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戴姆勒:北汽最后的筹码

2024-05-13

1. 增持戴姆勒:北汽最后的筹码

只要北汽一日未能提升在戴姆勒的股权比,戴姆勒便会一日不能成功增持北京奔驰。毫无疑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双方增持股比的消息将不断上演。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北汽计划通过收购二级市场股票的方式增持戴姆勒集团4.99%的股份。如果此事成真,加之在2019年7月用200亿元买下的5%股权,北汽在戴姆勒的总持股比例将达到9.99%。这样一来,北汽便会从第三大股东一跃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超越吉利在戴姆勒的9.69%股份。

虽然双方对该事件并没有进行回应,但北汽增持戴姆勒股权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作为对戴姆勒想要提升其在北京奔驰股比的一种试探。
据北京商报报道,戴姆勒计划重启与北汽的谈判,增持北京奔驰股权,以缓解在疫情中承受的亏损和营收压力。戴姆勒计划从后者手中夺走16%的股份,以实现在北京奔驰的股比从49%提升至65%。
随着2022年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的取消,尤其是已有宝马增持华晨宝马股份从50%至75%案例在前,戴姆勒想要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扩大业务控制权的心更是路人皆知。

既然逃不掉被增持的宿命,那对北汽集团来讲,还不如尽早进行股比谈判,这样或许还可以得到更多的承诺。目前来看,天平的一方似乎更倾向于戴姆勒,毕竟北汽集团现在手上除了北京奔驰,一张能打的牌都没有。
姜德义的难题
北汽集团如今竞争力不强是不争的事实。
在自主品牌版块,北汽已将原先的北汽新能源和北汽自主传统燃油车版块合二为一,推出了“BEIJING”品牌。作为前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掌舵后期推出的新战略,其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销量规模50万辆,2030年销量达到100万辆。
且不说未来的事,仅新战略的推出就意味着,此前走了7年高端路线的绅宝品牌被北汽战略性放弃,而北京汽车8月虽然同比上涨71.7%,但销量仅为9,500辆,前8个月累计销量43,165辆。另外,北汽曾经的骄傲北汽新能源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局。

今年8月,北汽新能源销量为2,132辆,相比同期的10,705辆减少了80.1%,1~8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达78.68%至18,841辆。按此发展,今年全年北汽新能源销量不会超过3万辆。要知道,2017年至2019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都在10万辆以上,分别为10.3万辆、15.8万辆、15万辆。可见,一直依赖B端销售的北汽新能源正经历阵痛。
财报数据也验证了北汽新能源遭遇滑铁卢的事实。根据北汽新能源母公司北汽蓝谷发布的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北汽蓝谷实现营收31.12亿元,同比下降69.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达18.63亿元,同比下降达2814.98%。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0.69亿元相比,北汽新能源几乎跌倒谷底。
不仅自主品牌每况愈下,北汽旗下另一家合资品牌北京现代也是江河日下。自2016年北京现代年销量达到114万辆高峰后,便一直走下坡路。2017年至2019年,北京现代年销量分别为78.5万、76.6万辆、71.6万辆。今年前8个月销量更是同比下跌31.4%至262,621辆,仅完成75万辆年目标的35%。

在中国市场,现代汽车曾是与日系、德系品牌并行的汽车品牌,但近年来在华表现始终不尽如人意,品牌与产品步伐无法跟上主流节奏,目前在华市场份额已从当年的5.1%下降到如今的4.0%。
为提升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日前现代汽车宣布重启中国进口车业务,将在华另设渠道。与此同时,品牌运营不再由以北京现代为首的合资公司负责,而是收归现代中国。业内人士认为,韩方以重启进口车名义重铺渠道,将品牌管理收归旗下,亦在为向北汽方面争夺权力,为扩大股比铺路。

对于北汽来说,北京现代此举犹如雪上加霜,而这一切都将由担任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职位不到3个月的姜德义来承担。
前有填不起的自主品牌大坑,后有合资品牌争夺股权,再加上今年又为北汽集团“十三五”收官年,可想而知姜德义的压力会有多大。正是因为如此,姜德义才更会更加坚定与戴姆勒的股权谈判。
从财报数据可知,北汽股份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778.54亿元,同比下滑11.6%,但北京奔驰的相关收入达到了749.2亿元,占北汽整体收入的96.2%。所以依靠北京奔驰“输血”的北汽集团,姜德义怎会任由这个“利润奶牛”随心所欲?

