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界如何评价陈景润?

2024-05-15

1. 数学界如何评价陈景润?

认为陈景润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却不认同他对数学有正面的影响。他生活无规律,形象邋遢,没有情趣,连婚姻也是包办的,这严重扭曲了数学工作者的形象 。真正的数学家应该是精神高洁,兴趣广泛,不畏强暴,仗义执言,既会因为精神上的创造而欢欣愉悦,也会因为世俗世界的污浊而深感忧虑。既想要创造流传后世的精神财富,又希望用纯粹和正义的价值观来影响别人,改变世界。这就是一个数学家所应该有的生活态度和道德担当

数学界如何评价陈景润?

2. 数学界如何评价陈景润?

陈不是数学家,而是解题人,并且这道题没解开,后续是否还是按照他的思路下去,不一定!原因有四:一是因为陈涉猎太窄,只是对数学分支的一个重要猜想提供了可能的思路,没有对数学分支学科做基础性贡献;二是陈的研究成果(如论文等)太少,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完全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与怀尔斯和张益唐不能比,并且数论是数学最基础的分支,解决它虽然意义重大,可实际上对于一些成立而没有经过数学论证的原理,我们都在使用,仅仅是数学上的不成立而以,于应用无关;三是陈没有培养学生,对数学人才培养几乎毫无贡献!最后,陈的气质面貌,生活处事,没有大家风范,我们可以包容理解,但不能借鉴模仿!因此,与其他数学大家而言,陈谈不上数学家!  
 
  
 陈景润先生在数学方面的成就由专家们评价,我想说的是,当年徐迟先生关于哥德巴赫猜想与陈景润先生的报告文学,激励了一代人。
  
 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毫无疑问,陈景润先生在数论领域作出的贡献是卓越的,这一点无可争议。
  
 在另一方面,我们其实都为他有点感到可惜,因为如果他不是处在60~80年代的中国,完全有机会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更多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而不是只能在这里“榨干筛法的最后一滴油”(我不记得在哪看到这句话)。
  
 另外做数论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他们挑战的问题很多都可以让一个人搭上一辈子却仍然进展寥寥,像陈景润,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可以说是幸运的,因为更多的人只会沦为炮灰而不为天下人所知。但做出大成就是否一定要像他们那样执着于一两个问题,这一点值得商榷。
  
 陈景润的数学成就是没有被过分夸大的,你 可以去国外看看数学圈内的评价,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理很少,陈氏定理是其中一个,这里陈氏就是说的是陈景润,这个定理的大致内容是:一个大的偶数,总可以表达为一个素数与另外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其中后面的“另外两个素数”的这2个素数中,如果其中一个素数等于1,那么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在这里为了表述方便,我定义1也是素数)。很明显,从单个数学定理来说,陈景润的数学成就是高于华罗庚的,当然了,没有华罗庚就不太可能有陈景润的数学成就,毕竟是名师出高徒呀。当然了,华罗庚与王元的数学成就也非常高,有所谓的华王方法。接下来说陈景润对数学的影响,这个影响是有限的,为什么?因为陈景润的数学成就是在解析数论,但他的方法其实也是筛法,目前已经发展不下去了,张益唐的成就已经是最高成就,在这个方面目前看不出有什么新的希望。所以,陈景润的数学成就不像陈省身,陈省身的微分几何与纤维丛理论,不但在数学上有用,而且主要还是在物理上有用,规范场论本身就是纤维丛上的截面,而陈类还可以用到凝聚态物理学中,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拓扑物态,这里刻画拓扑的不变量其实就是陈类。所以,要论华人对数学的贡献,陈省身高过陈景润,但这两位陈先生都是登峰造极的人物,都可以代表中国人的形象,其中陈省身是菩萨,陈景润是修行者——如果陈景润的生活条件好一些,能在国外做研究,也许也会成长为菩萨。
  
 不知道!圆周率祖冲之!算子!全世最大的电子计算也不可能平分自然宇宙!3点一四!钱老数字字珠玑成了中国共产党人!
  
 当年的陈景i润
  
 《哥德巴赫猜想》
  
 没有计算机
  
 完全是用手写的!
  
 大家猜猜写了多少?
  
 谢谢你的问题。
  
 我不是数学家,即使是数学家也不一定对陈先生所研究的领域特别熟知,所以不敢妄议陈先生在数学界的地位。
  
 但有一点想说的是,评价这个词本身就有许多不确定的特点: 
  
 1.谁来评价? 
  
 不同的人不同的评价结果: 专家与门外汉有不同的结论;专家还分不同领域,跨领域的评价,其结论有多少参考性值得商榷;评价人数范围大小,一个人和一百个人的结论肯定不一样;专家本身的学识,认知,个人主观因素等也会决定不同的结论。
  
 2.评价依据? 
  
 这个应该没有统一的根据。大家根据自己的知识,理解,感受,心情等做出评价,弹性太大太大了。
  
 3.评价的时点?
  
