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2024-05-13

1. 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目前的物价上涨 通胀压力加大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1、供需失衡 比如食品行业 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 
2、成本拉动 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 国内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 
3、国内投资过热 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 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4、国际贸易失衡 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 外汇占款严重 RMB投放过多 
5、RMB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

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2. 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货币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2007年1-9月,我国CPI数据逐月上升,已连续超出央行设定的3%这一通货膨胀警戒线。2007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止全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目标,可见2007年前9个月的通胀预示着发生全面通胀的可能性。2008年1月,CPI较去年同期上涨7.1%,4月份达到8.4%,创11年新高。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已发生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一)需求拉动
当国外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一方面国内商品相比国外商品显得更加便宜,由此造成该国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另一方面又会减少本国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而转为增加对本国商品的消费,一增一减,最终引起国内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供给在短期内具有黏性,难以及时扩大,导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最终引起整个物价上升,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这也就是凯恩斯学派所谓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二)国外输入
1.粮食进口因素
对于粮食而言,受产量下降、需求增加的影响,世界粮食库存下降,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世界粮食价格自2006年9月份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今,导致我国在进口粮食上的成本日益上升;而粮食价格上涨推动了与粮食有关的食品价格走高,并通过饲料的传导作用推动肉类和奶类等食品价格上扬。根据“一物一价”原理,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会构成国内物价水平的一部分,从而造成“通胀”进口的现象。
2.石油因素
目前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石油需求增加以及其它因素导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日益攀升。对于石油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还缺乏发言权,对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只能被动接受。而我国是石油进口国,全年进口石油量相当庞大。石油价格的上涨最终引起整个社会价格总水平的上升。
(三)外贸顺差
我国持续的经常项目盈余导致外汇供给持续增加以及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强制性结汇、限制性售汇的外汇管理制度。出口企业的全部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外汇银行。银行为保持头寸,手中若有盈余,就必须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汇。在浮动汇率制下若没有外增的外汇需求,必然导致外币汇率的持续下跌,本币持续升值。而我国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被迫大量持续买进外汇,形成虚增的外汇需求。强行使汇率稳定在几年来的大致不变水平。在央行被迫大量买进外汇的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这些基础货币再乘以货币乘数,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就急剧增加,使社会总需求增加。
(四)生产要素成本
我国在过去对各种生产要素都没有市场化,价格在行政指导下被人为压低,没有传递到通胀中,构成隐性压力。要素价格改革和公用事业改革后,各种资源价格开始上升,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些都使得成本向最终产品价格传递,造成现实的物价上涨压力。例如,随着劳动者保护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收入分配改革的展开,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加之由于土地供应量减少等政策和市场原因,近三年土地价格出现爆发式增长,加剧了成本压力。
(五)宏观经济政策
由于最近几年我国长期实行以刺激总需求为中心的财政货币政策,银行下调存贷款利率,从而使得过多的资金流入企业,促使企业投资规模不断增长,导致市场流动性增加和银行贷款规模的扩张,从而货币供应量增加。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
对于通货膨胀的危害,凯恩斯曾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国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容易的事情了。通货膨胀具有明显“劫贫济富”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不同社会群体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不同,他们在通货膨胀中遭受的福利损失不同,城镇低收入家庭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造成这部分群体的焦虑感,增加了他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诱发各种社会问题。另外,社会群体经济地位不同,定价与议价能力不同,他们在通货膨胀过程中获得的涨价收益不同。在客观上其虽然具有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但农民从粮价上涨中所获得的收益是相当有限的。而房地产部门由于是垄断性部门,他们却有可能在通货膨胀中带来及大收益,由此造成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
(一)不利于债权人
在我国当发生了通货膨胀之后,由于债务契约无法及时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导致债权人受损。我国在高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存款实际是负利率,存款人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给自己带来的损失会促使他们提取在银行的储蓄。
(二)不利于工人
一般情况下工资的多少事先都有合同的约定,工资的增长率难以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做出及时调整,因而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都会使实际工资下降,由此损害了工人的利益。
(三)不利于公众
通货膨胀发生后,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有许多人进入了更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但公众纳税数额虽然增加了,则相对物价上升,实际收入却减少了。
(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众多不利影响会导致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受损,产生财富的重新分配,使得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加剧了我国本来就很严重的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导致社会阶层的对立和冲突,滋生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带来社会的不稳定。
三、治理对策
(一)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
灵活的货币政策,即有松有紧。根据经济运行实际,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努力提高货币购买力,减轻货币膨胀的压力。其目的在于影响总需求,并促使总需求更接近于维持充分就业和物价比较稳定所需求的水平,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发行特别国债、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中央银行除了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卖出有价证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适应地约束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应量。
(二)财政政策
通过开征不动产税、遗产税等特殊税种,直接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通过累进税率可以对分配进行再次调节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提高税收来限制这些行业的盲目扩张,通过转移支付,直接对低收入人群进行补贴以缓解物价上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理顺外汇和汇率政策
允许银行间外汇交易,让外汇市场分流人民币资金,建立外汇储备基金,开展外汇资产交易。在现行政府债券有限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外汇回购协议来实现外汇所有权在规定时间那转给指定的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储备减少,商业银行则将这些外汇在外汇市场上作掉期交易,以免汇率波动带来的危险。这样作的好处是,央行一方面没有动用外汇占款就调控了外汇供求。此外,通过回购协议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四)加快国内粮食生产和供应
为了加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各相关部门应直接加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实施有效稳定的农资价格管理、减免各种农业税等,并把这些措施落实到政策层面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加重。要加强防汛抗旱和农作物田间管理,在做好夏粮秋粮的收购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粮源组织和调运,确保市场粮食供应,保持粮价基本稳定,防止物价上涨由局部上升到全部。
(五)消除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和通胀的预期
防止通胀从结构型货膨胀演变成全面通货膨胀。现阶段通货膨胀主要由粮食等因素引起,属于局部性通货膨胀,但是如果民众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则民众会把潜在的未来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可能转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

