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2024-05-16

1. 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外国阔佬对孩子的“苛求”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家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富翁,他的家族至今亦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约翰。他尽管那么有钱,却从不娇惯儿子,从小教育儿子生活要节俭。

  

  约翰.洛克菲勒从父亲手里接过家产以后,继承了父亲重视节俭、严格教育子女的家规。约翰有五子一女,在入学以前,约翰从不给孩子零用钱,孩子上学以后,才给他们少量的零用钱。

  

  约翰.洛克菲勒认为,富裕家庭的女子比普通人家的女子更容易受物质的诱惑,追求更多的享受,贪图走最平坦的道路,因此,“富人进天堂比骆驼钻针眼还困难。”他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了使洛氏家庭后继有人,不断发达,自小严格要求孩子懂得每一分钱来之不易,绝不容许轻易浪费。

  

  无独有偶,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也是如此“苛求”孩子的。约瑟夫曾担任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和驻英大使,是美国最大的五大企业家之一。他给每个孩子存了1000万美元的委托金,但是他决不允许金钱腐蚀孩子,不许孩子谈论钱,尤其不允许在餐桌上谈论钱。肯尼迪成为总统以后,曾回忆起他在10岁时的一件往事,那时他向父亲递交了一份申请,请求父亲将他的零用钱从每周4角提高到6角,但是父亲断然拒绝了他。

  

  你也许会将洛克菲勒父子以及肯尼迪父亲的想法或者做法归因于一种社会文化的原因。其实,即使在我们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不少有识之士,包括一些贤明的帝王将相,也都崇尚节俭,主张自小培养孩子以奢靡为耻、俭素为荣的美德。

  

  王羲之劝子于学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

  

  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用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王献之逐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始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
  

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2. 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外国阔佬对孩子的“苛求”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家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富翁,他的家族至今亦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洛克菲勒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约翰。
  他尽管那么有钱,却从不娇惯儿子,从小教育儿子生活要节俭。
  
  约翰.洛克菲勒从父亲手里接过家产以后,继承了父亲重视节俭、严格教育子女的家规。
  约翰有五子一女,在入学以前,约翰从不给孩子零用钱,孩子上学以后,才给他们少量的零用钱。
  
  约翰.洛克菲勒认为,富裕家庭的女子比普通人家的女子更容易受物质的诱惑,追求更多的享受,贪图走最平坦的道路,因此,“富人进天堂比骆驼钻针眼还困难。
  ”他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了使洛氏家庭后继有人,不断发达,自小严格要求孩子懂得每一分钱来之不易,绝不容许轻易浪费。
  
  无独有偶,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也是如此“苛求”孩子的。
  约瑟夫曾担任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和驻英大使,是美国最大的五大企业家之一。
  他给每个孩子存了1000万美元的委托金,但是他决不允许金钱腐蚀孩子,不许孩子谈论钱,尤其不允许在餐桌上谈论钱。
  肯尼迪成为总统以后,曾回忆起他在10岁时的一件往事,那时他向父亲递交了一份申请,请求父亲将他的零用钱从每周4角提高到6角,但是父亲断然拒绝了他。
  
  你也许会将洛克菲勒父子以及肯尼迪父亲的想法或者做法归因于一种社会文化的原因。
  其实,即使在我们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不少有识之士,包括一些贤明的帝王将相,也都崇尚节俭,主张自小培养孩子以奢靡为耻、俭素为荣的美德。
  
  王羲之劝子于学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
  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
  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
  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
  ”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
  
  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
  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
  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
  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
  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
  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用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
  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王献之逐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始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
  
   

3. 父母教育故事

教育:父母在陪伴孩子同时,还要教孩子感恩,这个真实故事告诉你

父母教育故事

4. 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外国阔佬对孩子的“苛求”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家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富翁,他的家族至今亦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约翰。他尽管那么有钱,却从不娇惯儿子,从小教育儿子生活要节俭。



约翰.洛克菲勒从父亲手里接过家产以后,继承了父亲重视节俭、严格教育子女的家规。约翰有五子一女,在入学以前,约翰从不给孩子零用钱,孩子上学以后,才给他们少量的零用钱。



