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的调整,属于货币政策吗?

2024-05-17

1. 汇率的调整,属于货币政策吗?

不属于。
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汇率是由市场自由定价形成的。汇率的高低可以是说是受到各种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影响而产生的结果。
而货币政策主要是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主要通过: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和基准利率来调节。

汇率的调整,属于货币政策吗?

2. 货币对的汇率

汇率瞬息万变。 市场的供求决定了货币的价值,外汇市场上一种货币的价值由另一种货币表示。 在一个货币对中,第一种货币叫做“基准货币”,第二种货币叫做“计价货币”或“相对货币”。当您进行货币交易时,您买入基准货币,卖出计价货币。 汇率告诉买家买入一单位基准货币要花费多少计价货币。 货币对的顺序通常不变,这是行业的普遍做法。 例如,货币对USD/JPY(USD是基准货币,JPY是计价货币)。 您所见的货币对顺序不会发生改变。 所以,您是买还是卖取决于交易方向。 例如: USD/JPY-您可以用USD买入JPY,或者是用JPY买入USD。举个例子: EUR/USD 1.2500意味着您需用1.25美元来买入1欧元。 也可以说成是,若您卖出1欧元就会得到1.25美元。 所有的交易都同时涉及买入一种货币和卖出另一种货币。 如果在第二天,欧元对美元升值,汇率变为1.26,那么您当初买入的每一欧元都将给您带来1美分的收益。 如果您进行反方向交易,那么您当初卖出的(在1.25卖出)每一欧元都将给您带来1美分的损失(因为此时的1欧元需要您拿1.26美元来“回购”)。

3. 目前央行货币调节方式转变的原因

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因素,我认为应该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多变。中国经济影响着世界经济,而世界经济又极大的影响着中国经济。前不久的中美贸易战就是很好的说明。去年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转为松紧适度,我认为是更偏向灵活地决策机制,是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而积极主动作出相应调整的信号。【摘要】
目前央行货币调节方式转变的原因【提问】
您好,我正在帮您查询相关的信息,马上回复您。【回答】
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因素,我认为应该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多变。中国经济影响着世界经济,而世界经济又极大的影响着中国经济。前不久的中美贸易战就是很好的说明。去年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转为松紧适度,我认为是更偏向灵活地决策机制,是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而积极主动作出相应调整的信号。【回答】

目前央行货币调节方式转变的原因

4. 目前央行货币调节方式转变的原因

除了数额巨大的流动性投放外,央行流动性工具的创新也很频繁。美联储新创设的向金融机构和货币市场融资的主要政策工具基本都是以数量工具为主的,例如面向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定期拍卖便利(TAF)、面向一级交易商的短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和一级交易商融资便利(PDCF)、面向票据发行机构的商业票据融资便利(CPFF)、面向货币市场投资者的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便利(MMIFF)等。其中,一级交易商融资便利允许一级交易商像存款类金融机构那样通过贴现窗口借款,其利率是固定不变的,而资金数量取决于交易商的需要。这是典型的数量型调控。而且美联储不需要预设一级交易商融资便利的流动性投放规模,完全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提供资金,这是传统的利率调控无法做到的。此外,数量调控工具的创新还大大扩展了央行提供流动性的范围,流动性投放的针对性、精准性更高。美联储的流动性支持对象不再局限于银行,而是面向各类金融机构、特定金融市场【摘要】
目前央行货币调节方式转变的原因【提问】
除了数额巨大的流动性投放外,央行流动性工具的创新也很频繁。美联储新创设的向金融机构和货币市场融资的主要政策工具基本都是以数量工具为主的,例如面向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定期拍卖便利(TAF)、面向一级交易商的短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和一级交易商融资便利(PDCF)、面向票据发行机构的商业票据融资便利(CPFF)、面向货币市场投资者的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便利(MMIFF)等。其中,一级交易商融资便利允许一级交易商像存款类金融机构那样通过贴现窗口借款,其利率是固定不变的,而资金数量取决于交易商的需要。这是典型的数量型调控。而且美联储不需要预设一级交易商融资便利的流动性投放规模,完全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提供资金,这是传统的利率调控无法做到的。此外,数量调控工具的创新还大大扩展了央行提供流动性的范围,流动性投放的针对性、精准性更高。美联储的流动性支持对象不再局限于银行,而是面向各类金融机构、特定金融市场【回答】

5. 货币汇率的介绍

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汇率是指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价1格。如果把外汇也看成是一种商品 ,那么汇率既是在外汇市场上用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例如,1美元 = 110日元,表示1美元可以换110 日元。 汇率的表示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货币汇率的介绍

6. 货币汇率的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在金本位体系下,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供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仅限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由于黄金输送点和物价的机能作用,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5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汇率从未发生过升贬值波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5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合作机构(1945年12月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规定了各国必须遵守的汇率制度以及解决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措施,从而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概括起来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具体内容是:美国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为1盎司黄金=35美元。其它货币按各自的含金量与美元挂钩,确定其与美元的汇率。这就意味著其他国家货币都钉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限度内波动,1971年12月后调整为平价上下2.25%波动,超过这个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各会员国如需变更平价,必须事先通知基金组织,如果变动的幅度在旧平价的10%以下,基金组织应无异议;若超过10%,须取得基金组织同意后才能变更。如果在基金组织反对的情况下,会员国擅自变更货币平价,基金组织有权停止该会员国向基金组织借款的权利。

7. 怎样改变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效率

政策手段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公开市场业务。这是发的国家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公开市场业务就是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从而达到减少获增加市场流动性的目的。若流动性过剩,那么央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有价证券收回现金,这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若流动性不足,则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从而增加市场流动性,这属于宽松货币政策,由于操作上的主动性,也称作扩张性货币政策;
第二,法定准备金率。这在我国使用比较多,法定准备金率是银行收到一笔存款所需要存入中央银行的比例。法定准备金率和货币创造乘数直接相关,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创作乘数越小,起到收拢资金的作用,反之则反是;
第三,银行贴现率。银行贴现率事实上就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提高贴现率,银行借款成本增加,流动性减少;贴现率降低,银行借款成本下降,流动性增加。当然这都是理论上的说法,在现实中,商业银行很少向中央银行借款,因为这将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声誉,导致客户流失,如果商业银行资金非常紧缺,必须向中央银行借款时,利率再高也是要借的,因此贴现率对货币的控制作用并不明显;
第四,道德劝说。就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警示等。

怎样改变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效率

8. 央行调整货币汇率的方式

  央行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来调整本国货币的价格。
  第一,央行和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了货币最初的兑换价值,并且他们会根据自身的状况来决定货币的价格。
  案例:中国央行在2005年7月21日宣布取消盯住美元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转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币从8.2765上涨至8.11,升值2.1%。
  第二,央行和政府也会根据自身需要和自身的经济状况来控制市场中货币的汇率,甚至于在必要的时候直接干预市场稳定汇率。
  案例:2012年5月,日本央行因日元持续升值危害日本出口经济,日本央行连续入市干预日元走势,大量买入美元卖出日元以阻碍日元升值。但是日元汇率在短暂贬值后,继续上涨,并未理会日本央行的干预。
  第三,央行通过调节货币的存贷款基准利率,来影响本国货币和资产的价值,从而影响本国货币的价格。
  案例:2016年6月9日,韩国央行意外宣布将政策利率由1.50%降至创纪录低点1.25%,此前市场预计该利率将维持于1.50%不变。决议公布后,美元/韩元大幅上涨,盘中触及日内高点1159.45。韩国央行通过下调利率来影响韩元汇率,以达到提振出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