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行业

2024-04-28

1. 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行业

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行业如下:
清洁能源领域;
储能;
工业生产领域;
建筑领域;
交通领域;
技术固碳;
企业碳顾问或咨询师;
智能物联网系统等。

目前各行业都要进行节能减排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电力、水泥、钢铁、造纸、化工、石化、有色金属、航空企业等是重点要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控排行业,其面临的挑战涉及很多方面。
双碳目标已很明确,但是各领域技术发展还有很大的落地空间,未来碳中和投资金额将超过100万亿元,预计会诞生超400万个岗位缺口,无论你是否已身处领域内,多多关注,可能就是新的创业点。

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行业

2. 新能源行业碳中和碳达峰系列

[]根据本文分析测算,我们认为整个“双碳”行动将会按“双新”的趋势有序推进,即“新能源”与“新电气化革命”。同时伴随着新型节能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森林碳汇的不断建设,“碳中和”的终极目标或可如期甚至提前实现,期间或将伴生出百万亿元规模的市场投资需求。
  
 []【新能源】发电和供热行业所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的44%,独立可循环的新能源发电系统或为低碳 社会 发展的能源基础。从独立性与可循环性、供地压力、发电成本以及系统稳定性四个角度论证,认为我国电力系统具备新能源化改造的基础,而大规模扩容的新能源供电系统也或将为接下来的电气化改造提供能源基础与环保逻辑支撑。
  
 []【新电气化革命】交通、制造、工业生产与建筑等行业所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的45.3%,“双碳”行动或将提速相关行业的电动化改造趋势。新能源 汽车 领域及其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包括电池、电控、自动驾驶技术、充电桩与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等)乃至未来整个交运行业(航空运输行业、船舶运输行业等)均将受此趋势影响。此外,以电炉供热的炼钢与水泥生产等技术的市场覆盖规模或将大幅增加,催生巨额的用电需求,同时带动上游相关电控设备、工业芯片、工业气体、非碳还原剂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我国或将出现超百万亿元的投资需求。至2060年,新能源发电新增投资规模或达37.4-45.3万亿元;工业生产低碳化改造新增投资规模或达13.3万亿元;新能源 汽车 相关投资新增规模或达4.4万亿元;装配式建筑相关投资新增投资规模或达10万亿元,冬季采暖电气化改造也或将带来约3.5万亿元规模的投资需求;植树造林或将累计带来3.2万亿元的投资需求;碳交易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000亿元/年的规模。
    
 风险提示:由于整个“双碳”行动

3. 碳中和、碳达峰概念。主要涉及哪些行业?

碳中和指的是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而中国承诺的是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碳达峰简单来说就是碳排放峰值,也就是温室气体单位排放量下降幅度大于GDP增长幅度时,碳排放总量不再增长的这个拐点。

首先是节能减排方直接影响的新能源产业和碳补偿,新能源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途径,碳中和的目标确认之后,新能源产业的替代需求就更加紧迫了,这也进一步刺激了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投资热度,尤其是新能源产业细分行业中的光伏,锂电,风电等。
碳补偿是碳中和的路径之一,园林绿化、生态治理、湿地建设等产业中长期的需求显现。
然后是智能电网,近年来,我国光伏、风电装机量呈现出迅速提升,由于产能的不稳定,带动了储能设施的发展。
碳中和对于传统行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绿色建筑、新能源车、智能家居等等都将迎来发展的热潮,成为持续的风口。

碳中和、碳达峰概念。主要涉及哪些行业?

4. 碳中和和碳达峰后能源如何拓展

四方面入手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1、新发展机制下新能源年度开发规模与利用率协同关系发生变化,需要统筹新能源保障性并网规模、新能源市场化并网规模、消纳责任权重目标及利用率。2、随着整县推进成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的主要模式,分布式发电开发市场格局发生转变,需要创新分布式发电开发模式和发展思路,实现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开发下的网源协调。3、随着电力系统中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高,电力供应保障风险将继续增大,需要建立适应新能源跨越式增长的电力供应保障体系。4、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将推高电力供应成本,需要优化新能源开发时序,避免供电成本过快增长。

