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潮剧唱段有哪些?

2024-05-15

1. 经典潮剧唱段有哪些?

1、《琵琶记》

是一个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宋代南戏已把它搬上舞台,明代徐渭《南词叙录》中所录的早期戏文《赵贞女蔡二郎》,就是演“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的故事。可惜这个被称为“戏文之首”的早期剧本,没有流传下来。
《琵琶记》,是元代末年浙江人高则诚(高明),根据《赵贞女蔡二郎》重新编写的。明清以来,《琵琶记》在各地演出中,经过不断的修改,不同的刊物刻本不下数十种,其中保存、或接近高则诚原本(即元本)的,有陆贻典钞校的 《新刊元本蔡伯喈琵琶记》(简称陆钞本),和嘉靖刻本《新刊巾箱蔡伯喈琵琶记》(简称巾箱本)两种。
2、《刘文龙》

是一个在《永乐大典》、《南词叙录》等史籍记载已佚的宋元南戏剧本。写本的末页有“宣德七年六月口日晨胜寺梨园置立”字样。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七年,即公元1432年。定本的全题是《新编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
3、《荔镜记》

根据潮剧《陈三五娘》改编。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戏曲改革的热潮中各地戏剧互相观摩互相学习的艺术交流活动空前活跃。汕头市正顺潮剧团为排好《陈三五娘》,专门派人到福建泉州向梨园戏学习。
1956年成立的广东省潮剧团重新整理演出《陈三五娘》,在潮汕地区影响很大。1957年潮剧团首次晋京,《陈三五娘》的演出得到首都文艺界和广大观众的称赞。
4、《芦林会》

潮剧,传统剧目。源出传奇《跃鲤记》的“芦林辩非”一折。描写穷秀才姜诗偏听母命,不顾夫妻情爱,错休妻子庞三娘。三娘被休后寄居尼庵,一日,为烹鲤孝敬婆婆到芦林采薪,恰与姜诗相遇,据理陈情,与之辨明冤枉。姜诗深受感动,有意重续旧好,但恐冒“顺妻逆母”之名,悲痛之余,难以自决,夫妻只得洒泪而别。
5、《闹钗》

潮剧传统剧目。这出戏,在晚清时期以名丑方阿溜做工精湛细致而著称。
花花公子胡琏,狎妓通宵。回来时于龙生门口拾得金钗一支,罔断其妹与龙生有嫌,回家大闹,并与婢女小英以罚三十大板作赌。后证实胡琏所拾金钗,乃是自己从妓院缀带来的。结果胡琏自作自受,既遭母、妹责骂,又挨小英一顿竹板。

经典潮剧唱段有哪些?

2. 潮剧经典唱段曲名有哪些?

如下:
1、《琵琶记》


是一个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宋代南戏已把它搬上舞台,明代徐渭《南词叙录》中所录的早期戏文《赵贞女蔡二郎》,就是演“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的故事。可惜这个被称为“戏文之首”的早期剧本,没有流传下来。
《琵琶记》,是元代末年浙江人高则诚(高明),根据《赵贞女蔡二郎》重新编写的。明清以来,《琵琶记》在各地演出中,经过不断的修改,不同的刊物刻本不下数十种,其中保存、或接近高则诚原本(即元本)的,有陆贻典钞校的 《新刊元本蔡伯喈琵琶记》(简称陆钞本),和嘉靖刻本《新刊巾箱蔡伯喈琵琶记》(简称巾箱本)两种。
2、《刘文龙》


是一个在《永乐大典》、《南词叙录》等史籍记载已佚的宋元南戏剧本。写本的末页有“宣德七年六月口日晨胜寺梨园置立”字样。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七年,即公元1432年。定本的全题是《新编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
3、《荔镜记》


根据潮剧《陈三五娘》改编。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戏曲改革的热潮中各地戏剧互相观摩互相学习的艺术交流活动空前活跃。汕头市正顺潮剧团为排好《陈三五娘》,专门派人到福建泉州向梨园戏学习。
1956年成立的广东省潮剧团重新整理演出《陈三五娘》,在潮汕地区影响很大。1957年潮剧团首次晋京,《陈三五娘》的演出得到首都文艺界和广大观众的称赞。
4、《芦林会》


