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和孙中山的关系怎么样?

2024-05-14

1. 蒋介石和孙中山的关系怎么样?

孙中山与蒋介石的关系,一直众说纷酝。
1、最初,两人是党首与党徒关系
孙中山1902年创立同盟会,蒋介石于1908年由陈其美介绍加入同盟会,虽非初创时期的元老成员,但也可以说是前期重要人物,陈其美在上海发动起义时,蒋受命攻克杭州。
国民党史书载,1910年蒋介石与孙中山在日本会面。此时蒋介石因刺杀陶成章而避祸日本,因陶为孙中山之大敌,此事历来争议非非。但据李敖考证,孙中山与蒋介石的会面应该在1912年后,国民党史故意前推至1910年,显然是为了拍蒋介石的马屁,以显示两大领袖在革命前即已会面。
1914年孙中山创立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前身),蒋介石在上海写下入党誓言,此时蒋虽非党国要人,但现有史料证明,蒋在上海开办证券交易所,是受到孙中山的指示,其股票交易所中亦有孙中山入股,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部分收入也曾用于革命经费。
蒋介石的性情极为刚烈,几乎与他在所有军队中的上司都相处不好,以致于在黄埔军校校长上任前的六年内,八次离职而返浙江、上海。每当蒋介石丢下指挥或参谋重任离去时,孙中山总是请他回来就任,这类赞扬的电文有多封。
蒋每次离职后又会再返回孙中山身边。蒋介石得到孙中山的信任,除了与陈其美的推荐有关之外,更主要的是由于蒋介石本人的才能,尤其是军事才能得到孙中山的赏识。
蒋曾多次上书孙中山纵论军事,1920年孙中山在写给蒋介石的信中曾透露出其对蒋的信任:“执信忽然殂折,使我如失左右手。计吾党中知兵事而且能肝胆照人者,今已不可多得,惟兄之勇敢诚笃,与执信比,而知兵则又过之。”
特别是“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连夜从上海赶往广州,陪待孙中山左右,指挥军队,从此被孙中山倚为左膀右臂。尽管屡次辞职,但蒋介石对孙中山在政治上不忠的事情是没有的,自从作为同盟会员和国民党员以来,找不出他与北洋军阀有任何一点勾搭。
孙中山后来在写给蒋母的祭文中认为他同蒋的关系是“如身之臂,如骖之靳”,并评价蒋介石是“守经达变”之人。
2、蒋介石与孙中山的第二重关系是姻亲关系。
1926年,蒋在广州时期就已经开始追求宋美龄,并曾请孙中山为之作媒,但此事因宋庆龄的反对而作罢。但孙中山对此事则持赞成态度。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大婚,成就蒋宋家族的联姻,但在宋家人的合影中,唯独少了宋庆龄一人。
蒋介石一直在党内以孙中山的继承人为荣,此次连襟孙中山,则更在社会关系上勾通百家,使江浙财团之支持水到渠成。此后,蒋开口总理,避口总理,以发扬三民主义为手段,渐至一统国民党。

孙中山去世后,群龙无首,执掌国民党大权的是汪精卫和胡汉民,但两人皆是文人议政,没有谁会想到,一个在党内从无地位的蒋介石,像一颗新星升起了。孙科后来说:“当总理在世时,蒋不过是人微言轻、无关重要的党员。
不错,总理曾委派他办黄埔军校,但这是党的机关。总理召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蒋连作代表也没有份,在第一届监执委员中,他甚至连一个候补委员也没有。在总理生前,他完全不是党的领袖。”
1926年蒋介石从苏俄考察归来一个月后,国民党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没有被邀请参加繁重的筹备工作,也没有作为大会代表,更没让他进入中央,进入中央的军人是熊克武、李烈钧、许崇智和李宗黄。
但蒋介石第一次得到独当一面的黄埔军校校长职位后,他就藉此争取整个军队的指挥权;一旦他掌控了整个军队,他就凭此得到整个党权与政权,蒋的个人才智和历史环境都正好为他的权力欲创造了条件。

人物轶事——尊称
孙中山病逝后,于北京中央公园社稷坛举行公祭时,豫军总司令樊钟秀特致送巨型素花横额(阔丈余,高四、五尺),当中大书“国父”二字,他的唁电挽幛,均称“国父”,这是孙中山在公开场合被尊称为“国父”之始。

抗日战争中期的1940年3月2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以表尊崇。
根据中常会的决议,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于同年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同年5月29日,国民政府又发布明令,规定在政府公家机关、民众团体应一律改称国父,在国民党党内称国父或总理均可,民间已印就之图书文字,不必强令改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则未以官方名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国的国父为孙中山或其他任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国共产党在正式的场合或文书上提及孙中山时,通常使用的称号是“革命的先行者”,从未称孙中山为国父。

蒋介石和孙中山的关系怎么样?

