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爱周的家族背景

2024-05-15

1. 许爱周的家族背景


许爱周的家族背景

2. 许爱周的家族报恩

在湛江,无人不闻许爱周之大名。许爱周原籍坡头博立村,上个世纪,他从小生意做起,从坡头到赤坎、西营(霞山),从湛江到香港,勤奋经营,发展到航运、房地产、远洋贸易,至40年代在湛江、香港均有物业。解放时,许家早已移居香港。当时,他在湛江市共有64幢房屋,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国初期由湛江市政府代管。政府一直在重点保护好这批房产,并在1962年将这批房产全部归还许爱周。1966年许爱周逝世。他终生乐善好施,给子孙做出榜样。其次子许士芬,孙子许晋奎、许晋乾、许晋义先后代表许氏家族郑重声明,在湛江市的“许爱周物业”(2万多平方米房屋)所收租金扣除各项费用外,全部用于湛江市的公益事业。1996年委托湛江市政府组建“湛江市许爱周物业管理委员会”,管好这批房产,以期积聚更多的资金,用于资助湛江市公益事业。到2002年止,该会向湛江市缴纳税金人民币132万元,资助市公益事业人民币372万元。 许爱周家族情怀故里,爱国爱乡。每当家乡人民遇到困难时,他们必定慷慨解囊,鼎力资助。1994年华南地区惨遭大水灾,湛江市也遭受了很大损失。他们闻讯后立即为湛江市各受灾单位共捐赠了267万港元。1996年湛江市遭受了9615号强台风的袭击,灾情非常严重。为了帮助家乡稳定群众生活,迅速消除灾害影响,恢复生产,他们给湛江市区、坡头区、吴川市以及张炎纪念中学等单位共送来350万港元。为了资助湛江市的助残事业,他们于2001年向湛江市捐赠了13万港元。每年春节,他们都寄出数万元专款慰问乡村中的孤寡老人和生活贫困的群众。他们了解到家乡坡头一部分患白内障的群众生活还比较贫困,一时筹不足2000元的手术费而蒙受失明痛苦的情况后,2000年向坡头区人民医院捐赠26万(港元),请来最好的眼科专家,免费为乡村中白内障患者做手术,使180多名年龄最长达90岁,最小才3岁,失明时间最长为12年之久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许晋奎先生及其姐妹还不远千里回到故里,亲自到医院探望住院的乡亲。许氏家族热心公益,福荫桑梓的善举不胜枚举。他们还十分关注湛江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为此多次慷慨解囊,捐出巨资以促发展。他们向湛江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和艺术培训中心捐赠了107万港元,向坡头区文体活动中心捐资100万元和一大批健身器材。他们还向坡头区劳动培训中心捐赠100万港元用于完善该中心的配套设备。坡头区人民医院原先因为医疗设备简陋只能开展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从1993年起,许氏家族多次捐助医院建门诊大楼,购置救护车,添置先进医疗设备,折合人民币460多万元。现在,一座拥有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宽敞明亮、科室齐全、设备较为先进的国家一级甲等医院矗立在坡头,成为湛江市医疗急救中心网络医院之一。1997年,许氏家族又划出10幢房屋并资助港币100万元给市第一中医院建门诊大楼。 许氏家族尤其重视家乡的教育事业。1986年,他们划出11幢房屋,支持湛江市创办爱周职业高级中学,每年资助一定的教育经费。至今共资助该校人民币310万元。坡头爱周中学是许氏家族倡议并出资兴建的。1994年以来累计捐资172万港元为学校建科学楼,完善实验教学设备。现在该校已发展成一所具有50个班、3600多名学生的完全中学,成为规范的“湛江市一级学校”。为解决学位不足的困难,他们又通过湛江市许爱周物业管理委员会向该校捐赠人民币20万元。许爱周先生亲手创办的博立育才小学,经历了几十的风风雨雨,校舍已残破不堪。许氏家族从1991年起,陆续捐资122万元为学校建教学楼、教师宿舍,使学校又有了崭新的育才良境。湛江,海之湛湛,近百年来育就无数英杰和富豪,许爱周是其中的佼佼者。许爱周不忘湛江的养育之恩,从上世纪30年代起他就常有善举帮助家乡发展公益事业。今天以晋奎、晋乾、晋义为代表的许氏家族弘扬祖德,把捐助湛江发展公益事业当作份内事,近十年来累计捐资2191万元。许氏家族对湛江的报答可谓涌泉也!

