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刀锋》里的人生哲学

2024-04-28

1. 读书:《刀锋》里的人生哲学

常听人说, 文学即人学 ,因为文学中的人物塑造与故事编排被抽丝剥茧之后,其最核心的部分不外乎人性的探索,探索人与外部世界,与他人,乃至与自己的关系。
  
 所以,读到一本好小说最畅快的地方在于,它能让你从字里行间窥视出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对人生百态的看法,进入他用笔墨构建出来的精神世界。
  
 毛姆正是这类作家的典型代表, 他的小说中对于人性的剖析精准而到位,他又极为擅长用生动鲜活而不失幽默的语言和引人入胜的讲故事手法,带领读者一点点还原主人公的人生轨迹。 
  
 你读完之后,似乎又意犹未尽,仍然沉浸在他创造出来的另一番世界里,甚至开始反思当下生活的桎梏,因为你在书中见识了更广阔的星辰大海,那是一片精神自由的原野。
  
 如果用最通俗的说法来阐释毛姆作品中经常表达的一个主题,那就是“生活不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月亮与六便士》里如此,在《刀锋》里亦然。不过,即使你提前知道了这一主题,你是否就会后悔读过此书呢?答案是,绝对不会,因为阅读本身的趣味已经在带你领略超出日常琐事的诗意与美了。
  
 尽管主题有类似之处,故事的主人公都放弃了某种人人羡慕的“正常”生活,选择了去追寻一种全新的符合自己心灵诉求的生命轨迹,但《月亮与六便士》以画家高更为原型,更侧重于艺术的追求,或者说主角穷尽一生想探寻的是根植于自己内心深处的热情,而 《刀锋》却带有某种哲学和宗教的追求,反映的是主角对于生命真谛的质疑和寻求解答的旅程。 
  
 正如这本书的扉页上,引自《迦托—奥义书》的那句话: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这本书依然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但有趣的是,作者用到了自己的真实姓名。换言之,在本书中,“我”,一名叫毛姆的作家,既是故事的参与者,又是见证人,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叫拉里的年轻人不同流俗的人生选择和经历。
  
 在很多著名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见这样的叙事方式与视角,比方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尼克,《漫长的告别》中那位洒脱而正直的私家侦探,他们既有着局外人的冷静,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又委婉而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回到《刀锋》的小说情节上来,其实故事的主线并不复杂:
  
 一位参加了一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在战争中亲眼见到一位战友为就自己而中弹牺牲后,开始对人生感到迷惘,想要弄清楚这个世上为什么会有恶与不幸。于是战后的他放弃了一门好亲事,独自来到巴黎,广泛阅读各类经典书籍,后来又辗转世界各地,行遍万里路,最后他到达印度,探寻印度的吠陀经哲学。在他了悟人生,散尽自己最后的一点钱财后,他又返回美国,做一名自食其力的体力劳动者,“大隐隐于市”。
  
 书中不仅塑造了拉里这一“求道”者的高尚形象,还精妙地刻画了一门心思在上流社会中扩大交际圈的艾略特·谈波登,深爱拉里却贪图物质享受的伊莎贝儿,头脑简单却心地忠厚的格雷·马图林等等,而“我”则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与主角们的关系若即若离,却又是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
  
 不过书中其他人的生命轨迹不过是用来反衬拉里特立独行的一生。他们深谙社会的运行法则,依照利己主义的原则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巧妙地度过自己物质至上的虚荣生命,其中艾略特和丽莎贝儿尤为典型。
  
  而拉里恰恰相反,他对于精神世界有着至高的追求,他想要寻找人生的真相,想要源源不断地汲取新知,想要探索恶与不幸的源头,所以钱财于他乃身外之物,风餐露宿和踏破铁鞋对他来说不过是寻常,因为他试图拥抱的,是心灵的满足感。 
  
 直到小说的最后,拉里也没有对‘世界上有恶的存在’找到一个最终答案,他只是说: “我们在这世界上所珍视的一切美好的、有价值的事物,只能和丑恶的东西共同存在。 ”这足以见得,他终于释然,终于明白过于执着也是一种执念,所以那么多年后,他能活得自在而超然。
  