潮剧,传统剧目。源出传奇《跃鲤记》的“芦林辩非”一折。描写穷秀才姜诗偏听母命,不顾夫妻情爱,错休妻子庞三娘。三娘被休后寄居尼庵,一日,为烹鲤孝敬婆婆到芦林采薪,恰与姜诗相遇,据理陈情,与之辨明冤枉。姜诗深受感动,有意重续旧好,但恐冒“顺妻逆母”之名,悲痛之余,难以自决,夫妻只得洒泪而别。
5、《闹钗》


潮剧传统剧目。这出戏,在晚清时期以名丑方阿溜做工精湛细致而著称。
花花公子胡琏,狎妓通宵。回来时于龙生门口拾得金钗一支,罔断其妹与龙生有嫌,回家大闹,并与婢女小英以罚三十大板作赌。后证实胡琏所拾金钗,乃是自己从妓院缀带来的。结果胡琏自作自受,既遭母、妹责骂,又挨小英一顿竹板。

3. 潮剧最好听的选段有哪些?

潮剧最好听的选段:《东吴郡主》、《刘希必金钗记》、《陈三五娘荔镜记》。

1、《东吴郡主》是一部弘扬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潮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而倾注全力、精心推出的佳作。由广东潮剧院著名编剧范莎侠根据《三国演义》中孙尚香与刘备之间的爱情故事进行新的艺术创作,是一部源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的新编历史故事剧。

2、《刘希必金钗记》明徐渭《南词叙录》的“宋元旧篇”中列有《刘文龙菱花镜》一目,剧本已佚。在《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中,遗存“元传奇”《刘文龙》残曲,内容与《刘希必金钗记》基本相同,说明《刘希必金钗记》是据元代南戏《刘文龙菱花镜》改编的。

3、《陈三五娘荔镜记》是古老的民间传说,属于中国明代传奇作品,出于中国闽南地区的福建泉州(陈三)和广东潮州(五娘)一带,作者已失佚,主要为曲牌(剧本)型式,用戏剧来表演,广泛流传于福建闽南,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闽南语系地区。

潮剧最好听的选段有哪些?