约翰.洛克菲勒认为,富裕家庭的女子比普通人家的女子更容易受物质的诱惑,追求更多的享受,贪图走最平坦的道路,因此,“富人进天堂比骆驼钻针眼还困难。”他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了使洛氏家庭后继有人,不断发达,自小严格要求孩子懂得每一分钱来之不易,绝不容许轻易浪费。



无独有偶,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也是如此“苛求”孩子的。约瑟夫曾担任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和驻英大使,是美国最大的五大家之一。他给每个孩子存了1000万美元的委托金,但是他决不允许金钱腐蚀孩子,不许孩子谈论钱,尤其不允许在餐桌上谈论钱。肯尼迪成为总统以后,曾回忆起他在10岁时的一件往事,那时他向父亲递交了一份申请,请求父亲将他的零用钱从每周4角提高到6角,但是父亲断然拒绝了他。



你也许会将洛克菲勒父子以及肯尼迪父亲的想法或者做法归因于一种社会文化的原因。其实,即使在我们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不少有识之士,包括一些贤明的帝王将相,也都崇尚节俭,主张自小培养孩子以奢靡为耻、俭素为荣的美德。



王羲之劝子于学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



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用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王献之逐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始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

5. 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大人做的事,孩子无意中就学会了,所以父母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长教育孩子故事篇一         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对于我们教育孩子颇有启示。一个星期天,她领5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电动“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吃一惊。因为那只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 美分,而这辆小汽车至少也要值20多美元。开始她以为儿子说谎,当找到小汽车的主人和德国小孩的妈妈时,这位德国母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会儿,我会领着孩子上玩具商店,让他知道这辆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第二次做这样的蠢事了。”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干预、不阻止,也不单纯批评孩子的做法,而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孩子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中正是缺少了对孩子的这种尊重。尊重孩子的选权,并不能保证孩子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但他们毕竟还小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摔几个跟头,走一段弯路,但孩子的选择能力却在一次次尝试中得以提高。让我们在教育中少一分盲目和粗野,多一份理智和科学,把爱变得更深沉一些、艺术一些
         家长教育孩子故事篇二         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儿子从城里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在农场一户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样?”“好极了!”“这回你应该知道穷人是什么样了吧?”儿子回答:“是的,我知道了”。“你能描述一下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吗?”儿子想了想说:“我们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4条狗;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夜里我们的花园里只能看见几盏灯,可他们的花园上面却有千万颗星星;还有,我们院子里只能停几辆小汽车,可他们院子里却能容得下几百头奶牛。”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接着儿子又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过上和他们一样富裕的生活。”孩子心中富有和成人心中的富有是不同的,正像孩子心中的快乐和成人心中的快乐不同一样。?
         今天要想真正走进新课程,教师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把握学生思维方式。知道学生的理解与想象和教师是不同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研究学生已有经验、认知能力、心理特征,认识学生思维,学生才能带着教科书走进教师,这样课堂教学中两种思维的碰撞才能会如“水”如“潮”,心灵对话才会撞击出生命的浪花。在那流淌轻松活力、润泽生命的课堂里快乐、健康、和谐地成长。
         家长教育孩子故事篇三         有一道测试题,从下面3个候选人中选出一位能造福人类的,你会选谁?第一个,他信巫医和占卜,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第二个,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来,读大学时曾经吸过毒,每晚都要喝许多白兰地;第三个,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着素食习惯,从不吸烟,也不喝酒,年轻时没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情。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三个,但没想到却是错的。有史料记载: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二个是丘吉尔,第三个是希特勒。这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思索,没有想到,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样的大好人,身上还有这样的缺点;而希特勒,这个杀人的魔鬼,他的身上竟还有如此多的闪光点。由此我们想到了孩子,如果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成功者,如后来的罗斯福和丘吉尔,他们所谓的一些缺点怎么也比不过早先的罗丘两人吧。所以孩子一时错误,不代表会什么,我们对孩子要增加信任和期待,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
         家长教育孩子故事篇四         这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鱼儿,很瘦小孤单。
         主人喂食时它总也抢不到,最多只能吃些别的鱼剩下的残渣碎末。平时它常孤零零地在鱼外游荡,似乎谁都可以欺负它。万幸的是,终于有一天主人发现它是如此可怜,打那以后喂食时都先在它身边撒些饵料。不想这一些微不足道的举动,竟改变了小鱼的命运,还创造了一个奇迹。因为聪明的鱼儿们渐渐地发现:只要在小鱼的周边就一定能得到食物。于是一星期以后一个颇为壮观的场面出现了:一条不起眼的小鱼,领着一个偌大的鱼群在水中游来游去。这条小鱼儿竟然成了“头鱼”。从此它再也不会以自卑的神色黯然地徘徊在池边、角落,而是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地做着“领头鱼”,俨然开始统帅起整个鱼群。

