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什么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为什么不单一盯住美元呢?

2024-05-17

1. 人民币为什么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为什么不单一盯住美元呢?

管理浮动汇率制:政府采取有限的干预措施,引导市场汇率向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方向浮动。
 首先,我国的经济金融市场还不完善,宏观经济预期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金融市场还不是完善、有效的市场,还不具备健全的金融法规、高水平的监管队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良好的投资理念等条件。同时,在我国进一步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预期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实际对外开放的程度也比较低,不能过高地依靠汇率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因此也就不适宜采用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其次,我国的经济自由化程度还比较低:我国在贸易领域、投资领域还存在着较多的管制,人民币利率还是非市场化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价格就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因此货币当局需要对这种状况进行及时纠正,即所谓的有管理就十分必要。再次,目前人民币还未实现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因此也就不宜采取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但是,面对日益频繁的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我国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从长期来看,放松对资本流动和外汇管制是必经的过程,而且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大部分都采用了灵活的汇率制度,因此我国采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科学的正确的选择。 
    “盯住某一货币”型不存在汇价波动的幅度问题,即使有波动,其幅度也极小,一般不超过上下限1.0%。目前相对于一种货币有限度的浮动的国家有四个。 针住一组货币浮动:称联合浮动或整体浮动,是指一些经济关系密切的国家组成集团,在成员国中的货币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并规定波动幅度,对其他国家货币则实行联合浮动,即浮动幅度保持大致一致。
     依赖于单一货币对中国现阶段的和长期发展来看都是不合理的,单一盯住一种货币会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局限(虽然从短期来看可以避免高频率浮动造成的资金不稳),中国经济现阶段和长期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独立,多国合作。

人民币为什么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为什么不单一盯住美元呢?

2. 中国控制人民币汇率又如何?求答案

Geithner)周四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这一措辞与布什政府在富有争议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做法发生了鲜明转变。盖纳使用了“操纵”一词指责北京人为压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这暗示着双方口水战的升级──倒未必是行动上的升级。许多美国制造商、工会和议员们都指责北京操纵人民币汇率,给中国公司带来了对海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一国汇率制度是国家经济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各国自主决定。但鉴于汇率制度会影响有关贸易国的利益,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往往经多方协商,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由各国自主决定。在世界汇率制度中,有浮动汇率制度,有管理汇率制度。在浮动汇率制度中从理论上又可区分为清洁浮动(即完全由市场决定,政府不进行任何干预)和肮脏浮动(即政府对汇率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
由于汇率变动会影响各国的进出口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理论上的清洁浮动汇率制度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各国普遍会对本国的汇率水平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特别是在发生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政府干预汇率浮动是极为正常的现象。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世界主要普遍升值,我国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普遍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形势出现很大冲击和波动。在此情况下,各国都或多或少地会干预外汇市场,引导汇率水平,以保障本国货币购买力水平、保护本国居民的利益、维护本国货币的国际声誉、稳定世界经济形势。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是对世界经济稳定的贡献。不要说中国没有进行汇率干预,即使中国进行汇率干预也是合情合理,无可厚非。
所以,中国政府没有必要对人民币汇率干预问题做过多解释,更没有必要因美国的指责而改变目前的汇率政策。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对汇率进行适当干预属于正常现象。欧洲会干预汇率,日本也会干预汇率,美国同样会干预汇率。否则,盖特纳强调保持美元强势的措施如何落实?既然各国都可能干预本国货币的汇率,中国干预人民币汇率又如何?美国也可以干预美元汇率,关键是你美国是否具有干预美元汇率的能力?

3. 国家的汇率是如何控制的?

具体如下:
(1)运用财政金融手段,减少政府开支,提高存款准备率,提高利率,以紧缩经济,促进扩大出口,减少进口。
(2)通过本国货币法定贬值,降低本国货币对外汇率,从而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成本,有利于增加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同时,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减少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
(3)在进口方面发放进口许可证,凭进口许可证购买所需外汇。
(4)采用进口配额制,对一定时期内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加以限制,对超过配额部分不准进口或征收高关税或罚款。
(5)进口存款制,是对某些限制进口商品要求进口商预交一定金额的进口存款作为无息存款。有些国家还规定进口方必须获得出口方所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出口信贷或提高开出信用证押金等方式限制进口。
(6)在出口方面给予出口信贷、出口补贴,鼓励出口。
(7)管制资本输出入。即根据经济情况变化,有时采取一些措施鼓励资本输出,限制资本输入。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多实行限制资本输入鼓励资本输出的政策;发展中国家多采取鼓励资本输出限制资本输入的政策。
(8)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表现在国内外汇市场上就是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必然上升。此时,中央银行抛出外汇,阻止汇率继续上扬;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而引起外汇汇率下跌时,买进外汇,防止汇率继续下跌。这种外汇买卖活动,在国家不直接规定汇率变动幅度的情况下对汇率起到了缓冲和稳定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对国际收支的短期逆差效果显著,而对长期逆差作用不大。因为外汇平准基金数额有限,无法供应长期的外汇市场需求。

国家的汇率是如何控制的?