4. 有没有好听的潮剧唱段

 1、扫窗会(姚璇秋、翁銮金) 
  2、庐林会(范泽华、黄清城) 
  3、井边会(姚璇秋、陈瑜、李有存、孙暹龙) 
  4、回书(张长城、陈瑜、郑建英) 
  5、磨房会(范泽华、张长城) 
  6、闹钗(方展荣、谢素贞、陈郁英、陈丽璇) 
  7、赵宠写状(叶清发、陈丽璇) 
  8、闹开封(张长城、朱楚珍、方展荣、吴玲儿等) 
  9、杨令婆辨本(洪妙、林银门) 
  10、包公会李后(洪妙、蚁锡深) 
  11、薛仁贵回窑(陈书橱、温美蕉) 
  12、柴房会(方展荣、吴楚珊) 
  13、庵堂认母(王少瑜、周细卿) 
  14、庵堂认母(吴丽君、陈学希) 
  15、六月雪(郑建英、胡娟) 
  16、梅亭雪(姚璇秋、陈瑜) 
  17、嫦娥奔月(郑健英、郑仕鹏) 
  18、孟姜女过关(吴楚珊、孙暹龙) 
  19、益春藏书(王少瑜) 
  20、泼水记(李泽瑞、刘育生等) 
  21、芦林会(郑小霞、陈学希) 
  22、六月雪(郑小霞) 
  23、苏六娘(电影录音) 
  24、陈三五娘(电影录音) 
  25、刘明珠(电影录音) 
  26、江姐(姚璇秋、谢素贞、方展荣等) 
  27、彭湃(陈秦梦、林舜卿、郑健英等) 
  28、蝶恋花(郑健英、吴文兰、张小重等) 
  29、万山红(姚璇秋、谢素贞、林玩贞等) 
  30、换偶记(洪妙等) 
  31、白兔记(范泽华、张长城、陈瑜、温美蕉) 
  32、金花女(郑小霞、陈学希、林舜卿、李有存等) 
  33、张春郎削发(中唱1984年版本) 
  34、辞郎洲(姚璇秋、翁銮金、谢素贞等) 
  35、续荔镜记(姚璇秋、叶清发、张长城等) 
  36、续荔镜记(吴丽君、黄清城、翁銮金等) 
  37、汉文皇后(郑小霞、陈学希、张长城等) 
  38、飞龙女(吴玲儿、方展荣、郑小霞等) 
  39、古琴案(方展荣、吴玲儿、吴丽君等) 
  40、苏后复国(郑小霞、陈瑜等) 
  41、袁崇焕(陈秦梦、林玩贞等) 
  42、赵氏孤儿(范泽华、陈光耀等) 
  43、审皇后(郑健英、陈光耀、钟怡坤、王少瑜等) 
  44、告亲夫(郑建英、曾馥、陈文炎等) 
  45、柳明月义救孤儿(郑健英、周若虹、许惠琴等) 
  46、救风尘(郑健英、王少瑜、陈文炎等) 
  47、绣襦记(王少瑜、胡娟等) 
  48、南唐遗事(钟怡坤、郑健英等) 
  49、血染南梁宫(王少瑜、郑建英、钟怡坤等) 
  50、血溅美人图(王少瑜、胡娟、郑薇等) 
  51、花笺状(王少瑜、黄振龙等) 
  52、荆钗记(王少瑜、吴文兰、林玩贞等) 
  53、嫦娥奔月(钟怡坤、杜冰、曾馥等) 
  54、美人泪(郑健英、周细卿等) 
  55、银锁怨(郑健英、陈丽玉、钟怡坤等) 
  56、三篙恨(郑小霞、胡娟、蚁锡深等) 
  57、屠夫状元(钟维、魏璇卿、马婵如等) 
  58、谢瑶环(曾馥、吴文兰、陈文炎等) 
  59、香罗帕(陈丽璇、马婵如等) 
  60、龙女情(王少瑜、钟怡坤、周细卿、黄学勇) 
  61、宝莲灯(邱楚霞、许淑婉、陈廷良等) 
  62、七日红(唐龙通、许淑婉等) 
  63、莫愁女(邱楚霞、郑跃生、许淑苑等) 
  64、二度梅(邱楚霞、许淑苑、陈廷良等) 
  65、五女拜寿(邱楚霞、唐龙通、黄少华等) 
  66、回唐山(潮州团) 
  67、梁山伯与祝英台(郑莎、李娜等) 
  68、逼上梁山(蔡植群、郑莎等) 
  69、彩楼记(郑莎、蔡植群等) 
  70、杨八姐闯幽州(郑莎、赖舜娥等) 
  71、文武香球(郑莎、蔡植群、王文和等) 
  72、姐妹易嫁(陈芳生、赖舜娥等) 
  73、江秀卿(李娜等) 
  74、红珊瑚(陈丽玲、赖舜娥等) 
  75、罗衫记(陈丽玉、许惠琴、陈大筐等) 
  76、孝妇杀家姑(王瑞芬、林洁、张桂坤等) 
  77、珍珠塔(邱应发、田佩兰、陈丽玉、廖文卿等) 
  78、飞龙刺狄青(张秀兰、李丽容、黄素玲、陈家汉等) 
  79、武则天亲断梨花案(陈丽玉、张桂坤、陈家汉等) 
  80、春香传(李楚卿、许悦蓉等) 
  81、血溅美人图(李楚卿、许悦蓉、郑薇等) 
  82、张古董借妻(李楚卿、彭钟亮、胡娟等) 
  83、火烧临江楼(李楚卿、吴文兰等) 
  84、孔雀东南飞(李丽容、郑莎等) 
  85、孟丽君会苏映雪(黄楚霞、方壮华等) 
  86、白蛇传(黄芝香、肖岳潮、方壮华等) 
  87、杨门女将(张楚吟、黄芝香等) 
  88、白玉扇(黄芝香、肖岳潮等) 
  89、金龙银凤(黄芝香、周辉南等) 
  90、柯山红日(普宁二团) 
  91、红鬃烈马(余林侬、陈燕鸣等) 
  92、弓剑情(余林侬、陈燕鸣等) 
  93、陆文龙归宋(余琳侬、陈燕鸣、陈乔、张仕耀等) 
  94、古堡恩仇记(余林侬、陈燕鸣等) 
  95、歌女剑刺江西王(陈燕鸣、麦素芝等) 
  96、王莽篡汉(陈燕鸣、陈乔等) 
  97、乱世佳人(林羡、陈经伦等) 
  98、秦香莲(陈舜卿等) 
  99、铁面县令怒斩玉面狼(林娟、黄派林、陈舜卿等) 
  100、猫儿换太子(林娟、陈舜卿等) 
  101、粉妆楼(林娟、林玉等) 
  102、龙井渡头(吴丽华、林若英、林静香等) 
  103、秦王李世民(许淑娥、吴丽华等) 
  104、十五贯(林炳利、黄明强、周芝圃等) 
  105、包公铡侄(林令勇、周芝圃、林炳利等) 
  106、周不错(周芝圃等) 
  107、王魁休妻(电台版) 
  108、刘璋下山(惠来,李开珠、吴玉华等) 
  109、生死牌(揭西,林木汉等) 
  110、秦香莲(马丽端、曾友禄等) 
  111、赵少卿(陈碧霞、许云坡等) 
  112、一门三进士(方巧玉、陈楚惠等) 
  113、四郎探母(许云波、陈美云等) 
  114、朱玉莲(柳惜春、许云波、李美英等) 
  115、杨乃武与小白菜(陈碧霞、陈碧玲等) 
  116、桃园奇冤(方巧玉、陈楚惠等) 
  117、苦尽甘来(陈碧霞、许云坡等) 
  118、玉堂春(陈美云、方桦等) 
  119、秦凤兰(陈美云、庄静静等) 
  120、孟舍落难(陈嫦娥、许云坡等)

