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是什么

2024-05-13

1. 白鳍豚是什么


白鳍豚是什么

2. 人工饲养白鳍豚叫什么?

白鳍豚是仅产于我国洞庭湖和长江中下游的水生哺乳动物,是比大熊猫还要古老的“活化石”,以其珍稀、科研价值高而举世瞩目。白鳍豚的大脑、声纳系统和皮肤结构,在水生生物学、动物声学、生物物理学、仿生学和军事科学上,都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活体白鳍豚很难捕捉,人工饲养则更为不易。1980年,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长江通往洞庭湖的口湾里,捕获到一只负伤的3岁的雄性白鳍豚,在其伤愈后,为它取名“淇淇”,放在人工池塘里饲养,并进行系统的研究。淇淇是目前捕到的第一条活的白鳍豚,也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人工饲养的白鳍豚。2002年7月14日,约25岁“淇淇”在人工成功饲养22年半后去世,在淡水鲸类动物中已属老龄。

3. 白鳍豚是什么?

鲸和海豚都生活在广阔的海洋里,但有四种淡水豚则终身生活在江湖里。中国特有的动物白鳍豚就是其中一种,世世代代在长江中、下游各干流中栖息,也见于洞庭湖、鄱阳湖。
白鳍豚体表和各“鳍”都为灰白色,腹面为白色。成体的重量一般约为100千克,大的也不过200千克。嘴狭长呈鸟喙状,向前突出30厘米左右,约有牙齿130颗,都很锐利,却不是用来咀嚼的,因为白鳍豚吃鱼全是“囫囵吞枣”。常数头或十数头成群在水中游弋觅食,每隔几十秒或几分钟头顶露出水面呼吸一次。白鳍豚因为需要呼吸空气,从来也不会在水底睡大觉,睡觉时也照常游动,毫不停留,只是动作缓慢而已。
白鳍豚是一种哺乳动物,2000万年前原在陆地上生活,后来由于水陆变迁,才移居水中。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前肢成为鳍状,后肢退化消失,身体外形变得同鱼类相似。但白鳍豚仍保持哺乳类的生理特征,唯有眼睛因为长江水混浊而退化,像两颗豆子一样镶嵌在额头两旁;鼻子只剩一个小小的圆孔,长在头顶上;听觉却特别灵敏,可以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在游动时不致碰撞,还能迅速而准确地找到食物;大脑也很发达,有一定的记忆和思维能力。
白鳍豚的数量十分稀少,据估计仅约二百头,是世界上四种淡水豚中数量最少的一种。
由于白鳍豚具有特殊研究价值,备受科学界重视,公认为珍贵动物。目前,除严加保护外,并设法人工驯养,以便进行广泛研究。

白鳍豚是什么?

4. 白鳍豚有什么特点?

白鳍豚又名白鳍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也是世界上昀濒危的鲸目动物。
白鳍豚仅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流域,具长吻,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喜欢群居,性情温顺谨慎,视听器官严重退化,声呐系统特别灵敏。
白鳍豚至20世纪7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使其种群数量减少,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白鳍豚不仅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昀濒危动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曾经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2011年7月6日,在长江中打鱼的渔民,发现3头白鳍豚出现在长江江面上。

5. 白鳍豚为什么需要保护

你好亲[微笑因为]白鳍豚这一稀有的淡水鲸类对于维持长江水系的生态平衡,对于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因为  因为在保护白鳍豚的时候,需要通过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去保护的。而他们所生存的这个环境,也正是我们人类所生存的环境,保护他们所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所生存的环境,这也可以说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只有生存环境变好了,这一些物种才不会越来越少,最后灭绝,而这些物种不会灭绝,那么人类也可以在这种环境下得以生存。

如果环境没有受到保护,反而越来越恶劣,那么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人类将遭遇很大的威胁。

在我们看来,白鳍豚基本上是生活在长江流域里,最开始的时候,它的数量也是非常多的。

这些白鳍豚生活在长江水域当中,长江流域中除了一些自然的物质,就是这一些动物的存在,整个长江流域内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链,动物有着自己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他们繁殖的过程中同时也有的白鳍豚被捕食,当时的这个情况下,数量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摘要】
白鳍豚为什么需要保护【提问】
你好亲[微笑因为]白鳍豚这一稀有的淡水鲸类对于维持长江水系的生态平衡,对于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因为  因为在保护白鳍豚的时候,需要通过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去保护的。而他们所生存的这个环境,也正是我们人类所生存的环境,保护他们所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所生存的环境,这也可以说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只有生存环境变好了,这一些物种才不会越来越少,最后灭绝,而这些物种不会灭绝,那么人类也可以在这种环境下得以生存。