 100年前评价牛顿和现在评价他,以及100年后对牛顿的评价都会不同。科学的发展可能会让我们否定一些前人以及他们的成果结论,但也不排除再过一段时间又重新认识曾批判过的科学家极其结论。这在科学发展史上太多了。
  
 大家看,这么稍微一分析,对一个人或者对于一个数学家地位评价基本变成非常个人的事情。
  
 所以,你们大家所有的结论我都尊重。同时,也邀请大家对一位已故数学家给予必要的尊重,他至少是一位做出过贡献的学者,比我辈凡人要伟大的很多。
  
 感谢在今天讨论陈景润对数学的贡献。说老实话本人不太懂,但是三十多年前只要红色电播里讲陈景润,我会立刻竖起耳朵来认真的听,陈景润真了不起,为国争光,在以后的岁月里当我见到有知识的人我就请教:歌德巴赫猜想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贡献? 那是个全民奋进学习知识的时代,几乎家家都在发奋努力学习。假如来了专家,饭可以不忙吃,用个饭盒子装着首先去大会堂占位子,力求与专家靠近些。 今天我想:陈景润在数学上的贡献就是唤醒一个时代在党的领导下全民认真读书学科学,数学同样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喜迎国家最近就培养未来高端人才的措施,人才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喊来了,是脚踏实地干出来。陈景润最感人之处能坐冷板凳,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挑战不可能,并且成功!预祝伟大的祖国人才辈出,中国一千个陈景润也不为多。感谢邓小平改革开放让年轻人踏上了快车道。感谢中国数学泰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评奖基地邀请我子女参加演讲分享经验并且学习交流
  
 !谢谢!
  
 顺着欧几里德给出质数无穷的证明思路,我们设一个大偶数是所有质数的乘积,那么有这个大偶数与它的任意一个质因子相加的和,都不是质数。对于陈氏定理2而言,处处存在反例!

3. 数学界如何评价陈景润?

陈景润对数学的酷爱,情有独钟,而且有惊人毅力完成其数学研究这是他本人最有价值的个性和素质。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1966年陈景润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桐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陈景润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这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他所取得的成绩,他所赢得的殊荣,为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树起了一面不凋的旗帜,辉映三山五岳,召唤着亿万的青少年奋发向前。
             

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要是有 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得。

数学界如何评价陈景润?

4. 陈景润有何数学成就?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中国发行纪念陈景润的邮票。同年10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

中文名: 陈景润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福建福州 
出生日期: 1933年5月22日 
逝世日期: 1996年3月19日 
职业: 数学家 
 毕业院校: 厦门大学数学系 
主要成就: “1+2”是哥德巴赫猜研究的丰碑
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等成果遥遥领先
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 
代表作品: 《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目录

人物简介
主要著作
荣誉职位
生平履历
相关信息
婚姻故事
哥德巴赫猜想
与华罗庚的师生情
人生目标人物简介
主要著作
荣誉职位
生平履历
相关信息
婚姻故事
哥德巴赫猜想
与华罗庚的师生情
人生目标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福州人,
陈景润的生活(19张)1953年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中国著名数学家,是国际著名数学家。   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现在的院士)。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先生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危险,但是一旦成功,必定影响世人。”   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   发表研究论文 25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   《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数学趣味谈》   《组合数学》   《哥德巴赫猜想》
编辑本段荣誉职位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   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编辑本段生平履历
  年份 事件 
1933年 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 
1953年 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957年 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 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 
1965年 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74年 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 
1979年 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年 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0年 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1984年 4月陈景润从家中骑车到魏公村的新华书店买书,被一个小伙子急行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当即昏迷,治疗中被诊断患上了帕金森氏综合症。事隔几个月,陈景润乘公共汽车到友谊宾馆开会,车到站时被拥挤的人群从车上挤下,摔昏在地。从此,生活一直需要人护理。 
1996年 3月19日因病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2岁。 
家庭   妻:由昆(1951年- ) 1980年8月25日,由昆和陈景润在北京中关村办事处领取了结婚证。   子:陈由伟 ( 1981年12月生)
编辑本段相关信息