正在调研的姜德义(左一)
对于戴姆勒来讲,它又有不得不提升股比的理由,尤其在“黑天鹅”新冠疫情全球满天飞的情况下,曾经轻轻松松年赚几十亿欧元的戴姆勒集团,今年罕见地出现了销量、利润双双下滑。在BBA中,今年上半年戴姆勒集团亏损最为严重,息税前利润亏损1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0.33亿元),全球销量也锐减26%至118.6万辆。
显然,在提升股比这件事上,双方都有“正当”的理由。不过,目前来看,似乎北汽更需要北京奔驰。在一段恋情中,往往是被需要的对象将更占据主动权。另外,作为全球最具品牌力和影响力的豪华品牌,奔驰与其母公司戴姆勒集团在中国还有更多可以打的牌。这似乎才是北汽隐藏在背后的担忧。
北汽可能更需要奔驰
在中国,戴姆勒与吉利、比亚迪暧昧不清。不可否认,自从吉利收购了戴姆勒的股份,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之后,吉利与戴姆勒的协作和可能的探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比如目前已经落实的吉利与戴姆勒成立了“耀出行”的出行品牌,开始为未来出行市场进行试水;同时戴姆勒旗下的smart也与吉利进行了合资,未来smart品牌主要由吉利运营。吉利与戴姆勒的眉来眼去让北汽这位“正室”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在李书福的心中,一直在寻找与戴姆勒合作的机会,甚至如果奔驰品牌与吉利进行合资,或者未来在技术上进行协同和共享,才是吉利与戴姆勒的终极目标。所以吉利-北汽-戴姆勒的三方关系的发展非常微妙,这才有了2018年吉利可能参与到北汽混改的传言。
在那场被夭折的混改中,吉利想在戴姆勒中间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但北汽是不愿意的,这不是活生生把未来拱手相让嘛。之前在北汽的“逼迫”下,戴姆勒也发布声明称,奔驰在中国的任何动作,都是与北汽友好协商的结果,势必要给北汽吃下一颗定心丸。

但是随着宝马争持华晨宝马拉开中国股比开放序幕之后,北汽深知未来有一天戴姆勒也可能想要获得更多北京奔驰的股份,毕竟对北汽而言,奔驰是最大的利润奶牛,谁愿意把利益拱手相让给贡献并不对等的合作者呢?更可况作为全球最大的细分市场,中国市场的渠道、份额、利润对戴姆勒来说越来越重要,戴姆勒对中国市场的掌控欲也越来越强。
目前,戴姆勒与吉利的关系微妙,甚至还有与比亚迪合资的腾势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最新款的腾势X戴姆勒提供的设计和支持越来越多,还有戴姆勒或将采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无疑戴姆勒在未来与吉利和比亚迪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这也为未来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这样一来,戴姆勒左手吉利右手比亚迪,无疑给北京汽车带去了更多的压力,至少在谈判筹码上,北汽已经比戴姆勒弱太多了,一旦戴姆勒顺利增持了北京奔驰,取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或者与吉利、比亚迪进行合作,那么对北汽来说将会是致命一击。

对北汽来说,与其未来任戴姆勒“宰割”,还不如提前收购戴姆勒的股份,通过股份对冲提前锁住利益,这几乎是北汽拥有的最后一道筹码,成为北汽在这场无法阻挡的权益博弈中尽可能降低损失的唯一思路。
是的,当北汽自主目前并无起色,新能源品牌跌入谷底,北京奔驰已经成为北汽保持正常运转的最后一根稻草了,它必须牢牢抓住奔驰这个豪华品牌。知情人士透露,北汽集团增持戴姆勒股份一事在前董事长徐和谊在任时应该已经谈好,何时执行增持只是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点而已。
从目前北汽的境况来看,这个时间已经相当紧迫了。
文/甘芳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增持戴姆勒:北汽最后的筹码

2. 北汽“一夜之间”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有多厉害?