3. 结合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现象,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按其成因可以分为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混合通货膨胀及结构性通货膨胀.综合当前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似乎很难用某一种传统理论来解释.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推动的压力  
    (1)能源和粮食价格的过快上涨  
    能源和粮食价格的过快上涨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主力贡献军, 价格的传导不断推动着各种成本的上扬.能源和粮食属于工业生产的上游产品,当其价格上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传导到下游产品.  
    不断高起的油价迫使全世界加快发展替代能源,进一步增加了对玉米的使用,加工为燃料乙醇,推动了全世界玉米价格的上涨;油价上涨使化肥和柴油等价格上涨导致的产粮成本的提高需求的增加,以及饲料的价格上涨,在本就因为2006年猪价过低和疫病双重影响而生猪存栏量下降的我国,加大了养猪成本,养猪户更加不愿意养猪,从而更加加大了生猪的供需缺口,直接表现为猪头价格首当其冲的上涨.当前,食品上涨是一种全球现象,受全球粮价影响,我国粮价也在上涨,从粮食与水果、水产品等其他副食品之间的成本和比价关系看,个别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已经带动其他相关生活必需品同时涨价.  
    (2)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良性价格调整  
    通货膨胀看上去是价格变量的调整,它的背后是经济变量的调整.经过多年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高速发展,中国从2003年开始,已经慢慢开始转向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并重的阶段.不论是和谐社会的目标,还是绿色GDP、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等力度的加强,以及今年开始实施的新劳动法,这些无一例外的都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成本.成本的增加必然带来了价格的上调.然而,这样的价格上涨是良性的.当经济结构调整经历价格的阵痛最终调整到更均衡的状态,整个社会将享受更加良性的发展. 
    (3)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认为,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推动工资提高.CPI 高企不下,人们明显感觉生存成本加大,企业也将面临提高工资标准的压力.对于利润空间本就微薄的企业而言,可能将增加的成本进一步转移给消费者,这也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称的“工资——价格螺旋上升”.    2.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从统计数据来看,广义货币1999年底到2008年一季度末从12 多万亿增长到42多万亿,增长了3倍多;各项贷款1999年底到2008年一季度末从9多万亿增长到27多万亿,增长了3倍;外汇储备1999年底到2008年一季度末从1546多亿增长到16821多亿美元,增长了10倍多.大量的流动性泛滥,支撑着本轮通胀.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一是国际贸易顺差过大,带来了巨额的外汇占款,直接大量增加了基础货币量;二是由于中国境内较高的资本回报率和国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外资大量流入中国;三是中国连续多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国内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的扩大,为了鼓励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中国在宏观上一直保持着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各国内金融机构放出大量的流动性.  
    3.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形成的通胀压力  
    2003年以来,我国GDP速度一直在10%以上,而且呈逐年加快的趋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某些经济结构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而且日趋严重.在这样的状态下,过高经济增长和过快投资增长成为了通货膨胀的动因.4.通货膨胀预期带来的压力  
    温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提到, 在物价上涨较快时,物价的预期比物价上涨本身更可怕.本轮通胀从食品价格开始,从人们日常消费的商品价格开始,使人们有着最深切的体会.人们,尤其是收入水平比较低的人们会发现生活成本明显增加.近期央行的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预计物价会再度上扬,而通常情况下仅有半数受访者有此预计.通常情况下,一旦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继续上涨,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增大4.通货膨胀预期带来的压力  
    温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提到, 在物价上涨较快时,物价的预期比物价上涨本身更可怕.本轮通胀从食品价格开始,从人们日常消费的商品价格开始,使人们有着最深切的体会.人们,尤其是收入水平比较低的人们会发现生活成本明显增加.近期央行的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预计物价会再度上扬,而通常情况下仅有半数受访者有此预计.通常情况下,一旦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继续上涨,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结合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现象,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4. 请问近五年来,中国的通货膨胀原因,经济影响和对策。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一般高增长会带来高通胀,增长和通胀是一对矛盾体。
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用工成本即工人工资也不断上涨,带来商品的成本增加,价格就会增加。
3、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土地供应趋紧,土地价格上涨较快,房地产等价格暴涨,加剧通胀。
对策也有很多,现在国家施行了很多政策来应对通胀,主要有:
1、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银行准备金率。
2、取消二套房优惠,打击炒房,试点房产税等。
3、限制国家大型粮油公司涨价。

5. 我国现在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通货膨胀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消费物价指数即CPI,现在该值接近6%,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
1.货币发行过量是关键
2.成本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
3.结构性因素(自然灾害引起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
4.需求拉动型(热钱进入使需要增加) 
5.拉动内需的财政性基础投资量大.

