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该如何发展?

2024-05-16

1. 中国钢铁行业该如何发展?

市场:我国的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钢铁产业处于一种比较优势的地位,同时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我过载出口总量上有绝对优势。(近年来) 国内国际市场的双向发展,是有利的市场条件2,  生产要素方面:劳动力资源丰富,大量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而且我国环境成本在生擦生产成本中占的比重较低,降低了成本。3,  企业战略,结构,同行竞争方面:融合国内外的钢铁企业的经营战略,促进了行业内部的自我调节,优化资源配置。4,  机会因素:在我国,在第三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将会进一步讲国内的工业尤其是成本较高的钢铁产业移到成本较低的地方去生产,同时新设备的发明和创新,为钢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机遇。人民币对美元的不断升值,我的进口原材料的成本会逐步降低,这也会成为我过钢铁产业的优势之一5,  Z f 方面:我过z f 的职能转变,是经济的服务者,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寻咋还哦广阔的材料产地。由 z f的支持,也是优势之一。6,  在国际上逐步获得价格话语权。7,  钢铁企业逐步有了科学规划投资,不是都依靠行政规划,在自身方面提高了科学性。

中国钢铁行业该如何发展?

2. 为什么我们是钢铁大国而不是强国?

中国钢铁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却又不得不承认,中国是绝对的钢铁大国,但也绝对不是钢铁强国。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量,但是高品质钢铁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是所有中国钢铁人的梦想,如何由大国路走向强国路也是钢铁人一直在探寻的道路。本文由材料人网每周热议第五期《为何我国是钢铁大国,而不是钢铁强国?》整理。
国内不少钢厂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生产线,但是为什么有着最先进设备的我们却不能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为何我们一个世界最大钢铁产量生产国却依旧需要不断进口国外产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扶持钢铁企业,得到的回报似乎并不令人满意,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无法跻身钢铁强国之林?且看网友观点:杨乾认为有四点原因:1、平均能耗高;2、上游矿产被控制,国内产业联盟不能齐心共进退,造成矿石价格偏高,造成成本偏高;3、特种钢材缺乏,可以自产的也大多成本高于进口,不具有竞争力;4、国内行政干预严重,大多数为国有企业,进取心不强。youseeme认为造成我国钢铁大而不强的原因是前些年钢企赚钱太轻松,国家大搞基建,房地产火爆,再加上08年的四万亿政策,地方政府为了GDP,还给国有钢企补贴。钢企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生产。现在一切都弃钢企而去……只有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到谁在裸游。梦回今生的观点:首先,先看一些现有的状况,钢铁企业财力雄厚,整个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单一且低端,矿石被海外公司控制,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基本所有生产设备都是国外进口。其次,分析这些方面的原因来看,财力雄厚是行业所决定的,但是财力没有转化为实力,综合产品线单一且低端来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企业经营短视行为严重,对于钢铁主业的积极性下滑,没有建立好的科研体系,造成了某种国内其他钢厂所做的产品好就会有很多其他钢厂立刻跟风去做这类产品,造成利润降低,恶性竞争,举个例子就是硅钢项目。产能过剩也是因为在一段时期内火爆的房地产使得低端钢材需求上升,虽然利润极低,但厂子认为只要增加产能,就可以用量换取利润,在房地产降温后,产能过剩的情况愈加明显。矿石被控制也与疯狂的产能增长有密切关系,而且整个行业没有达成共识,没有联合起来去争取议价权。彭程认为这是我国钢企动机不纯造成的,我国钢企主要在“解决就业人口”上下不少功夫,但是好产品是靠人才而不是靠人口;我国钢企在寒冬,不想着如何革新技术,只想着打压原料价格或减产,这还算好的,更有甚者,扩大生产、添置高级设备绑架国家财政。综上,我国钢企很难再短期之内做强。中国钢铁如何走向强国之路?中国是钢铁大国这一现状政府早已觉察,似乎这个“大国”大得有点过头,产能严重过剩,大量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金融问题亟待解决,政府不止一次限制钢铁企业产能,这似乎也是一种“逼迫”钢企走强国路的方法,限产但效益大家都不想限,那只能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含量产品。那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让中国钢铁走向强国之路呢?LZX643LZX认为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的高污染的行业,我国目前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在世界钢铁业的竞争下,我国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说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对上游的原材料控制力比较弱,自主创新力比较弱,钢铁物流供应链也有待成熟化。这些方面都是弱项,所以要想变成钢铁强国,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解决。梦回今生认为解决方法很简单也很难,就是抛开地方保护主义,让市场去竞争,国家干预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被淘汰的产能要严防国有资产流失,还有就是建立好的研发体系,我们不怕背上山寨之国的名声去仿制,因为我们如果连仿制都做不到,那就根本没有研发的能力了,去学习已经很成熟的工艺就可以了,毕竟钢铁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会有极大的飞跃了,不过要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还是任重道远,不能因为国外走到了什么地步就将国内的同行业判死刑。小编认为要走向强国路,一是要找自身问题,二是要学习国外企业经验。国内钢铁企业主要为国有企业,体质决定国有企业效益再差也不会倒闭,政府总会顾及各种原因给予补贴,不会让其轻易破产倒闭,所以虽然各企业也谋求走强之路,但总没有那么强烈,效率永远不会最高,因为还有“后路”。另外,这也是与各种科研院所的效率相关,技术落后、科研水平落后,而科研单位的效率也同样低于发达国家。