陈景润在钻研学问(18张)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一位屈居于6平方米小屋的数学家,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6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他从小是个瘦弱、内向的孩子,却独独爱上了数学。演算数学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使他充满了幸福感。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50年代,陈景润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上世纪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哥德巴赫猜想”这一200多年悬而未决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曾吸引了各国成千上万位数学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对这一难题提出挑战的人却很少。陈景润在高中时代,就听老师极富哲理地讲: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一至关重要的启迪之言,成了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陈景润在夜以继日的研究数学
  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这颗世界瞩目的数学明珠,陈景润以惊人的毅力,在数学领域里艰苦卓绝地跋涉。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73年,陈景润终于找到了一条简明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当他的成果发表后,立刻轰动世界。其中“1+2”被命名为“陈氏定理”,同时被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华罗庚等老一辈数学家对陈景润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各国的数学家也纷纷发表文章,赞扬陈景润的研究成果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好的一个成果”。   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1978年和1982年,陈景润两次受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的最高规格的邀请。   此外,陈景润还在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尖端技术和人类密切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科学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   陈景润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他毫不自满,他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高峰还没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   1996年3月19日,在患帕金森氏综合症12年之后,由于突发性肺炎并发症造成病情加重,陈景润终因呼吸循环衰竭逝世,终年62岁。
编辑本段婚姻故事
  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文的发表,如旋风般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震撼着中外数学界。国内外评论说:“陈景润成了中国科学春天的一大盛景”。他被邀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亲切地接见了他。当时陈景润身体不太好,小平同志关怀备至,会议结束后,陈景润被送入北京解放军309医院高干病房。他的到来,轰动了整个医院,院领导给予了盛情的接待,医生和护士无不崇敬这位世界级的大数学家。1977年11月从武汉军区派到309医院进修的由昆,被同伴们拉去看中国这位名人,这真是缘分,过去陈景润连女人名字的边都不沾,连句话都不说的人,此次年近半百的陈景润见到由昆,眼睛一亮,亲切地和由昆打招呼,请她们进来坐下,话也多了。后来由昆被派到陈景润的病房当值班医生。这样,接触的机会多了,每次由昆一出现,陈景润都特别高兴。一天,陈景润关切地问由昆,家住在哪?有没有男朋友、有没有成家?由昆毫不设防,她便心直口快地说:“没有,没有,还早着呢。”以后,由昆也十分关心这位中国数学家,斗转星移,彼此产生了爱情,他们在组织的帮助下结婚了。从此这位被称为“痴人”和“怪人”的数字家陈景润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了。陈景润夫人由昆在爱抚陈的雕像
陈景润不仅是数学奇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儿子名叫陈由伟。"陈由伟"这个名字是陈景润起的。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希望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成长,使他的思维方法更具有个性。陈景润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陈景润希望儿子将来也当科学家。陈由伟天生聪明,每当他拿玩具,便好奇地把玩具解剖——拆开看个明白。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母亲的便拉下脸来严肃批评儿子。这时,陈景润总是乐呵呵地站在儿子一边说:"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他能拆开玩具证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问题。当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对。"儿子上小学后,常常向陈景润谈自己的事,学习、劳动或与同学的往来。陈景润认真听着,然后为孩子当参谋,或表扬或批评纠正。很快,他就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朋友。陈景润认为,教育培养孩子,要因人而异,不同环境、不同性格,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这正是这位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的过人之处。陈景润与由昆欣慰地讲,教育孩子要灵活,要分阶段。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方法分不开。
编辑本段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
  一、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的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沈元讲课。他给同学们讲了一道世界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他一生也没证明出来,便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从而使它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数学是自然科学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明珠!这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艰辛历程......   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曾被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的资料员,除整理图书资料外,还担负着为数学系学生批改作业的工作,尽管时间紧张、工作繁忙,他仍然坚持不懈地钻研数学科学。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关数学的专著。陈景润为了能直接阅读外国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学习这些外语对一个数学家来说已是一个惊人突破,但对陈景润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   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陈景润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方米的斗室里,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可是,这个世界数学领域的精英,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知商品分类,有的商品名字都叫不出来,被称为“痴人”和“怪人”。   二、   作家徐迟在《哥德巴赫猜想》中这样描绘陈景润的内心世界:“我知道我的病早已严重起来。我是病入膏肓了。细菌在吞噬我的肺腑内脏。我的心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我的身体确实是支持不了啦!唯独我的脑细胞是异常的活跃,所以我的工作停不下来。我不能停止。……”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三、陈景润小故事   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活过来。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这样,平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白天,他带领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数手指头玩;晚上,哥哥放了学,就求哥哥给他讲算数。稍大一点,挤出帮母亲下地干活的空隙,忙着练习写字和演算。母亲见他学习心切,就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他打不过那些人,就淌着泪回家要求退学,妈妈抚摸着他的伤处说:“孩子,只怨我们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你要好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此后,他再也没流过泪,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为学习的动力,成绩一直拔尖,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立初级中学。 