我国现在通货膨胀的原因

6. 我国现在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求指教

  首先,自然灾害多发,2010年中国农产品总体歉收,造成物价上涨较快。 部分国家2010年遭遇干旱和洪灾造成粮食减产,因而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国内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二,、流动性过剩。由于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后中国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货币量发行太多,市场流动的货币偏大。
  第三,2010年中国进行了价格调整,从而更加剧了通货膨胀。
  第四,中国的市场经济不太规范,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后,社会上的很多游资从楼市退出后对农产品进行严重炒作。
  第五,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成本因素导致物价上涨推动通货膨胀。
  第六,劳动力外流已经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
  第七,人均收入增长不断提升人均食品消费水平,导致了食品供求缺口被拉开与拉大。这种受食品需求带动的物价上涨压力在长期内趋于严重。
  第八,中国的各种大宗产品消费规模不断扩张。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就会明显上涨。
  第九,2010年11月初,美国采取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释放的流动性使得中国国外农产品、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使2010年10月CPI增速超预期。
  第十,物质产业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且持续拉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从而形成由外部需求拉动导致抬高商品价格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水平的通货膨胀。
  第十二,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物质产业后,大额资金向期货市场转移,大大拉升了各类期货价格,中国面临长期输入性通货膨胀。
  当然,汇率失衡,热钱大量进入中国进行投机,投资货币又很多,促成货币供应过多流动性多大,也会造成通货膨胀。

7. 如果预期近期我国通货膨胀率将要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社会对气候变化还是有不同的声音的,但气候变化是一门科学,今天只能简单地说一说它的核心。气候变化自古有之,像万年以上的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和万年以内的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我们目前讲的是十九世纪以来有全球气象记载的气候变化,特点就是以人类活动为主因,以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为特征的一种气候变化,是由一系列科学贡献铸成的科学体系。现代气候变化科学的核心是分子物理学,二氧化碳这一类分子的辐射物理特性是什么呢?它们可以让太阳的可见光透射到地面上来,但地面反射回去的是红外光。二氧化碳这样的分子吸收红外光,放过可见光,作用于大气就会带来辐射强迫,造成地球的升温。英国人丁铎尔测量了二氧化碳等分子的辐射特性,这是一个科学基础。不是我们感到热了就是气候变暖,感到冷了就是气候变冷,而是有一个严格的科学论证。瑞典人阿伦尼乌斯计算了温室气体(GHG)的升温作用,卡伦德把大气温度的增加和化石燃料的燃烧联系起来,他们一步一步地做这些事情,所以现代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是坚实的。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这也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为什么我们国家需要高强度的能源革命?我觉得从人类文明形态的高度来认识,【摘要】
如果预期近期我国通货膨胀率将要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我们应当如何应对?【提问】
我们此时的应对方式主要是围绕两方面,第一是使劲消费,让自己的钱成为物资,这样通胀到来后,我们东西的价值会随着货币一起涨。第二就是保住工作,这样至少能养家糊口,等过了通胀周期,经济开始全面复苏时,再换工作也不迟。综上所述,这就是通胀的应对方式。【回答】
【提问】
这个呢【提问】
社会对气候变化还是有不同的声音的,但气候变化是一门科学,今天只能简单地说一说它的核心。气候变化自古有之,像万年以上的地质时期气候变化和万年以内的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我们目前讲的是十九世纪以来有全球气象记载的气候变化,特点就是以人类活动为主因,以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为特征的一种气候变化,是由一系列科学贡献铸成的科学体系。现代气候变化科学的核心是分子物理学,二氧化碳这一类分子的辐射物理特性是什么呢?它们可以让太阳的可见光透射到地面上来,但地面反射回去的是红外光。二氧化碳这样的分子吸收红外光,放过可见光,作用于大气就会带来辐射强迫,造成地球的升温。英国人丁铎尔测量了二氧化碳等分子的辐射特性,这是一个科学基础。不是我们感到热了就是气候变暖,感到冷了就是气候变冷,而是有一个严格的科学论证。瑞典人阿伦尼乌斯计算了温室气体(GHG)的升温作用,卡伦德把大气温度的增加和化石燃料的燃烧联系起来,他们一步一步地做这些事情,所以现代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是坚实的。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这也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为什么我们国家需要高强度的能源革命?我觉得从人类文明形态的高度来认识,【回答】

如果预期近期我国通货膨胀率将要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8. 中国近几年来的通货膨胀率为多少

  2010年中国通货膨胀率平均为3.3%。2011年,由于国内流动性充足、食品价格上涨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这一数字一度达到4.6%。但2012年通货膨胀将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回落到4.2%。2013年通胀率在2.5%。 2014年通货膨胀率3.9%。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