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6. 父母教育故事有什么?

看育儿理论不如看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以下三个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肯定能给你启发。
(一)
一天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洗碗,她才几岁的儿子独自在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蹦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象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孩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呀!”
这个孩子长大后真的“蹦”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上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他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7月16日。
同样有意思的故事还有——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家里照顾他的妹妹莎莉,他无意中发现了几瓶彩色的墨水。母亲不在家,那些瓶子对他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小男孩忍不住打开了瓶子,开始在地板上画起了妹妹的肖像。室内各处都撒上了墨水污迹,家里变得脏乱不堪。
当他母亲回来时,被眼前的情情景惊呆了,但她也同时看到地板上的那张画像——准确的说是一片乱七八糟的墨迹。她对色彩凌乱的墨水污渍视而不见,却惊喜地说道:“啊,那是莎莉!”然后她弯下腰来亲吻了她的儿
(二)
许多年前,一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靠给别人放羊维持生活。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这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的小儿子问他的父亲。
牧羊人回答说:“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去安家。”
“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比大雁飞得还要高,去天堂看妈妈。”他的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
“做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小儿子也对父亲说。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们说:“如果你们想飞,你们也会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父亲。
牧羊人接着说:“看看我是怎么飞的吧。”于是他飞了两下,也没飞起来。
牧羊人肯定地说:“可能是因为我的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去你们想去的地方。”
儿子们牢记父亲的教导,并一直不断地努力。等他么长大以后终于飞起来了,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发明了飞机。
(三)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一天,孩子放学后在客厅里玩篮球,不慎打落书架上的一个祖辈世代相传的花瓶;为了掩盖自己闯下的弥天大祸,孩子慌乱地把碎片用胶水粘起来,胆战心惊地放回原位。细心的母亲发现了花瓶的“变化”。 害怕受到惩罚的孩子灵机一动说,一只野猫从窗外跳进来,怎么赶也赶不走,它在客厅里上窜下跳,最后碰倒了架子上的花瓶。
母亲很清楚,孩子在撒谎。到了晚上,她把孩子叫到书房。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巧克力盒子,把其中一块巧克力递给孩子:“贝克纳德(孩子的名字),这块巧克力奖你,因为你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创造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以后你一定可以写出很好看的侦探小说。”接着,她又在孩子手里放了一块巧克力:“这块巧克力奖给你杰出的修复能力,虽然用的是胶水,但是裂缝吻合得几乎完美无缺呢。不过记住,你用的胶水是用于修复纸质物品的,修复花瓶不仅需要更强力的胶水,还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明天我们把花瓶拿到艺术家那里,看看他们是怎样使一件工艺品完好如初的。”母亲一边说着,一边又拿起第三块巧克力:“这最后的一块巧克力代表我对你深深的歉意,作为母亲,我不应该把花瓶放在那么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当家里有一个热衷体育的男孩子的时候。希望你没有被砸到或者吓到,我的小甜心。”
听到这里,孩子之前那颗叛逆的心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之后的日子,一切照旧,唯一的变化是,孩子再也没有撒过一次谎,每当他不由自主地想要撒谎时,那三块巧克力就会立即浮现在眼前。
同样的教育方式还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陶先生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等到放学后,陶先生回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
陶先生给了他一颗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先生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现在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文后小记
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孩子,发自内心的爱孩子,而不是以教育者自居。把自己和孩子摆在一个平等、彼此尊重的地位。这样,师生也好,母子之间也好,容易消除对立情绪,容易交流、沟通,减少孩子的畏惧及逆反心理。温和教育胜过怒斥,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始终充满了爱心、宽容和温情,而且善于从被批评对象的错误中,挖掘其“闪光点”。这样,被批评者不至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者产生“老师家长不再喜欢我”的感觉,从而疏远老师家长。