4. 各国货币汇率由什么决定 本国政府有权控制或调整汇率吗 外国会承认吗 美国为何总拿人民币汇率抨击中国?

汇率决定理论很多,比较经典达到时购买力平价理论,就是说当不存在关税等一系列的交易成本,用各国货币表达的货物实际价值应该是相等的,是真实的商品价值决定了各国汇率的变动,其中影响一国汇率变动的因素有通货膨胀,价格,劳动生产率,本国货币当局的干预,国际资本流动,等等,只是影响,决定作用的是汇率平价
事实上本国政府短时期内是可以控制汇率的,前提是你要有足够多的外汇储备,强大的外汇储备是敢于货币汇率的根本力量,并不是由外国成不承认决定的,假如说,中国人民银行说人民币兑美元是6:1,美国说不行,人民币被高估了,应该是1:8,所以他会选择抛出人民币,买进美元,但是中国政府手里有强大的外汇储备,把大量的美元抛给他,买进人民币,这样,人民币在外汇储备的支撑下未必就会屈从美国的意志而贬值
反过来更简单,当外国买进低估人民币时,人民银行是人民币的发行机关,抛给他们多少只是机器运行速度的问题

至于为何拿人民币的汇率问题来抨击中国,这个问题就复杂的多了,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的清楚的,最近一段时间美元对人民币非但没有贬值,相反却升值了,有报道说是美国迫使中国政府同意在美国开设人民币结算点,说白了就是在美国形成一个不受中国政府控制的人民币交易市场,很像上世纪80年代美国制作日经指数来打击日本金融市场的做法,如果这样,那么就可以理解为:抨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人民币境外交易市场的建立,让时间去验证吧
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5. 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制度?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从短期来看,一国的汇率由对该国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外国人购买本国商品、在本国投资以及利用本国货币进行投机会影响本国货币的需求。本国居民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供给。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汇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的升降所产生的经济现象正好相反。
  1.本币汇率
  以单位数量的本国货币所能兑换的外币数量来表示,称为本币汇率。在我国称之为人民币汇率,即用外币表示的人民币价格,其公式为100¥=x外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单位数量的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某种外币,则表示人民币汇率上升,人民币相对于某种外币升值,而外币贬值,外汇汇率下跌,此时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单位数量的人民币若能兑换较少的某种外币,则表示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相对于某种外币贬值,而外币升值,外汇汇率上升,此时有利于我国的出口不利于进口。
  2.外汇汇率
  以单位数量的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国货币数量来表示,称为外汇汇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即用人民币表示某种外币的价格,其公式为100单位外币=x¥。当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时,外汇汇率上升,外币相对于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贬值,即用人民币表示的外币价格上涨,此时有利于我国的出口不利于进口;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外币相对于人民币贬值,而人民币升值,此时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不利于出口。
  综上所述,如果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那么人民币汇率就会下降,而外汇汇率则会上升;反之,如果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那么人民币汇率就会上升,而外汇汇率相应下降。

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制度?

6. 请问人民币汇率的高低对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人民币汇率是如何确定的?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化会通过影响对外贸易,改变国际收支状况,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而言,人民币升值将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经济。 
从正面分析,人民币如果升值有如下好处,这也是国内赞同人民币升值的观点体现: 
国外产品价格将下降,有利于增加中国对国外高质量消费品和生产设备的进口,提高生活水平和产业制造水平。人民币如果升值,在中国强大的经常项目账户平衡作用之下,中国家庭的平均收入将会有所增加,购买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帮助十多亿人提高现有的生活水平,也为国内制造业向制造高质量产品转轨提供条件,进而提高中国各个产业的竞争力。 

企业的国外投资能力将增强。当前,中国更注重出口和引进外资,但随着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中国企业为开拓销售渠道,将不断扩大海外投资,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国外市场的投资能力,促使企业“走出去”,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使用进口原材料比率较高的厂商的生产成本,也会促进中国企业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步伐。 