5. 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7个路径

  2021年年底,   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发布《电力行业碳达报告》,报告提出了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的7个路径:    
    一是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低碳主导的电力供应格局; 
    二是发挥电网基础平台作用,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支持部分地区率先达峰; 
    三是大力提升电气化水平,服务全 社会 碳减排; 
    四是大力实施管理创新,推动源网荷高效协同利用; 
    五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为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六是强化电力安全意识,防范电力安全重大风险; 
    七是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适应碳达峰碳中和新要求。 
      内容摘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力行业既迎来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艰巨挑战。以保障电力安全供应为基础,以低碳化、电气化、数字化为基本方向,重点研究了电力行业碳达峰时序、电源和电网结构以及电力供应成本。通过综合分析电力电量平衡、低碳电源贡献率、考虑规模化发展及技术进步的经济性,研究提出了确保2030年前、力争2028年电力行业实现碳达峰,并逐步过渡到稳中有降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 一是 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低碳主导的电力供应格局; 二是 发挥电网基础平台作用,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支持部分地区率先达峰; 三是 大力提升电气化水平,服务全 社会 碳减排; 四是 大力实施管理创新,推动源网荷高效协同利用; 五是 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为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六是 强化电力安全意识,防范电力安全重大风险; 七是 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适应碳达峰碳中和新要求。 
      内容简介   
     一、发展基础  
    清洁低碳转型取得新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9.6亿千瓦,占总装机的43.4%。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2015年的12.1%提高到2019年的15.3%,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截至2019年底,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提前完成2020年碳减排目标。 
    安全高效发展达到新水平。截至2020年底,全国建成投运“十四交十六直”30个特高压工程,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79.4万公里,变电容量45.3亿千伏安。2019年,火电、水电、燃气轮机与核电机组的等效可用系数均达到90%以上,变压器、架空线路等主要输变电设施的可用系数均超过99%。 
    电力 科技 创新日新月异。核电、超超临界发电、新能源发电等技术取得积极进展,世界上输电电压等级最高、距离最远的 1100千伏准东 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运,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乌东德电站送广东广西工程提前投产。 
    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2019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为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7%。2016 2019年,电能替代累计新增用电量约5989亿千瓦时,对全 社会 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5%。 
    市场机制建设积极推进。电力市场交易体系初步建立,各类交易方式和交易品种逐渐丰富。发电行业率先开展碳交易。截至2020年8月底,碳交易试点累计成交量约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92.8亿元。 
    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9年底,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境外投资金额57.9亿美元。中国主要电网企业建成10条跨国输电线路,12回110千伏及以上与周边国家相联的线路走廊,能源互联网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电力行业既迎来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艰巨挑战。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达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 70年过渡期。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体量大,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任务更为艰巨。能源电力减排是我国的主战场,能源燃烧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电力行业排放占约41%。电力行业不仅要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行业自身的碳减排,还要助力全 社会 能源消费方式升级,支撑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满足全 社会 实现更高水平电气化要求。 
     二、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  
    (一)电力行业碳排放现状 
    碳排放量增长有效减缓。以2005年为基准年,全国非化石能源装机、发电量分别累计提升19、16个百分点,火电供电煤耗累计下降61.5克/千瓦时;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60亿吨。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2019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838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20%;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577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32.7%。电力碳排放占全 社会 四成左右。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102亿吨,电力行业、交通行业、建筑和工业碳排放占比分别为41%、28%和31%,火力发电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42亿吨。 