  北汽集团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 
      12月13日,北京 汽车 集团有限公司宣布,为加强双方战略合作,其自2019年已增持戴姆勒集团的股份至9.98%。这表明,双方充分认可过去长期合作的成功,并重视未来的发展。至此,北汽集团将超越吉利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
    同时,戴姆勒集团持有北汽集团在香港上市公司(北京 汽车 )9.55%的股份,以及持有北汽集团在A股上市公司(北汽蓝谷)2.46%的股份。官方称,交叉持股将助力双方在中国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与长期成功。根据双方的一项协议,北汽集团确认不会进一步提升在戴姆勒集团的股份。 
     首个新能源 汽车 专属商业险发布  
         《条款》结合新能源 汽车 充电使用的特点,开发《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既涵盖本车损失,又包含充电桩等辅助设备自身损失以及设备本身可能引起的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集中解决新技术应用中辅助设施产生的风险。这是车险首次承保车外固定辅助设备,是车险领域内的一次创新和 探索 。 
     国家统计局:11月 汽车 行业缺芯有所缓解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11月份 汽车 行业缺芯的状况有所缓解,当月 汽车 产量同比下降7.1%,降幅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 
    据悉,2020年底,全球开始爆发的 汽车 芯片短缺的问题一直持续至今,不少车企因为缺芯,不得不面对减产、停产的局面。据中国 汽车 流通协会 汽车 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1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81.6万辆,同比下降12.7%,环比增长6.0%;1-11月份累计销量1804.1万辆,同比增长6.1%。 
     易鑫集团:三季度 汽车 融资交易量达14万辆  
       12月13日,易鑫集团发布今年第三季度部分业务更新及未经审核运营资料。披露信息显示,第三季度,易鑫实现 汽车 融资交易(包括新乘用车及二手乘用车)总数约14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二手车融资交易量同比显著增长52%,约为6.9万辆。 
    在国家取消限迁、二手车经销增值税降低、便利交易等一系列政策落地的推动下,未来易鑫二手车业务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中汽协:2022年中国新车销量2750万辆  
       12月14日,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举行2022年中国 汽车 市场发展预测峰会并发布了明年预测报告。 
    在今年1-11月中国 汽车 市场新车累计销量已达到2348.9万辆的基础上,中汽协预测,今年全年中国车市新车销量将达到2610万辆。至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将有多重因素有利于车市的发展,如我国宏观经济将持续稳定恢复、宏观政策促进 汽车 消费、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海外需求旺盛、芯片供应逐渐恢复、新能源 汽车 出口持续提升等。基于上述有利条件,中汽协预测,2022年我国 汽车 新车销量将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4%。 

3. 戴姆勒欲增持北奔股权,失去“利润奶牛”,北汽会是下一个华晨?

近日,除了全新一代奔驰S级全球亮相外,奔驰在国内市场也动作频频。有消息称,因为疫情导致的收入下滑以及亏损,戴姆勒(奔驰)准备重新启动与北汽的谈判,计划将其在北京奔驰的股比从49%提升至65%,以扭转营收下滑及亏损双重压力。

一般来说,50:50的中外双方股份都是一个“标准模式”,这个源于1994年印发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生产汽车、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因此,目前国内的合资车企,外资股比最高都不超过50%。

但在2018年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份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听到这,不少网友就想起了那个首先开放股比的华晨宝马。2018年10月,宝马成功增持25%的华晨宝马股份(由50%变为75%)。在尚未调整股比之前,华晨汽车还靠着华晨宝马提供的76.26亿的利润,让整个集团盈利了67.62亿元。不过自从持股比例从50%降到25%后,华晨马上陷入月亏数亿的境地,还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


看到失去“利润奶牛”的华晨,居然混得那么惨。于是,不少人觉得北汽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华晨。确实,据北汽集团发布的2019年报显示,北汽股份去年营业收入为1746.3亿元人民币,其中,北京奔驰贡献了1551.2亿元人民币,占比超过88.8%。

毫无疑问,北汽集团当下最大的靠山就是北京奔驰,但是,要说股比下降后的北汽会成为下一个华晨,疆哥觉得还言之尚早。为什么这样说?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北汽集团的整体实力。
1.合资有北奔,但也有北现、福奔
说到北汽旗下的合资品牌,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北京奔驰。除此之外,北汽旗下其实还有两个合资品牌,分别是北京现代和福建奔驰。

尽管韩系目前形势萎靡,受疫情和整体市场下行的双重影响,北京现代仅交出半年184,314辆的销售成绩(北京奔驰上半年销量27万辆)。但随着第十代索纳塔和第七代伊兰特的“返场”,而且下半年ix35将迎来中期改款,后续还有MPV、电动车以及途胜的换代,北京现代有望触底反弹。

至于名不见经传的福建奔驰,由奔驰、北汽、福建汽车工业共同投资,则是垄断了国产中高端MPV、轻客领域的绝大部分市场,在上半年实现整车销售1.4万辆、同比增长6.9%,实现逆势增长。如此优质资源,给北汽集团贡献几分力还是可以的。