如果环境没有受到保护,反而越来越恶劣,那么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人类将遭遇很大的威胁。

在我们看来,白鳍豚基本上是生活在长江流域里,最开始的时候,它的数量也是非常多的。

这些白鳍豚生活在长江水域当中,长江流域中除了一些自然的物质,就是这一些动物的存在,整个长江流域内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链,动物有着自己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他们繁殖的过程中同时也有的白鳍豚被捕食,当时的这个情况下,数量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回答】
你好亲[微笑],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还请给个赞哈,你的赞是对我的最大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事事顺心,谢谢亲了[心][心][心]【回答】

白鳍豚为什么需要保护

6. 白鳍豚有什么特征

可爱的白鳍豚
白暨豚(bái jì tún)(Lipotes vexillifer)脊椎动物,哺乳纲,淡水豚科。又称白鳍豚。为我国特产的1种小型鲸。体呈纺锤形,长1.5~2.5米,重可达230公斤。吻部狭长,约30厘米,前端略上翘。喷气孔纵长,位于头顶左侧。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身体背面浅蓝灰色,腹面白色。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白暨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以淡水鱼类为食,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寿命可达30多年。白暨豚依靠回声定位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在生物学、仿生学和生理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科学研究价值。近年,湖北、安徽和江苏等地正在开展对白暨豚的科学研究工作。由于数量稀少,又为世上稀有的古老动物,现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7. 白鳍豚生活在什么地方

问题一:藏羚羊,大熊猫,白鳍豚,珙桐,杨子鳄,分别生活在我国的地图上什么地方?  藏羚羊:青海, *** 。 
  大熊猫:四川,云南,重庆。 
  白鳍豚:长江三角洲地区。 
  珙桐:湖北省和周边地区。 
  扬子鳄:扬子江四周水系,长江中下游及太湖地区。 
  谢谢望采纳! 
  
   问题二:白鳍豚的生活习性  白鳍豚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1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温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温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 白鳍豚喜欢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区,很少靠近岸边和船只,但它时常游弋至浅水区,追逐鱼虾充饥。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它的吻宽细长,上下颌长有130多枚圆锥形的同型齿,可它却懒得咀嚼,只管张口吞下鱼食,消化能力很强。 白鳍豚喜在远离岸边的江心主流区活动,为疏人性豚类。在行动中有集群习性,常三五成群活动,偶尔也进入湖泊、支流与长江干流汇合处活动。白鳍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动物,每次呼吸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鳍,出水呼吸时间约1―2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20秒。长潜时可达200秒。每隔一两分钟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有时会喷出水花,出水呼吸时会发出声响。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它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众称为“白鳍拜江”。白鳍豚是肉食性动物,其视觉很差,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讯号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 白鳍豚食性以鱼为主,常在浅滩、岔流以及支流汇合处觅食。其食量甚大,一般摄食量可占体重的10%―12%。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

白鳍豚生活在什么地方

8. 白鳍豚生活在什么地方?

问题一:藏羚羊,大熊猫,白鳍豚,珙桐,杨子鳄,分别生活在我国的地图上什么地方?  藏羚羊:青海, *** 。 
  大熊猫:四川,云南,重庆。 
  白鳍豚:长江三角洲地区。 
  珙桐:湖北省和周边地区。 
  扬子鳄:扬子江四周水系,长江中下游及太湖地区。 
  谢谢望采纳! 
  
   问题二:白鳍豚的生活习性  白鳍豚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1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温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温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 白鳍豚喜欢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区,很少靠近岸边和船只,但它时常游弋至浅水区,追逐鱼虾充饥。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它的吻宽细长,上下颌长有130多枚圆锥形的同型齿,可它却懒得咀嚼,只管张口吞下鱼食,消化能力很强。 白鳍豚喜在远离岸边的江心主流区活动,为疏人性豚类。在行动中有集群习性,常三五成群活动,偶尔也进入湖泊、支流与长江干流汇合处活动。白鳍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动物,每次呼吸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鳍,出水呼吸时间约1―2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20秒。长潜时可达200秒。每隔一两分钟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有时会喷出水花,出水呼吸时会发出声响。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它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众称为“白鳍拜江”。白鳍豚是肉食性动物,其视觉很差,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讯号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 白鳍豚食性以鱼为主,常在浅滩、岔流以及支流汇合处觅食。其食量甚大,一般摄食量可占体重的10%―12%。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