。
  3. 文言文《司马光少时》翻译   《司马光少时》译文: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得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回到家后又给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都抛下他逃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溅了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出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五》
  原文: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扩展资料:
  《司马光少时》故事寓意:
  遇事不能慌张,要敢于突破常规,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平时一定反复地思考问题,观察四周环境,学会急中生智。遇到问题一定要冷静对待,不要慌张。如果我们平时能多点思考问题,在碰到困难的时候发挥出自己的智慧,深入考虑重要性问题,那么很多困难就都可以破解了。
  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他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是他费时十九年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成书是司马光一生为官为政、修学治学的经验总结。他对历史王朝的兴替盛衰的理性思考为后世承业皇帝提供了治国参考。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司马光砸缸
  4. 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著书 急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姿势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器宇轩昂,气度非凡,已经像个大人。听到别人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欢,回到家把听来的讲给家人听,便能够说清楚《左氏春秋》的大体意思。后来就手不释卷,刻苦读书,以至于有时忘记了饥渴和冷热。
  臣光言: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今已了毕者。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私家力薄,无由可成。伏遇英宗皇帝,资睿智之性,敷文明之治,思历览古事,用恢张大猷,爱诏下臣,俾之编集。臣夙昔所愿,一朝获伸,踊跃奉承,惟惧不称。先帝仍命自选辟官属,于崇文院置局,许借龙图、天章阁、三馆、秘阁书籍,赐以御府笔墨缯帛及御前钱以供果饵,以内臣为承受,眷遇之荣,近臣莫及。不幸书未进御,先帝违弃群臣。陛下绍膺大统,钦承先志,宠以冠序,锡之嘉名,每开经筵,常令进读。臣虽顽愚,荷两朝知待如此其厚,陨身丧元,未足报塞,苟智力所及,岂敢有遗!会差知永兴军,以衰疾不任治剧,乞就冗官。陛下俯从所欲,曲赐容养,差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及提举嵩山崇福宫,前后六任,仍听以书局自随,给之禄秩,不责职业。臣既无他事,得以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擿幽隐,校计豪厘。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
  臣司马光言:先前,接奉圣旨,要我编纂历代君臣事迹。不久,再接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现在,全书已完全定稿。我性情愚昧而且鲁莽,学术更是荒疏,所做的事,都在别人之下。惟独对于历史,心有所爱,从幼到老,嗜好不倦。深深的感觉到,自从司马迁、班固以来,史籍越来越多,普通人有的是时间,还读不完,更何况高高在上的君王,日理万机,哪有闲暇?我常怀一种抱负,打算加以整理,删除多余的废话,摘取其中的精华,专门收集有关国家兴衰,人民悲欢,善可以为法,恶可以为戒的政治行为,编著一部编年史。使先后顺序,明确呈现,内容篇幅,繁简适当。只因为私人力量单薄,无法着手。幸而遇到英宗皇帝(宋王朝五任帝赵宗实),聪明睿智,关心文化推展,想了解古时政事,借此作为制定国家大计方针的根据。特地下令,教我着手编纂。往日的愿望,忽然可以发挥,欢欣鼓舞,不能自已。惟一恐惧的是,才疏学浅,难以胜任。先帝(五任帝赵宗实)又命我自己物色任用助手,在崇文院内,设立编辑局,准许向龙图阁、天章阁、“三馆”(昭文馆、集贤馆、国史馆)以及秘阁等图书馆,借用图书。并发给御用的笔墨纸砚,更特别犒赏,购买水果点心。并指定宦官充当联络官,直接可以奏报先帝。受恩之深,受宠之隆,近代从来没有。不幸书还没有进呈,先帝竟行去世。陛下(六任帝赵顼)继位大统,也继承遗志,颁赐序文,亲为本书命名。御前讲座时,也常命我宣读。我虽然愚昧,但受到两任皇上如此厚待,即令杀身枭首,也不能报答万一。只要能力够用,岂敢有丝毫惰怠?那时, *** 派我代理永兴(陕西省西安市)战区司令官(知永兴军),因身体衰弱,又患病未痊,不能从事繁重工作,请求改调其他官职。陛下顾念下情,答应我的请求,命我担任西京(河南省洛阳市)留守 *** 监察总监(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兼任西京嵩山崇福宫管理官(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前后六次调动职务,都准允编辑局跟我一同迁移。并且只发经费,从不规定按时缴出成绩。我既没有其他重大事务,就投入全部精力,精细研究,竭尽心力。白天不够使用,继之以黑夜。不但选录正史,还从旁采及野史(小说)、书信和文件,堆积得好像大海。我们在最隐秘处发掘历史真相,对每一个字都校正它是否错误。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共二百九十四卷。