3. 为什么我们是钢铁大国而不是强国?

中国钢铁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却又不得不承认,中国是绝对的钢铁大国,但也绝对不是钢铁强国。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量,但是高品质钢铁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是所有中国钢铁人的梦想,如何由大国路走向强国路也是钢铁人一直在探寻的道路。本文由材料人网每周热议第五期《为何我国是钢铁大国,而不是钢铁强国?》整理。
国内不少钢厂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生产线,但是为什么有着最先进设备的我们却不能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为何我们一个世界最大钢铁产量生产国却依旧需要不断进口国外产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扶持钢铁企业,得到的回报似乎并不令人满意,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无法跻身钢铁强国之林?且看网友观点:杨乾认为有四点原因:1、平均能耗高;2、上游矿产被控制,国内产业联盟不能齐心共进退,造成矿石价格偏高,造成成本偏高;3、特种钢材缺乏,可以自产的也大多成本高于进口,不具有竞争力;4、国内行政干预严重,大多数为国有企业,进取心不强。youseeme认为造成我国钢铁大而不强的原因是前些年钢企赚钱太轻松,国家大搞基建,房地产火爆,再加上08年的四万亿政策,地方政府为了GDP,还给国有钢企补贴。钢企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生产。现在一切都弃钢企而去……只有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到谁在裸游。梦回今生的观点:首先,先看一些现有的状况,钢铁企业财力雄厚,整个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单一且低端,矿石被海外公司控制,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基本所有生产设备都是国外进口。其次,分析这些方面的原因来看,财力雄厚是行业所决定的,但是财力没有转化为实力,综合产品线单一且低端来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企业经营短视行为严重,对于钢铁主业的积极性下滑,没有建立好的科研体系,造成了某种国内其他钢厂所做的产品好就会有很多其他钢厂立刻跟风去做这类产品,造成利润降低,恶性竞争,举个例子就是硅钢项目。产能过剩也是因为在一段时期内火爆的房地产使得低端钢材需求上升,虽然利润极低,但厂子认为只要增加产能,就可以用量换取利润,在房地产降温后,产能过剩的情况愈加明显。矿石被控制也与疯狂的产能增长有密切关系,而且整个行业没有达成共识,没有联合起来去争取议价权。彭程认为这是我国钢企动机不纯造成的,我国钢企主要在“解决就业人口”上下不少功夫,但是好产品是靠人才而不是靠人口;我国钢企在寒冬,不想着如何革新技术,只想着打压原料价格或减产,这还算好的,更有甚者,扩大生产、添置高级设备绑架国家财政。综上,我国钢企很难再短期之内做强。中国钢铁如何走向强国之路?中国是钢铁大国这一现状政府早已觉察,似乎这个“大国”大得有点过头,产能严重过剩,大量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金融问题亟待解决,政府不止一次限制钢铁企业产能,这似乎也是一种“逼迫”钢企走强国路的方法,限产但效益大家都不想限,那只能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含量产品。那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让中国钢铁走向强国之路呢?LZX643LZX认为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的高污染的行业,我国目前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在世界钢铁业的竞争下,我国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说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对上游的原材料控制力比较弱,自主创新力比较弱,钢铁物流供应链也有待成熟化。这些方面都是弱项,所以要想变成钢铁强国,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解决。梦回今生认为解决方法很简单也很难,就是抛开地方保护主义,让市场去竞争,国家干预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被淘汰的产能要严防国有资产流失,还有就是建立好的研发体系,我们不怕背上山寨之国的名声去仿制,因为我们如果连仿制都做不到,那就根本没有研发的能力了,去学习已经很成熟的工艺就可以了,毕竟钢铁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会有极大的飞跃了,不过要达到国外的先进水平还是任重道远,不能因为国外走到了什么地步就将国内的同行业判死刑。小编认为要走向强国路,一是要找自身问题,二是要学习国外企业经验。国内钢铁企业主要为国有企业,体质决定国有企业效益再差也不会倒闭,政府总会顾及各种原因给予补贴,不会让其轻易破产倒闭,所以虽然各企业也谋求走强之路,但总没有那么强烈,效率永远不会最高,因为还有“后路”。另外,这也是与各种科研院所的效率相关,技术落后、科研水平落后,而科研单位的效率也同样低于发达国家。