    (二)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 
    我国电力需求还处在较长时间的增长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带动用电持续增长,新旧动能转换,传统用电行业增速下降,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用电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推动电力需求刚性增长。能源转型发展呈现明显的电气化趋势,电能替代潜力巨大。综合考虑节能意识和能效水平提升等因素,预计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全 社会 用电量分别为9.5万亿、11.3万亿、12.6万亿千瓦时,“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4.8%、3.6%、2.2%。预计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最大负荷分别为16.3亿、20.1亿、22.6亿千瓦,“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5.1%、4.3%、2.4%。 
    研究对“十四五”及中长期电源发展设置了新能源、核电不同发展节奏的三种情景,情景一是新能源加速发展,2030年电力行业碳排放达峰,投资最省。情景二是核电+新能源加速发展,2028年电力行业碳达峰,投资比情景一高0.6万亿元。情景三新能源跨越式发展,2025年电力行业碳达峰,投资比情景一高1.6万亿元,但“十四五”期间主要依赖电化学储能技术成熟度,具有不确定性。综合分析,推荐情景二,  2030年前、力争2028年电力行业碳达峰,峰值规模47亿吨左右。   
    “十四五”期间,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需要新增一定规模煤电项目。水电、核电项目建设工期长,一般需要5年左右时间,“十四五”期间新投产规模比较确定,预计到2025年水电达到4.7亿千瓦(含抽水蓄能0.8亿千瓦),核电0.8亿千瓦。新能源按照年均新增0.7亿千瓦考虑,到2025年风电达到4.0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达到5.0亿千瓦。由于新能源可参与电力平衡的容量仅为10 15%,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满足电力实时平衡要求,“十四五”期间,需新增煤电1.9亿千瓦。考虑退役情况,到2025年煤电装机达到12.5亿千瓦。 
    “十五五”中后期,电力行业实现碳排放达峰,并逐步过渡到稳中有降阶段。“十五五”期间,按照新能源年均新增1.2亿千瓦,核电年均增加8 10台机组。预计2030年左右煤电装机达峰,电力行业碳排放于2028年达峰。“十六五”期间,电动 汽车 广泛参与系统调节,进一步支撑更大规模新能源发展。新能源年均新增2.0亿千瓦,核电发展节奏不变。新能源、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发电低碳贡献率分别为58%、20%、22%,电力行业碳排放进入稳中有降阶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推高发电成本。考虑规模化发展及技术进步,核电、新能源及储能设施的建设成本呈加速下降趋势。但由于新能源属于低能量密度电源,为满足电力供应,需要建设更大规模的新能源装机,导致电源和储能设施年度投资水平大幅上升,据测算,“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期间,电源年度投资分别为6340亿、7360亿、8300亿元(“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电源年度总投资分别为3588亿、3831亿、3524亿元)。相比2020年,2025年发电成本提高14.6%,2030年提高24.0%,2035年提高46.6%。 
    重大技术创新助力电力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   诸如碳中性气体、液体燃料取得重大突破,包括氢、氨和烃类等载体可以长期储存电力或用于发电,   将大范围替代火电机组,增加系统转动惯量,保障大电网稳定运行,电力生产进入低碳、零碳阶段,并辅以碳捕集、林业碳汇,实现电力行业碳中和。实现碳中和,将以新型电力系统为基础平台,特高压输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长周期新型储能技术、氢能利用技术、碳捕集技术等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创新为依托,共同推进目标实现。 
     三、实施路径  
    (一)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 
    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以西南地区主要河流为重点,有序推进流域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布局适度发展气电。按照“控制增量、优化存量”的原则,发挥煤电托底保供作用,适度安排煤电新增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推进分布式能源发展。 
    (二)发挥电网基础平台作用 
    优化电网主网架建设,新增一批跨区跨省输电通道,建设先进智能配电网,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支持部分地区率先达峰。 
    (三)大力提升电气化水平 
    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电气化升级,大力提升交通领域电气化水平,积极推动建筑领域电气化发展,加快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建设。 
    (四)推动源网荷高效协同利用 
    多措并举提高系统调节能力,提升电力需求侧响应水平。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进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五)大力推动技术创新 
    推动抽水蓄能、储氢、电池储能、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跨越式发展。促进低碳化发电技术广泛应用与智能电网技术迭代升级,加大前瞻性降碳脱碳技术创新力度。 
    (六)强化电力安全意识 
    强化新能源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给电力供应安全、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接入给大电网安全运行、技术创新存在不确定性等带来的风险识别。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防范电力安全重大风险。 
    (七)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 
    积极发挥碳市场低成本减碳作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持续深化电力市场建设。推动全国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协同发展。 
     四、保障措施  
    制定电力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开展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问题研究、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支持力度、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实施财税金融投资政策引导、推动“双碳”目标电力行业任务落地实施。 

