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中国金融界有哪些大事件?

2024-05-14

1. 2015 年中国金融界有哪些大事件?

如下:
金融领域的改革:
1、市场利率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大额存单推出;贷款利率市场化等。
2、股市上有注册制确定两年内推出、新三板的爆炸式增长、上海国际板、A股熔断机制、养老金入市政策落地等。
3、银行方面有存款保险制度推出;民营银行扩容(包括网商、微众银行等)。
4、连续降息!1年期定期存款从2.75到1.5!贷款现在5年期以上也只有4.9,而2014同期是6!
金融领域的开放:人民币纳入SDR货币。“一带一路”相关的“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

介绍
2015年注定是中国股市难忘的一年。
从牛市起步到疯牛的形成,再到股市暴跌导致个股流动性丧失。下跌以多米诺骨牌式的反应上演:先是机构主动降杠杆,随后前期大涨的个股开始暴跌,导致高比例配资账户开始爆仓,配资平台为自保开始强制平仓,使得更多的股票暴跌,最后甚至连非配资账户也开始抛售股票。
2015年短短一年内,央行4次降准、5次降息,其中包含两次“双降”,让整个市场的融资成本下降。
今年以来在央行5次降息4次降准影响下,银行利率持续下调、活期存款利率低至0.35%,宝宝类收益率走低跌破3%,整个活期理财市场让人顿失信心。不过,随着市场利率的不断下降,更多的投资渠道开始涌现,比如互联网金融产品等,这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5 年中国金融界有哪些大事件?

2. 2015最新政策和金融大势

“一个狗熊追两个人。其中一个人说完蛋了,咱们哪儿跑得过狗熊啊;另一个人说没关系,只要我跑得比你快。”近日,著名经济学家汪同三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发表演讲,谈美国金融危机严峻考验下的中国经济。他用这个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目前的不利环境下,中国仍有很多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利条件。虽然要跑过金融危机这只“狗熊”很困难,“但只要我们响应国家的积极政策,把自己的事办得好一点,中国就有希望”。

  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汪同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他认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深远,2009年,世界经济将出现第二次大战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虽然困难前所未有,但中国仍然拥有几大有利条件。

  首先,30年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增长,国力明显增强。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不断加强。

  其次,我国财政金融形势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国债规模还有增发余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较大;而且国民储蓄率较高,外汇储备较多,资金供给比较充裕,金融体系基本健康,抵御外部冲击能力较强。“这是我们所具有的一个优势,其他国家不具有,(所以)我们可以搞震惊世界的4万亿(投资)”。

  第三,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和回旋余地比较大。

  第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们的体制环境越来越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逐步提高,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上升。

  汪同三最后还强调了我国战胜目前困难的一个最重要条件,即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越来越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汪同三: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3. 金融领域2014年发生的最大三件事

范围呢?全世界,还是仅指中国?

中国三件事:
1.互联网金融兴起!(P2P、众筹、各类互联网金融服务新型业态出现)
2.民营银行获批;
3.股市复苏;

世界三件事:
1.卢布贬值,暴跌直接影响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
2.全球范围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数家企业登陆股市;中国监管态度支持包容创新;
3.中国民营银行获批,世界最富活力经济体金融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金融领域2014年发生的最大三件事

4. 2011年主要国内国际主要金融大事件

1月1日——(1)爱沙尼亚共和国正式加入欧元区。
2月18日——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法国举行。
3月7日——香港证券交易所将延长与A股重叠交易时间,交易时段由现在的4小时延长至5小时。 4月15日——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8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评级展望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信用评级。
9月12日~14日——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
11月3日~4日,G20峰会在法国戛纳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5. 2014 年中国金融界有哪些大事件?

2014年可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度,就单单拿金融界来说就能说明。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仅供参考。
首先要说说中国人民银行降息的事。我的看法是,这次调息,可能主要是帮助那些跟不上时代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国企,这提供给他们一个喘息的机会,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似乎并不是那么明智,毕竟这种降息措施并没有普遍化。

到了年末的时候,中国的股市大涨。其实,站在国家的角度,股市的稳定就是为经济发展而服务的,这点毋庸置疑,所以不管是上涨还是下跌,只要没失去控制,还能保持相对的稳定,那就可以了,而这次上涨就属于国家的宏观控制,这主要是为了帮助一些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的问题。

新出台了存款保险制度。其实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效用的,毕竟在明面上是说存款更有安全保障,但是话又说回来,这种好处是不是这么显而易见呢,我觉得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这种制度可能会不利于一些小银行的发展,也许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不好的影响,但总而言之,政府提出这样的举措,总是利大于弊的,毕竟是为人民着想。

最后说说央行发布的首套房新规。近来买房成了一种火爆的话题,慢慢的也引起了国家的注意,这不,很多人都在说,这套新规是政府在“救市”,可能一定程度上是这样,但就现如今的状态,我看还达不到这个层次。
说了这么多,不论结果如何,其实都表明了政府的态度,积极应对,以人民群众为先,我认为是个不错的现象。

2014 年中国金融界有哪些大事件?

6. 近期国内外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请高手列举一下!