5. 潮剧最好听的选段

潮剧最好听的选段:
1、荔镜记
《陈三五娘》又名《荔镜记》,是广东潮汕地区及福建闽南地区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之一。潮剧电影《荔镜记》根据潮剧《陈三五娘》改编。

2、告亲夫
旧本曾名《戒自由》1956年由林劭贤首次整理。1957年经张华云再度修改并由当时三正顺剧团首演。金林表、吴越光作曲天涯盼飞雁,姚丽珊扮演颜秋容今后对公子,陈云娟扮演文淑贞但为人子,吴介孝扮演盖良才。郑壁高扮演盖纪纲。

3、苏六娘
《苏六娘》戏剧由广东省潮剧团演出,1957年拍摄成电影,由香港鸿图影业公司拍摄,于1959年12月拍成彩色影片。

4、井边会
《井边会》传统剧目。是明传奇《白兔记》的一折。全折讲的是李三娘十六年前为避哥嫂毒手将儿子托人送与太原寻父,十六年后其子承佑外出射猎,为寻白兔,井边得会三娘的故事。昆剧、湘剧、川剧、徽剧、潮剧等均有此剧目。

5、芦林会
芦林会,潮剧,传统剧目。源出传奇《跃鲤记》的“芦林辩非”一折。描写穷秀才姜诗偏听母命,不顾夫妻情爱,错休妻子庞三娘。

潮剧最好听的选段

6. 潮剧最好听的选段有哪些?

潮剧最好听的选段:《东吴郡主》、《刘希必金钗记》、《陈三五娘荔镜记》。 1、《东吴郡主》是一部弘扬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潮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而倾注全力、精心推出的佳作。由广东潮剧院著名编剧范莎侠根据《三国演义》中孙尚香与刘备之间的爱情故事进行新的艺术创作

7. 潮剧最好听的选段有哪些

潮剧最好听的选段有《苏六娘》、《狸猫换太子》、《京城会》、《满江红》、《柴房会》、《张春郎削发》。
1、《苏六娘》

《苏六娘》戏剧由广东省潮剧团演出,1957年拍摄成电影,由香港鸿图影业公司拍摄,于1959年12月拍成彩色影片。本片以戏剧的演绎了揭阳荔浦苏员外年轻貌美的女儿苏六娘与潮阳西胪表兄郭继春青梅竹马,情愫暗生,被父许婚饶平杨子良,弱女以死拒婚的爱情故事。
多年来,《苏六娘》在潮汕地区多次演出,广受潮汕人的喜爱。
2、《狸猫换太子》

