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的介绍

2024-04-28

1. 海上风电的介绍

海上风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的,《海上风电》杂志是《风能世界》杂志刊中刊。

海上风电的介绍

2. 海上风力发电的开发背景是什么?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开始了风能利用的新时代。在一些地理位置不错的陆地上,风能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人们在另外一个前沿,发现开发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也相当不错:海上风能。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制定计划,考虑开发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场的风速高于陆地风电场的风速,但海上风电场与电网联接的成本比陆地风电场要高。综合上述两个因素,海上风电场的成本和陆地风电场基本相同。兆瓦级的风机,廉价的基础以及关于海上风条件的新知识更加提高了海上风电的经济性。研究人员和开发者们将向传统的发电技术进行挑战,海上风力发电迅速发展成为其它发电技术的竞争对手。

3. 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

1. 海上风电是现今欧洲能源行业的发展目标,因为地中海的风资源得天独厚,而且没有台风的危害。中国东南沿海由于有台风,海上风电的成本和风险会提高很多。
2. 海上风电投资巨大,至少是陆上的2倍以上,并且运行维护费用高昂。所以现阶段只能作为研究而不能作为投资
3. 总体来说发展前景还行,可研究的地方很多,但是要真正发展起来可能还要很长时间。

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

4. 海上风力发电厂的背景资料

风电行业的真正发展始于1973年石油危机,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示范风电场,成为电网新电源,此后20年里,风电发展一直保持着世界增长最快的能源地位。21世纪初十年来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率接近30.00%,风电技术日臻成熟。2007年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为94,112MW,增长26.8%,其中中国2007年累计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达6,050MW,成为世界第五位风力发电国。世界上已经有海上风电场和正在开发中的国家包括英国、德国、瑞典和法国等。在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方面,德国的规划可谓气势宏伟,累计安装容量排名第一,称得上是欧洲地区的主阵地。丹麦在风力发电领域占有领导地位,丹麦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厂。

5. 海上风电优势

一、优势特点:1、资源丰富;2、发电利用小时数高;3、单机容量大;4、不占用土地;5、不消耗水资源;6、适宜大规模开发。二、前景: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海上风电将成为推动风电技术进步、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是全球第四大海上风电国,占据全球海上风电8、4%的市场份额。我国的海上风电资源较丰富,据中国气象局测绘计算,我国近海水深5米到25米范围内,5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5米到50米水深,7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为5亿千瓦。虽然海上风电在可开发总量上仅为陆上风电的1/5,但从可开发比例以及单位面积来看,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更大。

海上风电优势

6. 海上风电“大爆发”拐点已现

核心阅读
  
 近日,广东、江苏、浙江等多沿海省份陆续出台“十四五”规划,积极谋划海上风电开发,明确进一步扩大装机规模,数据显示,未来五年内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将突破30GW。
  
 日前,江苏省发布“十四五”规划,提出将“有序推进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陆上风电平价项目,打造国家级海上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在海上风电降本的关键时期,近两个月来,广东、江苏、浙江等多沿海省份海上风电规划已陆续出台,“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量预计将迎来“大爆发”,海上风电集中成片式开发“蓄势待发”。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扩容
  
 根据规划,江苏省未来将“加快能源绿色转型,全面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并“有序推进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江苏省能源局此前印发的《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则指出,到2025年,江苏省风电新增约11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1200亿元,其中海上风电新增约8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1000亿元。
  
 由此看来,海上风电已然成为江苏省未来五年里清洁能源规划发展的重点。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指出,在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陆上土地资源相对较为稀缺,海上风电将成为各省份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必然之选”,同时沿海地区作为耗能大省,其海上风电场消纳前景也较为可观。
  
 事实上,在沿海省份中,除江苏省外,截至目前,广东、浙江等沿海海上风电大省也已发布海上风电相关规划。今年2月,广东省能源局在相关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将进一步扩大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到2025年底全省累计建成投产装机容量达1500万千瓦。浙江省随后发布的相关文件称,将“打造近海及深远海海上风电应用基地+海洋能+陆上产业基地发展新模式,到2025年,力争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3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保守估计显示,未来五年内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将突破30吉瓦。
  
 规模化、基地化开发受期待
  
 规划纷纷出台,但造价成本远高出陆上风电的海上风电,始终面临着降本难题,因地制宜地进行集中成片式开发“海上风电大基地”,是否能够成为未来海上风电降本的一大重要途径?
      
 全产业链挑战尚存
    
 业内普遍认为,伴随着今年“抢装潮”结束,海上风电成本的短期上涨将有望得到缓解,但从长期来看,我国海上风电行业仍面临着运输、吊装、运维等多方面难题,风电机组本身以及运维技术的可靠性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建议认为,利用海上风电大基地模式实现从叶片开发与制造、主机开发到运输、基础制造与安装、吊装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同步升级将尤为必要。

7. 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海上风电再次迎来不确定性

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海上风电再次迎来不确定性。近日,有消息显示,有关部门或将在2021年之后取消海上风电国家补贴;与此同时,省级财政补贴也存在较强不确定性。一旦政策落地,意味着我国海上风电将提前进入平价上网时代。 
  
 发展海上风电是我国能源革命的必然选择。一个时期以来,消纳难限制了我国新能源发展,与陆上风电集中在西北内陆不同,海上风电由于紧邻我国东部沿海电力负荷中心,消纳前景非常广阔;同时,海上风电对电网更加友好。当前,众多国家将海上风电作为加快推进能源转型的核心路径。我国发展海上风电拥有天然优势。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可利用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根据中国气象局风能资源详查初步成果,我国5米至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范围内,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无论是在可开发的资源量上,还是在技术、政策层面,我国海上风电目前已基本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 
  
 不过,装机量不断增长,也给国家补贴制造了难题。不可否认的是,海上风电是目前度电成本最高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海上风电目前0.85元/千瓦时的标杆电价,约合每千瓦时电补贴0.4元左右,是陆上风电度电补贴金额的3倍左右。与此同时,政府补贴缺口正在拉大,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测算,截至2018年底,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已经达到2000亿元。 
  
 补贴缺口问题需要积极解决,但也要考虑到海上风电现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陆上风电发展较早,通过十余年的补贴,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技术也得到长足进步,在大部分地区能够实现平价上网。但是,海上风电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未来几年是技术创新和变革的关键期,仍有很多降本增效空间。比如,通过应用大型化机组,可以有效降低初始投资、安装与运维费用;再加上大规模开发所形成的规模效应、专业化施工船舶和设备的投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的普及等,都将带动全生命周期成本下降,以及发电效率提升。 
  
 一个产业走向成熟难免要经历“断奶”的阵痛,可再生能源退补是大趋势,但如今我国海上风电刚进入高速发展期不久,政策调整还要确保产业 健康 发展不受影响。因而,政策的连续性对起步阶段的海上风电产业至关重要,不搞“一刀切”也应当是海上风电退补的基本原则。逐步退坡,保证一定的市场容量,有助于海上风电进一步发展。同时,考虑到国家补贴的现实困难,以及发展海上风电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国补稳步退出的同时,直接受益于海上风电发展的相关省份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高瞻远瞩,接力补贴,为海上风电发展营造稳定的政策环境,助力其尽快走完关键成长期,成为地方经济 社会 发展的新引擎。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海上风电再次迎来不确定性

8. 海上风电场的介绍

海上风电场多指水深10米左右的近海风电。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的优点主要是不占用土地资源,基本不受地形地貌影响,风速更高,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更大(3~5兆瓦),年利用小时数更高。但是,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技术难度也较大,建设成本一般是陆上风电场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