在初中,他受到两位老师的特殊关注: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语文老师,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国民党却节节退让,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他看到陈景润勤奋刻苦,年少有为,就经常把他叫到身边,讲述中国5000年文明史,激励他好好读书,肩负起拯救祖国的重任。老师常常说得满眼催泪,陈景润也含泪表示,长大以后,一定报效祖国!另一位是不满30岁的数学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知识非常丰富。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课本,只用两个星期就学完了。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气,多给他讲,并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万万不行的,而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从此,陈景润就更加热爱数学了。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保持了数学成绩全优的记录。   祖国光复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在这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沈老师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当时是陈景润的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沈老师学问渊博,循循善诱,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课。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53人”。全班为他算得速度之快惊呆了,沈老师望着这个平素不爱说话、衣衫褴褛的学生问他是怎么得出来的?陈景润的脸羞红了,说不出话,最后是用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方法。沈老师高兴地说:“陈景润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讲,我帮他讲吧!”沈老师讲完,又介绍了中国古代对数学贡献,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瑞士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沈老师接着鼓励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说:“我能行吗?”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那一夜,陈景润失眠了,他立誓:长大无论成败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编辑本段与华罗庚的师生情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访日期间心脏病复发,在东京大学的讲坛上猝然倒地,结束了他为祖国数学事业贡献不止的一生。消息传来,举国悲哀,抱病的陈景陈景润与华罗庚
润更是万分悲痛,泣不成声,他嘴里不停地念叨:“华老走了,支持我、爱护我的恩师走了。”   1985年6月12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华罗庚骨灰安放仪式。此时,陈景润已是久病缠身,既不能自主行走又不能站立。数学所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劝陈景润不要去了,但陈景润说:“华老如同我的父母,恩重如山,我一定要去见老师最后一面。”在他的坚持下,家人帮他穿衣、穿袜、穿鞋,由别人把他背下楼去的。到了八宝山,大家建议他先坐在车里,等仪式结束以后再扶他到华罗庚的遗像骨灰盒前鞠躬致敬,但陈景润坚持要和大家一样站在礼堂里。因参加仪式的人太多,又怕他摔倒,只好由三个人一左一右驾着胳臂,后边一-个人支撑着。就是这样,陈景润一直坚持到华罗庚骨灰安放仪式结束。追悼会开了整整40分钟,他就硬撑着站了40分钟,40分钟里他一直在哭,在流泪。   华罗庚对陈景润有知遇之恩,陈景润视华罗庚更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之间的隆情厚谊在数学界传为美谈。   1956年,厦大李文清请数学所关肇直转交华罗庚一份稿件。华罗庚接到了这个和自己相似的、饱经苦难、经历沧桑的青年的来稿,看后十分惊喜地称赞这个青年,肯动脑筋,思考问题深刻。这个青年人就是后来和华罗庚一样家喻户晓的陈景润。   回忆在中科院工作的日子陈景润如是说我从一个学校图书资料室的狭小天地走出来,突然置身于全国名家高手云集的专门研究机构,眼界大开,如鱼得水。在数学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华罗庚教授的亲切指导和帮助下,我在这里充分领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论研究成果,使我耳目一新。当时数学所多次举行数论讨论,经过一番苦战,我先后写出了华林问题、圆内整点问题等多篇论文。这些成果也凝结着华老的心血,他为我操了不少心,并亲自为我修改论文。我每前进一步都是同华老的帮助和指导分不开的。正是华老的教导和熏陶,激励我逐步地走到解析数论前沿的。他是培养我成长的恩师。   华罗庚指导学生的方法是以自学为主,指定一些要读的书,参加一些讨论班,并平均两周和学生谈一下专业。在一个权威人士的带领下,不同学科的人员共同探讨同一个课题,是华罗庚从事研究和培养人才十分显著的特点。   华罗庚的好友赛尔伯格曾经说过:“要是华罗庚像他的许多同胞那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仍然留在美国的话,毫无疑问,他本来会对数学作出更多贡献的。另一方面,我认为,他回国对中国是十分重要的,很难想象,如果他不曾回国,中国的数学会是什么样。”中国的数学会是什么样,现在已无法猜测,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华罗庚如果不曾回国,陈景润的命运和遭遇必定与现在不同。   正当陈景润利用数学所的有利条件埋头工作时,1958年,全国科教系统开展了所谓的“拔白旗”政治运动,在全所大会上华罗庚、张宗燧等人被指斥为“大白旗”。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华罗庚的所谓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陈景润也因此受到牵连。   华罗庚除了给予陈景润学术上的指导和帮助之外,还教会了他的学生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   文革时期,四人帮曾派迟群找陈景润搜集华罗庚的黑材料,让陈景润站出来揭发华罗庚“盗窃他的成果”。其证据是,1957年,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再版时,吸收了陈景润的成果。但是华罗庚在《堆垒素数论》的再版序言中已经写到,“作者趁此机会向越民义、王元、吴方、魏道政、陈景润诸同志表示谢意,他们或指出错误或给以帮助,不是他们的协同工作,再版是不会这样快就问世的。”   陈景润婉言拒绝了迟群。他单独找到华老的学生陈德泉,据实对他讲:“迟群要我揭发所谓的华老师盗窃我的成果的问题,怎么办?”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陈德泉一下又摸不清陈景润的意图,他试探着问陈景润:“华老师到底有没有盗窃你的成果?”陈景润果断地回答:“没有。”陈德泉暗暗舒了一口气:“那你就据实说吗,反正实事求是嘛。”   陈景润或许讲不出过高的政治理论,他也不会用华丽的词藻表达自己对老师、对祖国的爱,但是他的良知告诉他,搞科研没有错,尊敬老师没有错。他认定决不做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决不做恩将仇报的事。当有人再次来让他揭发华老师的剽窃罪状时,他断然拒绝了。来人威胁他:“我们已经掌握了人证物证。”陈景润坚决地说:“既然你们掌握了证据,还要我揭发什么!”正是凭借自己的良知和善心,陈景润保护了自己的老师,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利益。   后来,华罗庚和陈德泉外出,路过陈景润住的医院,陈德泉建议去看望一下陈景润。由于避嫌,华罗庚没有下车,他委托陈德泉问候陈景润。陈德泉回来后,转达陈景润的话说:“华先生永远是老师,迟群说的完全没有那回事。”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陈景润两次出国访问、讲学。出于对老师的尊敬,每次出访之前他都要到华老家道别、请教。华罗庚曾当面对陈景润和陪同他前来的李尚杰说:“景润的工作是建国以来,我们在数学领域最好的成果。”陈景润则谦虚地说:“谢谢华老师,您过奖了,都是华老的栽培,我才有今天的成绩。”坐在一边的华师母忍不住插话说:“景润是够用功的,刚才你没回来,等你的几分钟,他还拿出书来看呢。”华罗庚赞许地看着学生,满意地点了点头。   华罗庚对自己的得意弟子也是关爱有加的。1984年当得知陈景润患帕金森氏综合症时,华罗庚十分激动与难过,他说:“总不能让陈景润得这种无法工作下去的病呀!”   华罗庚1985年出访日本前,曾亲自到中日友好医院去探视正在住院治疗的弟子陈景润,并对他说:“王国湘主任(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检查我也可能患有帕金森氏症,等我回国后,咱们都在这儿住院。”谁知,这一面竟成了陈景润与老师华罗庚的最后诀别。   陈景润对他的恩师的评价是很高的。1973年,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他称赞他的导师华罗庚是一位了不起的数学家,希望他在数论研究方面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认为他在应Google Logo 纪念陈景润诞辰
用数学方面花了太多功夫有点可惜。   华罗庚很少评价他的学生,何况他有那么多的学生,评价不当容易引起误会。他最多只是在个别谈话时偶尔讲几句。华罗庚曾单独对王元说过:“我的学生的工作中,最使我感动的是(1+2)。”当王元提起他学生的一些其它纯粹数学结果时,他仍然重复一遍:“最使我感动的是(1+2)”。
编辑本段人生目标
  1991年北京电视台“祝你成功”栏目记者曾问过陈景润,“人生的目的是什么?”陈景润说:“是奉献,不是索取。”
希望对你有帮助。