  5. 写出文言文《司马光》的现代文翻译   原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
  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除奉礼郎,时池在杭,求签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丁内外艰,执丧累年,毁瘠如礼。
  服除,签书武成军判官事,改大理评事,补国子直讲。枢密副使庞籍荐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
  中官麦允言死,给卤簿。光言:“繁缨以朝,孔子且犹不可。
  允言近习之臣,非有元勋大劳而赠以三公官,给一品卤簿,其视繁缨,不亦大乎。”夏竦赐谥文正,光言:“此谥之至美者,竦何人,可以当之?”改文庄。
  加集贤校理。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
  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
  同知谏院。苏辙答制策切直,考官胡宿将黜之,光言:“辙有爱君忧国之心,不宜黜。”
  诏置末级。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
  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
   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在洛时,每往夏县展墓,必过其兄旦,旦年将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
  自少至老,语未尝妄,自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 译文: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
  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这年他刚二十岁。
  他不喜欢华丽,在参加闻喜宴时,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戴不恭敬。”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
   朝廷授予他奉礼郎一职,因司马池在杭州,司马光便请求任苏州判官以便能侍奉父亲,朝廷答应了。他与别人一同负责谏院工作的时候,宋仁宗用于赠送、赏赐的东西,价值竟达百余万。
  司马光率领同僚三次上书,劝谏说:“国家还有大的忧患,内外贫乏,不可专门效仿乾兴的旧事。如果必须赠送、赏赐,应准许大臣向上进献所得赏赐金钱来帮助营建山陵。”
  皇上没有答应。司马光便把皇上赏赐的珠宝作为谏院的办公费,黄金送给舅家,坚决不肯留在自己家里。
  御史中丞王陶因为议论宰相不值日而被罢官,让司马光代替他。司马光说:“王陶由于议论宰相被罢免了官职,那么御史中丞我现在不能担任。
  我希望等到宰相值日后,再来就职。”皇帝答应了。
  掌管政务的官吏,认为河朔一带天旱歉收,国家用度不充足,请求在南郊祭祀时不要赏赐黄金绢帛之类。皇上下诏让学士们议论这件事。
  司马光和王珪、王安石同时被召见,司马光说:“救灾和节约用度,应该从贵戚和近臣开始,这件事可以这么办。” 王安石说:“国用之所以不足,是因为没有得到善于理财的人。
  善于理财的人,不增加赋税而国家的财用就能够充足。”司马光说:“天下哪里会有这样的道理?天地所生财货和各种物资,不在老百姓那里,就在公家,他们设法掠夺百姓,其危害比增加赋税更厉害。”
   对这个问题,群臣们争论不休。皇帝说:“我的意思与司马光一样,然而暂时不能允许。”
  王安石开始主持政务,施行新法,司马光坚决反对,上书陈述利害。王安石因为韩琦上疏,就呆在家里请求辞职。
  皇帝于是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司马光推辞说:“陛下所以任用我,大概是因为我狂妄直率,也许对国家有点好处。如果仅仅是用俸禄和职位使我荣耀,而不听我的意见,是将官位当作私恩,而不是真正任用人。
  我只是凭俸禄和职位使自己荣耀,却不能拯救百姓于灾难之中,这等于是盗窃国家的名位和车服仪制来为自己谋利。”王安石出来主持政事,司马光于是获得请求辞职的机会,于是离开了京城。
  他居住在洛阳的十五年,天下人将他当作真正的宰相。皇帝逝去后,司马光赶到宫殿。
  他所到之处,老百姓拦在路上聚集围观,以至于。
  6.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翻译和阅读答案   释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捉迷藏,一儿小孩失足跌进了院子里那只装水的大缸里,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应声而出,手执石块将缸击破,于是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③间画以为图。
   仁宗宝元初,进士甲科。年甫冠④,性不喜华靡⑤,闻喜宴⑥独不戴花,同列⑦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选自《宋史》)【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②指同“旨”,主要意思。 ③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
   ④甫冠指刚满二十岁。 ⑤华靡奢华。
   ⑥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 ⑦同列这里指同年进士的人。
  16 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1) 退为家人讲 (2) 群儿戏于庭17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18.从短文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16.(2分)(1)退回去(回家) (2)于在17.(2分)从此他的手不放下书,到了不知道饥饿口渴、寒冷酷热的地步啊!18 (3分)聪明好学;机智勇敢;不喜奢华(低调淡泊或朴素)。
  一点一分。
   