《狸猫换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的一个文学故事,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清代末期,这个故事流传到南方租借地上海,被改编成京剧搬上戏台,演出后轰动上海,后被改编成评剧、豫剧、黄梅戏、吕剧、湘剧、潮剧 等等各种剧种,竞相传唱。
潮汕各大潮剧戏剧团,多次在各地演出《狸猫换太子》选段,故事跌宕起伏,非常吸引。
3、《柴房会》

《柴房会》潮汕明星方展荣演唱,在潮汕地区,每年庙会都可以听到这一经典的戏剧,不仅老人喜欢,就连潮汕的小孩儿童都甚是喜欢,《柴房会》幽默有趣,是潮汕地区过年佳节娱乐放松必听的一段戏曲。

潮剧最好听的选段有哪些

8. 潮剧的经典曲目

《琵琶记》(演蔡伯喈、赵五娘故事),是一个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宋代南戏已把它搬上舞台,明代徐渭《南词叙录》中所录的早期戏文《赵贞女蔡二郎》,就是演“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的故事。可惜这个被称为“戏文之首”的早期剧本,没有流传下来。见的到《琵琶记》,是元代末年浙江人高则诚(高明),根据《赵贞女蔡二郎》重新编写的。明清以来,《琵琶记》在各地演出中,经过不断的修改,不同的刊物刻本不下数十种,其中保存、或接近高则诚原本(即元本)的,有陆贻典钞校的 《新刊元本蔡伯喈琵琶记》(简称陆钞本),和嘉靖刻本《新刊巾箱蔡伯喈琵琶记》(简称巾箱本)两种。而揭阳出土的这个抄本,经专家考证,认为是继陆钞本和巾箱本之后的第三种“元本”,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也是“琵琶记现存最早的舞台演出本”,“对研究《琵琶记》的版本、文学、唱腔、表演各方面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大量的证据”。出土的《刘希必金钗记》(即《刘文龙》,演刘希必与发妻萧氏的故事),是一个在《永乐大典》、《南词叙录》等史籍记载已佚的宋元南戏剧本。写本的末页有“宣德七年六月口日晨胜寺梨园置立”字样。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七年,即公元1432年。定本的全题是《新编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刘希必金钗记》是剧本的全称;“新编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是书坊广告性的文字,元明小说戏曲刊物刻本,常在首页上刊上这类广告式的文字。这段书坊广告的文字也抄在这个写本上,说明这个写本来源于刊物本。这虽是一个写本,但从文献价值上来说,却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我国宋元南戏剧本,在宋元时未有刊刻本流传。明初编纂的《永乐大典》,抄录有宋元南戏三十三本,但已散失。见到的三个宋元南戏剧本《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是嘉靖年间重抄本。而出土的《刘希必金钗记》,就是继《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之后,第四本宋元南戏剧本。这是从文献价值来说。如果从文物意义来说,“是迄今所现的戏曲剧本中,无论是刊印本或是手写本,都是时代最早的第一个古本”,比被认为我国年代最早的戏文刻本明代成化年间刊物的《白兔记》,还早三十多年,在我国戏曲文献宝库中,是十分珍贵的海内孤本。此外经典剧目有《荔镜记》《告亲夫》《刘明珠》《苏六娘》《井边会》《芦林会》《杨令婆辩本》《闹钗》《扫窗会》《辞郎洲》等其中《杨令婆辩本》、《扫窗会》、《闹钗》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三块宝石”。“微型潮剧”铁枝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俗称“纸影戏”,是我国木偶艺术的稀有品种,也是潮州潮汕民间戏剧艺术的一朵瑰丽之花。系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清代以后,为满足观众视觉欣赏需要,艺人们逐渐把舞台蒙上的白纸去掉,把偶像从平面改为圆身,于是“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在当时称为“圆身纸影”。 到二十世纪初,潮州一带的铁枝木偶戏班纷纷参照当时的戏剧舞台,改用绣帘作为幕布,台上再摆上小桌子、小道具用于表演,偶身也改用木头削制,曲调改唱潮剧曲目,至此潮州木偶戏就初步形成了。 潮州铁枝木偶偶像由连在后面的三枝铁枝操纵,保留了皮影操纵特点;剧目、表演动作、音乐唱腔与潮剧相同。 由于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时尚的改变,演出市场日益萎缩;木偶班大多为半农半艺,是松散形业余艺术团体,对木偶戏的研究传承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一些高难表演技艺面临失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