不是高手,但可共同探讨。
1.近期国内经济金融热点:一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一系列货币和财政政策。如调整货币贷款利率,缩短周期经营。调高人民币比值率。机动运用外汇比例。
2.世界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美元贬值带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投资者对美元失去信心。实施“退出战略”。

7. 2014年经济问题事件汇总或者金融大事件汇总。。

2014金融市场10大事件回顾    

转眼又到年底了,回头看看,这一年过得也还真快,我们一起回头看看这一年金融市场都发生了什么大事。
 
1“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是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金融,也因此成为自诞生以来最快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新词汇之一。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全面渗透金融业的一年,从移动支付技术升级,到场景建设,再到金融产品创新,它的成长正改变着未来金融的形态。
 
2 五大民营银行获批
 
2014年7月,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获批筹建,9月底,上海华瑞银行、浙江网商银行获批,至此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全部出炉。五家民营银行的获批,是自国家允许民间资本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来的重大突破,打破了我国银行业对民营资本有行业准入的限制,可以预见,民营银行的诞生将对当前金融体制带来巨大挑战;而互联网金融基因的引入将真正倒逼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个人金融消费也将产生连锁突变。
 
3 保险“新国十条”落地
 
2014年8月13日,保险业“新国十条”终于揭开了面纱,政策一经落地,立刻在业内掀起了热议。“新国十条”明晰了未来保险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也勾勒出了保险业转型升级的新蓝图。业界认为,此次“新国十条”无论是目标还是细节内容都赋予了保险行业前所未有的历史地位,在当今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对保险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4 银行收费新规
 
从今年8月1日起,由国家发改委、中国银监会联合制定的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新规实施。
 
对此前备受争议的借记卡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今年8月1日也进行了调整。对于银行客户账户中(不含信用卡)没有享受免收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申请,为其提供一个免收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账户(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计算下来,一张借记卡一年至少可以省下几十元的费用。
 
银行工作人员说,银行个人客户账户管理费、年费等收费项目也是银行收入来源的一部分,新规出来以后,这些费用不能再收了,对银行来说,短期收入可能有影响,但不会太大。从长期来看,改革对银行和客户都是有利的,银行通过透明合理与规范的定价和收费提升自己的服务,跟客户之间有更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5 “沪港通”启动
 
2014年11月17日上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在上海、香港同时举行沪港通开通仪式。一时间,沪港通成为两地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业界认为,这标志着A股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是资本市场重大制度创新,是对外开放的一个试验田,在内地和香港架起一座桥梁,为未来探索出一个资本市场全面开放的经验。
 
6 央行“意外”降息
 
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自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央行上一次宣布降息是2012年7月6日。根据政策,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是自2008年11月27日以来最大的一次降幅。时隔两年,央行再次降息。降息的影响不言而喻,股市、楼市、银行等各家金融机构纷纷对此作出了回应。
 
7 存款保险制度征求意见
 
2014年12月1日下午,酝酿21年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破题。由央行起草的《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到12月30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存款保险覆盖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和外币存款,包括个人储蓄存款和企业及其他单位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央行表示,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能够为99.63%的存款人提供100%的全额保护,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大大增强中小银行的信用和竞争力,其影响和作用还有待检验。
 
8 A股疯涨
 
超越美股历史成交量峰值2014年11月底,中国股市指数一路高歌猛进,2500、2600、2700、2800、2900、3000、3100点都已被轻松突破。12月19日,沪指更是放量涨3.67%站上3100点,再创4年新高。A股成交量更是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超越美股历史上的成交量峰值,成为历史上一国股市单日成交量的最大值。目前,A股还在疯狂,让人不禁要问:A股牛市真的来了吗?
 
9 人民币暴跌,创今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
 
12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6.1855,再创4个月新低,与上一交易日相比,跌幅达0.21%。 12月9日早盘时,人民币一度暴跌逾300点,突破6.20关口,跌幅一度达0.54%,创今年3月20日以来盘中最大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人民币已经连续两天出现暴跌,周一时,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暴跌225点至6.1727,跌幅0.36%。对于12月9日人民币暴跌的原因,有分析人士指出,可能受到市场普遍预计中国央行将继续推出更多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市场预计,中国央行或将最早于本周宣布调降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放宽流动性。
 
10 房贷新政出台
 
2014年9月30日下午6点,央行、银监会下发通知:调整住房信贷政策,二套房认定实行“认贷不认房”。以前首套房还清了贷款再买房,就享受不到首套房贷款优惠,现在则可享受最低首付款比例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的优惠。业界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产生了越来越强的改善型住房需求。二套房对于现阶段的国人来说,更多是改善型住房需求,而非投资投机需求。房地产信贷政策要在抑制投资投机需求的同时,满足自住及改善型需求。
   

最后说一句请给分。。。话说你是哪个学校考

2014年经济问题事件汇总或者金融大事件汇总。。

8. 2017金融业有什么大事件?