5. 文言文司马光小传的原文和翻译

司马光小传
  【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峡州下县人也,父池,天章阁特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翻译】
  司马光,字君实,是峡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担任天章阁特制.司马光七岁时,风度一如成人,听人讲《左》,非常喜欢,请他为自己的家人讲授,直到了解它的大意.从此手不离书,不知饥渴寒暑.(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个孩子登上水缸,足下打滑掉入水中,其他人都跑开了,(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缸使之破,水迸了出来,孩子得救了.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年龄刚刚满20岁,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听说到别人因为喜事而办宴席,赴宴时只有他没有戴花,身边的人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

文言文司马光小传的原文和翻译

6. 司马光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庭:庭院。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皆:全,都。弃去:逃走。光:指司马光。破:打开,打破。迸:涌出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7. 文言文 司马光小传

原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下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③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④,性不喜华靡⑤,闻喜宴⑥独不戴花,同列⑦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峡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担任天章阁特制。司马光七岁时,稳重的样子如成人,听到别人讲《左氏春秋》,非常喜欢,回去为自己的家人讲授,直到了解它的大意。从此手不离书,不知饥渴寒暑。(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个孩子登上水缸,脚下打滑掉入水中,其他人都逃开了,(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破了缸,水流了出来,孩子得救了。司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宝元元年,司马光年龄刚刚满20岁,中进士甲科,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参加朝廷赐给进士的宴席时只有他没有戴花,同年考中进士的人对司马光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启示: 
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传为千古佳话。注解:
1.凛然:稳重的样子。2.指:同“旨”,主要意思。3.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4.甫(fǔ)冠:指刚满二十岁。5.华靡:奢华。6.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7.同列: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8.退:回来。9.破:使······破,破烂。10.语:告诉。11.簪:插,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从中全抄的!》

文言文 司马光小传

8. 文言文 司马光小传

司马光小传     司马光,字君实,峡州下县人也。父池,天章阁特制。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③,性不喜华靡④,闻喜宴⑤独不戴花,同列⑥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注解  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②指:同“旨”,主要意思。   ③甫(fǔ)冠:指刚满二十岁。   ④华靡:奢华。   ⑤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   ⑥同列: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 [编辑本段]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峡州夏县人。父亲司马池,担任天章阁特制。司马光七岁时,风度一如成人,听人讲《左氏春秋》,非常喜欢,请他为自己的家人讲授,直到了解它的大意。从此手不离书,不知饥渴寒暑。(一天)一群小孩子在庭院玩,一个孩子登上水缸,足下打滑掉入水中,其他人都跑开了,(只有)司马光搬起石头砸缸使之破,水迸了出来,孩子得救了。马光砸缸之后,长安、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年龄刚刚满20岁,生性不喜欢奢华浪费的生活,听说到别人因为喜事而办宴席,赴宴时只有他没有戴花,身边的人说:“(花是)君王赐戴的,不能违反圣意啊。”他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