2.越野、新能源、商用三开花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合资品牌的表现,北汽旗下的北汽绅宝、北汽制造、北汽昌河、北汽威旺、北汽幻速等子品牌着实让人失望。

而在这些同行的衬托之下,北汽旗下也出现几个颇为优秀的子品牌,比如主打越野领域的北京越野。它就凭借主打硬派市场的BJ系列,在接近荒漠的硬派SUV市场了,榨出了几滴油来。

而北汽新能源,则在比亚迪这个自主新能源巨头的压制下,去年卖出了15.1万辆新能源车,为北汽集团提供了0.92亿元的净利润,并实现了连续7年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第一。成绩如此优秀,应该就不能说北汽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去这两个乘用车品牌之外,北汽还有一个品牌在商用车领域混得风生水起,那就是北汽福田。这个品牌在乘用车领域不出名,在重卡、轻卡、客车等商用领域却是堪称巨头,每年都有几十万的销量,在2019年,它更是卖出了36.47万台轻卡,再次蝉联销冠宝座。

3.奔驰在增持北奔,北汽也在增持奔驰
相比于华晨,北汽的整体实力还是可圈可点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奔驰对北奔的股比增持,势必会影响到北汽整体的营收。不过,在奔驰确定增持北汽之前,北汽已经增持了奔驰(戴姆勒)公司5%的股份,成为了奔驰公司的第三个大股东(第一股东吉利,持股9.69%;第二大股东科威特投资机构,持股6.8%)。

虽然这个持股比例不算太大,但这个入股奔驰的操作,还是能有效降低奔驰间接持有北京奔驰权益,保证自身一定话语权的。

4.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如果戴姆勒(奔驰)提升北京奔驰的股比,对北汽集团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冲击。不过,大环境下行竞争激烈,戴姆勒也并非一帆风顺,电动化转型需要巨大成本支出,裁员计划早已公之于众。对于北汽和戴姆勒来说,对方都是不可或缺的。以接下来,一系列的进展将值得关注,疆哥会持续跟进报道。对此,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关注“车域无疆”,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独到的见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戴姆勒欲增持北奔股权,失去“利润奶牛”,北汽会是下一个华晨?

4. 北汽入股戴姆勒的背后,谁才是最大的赢家?

最近车圈最重磅的新闻毫无疑问是北汽入股戴姆勒。据官方消息,北汽出资25亿欧元获得了包含2.48%的直接持股以及额外等同于2.52%股份投票权,北汽集团的持股比例达到5%,同时也成为戴姆勒第三大股东。这一次的收购案,让两家汽车巨头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深入

对于北汽来说,在中国汽车环境进入平稳增长期的大环境下,需要实现转型升级,达到成为全球性企业的目标,而北汽也在积极的拓展海外市场。戴姆勒集团在欧洲乃至全球市场上都具备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北汽通过入股戴姆勒,让双方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也让北汽进军德国、欧洲乃至全球市场上具备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北汽此次入股戴姆勒后,拥有了等同于2.52%股份投票权的权利,这也意味着北汽在全球汽车格局中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次北汽集团对戴姆勒5%的持股,将对后合资时代以及未来股比放开后汽车行业的走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这次入股,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表示,通过对戴姆勒投资加深双方合作伙伴关系,一直是北汽集团的意愿。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中德合作的绝佳范例,也是两国公司间合作的典范。据了解,在北汽和戴姆勒交叉持股完成之后,新能源汽车是双方合作的重点。

5. 离了!北汽奔驰合资破裂,戴姆勒剑指股比?

近日,有消息爆出梅赛德斯-奔驰技术集团(MBtech Group)退出其与北汽集团合资成立的北汽德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有围观群众甚至媒体开始担心,北京奔驰要没了吗?
完全不用担心,北汽和戴姆勒的合作依旧稳健,北京奔驰也依旧存在。
因为此梅赛德斯-奔驰技术集团,不是彼梅赛德斯-奔驰。
梅赛德斯-奔驰技术集团是一家在1995年成立的汽车工程技术公司,曾经是戴姆勒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但是在2018年,戴姆勒已将全部股份出售给法国AKKA集团。
而对于梅赛德斯-奔驰技术集退出北汽德奔的消息,戴姆勒也通过媒体发声,表示其已不再是戴姆勒的子公司,其相关活动与戴姆勒和梅赛德斯-奔驰无关。
北汽德奔是2015年北汽集团与梅赛德斯-奔驰技术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同样一家汽车技术资讯公司,被外界解读为奔驰向北汽技术“输血”的通道。

