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称为中国“环保之父”——曲格平?

2024-04-27

1. 为何称为中国“环保之父”——曲格平?

曲格平,1930年6月生于山东肥城,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
1972年,周恩来总理派出了中国政府代表团去参加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曲格平也参加了那次会议,并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回国后,他与代表们把大会列举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的环境对照,发现在很多方面中国的环境问题并不亚于资本主义国家,原来认为没有问题的领域,比如海洋、森林和天空……却在一夜之间成了大问题。原来认为只是局部的问题,却一夜之间成为全国性的、必须从发展战略和总体全局上采取措施才能解决的问题。在对会议情况进行总结时,代表们才发现,当时的中国连环境问题的科学定义都搞不清,当时中国所理解的环境问题和世界所谈论的环境问题并不一样——中国认为环境问题只是局部的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而世界谈论得更多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生物圈、水圈、大气圈、森林生态系统等“大环境”、“大问题”;在对环境问题严重程度的认识上,斯德哥尔摩大会也让中国人出了一身冷汗。

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中国,人们只知道“环境卫生”和“环卫工人”,却并不知道还有环境保护这一概念。对环境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理,到底应该怎么称呼,专家们的意见很不一致。最后,曲格平在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议就照英文直译过来,叫“环境保护”。这是中国人在历史上第一次把“环境”和“保护”这两个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词组合在一起。
1973年8月5日,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中国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了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从此,环境保护在中国被正式列入议事日程,中国的环保事业终于蹒跚起步了。1983年,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在这次大会上,“环境保护”被正式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保工作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在这次会议上,“走有中国特色的环保之路”的思想以会议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了。
曲格平常说,中国的环境保护是从宣传开始的。因此他非常重视宣传,在他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想法:通过新闻媒介,用舆论工具向破坏环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行为宣战,让环境意识深入到各级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心中。1993年,曲格平调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他开始着手实施“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一炮打响,抓了很多典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曲格平卓越的成就,获得一系列国际大奖。当他获得第一个奖项——联合国环境大奖后,便将10万美元奖金捐了出来,设立了中华环境保护基金,用一种新的方式投身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曲格平荣获联合国环境大奖,这是目前世界上在环境领域里的最高荣誉。1999年,获日本国际环境奖“蓝色星球奖”,是目前国际上与联合国环境大奖齐名的最高奖项之一。2007年获第三届中国发展百人奖终身成就奖。
曲格平至今从事环保事业30多年,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创建者和最初领导人之一。为中国环境科学理论的建立,环境发展战略目标和方针的制定,环境立法建设,环境大政方针和环境管理体制的建立等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环保生涯见证了中国环保的发展历程,被称为中国“环保之父”。

为何称为中国“环保之父”——曲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