 这句话出自主人公拉里之口,是他十年如一日的践行准则,更是作者毛姆所追求的理想化人格的写照,此处的“自我完善”无关物质,关乎的是探寻心灵之自由,求知之乐趣,是《刀锋》中最朴实又普世的人生哲学。

读书:《刀锋》里的人生哲学

2. 读《刀锋》一些思考

最近看了一本小说,毛姆的《刀锋》。在小说人物拉里的身上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很有意思。
  
 我觉得,拉里一生的经历能深刻且生动的体现我想表达的自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不错的小说。
  
 经历过战争,曾站在生死边缘而得到战友舍生相救的拉里,在退役后对人生有了与之前不同的思考。
  
 也许很多人都会在某个契机之下彻底改变对自己人生的看法。我也是如此,我想那个契机就是和一位朋友探讨过很多关于哲学的东西。
  
 可能就是那个时候我开始思考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人生哲学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这几个问题很难有确切的答案,甚至寻遍一生也没有答案,但并不代表思考它们没有意义。
  
 就像拉里的困惑一样,他想弄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什么会有邪恶,上帝是否存在。
  
 也许在常人看来,思考这些几千年来都没有答案的天马行空的问题,就是纯粹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而文中作者与拉里的对话能够体现拉里的收获是什么,平静、淡泊、温柔、善良、自由。
  
 至于那几个人生大问题他到底有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我觉得已经不重要了。
  
 答案本身并没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探寻答案的过程与心灵的收获。
  
 现实中,像拉里这样的人只是少数,也只能是少数,循规蹈矩才是社会的主流生活。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遵循前人的脚步,上学、毕业、工作、成家……
  
 他们通常也并不会想太多与身边生活无关的东西,就这样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也无可厚非。
  
 只是对某些朋友来说,并不愿意选择这样的生活。我也是其中一个。
  
 在家人和身边的亲戚朋友看来,我理应成为大多人选择中的一员。但是我的经历告诉我,我应该选择做自己,而不是成为他人期待的自己。
  
 其实阅读比较多的朋友,可能都会做这样的选择。具体原因因人而异。
  
 很多人都会在书中找到自己向往的东西,哪怕它模糊一片也没有关系,我自己的体会,坚持下去就会越来越清晰的。
  
 随着看的书越来越多,有一点很深的体会,就是感觉自己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少,认知实在太浅。
  
 毕业近两年多以来读过的书应该是大学四年的好几倍,有点后悔那时没有好好利用图书馆那么丰富的资源,也感觉自己在大学真的没有学多少东西,如果非要说,可能就只有终身阅读学习的习惯,其他的对我来说都不重要。
  
 不过,也感觉自己挺幸运的,毕竟很多人都不喜欢读书,那会是非常大的损失。
  
 小说中的拉里就是一个极其热爱阅读的人,获取知识的欲望胜过一切,精神世界的丰富远优于物质世界的富足。
  
 为了获取知识,为了阅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书,他可以去自学好几种语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伊莎贝尔:“告诉我,你在巴黎的这两年,都在做什么事情呢?”
  
 拉里:“我读了很多书,一天读个八到十小时。我还去索邦大学听课,法国文学所有重要作品几乎都念过了。我也看得懂拉丁文,至少散文没问题,程度跟我的法文差不多。当然,希腊文比较难学,可是我的老师教得很好。你来到巴黎之前,我每个礼拜有三个晚上会去找他上课。”
  
 伊莎贝尔:“这是为了什么呢?”
  