北汽德奔被誉为北汽自主研发的“最强大脑”,其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帮助北汽消化萨博技术平台,打造北汽绅宝品牌。随后更以奔驰GL平台,打造了北京BJ90,从底盘到动力总成,全套奔驰GLS同款。

不仅如此,通过北汽德奔,北汽还拥有了上一代奔驰E级车的 V212 平台及前后车桥等相关技术许可。在北汽最新的SUV BEIJING-X7的研发上,同样得到了北汽德奔的技术支持。
北汽德奔的模式曾被誉为自主品牌发展的典范,能够让自主品牌在发展中得到国际一流的技术支持,更快速的成长起来。
然而,持续5年的技术“输血”,却依旧没能挽回北汽自主的颓势,北汽自主仍然持续亏损。经过一轮大刀阔斧的改革,绅宝等品牌已经并入以北汽新能源为主体的BEIJING品牌。

梅赛德斯-奔驰技术集团退出北汽德奔,不会影响北京奔驰。但必然会影响北汽自主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实力,也失去了一大强援。不过,随着北汽与麦格纳等国际顶级供应商合作,并不会影响北汽加速推进自主发展的步伐。
尽管如此,北汽德奔仍然是北汽重要的研发力量。在外方退出北汽德奔后,北汽在原本1000万注册资金的基础上向其增值至6902.5316万元。足以说明这一支研发力量在北汽自主战略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退出北汽德奔会引起业界过激反应,是因为大家早已嗅到了北汽与奔驰之间涌动的暗流。
而合资双方矛盾的核心在于股比。

早年间,为保护襁褓中的自主汽车工业,国家规定外国车企入华必须由与中国车企合资。在这样的政策下,北汽集团与戴姆勒集团在北京奔驰之中股比为51:49。
靠着政策保护,北汽多年来靠着北京奔驰躺着赚钱。2019年,北京奔驰营收为1551.2亿元,占北京汽车全年营业收入的88%,而毛利为422.2亿元,成为北汽盈利核心。

但在2018年后,政策已经开放汽车合资公司股比限制。宝马、大众已经将其与华晨、江淮的合资企业持股比例提升至75%。而根据媒体报道,戴姆勒也希望在北京奔驰中持股比例提升至65%。
实际上,围绕着股比问题双方已经展开了多轮的较量,甚至因此影响到奔驰GLE国产项目的推进。

股比问题是双方矛盾来源,但两方也同样认识到正面碰撞是双输的局面。在徐和谊与蔡澈主导下,北汽与戴姆勒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希望增加共同利益,减少矛盾。
但是,今年随着烧钱的电动化项目推进以及因疫情影响营收下降,戴姆勒更迫切希望提升在北京奔驰中的持股比例。
而对于北汽集团来说,其自主板块暂无力造血,北京现代也较为弱势,把握住北京奔驰这个盈利核心是唯一的选择。

而且相比华晨、江淮,北汽也更有底气拒绝戴姆勒扩大股比的要求。一方面,是北汽资金更为充裕,去年北汽已经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了戴姆勒5%的股份,并不断寻求成为戴姆勒集团第一大股东。另一方面,北汽集团更具有着独特的本土市场优势与影响力。
北汽与奔驰合则两利。今年戴姆勒公布的全新战略路线中,盈利成为战略核心,一味施压强攻对奔驰品牌发展并不会产生正面影响。

随着双方新的掌舵人姜德义与康林松的上台,北汽与戴姆勒需要寻求到新的平衡点,才能保证北京奔驰这艘大船继续在云波诡谲的市场上持续稳健的发展。
其实正如北京奔驰,许多车企同样面临自主弱而合资强的局面。而随着股比限制的开放,强势的外方寻求扩大股比的情况未来不会鲜见。
像江淮大众这样由外方彻底主导的新合资车企,或者是特斯拉这样的外资独资车企,或许也会成为一部分外资车企扩大中国市场营收的方式。
而对于中国本土车企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失去了品牌本身的造血能力,再能盈利的合资板块,也不过是握不住的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离了!北汽奔驰合资破裂,戴姆勒剑指股比?

6. 戴姆勒将增持北奔股份至65%,网友:问问华晨感受如何?