2. 孙中山和蒋介石的关系怎样?

孙中山与蒋介石的关系,一直众说纷酝。
1、最初,两人是党首与党徒关系,
孙中山1902年创立同盟会,蒋介石于1908年由陈其美介绍加入同盟会,虽非初创时期的元老成员,但也可以说是前期重要人物,陈其美在上海发动起义时,蒋受命攻克杭州。
国民党史书载,1910年蒋介石与孙中山在日本会面。此时蒋介石因刺杀陶成章而避祸日本,因陶为孙中山之大敌,此事历来争议非非。但据李敖考证,孙中山与蒋介石的会面应该在1912年后,国民党史故意前推至1910年,显然是为了拍蒋介石的马屁,以显示两大领袖在革命前即已会面。
1914年孙中山创立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前身),蒋介石在上海写下入党誓言,此时蒋虽非党国要人,但现有史料证明,蒋在上海开办证券交易所,是受到孙中山的指示,其股票交易所中亦有孙中山入股,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部分收入也曾用于革命经费。
蒋介石的性情极为刚烈,几乎与他在所有军队中的上司都相处不好,以致于在黄埔军校校长上任前的六年内,八次离职而返浙江、上海。每当蒋介石丢下指挥或参谋重任离去时,孙中山总是请他回来就任,这类赞扬的电文有多封。
蒋每次离职后又会再返回孙中山身边。蒋介石得到孙中山的信任,除了与陈其美的推荐有关之外,更主要的是由于蒋介石本人的才能,尤其是军事才能得到孙中山的赏识。
蒋曾多次上书孙中山纵论军事,1920年孙中山在写给蒋介石的信中曾透露出其对蒋的信任:“执信忽然殂折,使我如失左右手。计吾党中知兵事而且能肝胆照人者,今已不可多得,惟兄之勇敢诚笃,与执信比,而知兵则又过之。”
特别是“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连夜从上海赶往广州,陪待孙中山左右,指挥军队,从此被孙中山倚为左膀右臂。尽管屡次辞职,但蒋介石对孙中山在政治上不忠的事情是没有的,自从作为同盟会员和国民党员以来,找不出他与北洋军阀有任何一点勾搭。
孙中山后来在写给蒋母的祭文中认为他同蒋的关系是“如身之臂,如骖之靳”,并评价蒋介石是“守经达变”之人。
2、蒋介石与孙中山的第二重关系是姻亲关系。
1926年,蒋在广州时期就已经开始追求宋美龄,并曾请孙中山为之作媒,但此事因宋庆龄的反对而作罢。但孙中山对此事则持赞成态度。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大婚,成就蒋宋家族的联姻,但在宋家人的合影中,唯独少了宋庆龄一人。
蒋介石一直在党内以孙中山的继承人为荣,此次连襟孙中山,则更在社会关系上勾通百家,使江浙财团之支持水到渠成。此后,蒋开口总理,避口总理,以发扬三民主义为手段,渐至一统国民党。

孙中山去世后,群龙无首,执掌国民党大权的是汪精卫和胡汉民,但两人皆是文人议政,没有谁会想到,一个在党内从无地位的蒋介石,像一颗新星升起了。孙科后来说:“当总理在世时,蒋不过是人微言轻、无关重要的党员。
不错,总理曾委派他办黄埔军校,但这是党的机关。总理召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蒋连作代表也没有份,在第一届监执委员中,他甚至连一个候补委员也没有。在总理生前,他完全不是党的领袖。”
1926年蒋介石从苏俄考察归来一个月后,国民党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没有被邀请参加繁重的筹备工作,也没有作为大会代表,更没让他进入中央,进入中央的军人是熊克武、李烈钧、许崇智和李宗黄。
但蒋介石第一次得到独当一面的黄埔军校校长职位后,他就藉此争取整个军队的指挥权;一旦他掌控了整个军队,他就凭此得到整个党权与政权,蒋的个人才智和历史环境都正好为他的权力欲创造了条件。

孙中山人物轶事
孙中山使用过不少名字,多数是为了宣扬革命或摆脱通缉而取的,部分则在于表达人生期望。孙中山还用过陈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达生、吴仲等化名,以及杞忧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学生、南洋一学生等笔名。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不再面临满清的追捕,其本人之所有公私档案均以本名“孙文”署名。
清政府官方文件中,皆在其名字“文”上作文章,加上三点水部首,贬称其为孙汶。“汶汶”一词,出自《史记·屈原列传》:“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注解此文的人,或说“汶汶,犹昏暗不明也”,或说“蒙垢尘也”,或说“玷污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孙中山、百度百科——蒋介石