 拉里:“获得知识啊。”他微笑着说。
  
 伊莎贝尔:“听起来不太实用。”
  
 拉里:“可能不实用,也可能很实用,但是非常有趣。你真的很难想象,读懂《奥德赛》的原文有多么令人兴奋,仿佛只要踮起脚尖,伸出手来,就能碰到天上的星星。”
  
 如果对当前感到困惑,不知所措,也许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了,读书虽不是万能的,但读书大概率会解决人生中大多数的问题。
  
 不久前,还感慨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想读的书有太多太多,而生命却是有限度的。
  
 这世上有太多人执着于物质追求,仿佛追求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物质就是他们一生的使命。
  
 一生忙忙碌碌追求身外之物只是觉得有点可惜可悲。在我的认知中,只有身体的强健和精神的丰盈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其他的顺其自然就好。
  
 不是不追求物质财富,而是不执着物质追求。我也会追求物质财富,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实现财富自由。
  
 但我不会把物质追求放在我的人生重心上,不学会适可而止,哪怕是拥有再多的财富也填不满自己的欲望。
  
 如果是创造价值,为社会增加物质财富那就另说了。
  
 但不管怎样,对我来说,真正的幸福只会来自于精神世界,即便是物质满足带来的快乐和喜悦,同样也是精神上的感受,物质不过是一种介质,它本身并不会产生幸福。当然,这可能只是我的臆想罢了,但我深信不疑。
  
 在小说的最后情节,拉里放弃了自己所拥有的所有财产,他觉得钱只是枷锁,而放弃它,才是自由。
  
 印象中,思想境界非常高的人大都选择了类似的生活方式,散尽钱财,清贫生活。
  
 但也有一点,在拉里探寻答案的初期,正是那一笔储蓄保证了他基本生活的无忧,才让他安心去寻找人生的目标。
  
 所以,无论是选择走和大多数人一样的道路,还是选择走自己特立独行的道路,都应该有相当的经济基础,能财富自由那当然更好。
  
 自由,不是无拘无束地吃喝玩乐,也不是无所事事的碌碌无为,那更像是一种逃避。
  
 自由,是精神上的真正独立,也只有在精神世界中有绝对的自由。
  
 我想,拉里最后确实获得了自由。自由的一无所有;自由的无所不有。

3. 世界名著《刀锋》: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意义的追求


世界名著《刀锋》: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意义的追求

4. 读完《刀锋》这本书后,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刀锋》中,最让我喜欢的人物是伊莎贝尔。

她是那种能自度的女人,对自身道路和天性的了解从一开始就比莱雷深刻,因此她没有他的犹豫、怀疑和苦痛的羁绊,更彻底、更坚决、也更易于满足。
她不勉强自己。按照一定规则被培养成人的她,本能地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不能嫁给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与莱雷摊牌时,听完他天马行空般的论述和允诺后,她清醒地指出他的一厢情愿:“你不明白你实在要我做一件我不适应、不感兴趣,也不想感兴趣的事情吗?”


她也不勉强别人。在与莱雷分道扬镳前,她一度想色诱莱雷,用“生孩子”来逼迫他就范,但终因意识到这么做“象是从小孩子手里骗糖吃”而决定“不能干这样肮脏的勾当”。你可以说她是良心发现,但我更乐意将这理解为天性。
她对及时行乐有很深的体会。就象她一再告诉莱雷的那样:“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女孩子,我今年二十岁,再过十年我就老了,我要趁我年轻的时候好好玩一玩”。



她也毫不掩饰自己对物质生活的热爱,声明“如果我不走在水泥铺的人行道上,如果不是沿街都有玻璃橱窗,里边展览着帽子、皮衣、宝石手镯以及镶金的化妆品,我就永远不会真正感到幸福”。

伊是人间的花,只能在人间开放。她不关心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要道,祈求的是有血有肉的凡人的幸福,而不是什么不朽。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的及时行乐是真实的,也是善良的。

在对待生活上,莱雷和伊莎贝尔各走各的路,哪条路更好,只有上帝知道。人们也许都很同情莱雷所承受的折磨和苦痛,激赏他对更高更远的境界的追求,但这并不能成为指责伊的理由。她比神姿高彻的莱雷更有血有肉,更贴近人性的真实,她对声色犬马的推崇和追逐更是我们中大多数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