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恶不悛怎么读音

2024-05-13

1. 怙恶不悛怎么读音

读音:hù è bù quān。
意为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自《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意思:长久地做恶不改, 跟随着就会遭到祸害。

扩展资料
成语故事:
西晋末年,中原再次出现混乱,一些少数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独立的政权,史称16国时期。前赵的国君刘曜,本为匈奴族,他依仗武力夺取了后汉刘渊建立的政权,建都长安,威震一时。和刘曜同时的另一位武将石勒原是羯族人,从小做商贩。
后来,石勒投奔刘渊从军,立下战功,被封为大将。石勒对刘曜的篡权很不满,伺机灭掉刘曜取而代之。石勒经过多次与刘曜交战,使刘曜的军事实力日渐削弱。
于是,刘曜对石勒改换收买拉扰的策略,派心腹郭汜为使者,前去封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衔,进爵赵王,领二十部,出入乘金银车,驾云马,冕带十二旒,夫人封王后。石勒答应下来,为了表示谢意,他特派王修等人为大使前往刘曜处拜谢。
刘曜手下有个叫曹平的谋士,原是石勒的舍人。他告诫刘曜说:“石勒派王修等人前来,外表上是来答谢,实际上是要观察各郡的虚实,以便伺机发起攻战。”
刘曜听后大怒,待郭汜等回来,立即将来使王修斩首,并下令撤销了对石勒的封授。石勒听后怒不遏,下令灭了曹平的三族,以后召集大臣说:“我们派出使者本是为了修好如初,并无他意,但刘曜却‘长恶不悛’,反而杀害了表示诚意的使者。这实在是做恶多端,不可饶恕!所以,我决定自取赵地自立为王。”
于是,石勒设了太医、尚方、御府诸令,并专门修了正阳门,正式称起王来。公元318年,石勒杀了刘曜,建立起后赵政权。“长恶不悛”,后引申为“怙恶不悛”,用以比喻作恶多端而不可悔改的人。

怙恶不悛怎么读音

2. 怙恶不悛的 悛 怎么读

悛   【读音】quān   〈动〉   【解释】   1,形声。本义:停止   同本义 [stop]   悛,止也。——《说文》   长恶不悛。——《左传·隐公六年》   康犹不悛。——《左传·成公十三年》   其有悛乎?——《国语》   2,悔改;改变 [change;repent]   悛,更也。——《广雅·释诂三》   亦无悛容。——《左传·襄公七年》   为是悛而止。——《左传·昭公九年》   过而不悛。——《韩非子·难四》   又如:怙恶不悛;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亦作“讳恶不悛”、“怙恶不改”。悛志(悔改之意);悛改(后悔而改过);悛心(悔改之心);悛革(悔改);悛悟(悔悟);悛悔(悔改;悔悟);悛容(悔改的表情);悛移(悔改);悛惕(悔悟戒惧)

3. “怙恶不悛”的读音是什么?

读音: [ hù è bù quān ]
释义: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造句:对于怙恶不悛、民愤极大的罪犯,我们应予严惩,不能手软。
近义词:
1.执迷不悟 [ zhí mí bù wù]
释义: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2.死不悔改 [ sǐ bù huǐ gǎi ] 
释义: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顽固。
3.怙恶不改 [ hù è bù gǎi ] 
释义:怙:坚持。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反义词:
1.翻然悔悟 [ fān rán huǐ wù ] 
释义:形容转变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
2.悔过自新 [ huǐ guò zì xīn ] 
释义:悔:悔改;过:错误;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
3.洗心革面 [ xǐ xīn gé miàn ] 
释义: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怙恶不悛”的读音是什么?

4. 怙恶不悛怎么读

[hù è bù quān]  
怙恶不悛
怙恶不悛,怙:依靠,依仗,也有父亲之意;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亦作“讳恶不悛”、“怙恶不改”。出自《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怙恶不悛,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5. 怙恶不悛 读音

怙恶不悛的读音:
[hù è bù quān]
怙恶不悛
释义:
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怙恶不悛 读音

6. 怙恶不悛的拼音和意思

怙恶不悛(hù è bù quān)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

成语故事:公元前723年,十四岁的寤生继任郑国国君,史称郑庄公。过了三年,卫国联合宋、陈等国进攻郑国。为了离间卫国的盟国陈国,庄公派使者到陈国去要求和好,并希望结成联盟。
不料,陈桓公瞧不起郑庄公.不愿与郑国结盟。他的弟弟五父仗义劝谏说:”对邻国亲近、仁爱和友善。是立国的根本。您应该考虑到这些,答应郑国的要求。” 
但是,桓公听不进五父的话,反驳说:“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它们才是我们陈国难以对付的。郑国有什么作为,能把我们陈国怎样!”庄公得知桓公拒绝与自己结盟,勃然大怒.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

公元前717年,他率领大军攻伐陈国。桓公仓促率军应战,结果大败。后来,史学家对上面这段历史发表评论说:“友善不可丢失,罪恶不能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说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改过,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别人是挽救不了的。

7. 怙恶不悛怎么读音

1、怙恶不悛,读音为:hù è bù quān,是一个成语,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坚持。2、成语典源: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3、最早出处:元·脱脱《宋史·王化基传》:“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怙恶不悛”。4、用法: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5、近义词:执迷不悟、罪大恶极。6、反义词:洗心革面、改邪归正。

怙恶不悛怎么读音

8. 怙恶不悛的拼音和意思

怙恶不悛拼音:hù è bù quān。意思: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造句:
1、怙恶不悛的罪犯能够沉思冥想他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道路。
2、现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就是一部怙恶不悛、倒行逆施的历史,他那一切的措施都只有一个直接的目的,即在我们各州建立一种绝对专制的统治。
3、然而,我认为尼泊尔人民也懂得如何惩罚那些怙恶不悛的家伙。

4、这些歹徒坏事作尽,完全没有悔意,可以说是怙恶不悛,岂容宽恕。
5、就算她不会悔罪,而且怙恶不悛,去命她来,因主的扇执正在主的手中。
6、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7、他们怙恶不悛,妄图扩大杀戮的规模和范围。
8、一个人如果怙恶不悛,继续为非作歹,终将自取灭亡。
9、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怙恶不悛,终遭天谴。
10、这些飙车族如果怙恶不悛,继续胡闹,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