3. 许爱周的介绍

许爱周,法国殖民地广州湾的航运巨子,从小随父亲经商,开创“福泰号”专营花生油等食品杂货,后逐渐经营黄麻、蒜头、外国货物,20世纪20年代填海造地,经营酒店和商铺,遂成为地产大亨,中日战争期间,以法国的中立地位,大量收购外轮,商船远达东南亚各国,成为远近闻名的船运巨商。1949年在香港设立仁兴矿物公司,1952年注册顺昌航业有限公司,1957年与关奋发、彭国珍创立中建企业公司,购入香港大酒店原地址兴建中建大厦,随后又建亚细亚行,开始在香港发展地产。他去世后,生意由长子歧伯,次子士芬、三子世勋继承。许士芬曾捐助香港大学推动地质研究,该校设置许爱周科学馆以纪念其父。

许爱周的介绍

4. 许爱周几个孙子

这是我国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的育人理念。诚哉斯言,过多的财富带给子孙后代的可能并不是什么好的影响,财富的支持还可能将孩子引向变坏的道路。“船王”许爱周便是深谙此道理,虽然有亿万家产,但为了防止孙子乱花钱,每月只留给孙子十万元的限额,此举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1881年,在广东省坡头博立村的一户农家,一位男娃娃降生了,这个男娃娃便是日后叱咤广州的“船商业巨子”许爱周。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一穷二白的农村家庭让许爱周的童年并不美好,小时候的他常常处于帮父母分担农活的劳累之中,有时还要帮忙照顾弟弟妹妹,紧巴巴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熬着。由于家里贫困,许爱周并没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小学毕业后他便辍了学。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并未能改变这个家庭贫困的现状,在倔强的性格驱使下,许爱周的父亲下定了决心要放弃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穷苦农民生活,他要经商,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就这样,小学毕业的许爱周跟随着自己的父亲,开始了白手起家的艰难创业历程。

5. 许爱周的人物生平

许爱周,字国仁,1881年生于坡头博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8年后,1899年法国强租广州湾(今湛江市),并在广州湾广辟港口码头和船舶所,并宣布广州湾为无税自由港;同时修筑与港口相连的公路,使港口经济扩张至云、贵、川及两广、湘南等内地。二三十年间,广州湾成为了繁荣的都市及西南的航运中心。青年时代的许爱周先生,目睹广州湾由农业自然经济转型为工商业社会的巨大变化,受时代潮流的影响,于是立志弃农从商。他从最先在村中经营的杂货店发展到在广州湾代理“德士古”汽油,继而又作多方面投资:在硇洲经营水产;在博立村开设榨油厂,优质的食用油远销至美国三藩市等地。此时的广州湾已是粤、桂、滇三省货物运销的港口,城市日趋繁荣。爱周先生把握商机,与友人合股向政府投标赤坎海滩的填海工程,在新填的土地上兴建商店和住宅楼宇达40多间,并在赤坎中山二路兴建当时广州湾首座新型酒店“宝石大酒店”(即今天的红宝石)。年方三十的许爱周先生,20世纪的20年代,便已成为当时地产建筑界的名流及当地富商。许爱周先生对赤坎的发展功不可没,他在海边街一带大规模围海填地,兴建楼宇,拉动了赤坎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他投资的酒店业和租赁业,促进了赤坎商业的繁荣;他带头捐资并积极协助建设的广州湾商会会馆,为当时赤坎乃至广州湾经济的有序发展作出了贡献。20世纪30年代初,爱周先生在广州湾的经营正值鼎盛之时,毅然转营航运业,成立了“顺昌航业公司”。先后购进了“宝石”、“大宝星”、“大宝山”等数十艘货轮及租用巴拿马、挪威等货轮,此外还主持合资经营的“太平洋航业公司”、“泰丰航业公司”等四家公司,航线发展至越南、广州、上海一带,与之前经营这些航线的“招商局”及英商“怡和”、“太古”分庭抗礼,并由此奠定了爱周先生在航运业上的地位。说起湛江市赤坎区的古建筑,一定要提一提坡头人许爱周。上世纪20年代初,传说靠卖花生油起家的许爱周,利用赚来的第一桶金,开始进军地产业。其中最大动作是向法国人申请到了填海权。记者翻阅资料,没法确切了解当时许爱周用了什么填海工艺。天道酬勤,数年后,许爱周终于填出了今天民主路、民权路、民生路等大片商业用地,并将海岸线推到了赤坎区的 鸭乸港以外。赤坎早期填海工程,是湛江造城运动浓墨重彩的一笔。小学毕业后,随父经商,创立“福泰号”,专营花生油等粮油杂货。 在吴川、赤坎、霞山、硇洲等地再开设“仁和号”、“广宏泰”、“天元号”等店号。在香港开设有“广宏泰”,从事外国货进口业务,货品包括花生油、煤油、水产等,成为当年的富商。【宝石大酒店旧址,现在已成商业步行街,为许爱周投资兴建,当时非常有名】在1920年代,许爱周开始发展地产,在赤坎区填海获得土地。1930年代,发展酒店业及工商住宅物业,又获利。 之后,更成“立顺昌航业公司”,发展中国沿海及内河运输,与当时的外商比高低。在中日战争时期,由于法国、日本的外交关系,令许爱周以广州湾为基地的航运业务更盛。 及后他合伙经营的大安航业公司、太平航业公司、泰丰航业公司及广利航业公司等,大举购置轮船,商船远至东南亚等地,名世人称为“航运界巨子”。 1949年,在香港成立“仁兴矿务公司”。1952年,在香港注册有“顺昌航业有限公司”。1957年兴友人合资创立中建企业有限公司,购入位于皇后大道中的香港大酒店原址,建成中建大厦。及后又建有中环附近的亚细亚行,成为香港著名地产发展商之一。1966年许爱周逝世。 其家人许士芬捐资香港大学,立许爱周科学馆纪念其父许爱周。

