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贷后管理的措施

2024-05-12

1. 加强贷后管理的措施

法律分析:在公司的管理制度方面,提倡考核制度的激励,激励员工的积极性。针对该行带后管理薄弱现状,积极探索贷后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信贷人员做好贷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积极探索贷后管理评价考核的手段方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加强贷后管理的措施

2. 贷后管理的介绍

长期以来,贷后管理一直是我国银行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由于在信贷经营中存在的惯性思维和做法,当前的贷后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中,已将授信后管理和问题授信处理作为银行授信业务的重要环节予以强调和规范,充分说明加强贷后管理的重要性。

3. 贷后管理的意义

贷后管理是什么意思?会影响征信吗?

贷后管理的意义

4. 贷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贷后管理风险防范的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变化“重贷轻管”意识:贷后管理是信贷风险管控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一方面,通过合理的贷后查验可以及时处理顾客的“迹象”性风险,提前干预,提早处理。另一方面,通过进行贷后查验,可以立即掌握顾客的金融业务需求,向用户们提供个性化服务,减少用户流动率; 
   2、制订有效的贷后管理方法:银行有关部门应进入到底层调查分析,根据贷款风险大小、金额大小、表内和表外、合同类型、是不是起诉、十级归类等颁布多元化、可执行性强的贷后管理方法; 
   3 、充分利用好顾客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顾客风险预警智能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扩展,系统化、专业化对贷后管理阶段进行各种操作,明确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客服经理要依据风险预警系统提供的 不一样  数据信号,融合本地经济发展特性,对信贷风险性进行精确分辨; 
   4 、提升客服经理业务素质提高:一方面要创建客服经理级别的管理方案,根据其综合能力、历史时间主要表现、股票投资风险明确相应级别,根据级别来设定业务管理权限,确立其实际可以管理哪种种类的顾客,按时进行考评、调节,推行末位淘汰制。另一方面,要提升日常培训工作,提高信贷工作人员对风险的鉴别、检测、预警、 解决的工作能力; 
   5 、自主创新贷后查验方法:换别人贷后查验。信贷管理单位要机构不同的信贷工作人员交叉式进行贷后查验;建立年审规章制度。制订规范化贷后管理工作,信贷管理单位、 审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等根据日常运营中看到的迹象问题,结合监督机构查出各种 “问题”贷款,经常去所属营业网点或是客户地(居所)进行检查,严厉做好风险防控措施,预防地区风险、领域风险,对风险问题早预警、早处理。
  以上就是贷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相关内容。
  贷后管理风险防控简介    
  信贷业务 飞速发展,信贷经营规模不断澎涨,为适用县区 “三农”工作发展、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及银行本身业务市场的拓展,充分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信贷营销推广工作获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贷后管理工作十分落后, “贷后管理”变为“过后管理”,新时期,农村商业银行提升贷后管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写的是贷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5. 贷后管理的概念

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的信贷管理。

贷后管理的概念

6. 目前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重心错位。一是基层信贷员经营观多,风险观少。重收息,轻收本,对贷款管理更多地注重于能否收息,较少关注能否到期还贷。二是静态、割裂式管理多,动态风险管理少。信贷员往往注重调查、发放和收回“三点式”管理,缺乏对贷款动态监管、预警措施。三是现有的考核指标使贷款管理注重短期和局部效益的多,追求长期和整体利益的少。每年压贷销户的要求没有在经营目标责任制和相关指标任务分解中予以考虑,使基层经营者往往更多考虑到自己的任期利益,认为压贷销户,会使存款减少,利息收入减少,因此,对于处于衰退期,但经营尚正常,能按时收息,有一定的存款的企业,基层不愿退出。
 (二)责任界定模糊。强调贷款发放责任的多,注重贷后管理的责任少。新的信贷规则对调查、审查、审批、经营四个环节的主责任人责任界定和追究都有明确规定,但对具体从事贷后管理的经营环节的经办责任没有明确界定。另外对旧贷管理责任认定也不明确。在贷款管理中新官不理旧账,后任不负前责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支行行长和信贷人员都愿意从自己开始发放和管理好每一笔新增贷款,对管好旧贷既缺乏强烈的责任心,也缺乏管好的信心。少数信贷人员对旧贷放任自流,不愿意办理借新还旧,不愿意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资产保全度上,放弃了监管。
(三)激励机制缺失。信贷员只有责任无奖励,只有义务无权力,不良贷款清收盘活有奖励,但对在正常形态中反映处于事实不良的贷款,通过完善手续借新还旧或由中间状态进行转化提升,不仅得不到奖励,还要承担不让其继续恶化的责任。信贷管理也需要成本,这样的观念还没有树立起来,存款、清收、贴现等都有专项费用,并可兑现到个人,但贷款管理却没有费用。
(四)工作措施不到位。
一是管理信息不对称。客户的经营管理信息是不断在变化的,而管户客户经理对客户信息的掌握却是静态的,有的客户经理只在收息、到期、展期、评级时到企业财务部门去收集报表。
二是与客户接触不对等。经营行对客户风险分析和把握在很大程度上过多地依赖于管户客户经理,但由于受激励、动力、内部办事效率和自身感受所限制,客户经理底气不足,每次下企业,只能到财务部门看一看,与企业副总、总经理接触很难,难以掌握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变化。
三是人员偏少,管理素质不高。信贷人员工作量大,配备人员少,大量的时间用于转期材料准备、收息、立项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对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趋势的分析不透,对企业动态了解不深,并且存在着信贷管理的知识和信贷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四是信贷管理合力还未形成。