5. 陈景润的数学有多厉害?

陈景润,中国著名解析数论专家,1933年 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年毕业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年,由华罗庚推荐,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开始从事数论研究的工作。
  
   
  
 1950年代,陈景润已经对于数论中的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同时对筛法也做了重大突破,这也为他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上提供了最有利的武器。
  
   
  
 1966年,陈景润用自己改进了的筛法,证明了: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并且发表在《科学通报》上。离最后的解决仅一步之遥,也就是1+2,这是迄今为止,人们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最好结果。此项成果也被数学界命名为“陈氏定理”,50年来,哥德巴赫猜想再也没有任何突破,仅此一项工作,陈景润就足以跻身世界著名数学家之列。
  
 1973年,陈景润将自己1966年论文进行了重新改进,将冗余部分精简,使得证明更加简洁可读性更高。
  
 1979年,陈景润发表“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80推进到16。
  
 陈景润对于数学尤其是数论的痴迷已经到了无我的境界。用于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稿纸有几麻袋,常年在自己不到6平米的房间里废寝忘食地演算。即使在自己病入膏肓的时候,也不忘去突破,也不忘记对于青年数学家的培养和教导。
  
 他最信奉的格言就是“人生不是索取而是奉献”。
  
  提到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是不可忽略的成就,先来看看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哥德巴赫猜想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就要从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说起,当时正值数学发展的繁荣时期,而数学家的交流更是非常常见的。
  
   
  
 作为数学界的知名数学家,哥德巴赫跟另一非常著名的数学家欧拉关系非常好,两人保持了三十多年的书信往来,不断地交流对数学不同的看法。
  
 
  
  
 而就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欧拉在收到信后,对于哥德巴赫提出的猜想,深感兴趣,便开始花很多时间投入在此猜想上。原本以为很简单的猜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证明后,发现这个猜想并没有那么简单。
  
 
  
  
 于是在同年6月30日,欧拉回信说:“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
  
 
  
  
  同时欧拉在回信中又提出了此一猜想可以有另一个等价的版本: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 
  
 
  
   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的男人  
   
  
 在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他发现 历史 上的数学家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时,主要运用的是筛法和圆法。
  
 
  
  
 在陈景润之前的很多数学家都用筛法和圆法证明了“2+3”、“1+4”、“1+3”等等的结论。
  
 于是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改进了筛法,所以陈景润在研究中,得出“1+2”理论结果, 即陈景润证明了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一个素数加上另一个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乘积的数的和。 
  
 
  
  
  于是,陈景润在上世纪70年代发表的《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让他成为在迄今为止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中,得出的最为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结果的数学家。 
  
 
  
  
 等到《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一面世,立马掀起国际数学界的轩然大波,因为他们都知道,陈景润这一证明成果,又朝着证实哥德巴赫猜想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伯斯特听了为之一震。哈伯斯特与李希特合作撰写的《筛法》一书正在付印。他马上托人从香港找到了陈景润论文的复印件,给《筛法》一书又增加了新的一章——《陈氏定理》。他在这一章的首页写道:“我们本章的目的是为了证明陈景润下面的惊人定理,我们是在前十章已经付印时才注意到这一结果的;从筛法的任何方面来说,它都是光辉的顶点。”
  
 
  
  
  邓小平同志如此评价: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歌德巴赫(哥德巴赫),(Goldbach,Christian)1690年 3 月 18 日生于普鲁士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1764年11月20日卒于俄国莫斯科。著名数学家,宗教音乐家。最有名的理论就是“歌德巴赫猜想”,是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哥德巴赫猜想,迄今仍未得到证明,最好的结果由中国陈景润院士给出。另外两大数学难题已被证明,费尔马猜想和四色猜想。
  
 
  
 民间经常调侃的"1+1",就是指的哥德巴赫猜想,其证明绝非易事!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著名的难题之一。
  
 
  
 哥德巴赫猜想分两个:
  
 
  
 第一猜想:对于大于2的偶数,都能分解为两个素数。
  
 
  
 第二猜想:对于大于9的奇数,都能分解为三个素数。
  
 
  
 哥德巴赫证明不了自己的发现,于1742年写信向欧拉讨教。但欧拉未能证明两个猜想。十九世纪,德国数学家高斯接触到这个问题后,认为问题有些似是而非,因此放弃了这个问题。
  
 
  
 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前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用自己在解析数论中创造的三角和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第二猜想;因此,哥德巴赫第二猜想,被称为维诺格拉多夫-哥德巴赫定理。
  
 
  
 第一猜想难度比第二猜想大得多。基本采用的是数论中的“筛法”,即:先将问题变成一个充分大的偶数可以分解为两个不超过l个素数的乘积的和,然后逐步减少乘积素数的数目,最后得到两个素数之和,这样就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命题可以简单地表示为:n =(l,l)。
  
 
  
 下面是许多一流数学家攀登“筛法”高峰的艰难历程:
  
 
  
 1919年,布朗首先证明了:(9,9)
  
 1924年,拉代马海尔证明了:(7,7)
  
 1932年,埃斯特曼证明了:(6,6)
  
 1937年,黎切证明了:(5,7),(4,9),(3,15),(2,366)
  
 1938年,布赫夕塔布证明了:(4,4)
  
 1956年,王元证明了:(3,4)
  
 1957年,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3,3)
  
 1957年,王元证明了:(2,3)。
  
 
  
 以上所有的证明,包围圈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于“1+1”,然而总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两个数中没有一个可以肯定为素数的。
  
 
  
 早在1948年,匈牙利数学家瑞尼另起炉灶,设置了另一个包围圈,他证明了定理:“存在一个数M,使得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n 都能够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的个数不超过M的数之和。”
  
 
  
 即n=p+A(可简单表为“1+A”)这里n是充分大偶数,p是一个素数,A则表示为因子不超过M个,即A的素因子不超过M个。
  
 
  