即将过去的2017年,必然是载入中国金融业史册的一年。趣店风波、“无现金时代”之争、资管行业大一统、人工智能崛起……金融乱象纠偏的背后,无不透露着日渐鲜明的监管信号。

现金贷“生死劫”
——趣店引发的“血案”
这是一个突发事件和一轮监管政策共同作用之下的结果。要不是随后趣店CEO罗敏一番“借钱不还,就当做慈善了”的高调《回应一切》,也不至于让其盈利模式背后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畸高利率等问题,揭开了现金贷乱象最后的“遮羞布”,现金贷江湖的那些恩恩怨怨也不会如此近距离地与世人对视。
今年以来,中国互联网金融公司赴美上市后谱写出一篇篇资本神话,趣店科技便是主角之一。10月18日上市当天,趣店股价上涨43%,市值一度突破100亿美元,可谓风头无两。而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和信贷、拍拍贷、融360等公司身上。但随着风险的集中暴露,对于现金贷的监管骤然而至,甚至比预期更为严厉。
12月1日晚,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统筹监管,开展对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随之而至的,还有12月8日、12月13日分别下发有关网贷市场监管的通知与条例。
政策密集下发透露出强烈的监管信号:网络小贷、现金贷等业务的“野蛮生长”将在“纠偏”中迎来急刹车。

四大行牵手BATJ
——争相布局金融科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逐渐渗透到金融交易的前中后台,科技在打破金融旧秩序、助力金融创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无科技 不金融”渐成业内共识。
风口之下,各大平台纷纷抢滩科技金融,纵观2017年,BATJ(百度、蚂蚁金服、腾讯、京东金融)纷纷与国有四大行达成合作,科技金融的热度可见一斑。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与中国建设银行牵手,将共同推进建行信用卡的线上开卡业务,以及线上线下渠道业务、电子支付业务合作;6月,京东金融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金融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将布局金融技术、消费金融、企业信贷等领域;腾讯与中国银行推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随后,百度与中国农业银行也宣布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巨头的介入,标志着科技金融领域的竞争在日趋激烈的同时,也正式进入以AI为代表的智能化阶段。
业内专家认为,金融领域的前沿科技应用才刚刚开始,新技术将对传统金融业带来持续影响,其前景令人振奋,但风险仍需受到高度关注。 

从“无现金时代”之争
到网联的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金融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逐步建立了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其中最显著的莫过于Fintech在第三方支付中的运用,甚至颠覆了传统的消费模式。事实上,目前中国已经是第三方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最发达的国家。
年初,支付宝曾宣称要用5年的时间把全中国推进到“无现金社会”,而微信早在2015年也曾发出倡议。虽然这一说法引爆了市场争议,但互联网巨头们对于抢支付市场的疯狂争抢从侧面证明了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热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网络支付在带来了便利之余,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包括个人信息的保护等等。对于这一飞速发展的市场如何创新监管,考验着监管层的智慧。
央行支付结算司8日4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要求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
“网联成立后,最大的改变是切断了过去‘银行直连’的清算模式,即支付机构通过在多家银行开设备付金账户实现资金的跨行清算,这种做法实际是绕开银联的。”央行清算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按照计划,2017年10月份完成200多家银行接入,年底前完成40家支付公司接入。

资管“大一统”
告别刚性兑付时代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在净值型管理、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第三方独立托管等方面作出非常严格的规定,凸显当下“严监管”趋势,旨在统一同类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防控金融风险。
统一监管背后是近些年资产管理业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众多风险和问题。比如,银行表外理财,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基合作中投向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产品,保险机构“名股实债”类投资等,具有影子银行特征。这类业务透明度低,容易规避贷款监管要求,部分投向限制性领域。而更让外界担忧的是,国内金融业目前所存在的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和关联套利等问题恰恰集中表现在资管业务上。 

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在美元的强势之下,市场对2017年的人民币汇率一度充满担忧。但事实上这样的担忧并未成为现实。总的来看,2017年人民币恢复升值,未来预计将保持总体稳定。
若依人民币中间价角度看来,去年底,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是1美元对人民币6.9370元,而12月25日早上央行公布汇率显示,1美元对人民币6.5683元。 2017年前11个月,银行结售汇-8042亿元,相比2016年-22465亿元,如果是全年口径相比,两者降幅接近六成。对外直接投资成为资本外流第一大项的现象也得到逆转,此外,非居民偿还负债的购汇进程结束。
虽然从去年年底至今,美联储已经4次加息,给人民币造成了贬值压力。不过,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前提下,人民币国际化正在一步步推进。

金融开放路线图:
外资持股比例提高
始于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中国商业银行资产名列全球第一,股市市值全球第二,私营部门债券市值全球第三。
近日,银行、证券基金和期货等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开的消息,引起外资金融机构高度关注,一些外资私募已开始加速布局中国市场。这不仅增添中国金融市场的活力、动力,也将有助于提升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业对外开放对小型金融机构的影响将更为明显,未来外资控股的证券、期货、基金公司有望诞生,外商独资资产管理公司也将越来越多。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
强化调控监管防范风险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其设立强化了统筹协调监管,为对外开放做出制度保障。
金融稳定委员会的设立将统筹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分析研判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做好国际金融风险应对、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和维护金融稳定重大政策。同时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等。
金融行业一向欣欣向荣!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