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会相应减少,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外债负担。 
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中国公民出国学习,将有更多家庭能送子女到海外自费留学。 
增加中国货币的吸引力,有利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中国gdp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按美元计算)1980年为2.5%,1990年降到1.8%,1998年为3.4%。其原因就在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1980-1994年间大幅贬值。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的gdp就会超过德、法,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但是,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上。由于中国目前的“双顺差”不稳定,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空间有限,人民币汇率升值缺乏持续的内在动力。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国内就业、物价水平以及金融改革的稳定发展,影响到我国许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在我国财政赤字已经扩大、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有限、房地产泡沫开始出现等不利的国内经济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罗伯特蒙戴尔教授简单而且全面地概括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至少将产生的六大影响:首先将影响中国出口,给中国出口带来极大的危害;同时,将使中国通货紧缩面临更大压力;导致中国对外资吸引力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财政赤字和银行呆坏账可能因人民币升值而增加;进而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定。具体的分析如下: 


出口增长将受到制约。近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对外出口不仅保持了较快增长,而且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稳定在20%左右,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今后继续保持出口的较快增长,对我国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均会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果出口商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将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特别是目前我国主要以极易替代的制造业产品出口为主,一旦出口受阻,极易发生制造业向国外转移,从而失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由于作为中国优势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与此同时,国际贸易领域新的保护主义又不断抬头,一些发达国家设置各种非关税壁垒如环保标准、质量标准、技术和卫生标准等对进口实行限制,并滥用反倾销手段保护其国内市场,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而加入wto后,随着中国同世界市场的进一步融合,进口将呈不断上扬的势头,增长速度将日益加快,因此今后几年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甚至出现反转。如果人民币被迫升值,将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 



不利于吸引外资和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长,近两年增势更猛。2001年增长15.2%,2002年增长12.5%,今年上半年增长34.3%。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人民币升值,不仅会直接增加外商在华投资建厂、购置设备的成本,而且还会提高外商在华的劳动力成本,将影响我国进一步吸引外资。其次,在华外国企业的经营目前已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外资利润汇出的要求也在逐年增大,人民币升值将提高其利润的外汇收益,并可能因此加大资本外流规模,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压力。这都将影响到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及利润再投资的规模与产业本地化的进程,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持续发展、升级。 



不利于我国缓解通货紧缩。自从1997年以来,我国统计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每年上升1%到1.5%,已经危险地接近通货紧缩的情形。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主要来自劳动力市场:由于有效劳动力迅速增长,质量也逐步提高,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足以抵消这种压力,所以,工资增长缓慢,造成通货紧缩。而如果人民币升值,经济增长将更趋缓慢,劳动力市场由于供给过剩,竞争将加剧,工资不会上涨,通货紧缩将更严重。另外,由于通货紧缩提高了货币的购买水平,使人们的储蓄倾向增加,而消费和投资减少,这将造成有效需求的进一步萎缩。同时,通货紧缩导致的物价持续下跌将使实际利率水平上升,企业生产和投资的成本升高,迫使企业减少投资需求,缩减产量,导致利润水平下降。这将会影响我国各项培育和刺激内需政策的效用,可能会加大我国公司赢利难度,使不良贷款恶化,正如日本所经历的,中国经济的良好前景将因此受到损害。而且,通货紧缩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财政危机、外汇危机和货币危机,还可能进一步转变为恶性通货膨胀,最终导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 



不利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今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近800万人,此外,约2.5亿农村低技能劳动力也需要寻找就业岗位,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目前外经贸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7000万人,很多新增就业机会也是由本国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的。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行业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势必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改善造成一定冲击。另外,人民币汇率上升还会导致中国非贸易品(诸如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减弱国内需求,进而给就业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不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由于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央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而增发的货币会主要流入持有外汇的机构和个人手中,他们的投资意愿和方向与经济发展对资金运用的需求有可能存在偏差,可能导致无投资意向或无生产性投资意愿的群体获得大量的资金,而有项目和投资愿望的一些民间投资者却缺乏资金支持。由此将出现货币供应量虽在持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作用力度。 



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由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在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预期的影响下,国际套汇投机资本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使这些投机资本的套汇成为可能,并将导致国际套汇投机资本的继续进入,对人民币升值形成新的压力。这部分具有投机性质的资本,不太可能投向实业,而是流入变现容易、流动性极高的金融证券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证券市场的逐利行为,将成为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另外,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内在激励和风险控制机制严重缺失,若放开人民币汇率,实行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浮动汇率制度,金融机构还不具备承担汇率风险的能力,还无法承受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所带来的冲击。 