 1961年,巴尔巴恩证明了:n=1+5
  
 1962年,潘承洞证明了:n=1+5
  
 1962年,王元证明了:n=1+4 
  
 1962年,潘承洞证明了:n=1+4 
  
 1965年,布赫夕塔布证明了:n=1+3
  
 1965年,小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n=1+3
  
 
  
 1966年5月,一颗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数学天空,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17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n=1+2。
  
 
  
 陈景润引进了一个转换原理,从而证明了:
  
 
  
 陈氏定理: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为一个素数与一个因子个数不超过2的殆素数之和。
  
 
  
 可以说,陈景润的陈氏定理,是两百多年来,众多最优秀的数学家攀登哥德巴赫第一猜想高峰取得的最高成就。在陈景润证明了n=1+2后,“筛法”也到了尽头;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数学方法范围内,n=1+1无法证明。
  
 
  
 一个英国数学家在写给陈景润的信中称:“你移动了群山。”徐迟则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为这句话加了注解:真是愚公般的精神!
  
 哥德巴赫猜想是1+1,而且只是猜想,没有得出证明。而我们的陈老师却证明了1+2。
  
 陈景润影响了一个时代!
  
 数学的鼻祖
  
 厉害之处不是用言语能说出来的
  
 陈景润的名字想必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当年响彻了整个数学界的云霄。根据当年的《长春日报》评价:“陈景润对数学的酷爱,情有独钟,而且有惊人毅力完成其数学研究这是他本人最有价值的个性和素质。”,被誉为“极负盛名的数学天才”,是当代著名的数学家。
  
 于1933年5月22日福建福州出生的陈景润,在1953年9月,陈景润酒杯分配到了北京四中任教,两年之后,受到了当时厦门大学校长的王亚楠先生的举荐,陈景润便回到自己的母校厦门大学中的数学系任职助教一职。而到了1957年10月份,陈景润深受著名现象级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欣赏和赞扬。后被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工作,这时候的陈景润正式拉开了在数学领域的帷幕,鲜为人知的是陈景润当年求学之时的苦楚以及艰难,这种痛苦也只有他能够心领神会,后面的著名作家徐迟也于1978年1月时在《人民文学》上刊登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其中就有报道过陈景润为了数学付出的努力以及艰辛。
  
 同年的2月17日《人民日报》中也把这篇文章转载了,而陈景润的事迹逐渐的世人熟知,当代的学生们无一不知,而陈景润的名号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更是在中外的数学界独树一帜。而同样是1978年,陈景润却因为重病倒在了解放军309医院中,但也因祸得福,他收获到了这一生唯一的挚爱。 当时正是患病之际,陈景润正躺在病床上,外面有几名医护人员,陈景润听到动静,偶或一瞥,却被其中一个姑娘深深地印在了陈景润的双眸,且对那名姑娘一见倾情,好巧不巧的是,正好是老天助力,把那名姑娘给安排到了陈景润的病房中值班,这是命中注定天赐的良缘,很快的两人相谈甚欢。陈景润也因此得知了那姑娘叫由昆,今年27岁,而当时正在住院的陈景润却已经45岁了,两人相隔了19岁。而在这段日子之中,两人一起朝夕作伴,无话不谈,陈景润的病情也逐渐地因为心态开始有了好转,大病初愈的陈景润和由昆一起去了香山看到了漫天红叶,去了植物园观赏奇异花种,也曾一起登上长城,感叹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一路下来,两人迅速建立起了感情,摩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经过两年的爱情长跑后,两人正式于1980年的8月份正式成为了合法的夫妻,一起为以后的人生拉下来了帷幕。不久之后,由昆便给陈景润生了一个叫陈由伟的大胖小子。
  
 陈景润直至中年才得到了一个儿子,他当初陈由伟怀有非常大的期望。本来是没有“陈”这个姓氏的,但是苦于后面妻子的一再劝说,才给陈由伟冠上了“陈”姓,但是又要为了体现美好的爱情的,于是便取名为“陈由伟”,而这个“伟”字则是寄托了陈景润对他莫大的期望。到了陈由伟读小学的时候,便开始和陈景润交流到了学习、社交、工作等方面的问题,而陈景润也一心把儿子打造成一个数学家。但是后面却发现儿子好像对音乐更感冒一点,于是陈景润便欣然的接受了这个结果,给陈由伟无限的信心和鼓励,途中历经了各种挫折和磨难,但是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陈由伟一举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小号班,练习吹小号。
  
 直到2003年时,陈由伟又去加拿大多伦多进修,进修之际,陈由伟把专业改成了数学系。后面的他为此还做出了解释:“我是陈景润的儿子,所以我应该继承我父亲的事业,学习数学。”,当陈景润听到了这个信息时,感动的热泪盈眶,喜极而泣。小时候的陈由伟其实并不是热爱数学,等到长大之后,才发现了数学的魅力且不断钻研,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加上自己的天赋,不负众望的陈由伟在数学方面的造诣非常之高,同时,也为中国的数学付出了巨大的贡献。
  
 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存在!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他是我国一位传奇式的数学家,他念高中时遇到影响到他一生的沈元老师,从此用大半生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22岁时,数学才华开始展现出来,引起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的重视,并被推荐到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1957年由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重视,他被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从此潜心研究数学。
  
 后来得到周总理的重视,他被当选为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评为中科院院士。他对科学的最后一次贡献是将自己的遗体作为科学研究。
  
 数学奇才陈景润最厉害之处(主要成就)有哪些呢?满园桃李为您一一列举出来:1、 破解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什么是哥德巴赫猜想呢?
  