7. 如何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贷后管理就是客户经理(信贷员)一定要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力求对客户进行全面、广泛的了解,一方面要注意客户在日常的活动中是否出现不道德的谋利和不讲诚信的行为。
     如何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1、转变思维模式,正确认识贷后管理的作用 
    在利率市场化、融资脱媒化大趋势下,各级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存量客户的重视和精细化管理。贷后管理是存量客户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尽职的贷后管理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风险预警。通过有效的贷后管理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快速化解,可以起到降低风险化解成本、减少经营损失的作用。二是存量客户深度挖潜。应该认识到贷后管理的过程是巩固客户关系和业务需求挖掘的契机。三是以管理创造价值。通过抓好贷后管理中的基础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杜绝客户信用评级中断、贷款临时性逾期等增加经济资本占用的事项发生,直接创造价值。
     2、完善贷后管理制度体系化建设 
    一是有机整合客户维度和产品维度的贷后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二是贷后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定差异化贷后检查流程和内容,并根据不同产品风险特征和审批要求,制定标准化的检查要点和模板。三是创新小微企业管理制度和模式。针对小微企业客户可以创新开展贷后管理外包模式:即将上门走访、资料收集等环节的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公司,由外包人员将相关检查资料整理后提交给银行贷后岗人员,由贷后岗批量开展贷后检查和风险排查。“贷后外包”既解决了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又能通过批量处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还能发挥外包人员的独立监督作用。
     3、整合岗位设置、明晰管理责任 
    一是设立单独的信贷管理部门,独立开展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二是在岗位职责上遵循“谁经营谁管理”的.原则,明确客户经理为贷后管理第一责任人;同时,在信贷管理部门设置贷后管理岗,整合信贷经理、风险经理的贷后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客户经理是否按照要求完成贷后管理各项规定动作,核查客户经理所做的贷后检查记录和结论是否恰当,以及对客户经理检查发现或内外部信息披露存在风险信号进行跟踪管理;并不定期深入贷款企业,对客户经理检查结论和客户风险进行实地核查,落实贷后管理“四眼”原则。
     4、强化贷后激励约束考核 
    一是在经营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贷后过程管理的量化评价考核指标,促进经营机构重视贷后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增加客户经理风险薪酬考核比重,建议加大授信业务风险薪酬比重,并将大部分风险薪酬与客户经理在贷后管理的劳动付出和履职程度进行挂钩,并按照“尽职免责”的考核原则清算客户经理应得风险绩效,提高客户经理贷后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对贷后管理岗人员设置明确的量化考核指标,将贷后管理岗绩效适当与经营业绩挂钩,与客户经理共享绩效、共担风险,二位一体,提高贷后管理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5、加强贷后管理与贷款申报、授信审批环节的衔接 
    一是建立贷后管理与授信审批的联动机制。将贷后管理资料、检查报告纳入存量客户授信申报资料中,利用授信审批审查机制对贷后工作质量进行审核校验,以此有效提高贷后管理工作执行力和检查报告质量。二是建立贷后管理与信贷业务经营部门的联动机制。将贷后检查和内外部审计发现问题的客户提交信贷经营部门,通过控制贷款支用、限制业务准入等方式,督促客户完成风险事项整改,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如何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8. 什么是贷后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