为什么我们是钢铁大国而不是强国?

4. 钢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

近几年生铁产量逐年增加,2020年产量达8.88亿吨
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在2.11%--4.3%,并含C、Si、Mn、S、P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生铁也可分为普通生铁和合金生铁,前者包括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后者主要是锰铁和硅铁。合金生铁作为炼钢的辅助材料,如脱氧剂、合金元素添加剂。在市政工程建设行业,生铁主要多用于按市政规划设计,而生产出路边绿化图案围栏装饰、路灯支柱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2020年我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由2017年7.11亿吨增加至2020年的8.88亿吨,复合增长率达到7.69%,2021年1-5月,全国累计生产生铁3.80亿吨、累计同比增长5.40%。



近几年粗钢产量逐年增加,2020年产量达10.65亿吨
粗钢是指全国钢铁行业可以向社会提供的最终钢材加工原料。美国等一些国家用粗钢重量来统计钢产量。其主要用途是作为原料,制成各种规格的板材、管材、条钢、线材、铸件等。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不断增加,由2017年8.32亿吨增加至2020年的10.65亿吨,复合增长率达到4.55%,2021年1-5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4.73亿吨,同比增长13.90%



近几年钢材产量逐年增加,2020年产量达13.25亿吨
钢材是国家建设和实现四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其应用广泛、品种繁多,根据断面形状的不同、钢材一般分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属制品四大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2020年我国钢材产量不断增加,由2017年10.48亿吨增加至2020年的13.25亿吨,复合增长率达到8.13%,2021年1-5月,全国累计生产钢材5.77亿吨、累计同比增长16.80%。



钢材供需基本平衡
由于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钢材市场比较低迷,市场需求萎缩,部分钢铁生产厂商缩减产能,钢材产量回落,在2008年第三季度尤为明显,而2009年钢材市场需求回升较快,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部分厂商对于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还未能及时调整产能,使得产销率有所上升,达到100.97%。
2010年,随着钢铁行业的复苏,钢材产能逐渐提高,产销率出现下滑,2015-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产销率在95%-100%之间波动,供需基本平衡。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5. 中国的钢铁业有多么强大?