人民币升值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人民币升值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会给美、日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复苏。 


人民币升值不能根本改善美、日贸易状况和经济状况 

日本一些学者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最高,其意图在于通过日元相对贬值来改善日本的贸易状况,从而扩大出口以带动日本经济复苏。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日本虽然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但日本对中国贸易并未出现大量逆差,中国产品并未对日本贸易状况构成威胁。日本经济长期萧条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产业结构转型迟滞、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通货紧缩及银行呆坏账积重难返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单纯依靠出口来解决。此外,日本制造业成本高、缺乏竞争力。迫使人民币升值并不会改变日本由于其制造业向海外转移,而引起的产业空洞化的现象。日本目前高昂的人力成本,已不适合技术已经成熟、人工成本起决定性作用的传统制造业在日本继续发展。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的生产成本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升高,这些产业会继续向其它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转移。同样,如果人民币升值,也不会提高美国在生产鞋子、衣服、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美国经济的疲软源于高技术产业泡沫破灭后的调整,而非贸易状况恶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指出,中国总体贸易份额依然很低,不至于导致贸易伙伴普遍出现的通货紧缩。 

进一步地,人民币升值可能对美、日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由于中国出口产品多为生活必需品,物美价廉,在经济萧条时,满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扩大了消费。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产品的价格将被抬高,从而造成国外消费者福利水平的下降;这只能使他们进一步压缩开支,最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抑制需求、打击消费,不利于美、日等国家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2、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世界贸易经济,尤其是亚洲经济的稳定增长 

众所周知,中国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地位十分独特,它正在成为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高技术产品零配件的最大市场,而这些零配件经过中国组装后,往往以中国产地的名义出口到美国和全球市场。史蒂芬罗奇认为,打破人民币与美元的挂钩将使全球化的新型生产模式所必需的供应链遭到破坏,它将给带头前往中国采购的日本、美国和欧洲企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吸收了全球大量的汽车配件、电脑芯片和机器设备等,而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出口下降,从而抑制中国对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的进口需求,并进一步造成中国需求增长放缓,不利于世界贸易的增长,进而使全球经济受到影响。 

从总体上看,亚洲国家的出口近年来一直与中国出口同步增长,中国从东亚地区(包括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台湾和泰国)的进口从1980年的6.2%增加到2001年的40.9%。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贸易盈余正日益成为其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中国在日益融合的东亚地区起着重要的经济稳定器的作用。美元贬值期间,亚洲各国的货币保持了相对稳定,从而维持了稳定的对外贸易。若人民币升值,有可能打破亚洲货币的稳定,影响亚洲经济增长格局。韩国已经明确表态不支持人民币升值,以免损害该国的出口。被市场称之为“日元先生”的日本前财务省次官神原英姿也曾指出,人民币升值将引起中国经济不稳定并进而威胁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强大对亚洲国家来说是个机遇,而不是威胁,同中国紧密合作,共同努力,亚洲国家将能从中国巨大的市场中获得它们的利益。

7. 人民币的汇率的升降受哪些因素影响,中国政府是否还依旧能控制汇率稳定

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讲是流通中的货币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所需要的通货,其表现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者货币价格对内贬值或者对外升值。目前中国经济生活中,确实出现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者货币价格对内贬值或者对外升值等现象,但全面通货膨胀还不会全面到来。这个结论必须将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放在国际历史背景下考察才可能有一清晰脉络。 

本轮原料、能源、资源类商品的价格上升,是中国为应对东南来金融危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成功、中国加入WTO后和逐步形成的。中国加入WTO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从此,中国经济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运转,不管你冠上什么名称。国际惯例是能够定价世界商品价格的国家或者企业来制定的,即以有利于这些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为前提制定的。工业化初期,剩余价值的获得是低级的,如延长工时或者增加劳动强度或者商品倾销来实现。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间的财富转移完全可以在和平的条件下,通过货币倾销来实现。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其说是某个国际投机者打跨几个国家,还不如说是国际垄断资本集体通过外率这一新式武器对民族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次大规模扼杀。 

中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虽然挺过来了,但仍然面临着国际垄断资本间一场更大规模的“博奕”:加入WTO后中国突然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国际市场,中国利用劳动力价格优势,扩大出口、迅速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几十年的外汇储备不足和东南亚危机的影响造成了中国“藏钱”的民族文化心理或者民族潜意识,这种民族潜意识表现为国家意志即为对外汇的国家集中管理制度。但现在的对外汇储备集中偏好与历史时空形成了错位,历史上对货币的储备是以金银形式存在,但如今的外币已经脱离 了“金银”的联系,其内在价值完全是一种国家“政策”执行的后果,这就造成了持续不断的外汇积累过程中可能造成国民财富的快速外流过程: 