 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数论问题: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
  
 哥德巴赫向欧拉求助,数学之王欧拉也说无法解决。
  
 这一世界顶级难题,几百年来许多世界一流数学家都不能完全证明,如:
  
 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等
  
 直到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完整证明了这一世界难题。
  
 
  
  
 
  
  
 同年5月,发表了《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论文发表后,引起世界轰动。
  
 美、英、法等国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 陈氏定理 ”。丰富了筛法理论,是筛法的光辉顶点。
  
 仅此一项贡献就超越了世界许多顶级数学家,名列前茅。获得了高度评价。
  
 2、1956年发表《 塔内问题 》,改进了华罗庚先生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
  
 引起了华罗庚高度欣赏,很快就把他调到北京工作。
  
 3、1979年完成论文《 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 》,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4、论文有《 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 数学趣味谈 》、《 组合数学 》、《 哥德巴赫猜想 》、《 初等数论 》。
  
 
  
  
 5、荣获首届华罗庚数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
  
 数学怪才陈景润不但数学成果丰硕,而且精神更加难能可贵。
  
 陈景润在逆境中痴迷学习,忘我钻研,废寝忘食,超常工作,每天至少12个小时。
  
 在遭受疾病折磨时,他都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追求,为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至今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仍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他的先进事迹和奋斗拼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发愤图强,勇攀科学高峰。
  
 陈景润一生是曲折传奇的一生,奋斗拼搏的一生,忘我研究的一生。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数学事业,献给科学事业。

陈景润的数学有多厉害?

6. 陈景润的数学有多厉害?

陈景润,中国著名解析数论专家,1933年 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年毕业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年,由华罗庚推荐,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开始从事数论研究的工作。
  
   
  
 1950年代,陈景润已经对于数论中的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同时对筛法也做了重大突破,这也为他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上提供了最有利的武器。
  
   
  
 1966年,陈景润用自己改进了的筛法,证明了: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并且发表在《科学通报》上。离最后的解决仅一步之遥,也就是1+2,这是迄今为止,人们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最好结果。此项成果也被数学界命名为“陈氏定理”,50年来,哥德巴赫猜想再也没有任何突破,仅此一项工作,陈景润就足以跻身世界著名数学家之列。
  
 1973年,陈景润将自己1966年论文进行了重新改进,将冗余部分精简,使得证明更加简洁可读性更高。
  
 1979年,陈景润发表“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80推进到16。
  
 陈景润对于数学尤其是数论的痴迷已经到了无我的境界。用于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稿纸有几麻袋,常年在自己不到6平米的房间里废寝忘食地演算。即使在自己病入膏肓的时候,也不忘去突破,也不忘记对于青年数学家的培养和教导。
  
 他最信奉的格言就是“人生不是索取而是奉献”。
  
  提到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是不可忽略的成就,先来看看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哥德巴赫猜想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就要从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说起,当时正值数学发展的繁荣时期,而数学家的交流更是非常常见的。
  
   
  
 作为数学界的知名数学家,哥德巴赫跟另一非常著名的数学家欧拉关系非常好,两人保持了三十多年的书信往来,不断地交流对数学不同的看法。
  
 
  
  
 而就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欧拉在收到信后,对于哥德巴赫提出的猜想,深感兴趣,便开始花很多时间投入在此猜想上。原本以为很简单的猜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证明后,发现这个猜想并没有那么简单。
  
 
  
  
 于是在同年6月30日,欧拉回信说:“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
  
 
  
  
  同时欧拉在回信中又提出了此一猜想可以有另一个等价的版本: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 
  
 
  
   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的男人  
   
  
 在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他发现 历史 上的数学家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时,主要运用的是筛法和圆法。
  
 
  
  
 在陈景润之前的很多数学家都用筛法和圆法证明了“2+3”、“1+4”、“1+3”等等的结论。
  
 于是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改进了筛法,所以陈景润在研究中,得出“1+2”理论结果, 即陈景润证明了任何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一个素数加上另一个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乘积的数的和。 
  
 
  
  
  于是,陈景润在上世纪70年代发表的《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让他成为在迄今为止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中,得出的最为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结果的数学家。 
  
 
  
  
 等到《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一面世,立马掀起国际数学界的轩然大波,因为他们都知道,陈景润这一证明成果,又朝着证实哥德巴赫猜想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伯斯特听了为之一震。哈伯斯特与李希特合作撰写的《筛法》一书正在付印。他马上托人从香港找到了陈景润论文的复印件,给《筛法》一书又增加了新的一章——《陈氏定理》。他在这一章的首页写道:“我们本章的目的是为了证明陈景润下面的惊人定理,我们是在前十章已经付印时才注意到这一结果的;从筛法的任何方面来说,它都是光辉的顶点。”
  
 
  
  
  邓小平同志如此评价: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歌德巴赫(哥德巴赫),(Goldbach,Christian)1690年 3 月 18 日生于普鲁士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1764年11月20日卒于俄国莫斯科。著名数学家,宗教音乐家。最有名的理论就是“歌德巴赫猜想”,是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哥德巴赫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
  
 
  
 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哥德巴赫猜想,迄今仍未得到证明,最好的结果由中国陈景润院士给出。另外两大数学难题已被证明,费尔马猜想和四色猜想。
  
 
  
 民间经常调侃的"1+1",就是指的哥德巴赫猜想,其证明绝非易事!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著名的难题之一。
  
 
  
 哥德巴赫猜想分两个:
  
 
  
 第一猜想:对于大于2的偶数,都能分解为两个素数。
  
 
  
 第二猜想:对于大于9的奇数,都能分解为三个素数。
  
 
  
