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中“鸡鸣灯灭不摸金”的意义?

2024-05-16

1. 鬼吹灯中“鸡鸣灯灭不摸金”的意义?

鸡鸣好理解,鸡一叫天亮了,不能再盗墓了;灯灭什么意思呢?说这里头人点灯鬼吹灯,这墓穴的主人是鬼,点着灯了,主人生气了,你来偷我东西来了,一口把灯给你吹灭了。这就是说这鬼啊,不愿意让你动他的墓穴!你得规规矩矩的连磕三个响头,从墓门出去,就别再动啥歪心思了,这叫“鸡鸣灯灭不摸金”。

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这个盗墓也讲规矩,这个规矩是设立摸金校尉曹操留下的吗!肯不不是,是《鬼吹灯》的作者天下霸唱瞎编出来的。
给人感觉盗亦有道。偷东西的盗墓贼,也有他们自己的规矩。就是说盗墓贼是下三滥,你进墓地里面目的就是偷东西的,还管墓地主人高兴不高兴。如果真是墓地主人在天有灵,谁能高兴你进里面偷东西,因此说把蜡烛点上,一灭就走,假仗义!本来就没安什么好心,但为什么有这个规矩呢。

鬼吹灯中“鸡鸣灯灭不摸金”的意义?

2. “鸡鸣灯灭不摸金”,这个说法有什么典故?

“摸金校尉”这个称呼早已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汇,但在《鬼吹灯》这本书出来之前,几乎没人知道这个称谓,所以许多人不禁会认为摸金校尉这个“职业”是作者自己编出来的,但早在接近两千年前这个称呼便已经出现在了史书上。

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最早起源的时代是在三国时期,袁绍的手下陈琳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文中提到曹操设有“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两个专门做些盗墓勾当的官职,所过之处,尸骨遍野,实数人神共愤。
这篇檄文本成为檄文中的经典之作,细数曹操诸多罪过,据说曹操看到这篇檄文之时正值头痛病犯之日,但当他读完檄文之后瞬间惊出一身冷汗,头竟然不疼了。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三国初期各路诸侯势力并起,此事的曹操还是一方小势力,像他这样的势力基本上攻下的城池都是朝秦暮楚,打下的地盘经常会换人,这就造成各方势力一旦打下一个地方之后,势必会将这个地方洗劫一空充填军饷。
长此以往,农民春种等不到秋收,说到底不是个办法,曹操便将目光放到了盗墓之上,这无疑是一个极不光彩的职业,否则讨伐他的檄文中也不会将此当做曹操的罪状,但曹操一直是个“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人,胸怀天下的他只要能够让军队吃得上饭,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以及身后的骂名。
众所周知的是汉朝时期盛行“厚葬”,在曹操盗过的众多墓中,梁孝王的墓应该是他干过的最大的一批“买卖”,很少有汉墓能够有梁孝王的规模,说起来这位梁孝王还是一位“悲情”的人物,他是刘邦的孙子,“文景之治”中景帝的亲弟弟,他的一生享尽荣华富贵,除了皇帝的职位,他几乎能享受的都享受过了,所以没能登上皇位也是他最大的遗憾。

所以为了弥补生前的遗憾,梁孝王的墓地规模宏大,极尽奢华,堪称汉墓厚葬的顶峰,因为他生前没当上皇帝,希望死后能在地上过一过皇帝的瘾,但树大招风,他的墓据说被曹操所盗,而曹操从其墓中带出的宝物足足养了自己的军队三年,在这期间“摸金校尉”自然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