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

2024-05-15

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是某一国的中央银行依照法律规定其商业银行和具有存款资格的金融机构必须依法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度的百分比。准备金率是国家货币政策调节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准备金率吧。 
   存款准备金的概述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商业银行息息相关,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能够正常运行的保证,为了满足客户提款的需要,是有利于保障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深化,存款准备金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慢慢地成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人民银行降低准备金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和一些金融机构就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贷款了,社会上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会变多,反之亦然。存款准备金的有效调控关系到市场资源的合理分配,对经济的好处多多。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

2. 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具体是指什么?谢谢

什么是准备金率?

3. 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存在着兑现存款的风险,为了防止这种风险,中央银行让商业银行吸收一定存款后,按照一定比例交给中央银行一部分,这部分构成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国家规定上交比率,这个比率叫法定存款准备率。比如吸收100块钱,如果法定存款准备率是10%,100块钱交10块钱。

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4. 存款准备金率的含义及应用

款准备金率的含义及应用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存在着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则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现已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5. 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分类:  商业/理财 
   解析: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两部分,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目前为6%,即接受存款的商业银行必须把存款的6%上存中央银行,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应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叫做超额准备金(国内习惯于称其为备付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率(国内常称之为备付率)。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和超额准备率的高低由商业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中央银行透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近20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六次调整。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使当时的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透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的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 
 
 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从1985年开始将法定存款准备率统一调整为10%。 
 
 1987年和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为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也为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两次上调了法定准备率。1987年从10%上调为12%,1988年9月进一步上调为13%。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到1998年3月20日。 
 
 我国的法定准备金存款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金融机构按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一般存款帐户,统称备付金存款帐户,用于资金收付。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备付率做了具体规定,要求保持在5%—7%。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各家银行经营的特点重新确定了备付率,工行、中行不低于6%,建行、交行不低于5%,农行不低于7%。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来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帐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帐户;法定存款准备率从13%下调到8%,超额准备金及超额准备率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决定。1999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1月2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 
 
 从2003年9月2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 
 
 从200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20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六次调整 
 
 时间 调整为 调整原因 
 
 1985年 统一为10% 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1987年 从10%上调为12% 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 
 
 1988年 进一步上调为13% 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 
 
 1998年3月21日 从13%下调到8% 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 
 
 1999年11月21日 由8%下调到6% 
 
 2003年9月21日 由现行的6%调高至7%

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6. 什么叫存款准备金率?它的定义是什么?

按照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规定,中央银行针对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的存款(债务),强制性地要求其按照一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这些准备金占存款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广泛使用。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的设立目的是保护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因为存款对于银行来说是债务,强制商业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因为过度借贷而导致流动性不足,影响到存款人的正常兑付。后来才逐渐成为基础货币管理和流动性调节的政策工具。

在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以下几个功能:
1、调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主要是通过控制银行的借贷比来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和其对客户的支付能力。
2、集中信贷资金,商业银行将存款准备金上交给中央银行后,央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这些资金用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再贷款、再贴现等。
3、调节货币供应量,央行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整货币政策。如果央行想要收紧货币政策,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时商业银行要上交的准备金增加,可贷出的资金减少,从而收缩了流动性,减少了货币供应量,达到收紧货币政策的目的。我们在投资过程中听到的“降准”这个词,说的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针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其利率也有所差别。截至2021年7月,我国央行对大型金融机构实行的存款准备率为12%,中小金融机构为10%。从近10年的数据来看,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经济增速的放缓和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



7.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什么叫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意思?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什么叫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意思?

8. 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准备金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放贷出去,必须按照法定比率留存一部分作为随时应付存款人提款的准备金。

在实行中央银行制国家,法定准备率往往被视作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准备率对金融机构以及社会信用总量的影响较大。从直观上看,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越多,其可运用的资金就越少,从而导致社会信贷总量减少;反之,如果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低,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少,其可运用的资金来源就多,从而导致社会信贷量增大。进一步分析,法定准备率与派生存款的关系为:
D=E\frac{1}{r}
式中D为派生存款;E为原始存款;r为法定准备率;1/r为存款货币的扩张乘数,它与法定准备率呈反比变化法定准备率越低,存款货币扩张乘数越大;反之,则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