7. 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

20美金的价值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五岁的儿子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你一个小时可以赚到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问。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
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小孩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父亲坐下来还生气。后来,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小孩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问。“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故事点评:时间可以换取金钱,也可以换取家庭的亲情和快乐。给家庭挤出些时间吧,因为有些东西是拿金钱买不到的。

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

8. 教育孩子的故事?

《小男孩和苹果树》是法国作家瑞乔·M·约翰所写的一则童话故事。 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与苹果树的故事:苹果树无止境的满足着小男孩,当小男孩老时,才了解到苹果树对自己的真正意义。这个故事中的苹果树喻为天下的父母。 
 小男孩和苹果树 
  文/瑞乔·M·约翰 翻译/加法 
 
  有一棵苹果树。有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跟苹果树玩。他上树摘苹果吃,在树荫里打盹,他爱这棵苹果树,苹果树也爱他。 
 
  时光飞快的过去。小男孩变成了大男孩。他不再跟苹果树玩了。一天,男孩回到苹果树身旁,他看起来很难过。 
 
  “来跟我玩一会吧。”苹果树对他说。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会爬树了,我需要玩具,我需要钱买玩具。”小男孩说。 
 
  “对不起,我没有钱。不过你可以把我所有的苹果摘下来拿去卖钱。”苹果树回答他。 
 
  小男孩打起精神来,它把所有的苹果摘光了,然后快乐地离去。 
 
  摘了苹果后,小男孩再没有来看过苹果树,直到他长成一个男人。一天,回到苹果树这里。 
 
  “来跟我玩一会吧。”苹果树对他说。 
 
  “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工作来养活我的家庭。我们需要一所房子安身,你能帮助我吗?”男人说。 
 
  “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不过你可以砍掉我所有的树枝拿去盖房子。”苹果树回答说。 
 
  男人打起精神来,他砍掉了所有的树枝,然后快乐地离去。 
 
  看到男人快乐,苹果树也非常快乐,不过男人砍了树枝以后再也没有来看过苹果树。苹果树又孤零零了,它很伤心。 
 
  一个炎热的夏日,男人回到苹果树这里。苹果树高兴极了。 
 
  “来跟我玩一会吧。”苹果树对他说。 
 
  “我一天比一天年纪大,我想去航海,让自己放松下来。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男人问。 
 
  “用我的树干去做条船吧。你就可以航行到很远的地方,你会快乐的。” 
 
  于是男人砍了树干做了条船,他真的去航海了,并且很长时间没有回来。 
 
  很多年以后,男人终于回来了。 
 
  “对不起,孩子,”苹果树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没有苹果给你吃。” 
 
  “没关系,我牙齿都掉光了,不能咬苹果了。”男人说。 
 
  “也没有树干给你爬。”苹果树说。 
 
  “没关系。我太老了,爬不动树了。”男人说。 
 
  “我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只有我快要枯死的树根。”苹果树留着眼泪说。 
 
  “我并不需要什么,只要有个地方能坐下来休息一下,经过这么多年,我太累了。”男人回答。 
 
  “那好!老树根是最适合歇息的地方了,过来跟我坐一会儿吧。”苹果树高兴的说,含着眼泪对男人微笑着。 
 
  这个故事送给每个孩子。苹果树就像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玩。等我们长大了,我们就离开父母。只有当我们有需要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回到他们身边。无论怎样,父母都一直在那里,尽一切所能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只为我们快乐。 
 
  你也许觉得故事里的小男孩对苹果树很残忍。然而,我们中的每个人正是那样对待我们的父母的。 
 
  爱你的爸爸妈妈吧,从这一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