3. 国父孙中山和蒋介石的关系

国父孙中山和蒋介石的关系从政治上说原来是领袖和普通下属的关系,后来因为机缘巧合蒋介石被培养起来,而后又多了一层连襟关系,因为两人的妻子是姐妹,所以既是同事又是亲属。
孙中山与蒋介石以往的关系,只是一个党的领袖与一个普通党员的关系,辛亥革命时,蒋介石从日本回国参加了,当了上海都督陈其美手下的一个团长。陈其美死后,他也就失势了,其后他到广东、福建,在粤军许崇智部任过参谋长、支队司令等职,虽与孙中山有过较多的接触机会,但并未被孙中山所重视。
因为蒋介石在党内资历较浅,也没有显示出他的才智有过人之处。蒋介石在许崇智部混了几年,郁郁不得志,乃跑回上海,与人合伙从事交易所的投机买卖。不幸的是,上海交易所的生意失败了。
1922年6月15日,孙中山遭部下叛变,深夜化妆逃出总统府,登上一艘舰艇(后改称中山舰),与叛乱部队对抗。蒋介石在上海得到这个消息,立即赶到广州见孙中山,在舰艇上随侍左右,多方出谋划策,历经50多天,才回到上海,此次蒋介石投机成功。
随后在孙中山和苏联建立联系后,就派蒋介石去苏联考察建军校事宜,足见对其器重。1926年中国民党推荐蒋介石为中常会的主席,成为党内的一号人物。
而第二层关键是连襟,宋庆龄和宋霭龄为亲姐妹, 她们分别是孙中山和蒋介石的妻子。

顺重视的个人经历
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中国广东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2岁的时候他随母到了美国夏威夷的一个小岛,在那里学习西方的基督教理论,这年少的孙中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83年,17岁的孙中山从夏威夷归国,在香港学医,学医后不久他就开始从政。
他对清朝的政治状况并不满意,保守、腐败、在保卫中国抵抗外国势力方面效率低下,改革甚至还没有出现在地平线上,他希望通过李鸿章能使清政府进行改革,但是孙中山此行并没有见到李鸿章,孙中山在又看到了清政府官员的腐败。
1894年,孙中山在创立兴中会,取“振兴中华”之意,兴中会密谋在广州起义,但是这是一次巨大的失败,孙中山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流亡欧洲、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他剪掉了经典的中式马尾辫蓄起了小胡子,开始穿西式服装,他于1905年成立了同盟会与同盟会一起建立了遍及中国的革命网络,孙中山支持了一次又一次的叛乱,但每一次都失败了,但是努力的人终究会成功。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武汉的革命部队推翻了中华帝国2000年的统治,孙中山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3月,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被暗杀,孙中山认为是袁世凯所为,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不得不重新流亡到日本,1916年中国四分五裂,各地区军阀相互争斗,这又回到了中国之前的现状,巨大的分裂使这个国家伤痕累累,孙中山于是坐上了那艘缓慢的船回到了中国,他将国民党改革为中国国家试验党。
1921年,他成为中国南方军事政权的主席,该政权正在与政府竞争,以获得苏联的一些帮助,因为他需要政治、军事和财政支持,1924年,孙中山来到华北,他发表演讲主张中国的统一和结束军阀统治,但一年后因为肝癌在北京逝世。

国父孙中山和蒋介石的关系

4. 蒋中正的由来

听村人说,确切说是一位已故去的老太太说的,她说她十几岁的时候,是一位财主家的使唤丫头,后来那个财主家出了丑事搬走了,她就流落到了我们这个地方。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那时候的她还活着,偶尔见到报纸上蒋介石的照片,说她认识这个人,是石头,村人好奇围住她细问,她说石头是财主家的财主跟一个丫环不好后生的,孩子生下来后,跟着他妈还吃住在财主家,村里好事人取笑说叫界石吧,语义双关,农村人起的名字或绰号都是有来历的,(界石,当地的俗语,是两块田地分界的依据,说是你家的,也不是,说不是你家的,也是你家的,总之是分不清),财主家刚开始不想要石头,后来看石头长到几岁也聪明伶俐,财主家又想要石头,村里人就笑话。后来,财主家把很多使唤人赶走了,财主家也搬走了,老太太说她也不知道财主家搬到哪儿了,当时她也被赶走了。老太太流落到我们这个地方,嫁给本地一个男人,生儿育女,她说她以前在财主家当丫环的事,村里好多老人都知道,也都只当是戏言,老太太只是凭自己的经历和记性说话,她说财主家是从许昌灵井搬走的,她没有市或镇或村的概念,我上网查了查,有许昌灵井这个地方,有灵井乡也有灵井村。
许多书上写蒋介石祖居浙江,也没有人再往上考证,这是我们那儿老一辈人中流传的嘴八卦,我不想让善良的村人传下来的话(也许是宝贵的史料)失传,希望对此有兴趣的人们,能进一步地研究考证弄清历史的真相。

