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收支净额的介绍

2024-05-15

1.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介绍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差额。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物流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介绍

2.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主要来源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8号国际会计准则中说明,需要作为非常项目单独反映的收益和损失,不完全取决于事项或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不是取决于事项或经济业务与企业正常活动的关系。例如,在一个经营房地产的企业,出售房地产的盈亏不属于非常项目,而在另一企业,则可能将其纳入非常项目。我国在过去长的一段时间里,会计实践中,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的具体内容和范围都是由国家财政部统一规定。以工业企业为例,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盈和出售净收益、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工农业外收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盈和出售净收益、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定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等。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职工子弟学校经营和技工学校经营,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中,则将利润和损失的主要来源与内容分为4类:(1)偶发或非经营活动的受益或牺牲-如出售有价证券损益、清理已使用设备变价收入工根据债权人弃让低账面金额清偿债务等。(2)企业与其他主体间的非交换性浆转移-如由于赠予或接受损赠资产、法律诉讼损失、失窃损失、罚款若赔偿收入等。(3)持有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动-如存价格涨跌的损益、有价证券和股票市价变动及汇兑损益等。(4)自然灾害或其他环境因素导致的利润或损失-如水灾、火灾损失,或者是由于战争或交战国接管等环境因素变动造成的企业净资产损失。

3.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什么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日常生产经营业务以外所发生的其他各项业务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包括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两部分。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日常营业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比如接受捐赠的款项。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比如对外捐赠的支出,滞纳金,罚款等。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什么

4.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用处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与企业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经济业务,如发生自然灾害、非常事项或其他客观因素造成的财产损失,以及其他各种意外的收入和支出等等。在计算企业总额时,把一与经营活动无直接联系的收支与营业收入、成本和费用区分开来,在报表上单独列示,目的是为了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合理的考核,同时加强各期利润信息的可比性和预测性,向报表用户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对营业外收支,应当尽可能控制营业外支出的发生,避免损失。虽然可以给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下一个定义,但实务上仍然很难清楚地划分究竟什么是与经营活动有直接联系的项目,什么是与经营活动无直接联系的项目,而且,这种划分标准各类企业因情况不同,相关悬殊。

5.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特征

两个特征:一是意外发生,企业无力加以控制;二是偶然发生不重复出现,即不具备再生性。不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的项目应作为正常经营利润的组成部分。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特征

6.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收入定义

营业外收支亦称工农业外利得和损失,或简称利得与损失(Gains or Loses),或非常项目。这些收入工支出偶发性很强,前后不发生联系,而且每项收入、支出往往彼此是孤立的。收入没有相应的成本、费用,支出没有相应的收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德将营业外收入与支出定义为利得和损失:利得是“一个企业由于主要经营活动以外的或偶然发生的交易,以及在某一期间队季收入和业主投资引起的影响该主体的所有其他交易和事项导致业主权益(净资产)的增加”;而损失是“一个企业由于主要经营活动以外或偶然发生的交易以及在某一期间除了费用和分派业主所引起的影响该企业的所有其他交易、事项导致的业主权益(净资产)的减少”。在第8号国际会计准则中,将营业外收入定义为非常项目,指“企业正常活动以外的事项或交易所产生的盈利或损失,因此不期望经常或定期发生。”

7.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什么意思?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差额。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物流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及出售净收益;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因而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营业外收支净额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正常经营活动以外的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是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支。
营业外收支虽然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多大的关系,但从企业主体来考虑,同样带来收入或形成企业的支出,也是增加或减少利润的因素,对企业的利润总额及净利润产生直接的影响。营业外收支净额指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差额。

扩展资料:
在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中,则将利润和损失的主要来源与内容分为4类:
1、偶发或非经营活动的受益或牺牲-如出售有价证券损益、清理已使用设备变价收入工根据债权人弃让低账面金额清偿债务等。
2、企业与其他主体间的非交换性浆转移-如由于赠予或接受损赠资产、法律诉讼损失、失窃损失、罚款若赔偿收入等。
3、持有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动-如存价格涨跌的损益、有价证券和股票市价变动及汇兑损益等。
4、自然灾害或其他环境因素导致的利润或损失-如水灾、火灾损失,或者是由于战争或交战国接管等环境因素变动造成的企业净资产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什么意思?

8. 营业外收支净额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总额法和净额法。总额法是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一次或分次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成本费用等的扣减。净额法是将政府补助确认为对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所补偿成本费用等的扣减。企业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判断某一类政府补助业务应当采用总额法还是净额法。通常情况下,对同类或类似政府补助业务只能选用一种方法,同时,企业对该业务应当一贯地运用该方法,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对某些补助只能采用一种方法,例如,对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即征即退只能采用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法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第六条 政府补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二)企业能够收到政府补助。第七条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第八条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或确认为递延收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的,应当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相关递延收益余额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第九条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情况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一)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二) 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第十条 对于同时包含与资产相关部分和与收益相关部分的政府补助,应当区分不同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应当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第十一条 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 应当计入营业外收支。第十二条 企业取得政策性优惠贷款贴息的,应当区分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和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企业两种情况,分别按照本准则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进行会计处理。第十三条 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的,企业可以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进行会计处理:(一)以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作为借款的入账价值,按照借款本金和该政策性优惠利率计算相关借款费用。(二)以借款的公允价值作为借款的入账价值并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借款费用,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借款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递延收益。递延收益在借款存续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冲减相关借款费用。企业选择了上述两种方法之一后,应当一致地运用,不得随意变更。第十四条 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企业,企业应当将对应的贴息冲减相关借款费用。第十五条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退回的, 应当在需要退回的当期分情况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一) 初始确认时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的, 调整资产账面价值;(二) 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三) 属于其他情况的,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