中国的钢铁业有多么强大?

6. 中国的钢铁产业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钢铁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要,部分关键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产业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
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摘要】
中国的钢铁产业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提问】
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钢铁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要,部分关键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产业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
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但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并没有成为钢铁生产强国,在全球钢铁产业格局中没有话语权。【回答】
我国的钢铁在世界地位还是相当可以的,但是还并未成为钢铁生产强国,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一直在努力【回答】

7. 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㈠钢铁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㈡国内外市场需求为钢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钢铁冶金企业是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于一体的传统产业,并不是夕阳产业,从钢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重要程度来看,今后较长时间内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看,国外对钢铁特别是对高端钢材的需求有增无减;从国内情况看,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使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钢材消费空间增大,为促进钢铁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㈢矿产资源富集,具有发展钢铁冶金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㈣国家对西部开发的支持和政策倾斜,以资源定规模,为钢铁产业创造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㈤钢铁产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通过3-5年工业园区的建设,使钢铁工业和矿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产业链更加完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高,节能减排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落实,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真正实现从产能规模到效益跨越式发展。

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8. 中国的钢铁是如何冶炼的?

铁矿石是地壳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铁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但是人类发现铁和利用铁却比黄金和铜晚。首先,这是由于天然的单质状态的铁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而且它容易氧化生锈;其次是它的熔点(1 539℃)比铜高得多,使它比铜难于熔炼。
人类最早发现的铁是从天空落下的陨石。陨石中含铁的质量分数很高,它是铁和镍、钴等金属的混合物。考古学家曾经在今天伊拉克境内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乌尔(Ur)城的古代苏美尔人(Sumerians)的坟墓中,发现一把陨铁制成的小斧。在埃及第五至第六王朝(公元前2400年前)的金字塔所藏的宗教经文中,记述着太阳神等当时重要神像的宝座是用铁制成的。这显然也是从陨石得来的,因为铁在当时被认为是带有神秘性的最珍贵的金属。埃及人干脆把铁叫做“天石”。阿拉伯人传说,天上的金雨落进沙漠里变成了黑色的铁。在古希腊文里,“星”和“铁”是同一个词。
1972年,在我国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的商代(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066)遗址曾出土一件铜钺,上面镶铸有铁刃。钺(yuè)是我国古代一种像斧子的兵器。铁刃铜钺的发现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三千多年前已经认识了铁,掌握铁的锻造性能,识别铁与青铜在性质上的差别,能够把铁进行锻打加工并和青铜铸接成器,增强铜的坚韧性。铁刃虽已全部锈蚀,但经过科学鉴定,证明铁刃是用陨铁锻成的,因为铁中不含有人工冶炼过程夹带的硅酸盐等杂质,同时铁锈中含有镍和钴。