许爱周的人物生平

6. 许爱周临死前留给后代数亿雄厚资产,每个月只给孙子十万,他的钱花完了吗?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是我国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的育人理念。诚哉斯言,过多的财富带给子孙后代的可能并不是什么好的影响,财富的支持还可能将孩子引向变坏的道路。“船王”许爱周便是深谙此道理,虽然有亿万家产,但为了防止孙子乱花钱,每月只留给孙子十万元的限额,此举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农民出身,白手起家
1881年,在广东省坡头博立村的一户农家,一位男娃娃降生了,这个男娃娃便是日后叱咤广州的“船商业巨子”许爱周。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一穷二白的农村家庭让许爱周的童年并不美好,小时候的他常常处于帮父母分担农活的劳累之中,有时还要帮忙照顾弟弟妹妹,紧巴巴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熬着。由于家里贫困,许爱周并没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小学毕业后他便辍了学。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并未能改变这个家庭贫困的现状,在倔强的性格驱使下,许爱周的父亲下定了决心要放弃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穷苦农民生活,他要经商,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就这样,小学毕业的许爱周跟随着自己的父亲,开始了白手起家的艰难创业历程。
成功从来都不会是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创业的开始必然会有重重困难,许家父子的创业之旅亦是如此。刚开始时,生意确实难做,许爱周的父亲也因此愁眉不展。但所幸他们坚持不懈,即使在各种困难的侵袭下也没有放弃。
许爱周和父亲从一家小杂货店做起,也就是这家不起眼小小杂货铺,通过向码头上的工人们贩卖食品和他们所需要的汽油等物品慢慢发展起来,也为许家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一些资金。
20世纪九十年代,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潮流涌来之际,许家父子凭借敏锐的商业直觉迅速抓住这一商机,开始了他们创业中的新征程。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许家父子购入了好几艘船,并从此开始了“海洋生意”。



虽然海上的生意干起来需要到处奔波,辛苦异于常人,但穷人家的孩子从不怕吃苦,许爱周亦是如此,即使忙起来可能一天都顾不上吃一顿饭,他也从未埋怨过一丝苦和累。“苦心人天不负”,经历了几年的打拼,许家终于在广州海洋产业中有了一席之地,他们将生意的触手不断向外延伸,企业也慢慢走向正轨。
日积月累,许氏家族企业的实力渐渐雄厚起来。可就在这时,董事长的突然离世让这个企业一夜之间经受了巨大的打击。父亲的突然离世让许爱周手足无措,加之巨大的伤心笼罩之下一时间难以平复自己的心情。但日子总是要继续过下去的,生活的压力迫使许爱周不得不坚强起来。



振作起来的他接手了家族里的所有事业,从一开始的不熟练到后来的得心应手,许爱周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这也要感谢父母遗传给他的良好的经商基因。许氏家族企业就这样在许爱周的手里更上了一层楼,商业版图也不仅仅限于原先的海洋事业。
许爱周的杰出商业头脑加上其肯于吃苦的精神,让他的事业从白手起家开始,发展到了跨国的地产大亨,成为了真正的亿万富翁。他也因为事业的成功而被世人誉为广州湾“船王”。
情系故里,乐善好施
热衷于慈善事业几乎是所有成功人士都会有的特点,亿万富翁许爱周亦是如此。身家亿万的他经常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据他自己所言这是为了回馈社会。许爱周还是个很怀旧的人,对待自己的的故乡,总是会存有一种别样的情愫。



每当家乡受灾之时,许爱周必定会毫不迟疑地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从捐款捐物,到设立基金。许氏家族近些年来为湛江做出的贡献不胜枚举,善心所及之处总能为当地的人民带来福音。
许氏家族的公益事业并不只是一朝一夕的“作秀”,也不仅仅止于许爱周之手,而是作为一种家族传承始终在进行着。在许爱周死后,受他乐善好施的言传身教,许氏一族的后人们大都心怀感恩,总会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贡献。
目光长远,为子孙考虑
也许是从小便吃尽了没钱的苦楚的缘故,挣得了家财万贯之后的许爱周依旧很是节俭。即使已经是名扬中外的大富豪,许爱周依旧不满止步于此,不断扩大自己家族的产业,这一举动也让他的财富不断增长。可以说,许爱周一生都在为挣钱而打拼,杰出的商业天赋让他在商界叱咤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