 哥德巴赫证明不了自己的发现,于1742年写信向欧拉讨教。但欧拉未能证明两个猜想。十九世纪,德国数学家高斯接触到这个问题后,认为问题有些似是而非,因此放弃了这个问题。
  
 
  
 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前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用自己在解析数论中创造的三角和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第二猜想;因此,哥德巴赫第二猜想,被称为维诺格拉多夫-哥德巴赫定理。
  
 
  
 第一猜想难度比第二猜想大得多。基本采用的是数论中的“筛法”,即:先将问题变成一个充分大的偶数可以分解为两个不超过l个素数的乘积的和,然后逐步减少乘积素数的数目,最后得到两个素数之和,这样就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命题可以简单地表示为:n =(l,l)。
  
 
  
 下面是许多一流数学家攀登“筛法”高峰的艰难历程:
  
 
  
 1919年,布朗首先证明了:(9,9)
  
 1924年,拉代马海尔证明了:(7,7)
  
 1932年,埃斯特曼证明了:(6,6)
  
 1937年,黎切证明了:(5,7),(4,9),(3,15),(2,366)
  
 1938年,布赫夕塔布证明了:(4,4)
  
 1956年,王元证明了:(3,4)
  
 1957年,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3,3)
  
 1957年,王元证明了:(2,3)。
  
 
  
 以上所有的证明,包围圈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于“1+1”,然而总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两个数中没有一个可以肯定为素数的。
  
 
  
 早在1948年,匈牙利数学家瑞尼另起炉灶,设置了另一个包围圈,他证明了定理:“存在一个数M,使得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n 都能够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的个数不超过M的数之和。”
  
 
  
 即n=p+A(可简单表为“1+A”)这里n是充分大偶数,p是一个素数,A则表示为因子不超过M个,即A的素因子不超过M个。
  
 
  
 1961年,巴尔巴恩证明了:n=1+5
  
 1962年,潘承洞证明了:n=1+5
  
 1962年,王元证明了:n=1+4 
  
 1962年,潘承洞证明了:n=1+4 
  
 1965年,布赫夕塔布证明了:n=1+3
  
 1965年,小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n=1+3
  
 
  
 1966年5月,一颗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数学天空,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17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n=1+2。
  
 
  
 陈景润引进了一个转换原理,从而证明了:
  
 
  
 陈氏定理: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为一个素数与一个因子个数不超过2的殆素数之和。
  
 
  
 可以说,陈景润的陈氏定理,是两百多年来,众多最优秀的数学家攀登哥德巴赫第一猜想高峰取得的最高成就。在陈景润证明了n=1+2后,“筛法”也到了尽头;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数学方法范围内,n=1+1无法证明。
  
 
  
 一个英国数学家在写给陈景润的信中称:“你移动了群山。”徐迟则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中为这句话加了注解:真是愚公般的精神!
  
 哥德巴赫猜想是1+1,而且只是猜想,没有得出证明。而我们的陈老师却证明了1+2。
  
 陈景润影响了一个时代!
  
 数学的鼻祖
  
 厉害之处不是用言语能说出来的
  
 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存在!
  
 是徐迟先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陈景润成了全国知名的人物。
  
 首先,陈老师的成果至今无人超越。在数学界有很多人同时研究同一个问题,当有人宣布自已以解决这个问题,很快就有人用不同的方法也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之差一步的差距。但是,陈老师的时代没有人能与之项背。他的"丨十2“发表之后很多年世界上也没有人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丨十2“。也就是说陈景润超越了我们的时代。

7. 陈景润数学家的生平

《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   《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哥德巴赫猜想》 荣誉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   任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编辑本段生平履历  1933年 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 陈景润在钻研学问(18张)   1953年 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   1957年 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 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   1965年 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74年 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   1979年 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年 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1年 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1984年 4月27日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诱发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 3月19日因病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2岁。   家庭   妻:由昆(1951-? )   子:陈由伟 ( 1981年12月生) 编辑本段相关信息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一位屈居于6平方米小屋的数学家,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他从小是个瘦弱、内向的孩子,却独独爱上了数学。演算数学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使他充满了幸福感。1953年,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50年代,陈景润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上世纪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哥德巴赫猜想”这一200多年悬而未决的世界级数学难题,曾吸引了各国成千上万位数学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对这一难题提出挑战的人却很少。陈景润在高中时代,就听老师极富哲理地讲: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一至关重要的启迪之言,成了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陈景润在夜以继日的研究数学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这颗世界瞩目的数学明珠,陈景润以惊人的毅力,在数学领域里艰苦卓绝地跋涉。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73年,陈景润终于找到了一条简明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当他的成果发表后,立刻轰动世界。其中“1+2”被命名为“陈氏定理”,同时被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华罗庚等老一辈数学家对陈景润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各国的数学家也纷纷发表文章,赞扬陈景润的研究成果是“当前世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好的一个成果”。   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1978年和1982年,陈景润两次受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的最高规格的邀请。   此外,陈景润还在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尖端技术和人类密切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科学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   陈景润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他毫不自满,他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高峰还没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   1996年3月19日,在患帕金森氏综合症12年之后,由于突发性肺炎并发症造成病情加重,陈景润终因呼吸循环衰竭逝世,终年62岁。

陈景润数学家的生平

8. 陈景润的数学贡献?

■主要成果: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一个未经证明的数学猜想“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 1+1”.这一猜想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中国人运用新的方法,打开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奥秘之门,摘取了此项桂冠,为世人所瞩目.这个人就是世界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个人——陈景润.
  陈景润除攻克这一难题外,又把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尖端技术和人类密切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明了科学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他是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