(1)外向型经济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不到十年时间,经济增长的外向依赖度从不到30%迅速上升到70%以上,因此,中国经济已经离不开“对外开放”,也即国际经济的任何波动特别是价格波动将无所阻挡地影响到国内经济中来。 

(2)加入WTO后迅速积累的外汇储备,确实为增强抵抗风险能力起到巨大作用,但其反作用力同样巨大。由于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巨大力量存在,美元的持续贬值已经成为上升为美国的国家意志。只有美元不断贬值,美国才能将其国内积聚的巨额双赤字问题化解于无形,即通过美元的倾销转移全世界财富的同时还“注销”了美国对全世界的欠帐,因此,美元形式的储备越多的国家,对美国的“贡献”自然越大,中国就是首当其冲的国家。 

(3)国家高额的储蓄和外汇储备的迅速积聚,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但中国的资本输出到目前为止主要不是以对外投资而是以相对低价的商品出口和对美国国债的投资等形式出现。美元的贬值,使中国出口商品在低价的基础了二次贬值,当中国再次巨额投资美元国债时,实际工资上三亿民工为美国财政部在“送钱”。 

就在大量出口的同时,中国需要进口能源和原料,刚刚好在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大增长的时候,国际上却吹起了“中国概念”的炒作,所有宏观商品(国内称为物资),凡是中国没有定权又需要进口的,都出现了成倍的涨价,无论是铁矿石还是石油。这样,已经成为外向型上瘾的的中国经济形成了高价进口原料、相对便宜出口(因为处于微笑曲线低端)、外汇储备又因美元贬值而不断损耗的状态。这是一次世界规模的价值转移过程,其基础是三亿民工的低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成本又与中国严格的户口制度下形成的劳动力组织低成本相应。因此,除非出现突然的自然周期形成的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和粮食减产原因,上游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将在下游企业利润率逐步下降的过程同步中消化,而工资水平的上升因为无法与企业生产率上升对应,消费增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种建筑于民工低水平工资基础上的外向型经济的最大好处是不大容易出现需求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即上游原料和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升不会全面传导到下游消费品价格上来。 

因此,只要控制住食品价格,就可以控制通货膨胀的总水平,通过对农村政策的改革,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行,有可能让一部分进城市的民工重新回到农村,从而逐步抑制食品价格上升的势头,特别是猪蓝耳疫病已经过去三季度时间,生猪的价格将会随着存栏量的上升而逐步稳定,在一个更高水平上的的新的涨幅肯定会下降,因此,我们可以预测2008年夏天以后中国的CPI同比下降,从而偏紧的货币政策会趋缓,这与新一届政府在科学发展观下协调发展经济的时机吻合。

人民币的汇率的升降受哪些因素影响,中国政府是否还依旧能控制汇率稳定

8. 本质上:汇率是什么?

简单的说:汇率的定义是一种货币的价格,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例。
脱离金本位后,货币反映的是央行的信誉,也就是人们对央行支付能力的信心。因为央行的支付是通过发钞完成,所以这个能力受制于国家的期望生产力。发行钞票超过期望生产力,就会通胀。过高通胀会引起社会问题,所以央行的支付能力是有限的。

信心的不同、再加上信心的表述单位不同,产生了汇率。汇率的变动实际上是对央行信心的变动,也就是对一个国家生产力期望的变动。

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变化其实很小,但汇率变动却要大得多。这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力的不确定性很大,另一方面汇率也受到市场投机的影响。这会影响到进出口商业的价格稳定。所以多数国家的央行会利用外汇储备来影响和保持其货币汇率的稳定,也有央行通过政策来限制投机者对汇率的影响。

回到体主的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会刻意压低自己的汇率?不仅是中国,所有出口型经济都会尽力保持自己的货币汇率偏低。因为这样会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因为这个政策带来了兴旺的出口贸易,和迅速的经济发展。

但这样做不是没有代价的。通胀就是代价。有趣的是通胀会带来出口货物的本国货币标价增长,带动外币标价的增长。中国制造这几年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力衰退很大,渐渐有被更欠发达的地区比如越南、缅甸、土耳其等超越的趋势。令人庆幸的是,低汇率几十年带来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出口产品的价值也比以前大大提高。

习大和李总显然早意识到低汇率的福利已渐渐离我们而去,所以才会对内强硬改革,对外强势外交,希望中国基于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模式发展出经济和贸易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