我国出土的用陨铁锻成的铜器还有:1931年,在我国河南浚县出土的商末周初的铁刃铜钺和铁援铜戈各一件,于解放前流入美国,现存华盛顿弗里尔艺术馆。还有,1978年在北京市平谷县南独乐河出土的商代铁刃铜钺。
由于陨石来源极稀少,从陨石中得来的铁对生产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是随着青铜熔炼技术的成熟,才逐渐为铁的冶炼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虽然最初提炼出来的铁在硬度和防腐蚀性能等方面都不如青铜,但是由于铁矿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比铜广泛,而且铁器的好些性能比铜器好,遂使铁器能够迅速取代青铜器和石器。
我国古代人民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铁,虽然说法不一,但多数历史学者和科技史研究者断定是在公元前1 000年的前后。
从目前考古发掘的结果来看,我国最早人工冶炼的铁是在春秋(公元前722~公元前481)战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21)之交的时期出现的。江苏六合县程桥镇春秋墓出土的铁条、铁丸和河南洛阳市水泥制品厂战国早期灰坑中出土的铁锛(音bēn,削平木料的平头斧)、铁(音bó,古代锄田除草的农具)是迄今为止能确定的我国最早的生铁工具。经过冶金学家们检验,铁条属于早期的块状炼铁锻成的;铁丸和铁锛、铁是生铁铸件。这些铁器证明我国在春秋晚期出现块状炼铁的同时或稍后就出现了生铁冶铸技术。人类在冶炼铁的过程中,最初因鼓风设备的限制,炼出的铁不能熔化,只是块状的海绵体熟铁,性质柔软,可锻而不可铸,不宜制作硬度较大的工具,只是在提高炼铁炉的温度后,才能得到熔融的生铁,用于铸造。
欧洲一些国家在公元前1 000年前后也生产块状炼铁,但多废弃不用,直到公元14世纪才使用铸铁,其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道路。而我国古代只用较短的时间就实现了这一技术的突破,出现了铸铁。
我国生铁的发明是人类用铁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作出的一项重大贡献。英国科学史学家贝尔纳(J.D.Bernal)在他编著的《历史上的科学》(伍况甫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82页)一书中写到:“在欧洲,实在直到14世纪,古代所用的铁,总是在手力鼓风的小型泥炉内,用木炭经低温还原法而制成的。把所得的海绵状的未经熔过的纯铁锭,打成比较软的熟铁条,再经锻工和熔接,就成一些更复杂的铁制品。”又写到:“在古时候,作为金属的铁却有一个很严重的缺点,就是炉中鼓风不够,就熔不了它,所以浇铸就留给青铜独用了,例外的是中国,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已能铸铁。”这说明我国生铁的出现比欧洲早1 000多年。
我国的生铁铸造技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产量的增加和技术的提高,除铁制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兵器外,又出现大型铸造的宗教艺术品。如现存的西安雁塔里的大铁钟,是唐代(618~907)的作品;世界上著名的河北省沧州大铁狮是五代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的作品;山西太原晋祠铁人是北宋年代(960~1127)的作品。
我国炼钢技术的发展也很早。汉朝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记载着:“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阖闾是春秋末年今江苏一带的吴国君(公元前514~公元前496在位)。可见,距今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炼钢,而且规模还不小。文中的“橐”(tuó)按今天的字意解释是“一种口袋”,在古代是指鼓风用的皮囊;“濡”(rú)按今天的字意解释是“沾”、“渍”,在古代又作“柔韧”讲。
1978年8月5日的《人民日报》第二版刊出一则消息:“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铁路车站建设工程文物发掘队,从一座古墓出土一口钢剑,从古墓随葬陶器的器形、纹饰以及墓葬的形制来看,可以断定它是春秋晚期的墓葬。从而说明我国炼钢技术的出现,至少应推前200年左右,即春秋战国之交,而不是过去认为的战国中、晚期。经取样分析,这口剑所用的钢是含碳量0.5%(质量分数)左右的中碳钢,金相组织比较均匀,说明可能还进行过热处理。”
我国到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中、晚期出现了利用生铁“炒”成熟铁或制成不同含碳量的钢的炒钢技术。这是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半固体的状态,再进行搅拌,利用空气或铁矿粉中的氧,进行脱碳,以获得熟铁或钢。1974年在山东苍山县出土的汉安帝永初六年(112)的钢刀和1978年在徐州汉代砖室墓中发掘出的汉章帝建初二年(77)的钢剑经鉴定都是以炒钢为原料,经多次反复加热折叠锻打而成的。
欧洲用炒钢法冶炼熟铁的技术在18世纪中叶才开始出现,比我国要晚1 900余年。
在汉代炒钢技术的基础上,到南北朝(420~581)时期,我国又出现了灌钢技术。这是先将含碳量高的生铁熔化,浇灌到熟铁上,使碳渗入熟铁,增加熟铁的含碳量,然后分别用牲畜尿或油脂淬火而成钢。淬火是钢铁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温度,随即在水、油或空气中冷却,以提高钢铁的硬度和强度。
在欧洲的坩埚炼钢技术发明之前,灌钢法是一种先进的炼钢技术,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