5. 蒋中正是谁

蒋中正(1887年~1975年)浙江奉化人。字介石,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  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  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抗日战争期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主席,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参加美、英、中三国开罗会议。抗日战争胜利后,与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撕毁《停战协定》、《政协决议》,命令进攻解放区,单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宪法。  1948年擅自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当选“总统”。1949年1月21日,被迫发表《引退谋和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  1949年败退台湾后,历任“总统”与国民党总裁。1975年4月5日于台北去世。

蒋中正是谁

6. 蒋中正是谁

蒋中正即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书法家、诗人。1906年,在中学读书时即向家里提出要求到日本学习军事。赴日后,因非公费派遣,不能入军校,只能就读于东京清华学校。1907年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炮兵。1908年春被保送日本东京振武学校,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反清革命活动。1910年入日本陆军第13师野炮兵第19团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时归国,自“二次革命”后追随孙中山。1924年国民政府成立黄埔军校,蒋介石出任校长。黄埔军校是近代培养中国军事人才的摇篮。蒋介石两次指挥东征,避免中国走向分裂,凝聚中华,初步完成中国统一。抗日战争前期,蒋介石主持制定了对日军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在军事委员会下划分若干战区,中国陆海空军大元帅,并一度兼任第一、第三、第五、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国民党军在正面及敌后战场抗击日军进攻,先后进行了平津、淞沪、太原、徐州以及保卫武汉等战役,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1943年1月被同盟军推举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全面负责主持指挥东方战场的军力,牵制抵御抗击日本法西斯。 

蒋介石学留日本时就对日本国民性有认识,认为中日必战。一次日本教官在上生物课,指着桌上的一块泥说里面有3万万寄生虫就象中国人一样多,当时激怒了正年轻气盛的老蒋,蒋随即走上讲台将那块泥分成若干,并只着最小一块说,这里面的寄生虫就象日本人一多…… 留学日本22岁时所做一首诗表达了他当时的雄心壮志: “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肯且休?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蒋介石曾在日记中表示他不喜欢政治,他写道:“政治使人过狗一般的生活……道德何在?友谊何在?”,但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不得不参与政治,并成为高手。1927年秋,蒋介石赴日时曾回答记者说,他最佩服的历史人物是岳飞、文天祥,最崇拜的伟大人物是孙中山。蒋介石上台就已经着手准备对日战争。西方评价蒋介石是远东地区骨头最硬的领导人。 

1932年在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1932年1月29日在南京召开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后蒋介石向报界发表谈话说“余决心迁移政府。与日本长期作战,将来结果不良,必归罪于一人。然而两害相权,当取其轻,政府倘不迁移,随时受威胁,将来必做城下之盟。此害之大,远非一人获罪之比。余早有志牺牲个人,以救国家,他复向所惜哉! ”随后蒋介石通电全国 “同胞惨遭蹂躏,国亡即在目前,凡有血气,宁能再忍? 我十九路军将士即起为忠勇之自卫,我全军革命将士处此国亡种灭,患迫燃眉之时,皆应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为革命尽责任,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以与此破坏和平,蔑弃信心之暴日相周旋 !中正与诸同志久共患难,今日虽在野,犹愿与诸将士誓同生死,尽我天职。”在蒋公的感召下第十九军、第五军(第五军是后来蒋介石暗中派遣的,参战也是打的十九路军旗号)将士与上海民众同仇敌忾、奋勇抵抗、浴血奋战迫使日军在30多天的攻势中屡战屡败,迫使东京四易其帅,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1932年3月3日在国联的紧急要求下,中日双方同意停战。“一·二八”抗战,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第一次与世界强国打成了平手,震动了日本。此后,国内外对国民政府领导的抵抗都一致肯定。

7. 蒋中正是谁

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

蒋中正是谁

8. 蒋中正是谁

蒋介石就是蒋中正。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生于清朝末年浙江省宁波府奉化县(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县)。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国民党政府总统等职务。1949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1975年逝世于台湾台北的住所士林官邸内。
你在看电视时,听到的国民党任命多是蒋中正。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