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7个路径

6. 有了解石油化工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吗

石油化工:以油气为原料,下游市场丰富
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一般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范围很广,产品很多。原油经过裂解(裂化)、重整和分离,提供基础原料,如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萘等;从这些基础原料可以制得各种基本有机原料如甲醇、甲醛、乙醇、乙醛、醋酸、异丙醇、丙酮、苯酚等。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
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
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
有机化工原料继续加工可制得更多品种的化工产品,习惯上不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在有些资料中,以天然气、轻汽油、重油为原料合成氨、尿素,甚至制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

总结来看,石油化工产业上游主要是原材料的生产运输作业,包括油气开采和运输,中游是炼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下游为产品销售环节,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为了促进炼油和分解过程,会添加化工催化剂以提高加工效率。

石油化工行业遭受新冠疫情重大冲击
2020年初突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为石油化工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国际能源署在2020年初时预计,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减少810万桶/日。这是自2009年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石油消费首次出现年度下降。2020年一季度全球成品油消费量下降近30%,二季度全球石油供应出现有史以来单季最大供应过剩。
受此影响,2020年石油化工的市场规模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020年全球石油化工市场规模4220亿美元,同比下降4.3%。

供应本地化趋势明显
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贸易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考验,许多国家在意识到了全球化贸易供应链抗巨大风险的能力较弱后开始将石油化工等重要资源向本地转移。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突破5600亿美元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预测,全球范围内石油化工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26年能够达到5656亿美元左右。

综合来看,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了世界各国全球化在日常繁荣国际贸易下的弊端,而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国际贸易的中断带来的进口资源稀缺的窘境也推动了石油化工等必备工业在各个国家进行本地化的进程。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7. 碳达峰 碳中和概念

碳达峰:某个时间段碳排放不再增长,达到最高值,然后开始进入持续下降的阶段。碳中和:碳,二氧化碳;中和,正负抵消。从理论上来讲,碳中和就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来抵消自身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达到相对的零排放。拓展资料: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手段:通过定价机制提高碳排放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碳排放量。   碳一、定价的主要方法:1.碳税。偏政府行为。2. 碳交易市场体系。当前各国发力的重点,更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全国碳市场最终将覆盖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八大高耗能行业,此次仅先试点2200多家电力行业。二、配额市场带来的投资机会: 1、发电效率高的企业:由于发电效率高,可以有剩余的碳配额,则可直接在市场上出售。 2、碳交易所的持股公司:跟股票交易所一样,碳交易所会收手续费,交易所稳赚不赔,那么碳交易所的持股公司也是直接受益者。CCER让高效能低排放的企业多了一笔外财,所以第一投资机会自然来自这笔财富的多寡。按照对减排的贡献方式,可包括以下三类,分别是:a、吸: 即采用负碳技术将碳排放吸收利用,降低碳排放总量,例如林业碳汇项目、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等;b、减: 采用节能提效的技术减少生产及生活中的能源使用,从而降低碳排放量,例如余热发电和热电联产、资源回收利用项目等;c、替: 即利用新能源等途径替代传统能源,从而减少碳排放,例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替代火电。

碳达峰 碳中和概念

8. 什么是碳中和、碳达峰?

碳中和、碳达峰,这两个词当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现在气候变暖现象的存在,就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偏高的缘故。
如果想制止二氧化碳增高导致的气候变暖,就必须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因此才有了碳中和与碳达峰。



所谓碳达峰,是指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长,并在以后的时间里逐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个趋势。
至于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优化资源配置、产业调节等手段,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
碳中和与碳达峰,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造成的气候变暖,减少各种气候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
碳达峰,是一个目标。
具体说,就是在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长,并在以后逐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碳中和,是一种综合性措施和目标,是指通过以下几种手段和措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最终目标。
具体来说,这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如下:
1,植树造林。
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含量
同时,树木还可以涵养水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因素。
植树造林对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有着重要意义。
2,产业调整。
3,节能减排。
4,优化资源配置。
上述三种手段都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将获得良好效果,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