在国内汽车市场主要就是分为合资和自主两大阵营,国外车企想要在国内汽车市场销售,要么进口要么与中国车企合资,双方的股份也基本上是1:1,可以说是双赢。但是,近两年来部分合资品牌自主车企的持股占比越来越小,国外车企正在逐渐掌控合资品牌的话语权。
近日,有消息称戴姆勒集团欲重启与北汽关于增持北京奔驰股权的谈判,计划将目前持有北京奔驰49%的股份提升至65%。虽然至今双方都未发表公开声明,但外界都猜测这一消息并非是空穴来风。因为早在2018年底的时候就爆出过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驰股份的消息,虽然双方都辟谣了,但是从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看,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因为在此之前早有先例。

外企正在逐渐增持合资品牌股份
在2018年10月的时候,宝马就以36亿欧元的价格增持华晨宝马股份,交易完成后,其在华晨宝马的股份比例将由50%提升至75%,同时华晨宝马也是国内第一家外商股比超过50%的合资企业。现在在国内销售的宝马与其说是华晨宝马,倒不如说是宝马华晨来得更实在。

所以说,对于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驰股份这一事件,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此外,在2019年的时候,大众也曾透露过将在2022年前增持在华合资公司股份,虽然后来被上汽集团给怼了回去,但国外车企在近两年来曝出的增持合资公司股份的消息也越来越频繁。
国外车企为何突然增持合资公司股份?
其实,在合资公司成立之初的时候,国家就明文规定,合资车企的中方占股比例不得低于50%,但在2018年的时候国家取消了这一规定,这也是宝马能够成功增持华晨宝马股份的原因。

也就是说在2018年以前,即便是外企想要增持合资公司的股份,也不会得到法律的允许,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外企在这两年都想增持合资公司股份的原因。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利益。以戴姆勒为例,根据戴姆勒在7月底发布的第二季度的财政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戴姆勒在第二季度亏损了近17亿元。而北京奔驰在2019年的营收入达到了1551.2亿元,同比增长14.58%。也就是说,北京奔驰为戴姆勒提供了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但戴姆勒并不满足现状,想要赚取更多的利益。

自主车企将何去何从?
合资车企之所以会诞生,主要原因就是国家为了保护中国汽车工业不被外资品牌蚕食,通过吸收国外主流车企的技术让自主汽车品牌发展壮大。但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自主车企真的发展起来了吗?

从合资车企的构成来看,与外企有合资关系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国有汽车品牌,但这些国企不仅没有吸收到国外车企的先进技术,反倒对国外车企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除了长安这个特例外,不管是一汽、上汽、北汽、华晨、还是东风,通过合资赚取的利润都远大于自身造车带来的利润。
以北汽为例,根据2019年北汽集团发布的财政报告显示,在2019年北汽集团自主业务板块的营业总额仅196.07亿元,净亏损47.28亿元。但合资业务板块为北汽集团带来的丰厚的利润,北京奔驰的营业总额达到了1551.54亿元,净利润为422.15亿元。这一数字是非常夸张的,这也是众多国企的共同点。

都说这些年来自主车企发展迅速,但真正发展迅速的就是吉利、长安、长城这三家,其它自主品牌难以有与合资车一较高下的实力,更多的自主品牌就是靠着合资车赚取利润,不思进取。一旦外资增持合资公司股份甚至直接占股达100%,严重依赖合资车赚取利润的自主车企将很难存活。

写在最后:
从戴姆勒欲将增持北京奔驰股份一事来看,大可不必过度解读,因为在未来将有更多的外资增持合资公司股份。而对于国有车企来说有利也有弊,利在于之后某些国有车企不再躺着赚钱,逼着这些车企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弊在于这些自主车企严重依赖合资,在短时间内利润将大幅下滑。不过从长远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当然前提是这些国有车企真的学会造车了,反之则会有更多的华晨诞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戴姆勒股价降至五年最低,吉利北汽浮亏近50亿美元

“排放门”危机依然身缠戴姆勒。
据外媒消息称,当地时间内2月21日,戴姆勒集团指出,德国当局可能会发现,除了已经被认定超标排放的车型外,其他梅赛德斯-奔驰柴油发动机车型的排放水平可能也被软件操控。
报告中写道:“在正在进行以及未来进一步的调查过程中,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KBA)可能会发布额外的行政命令,要求召回其他安装未经许可的作弊设备的柴油车。”尽管戴姆勒用了“可能”这样的词汇,但这几乎是可以确定的事。

戴姆勒表示,为应对德国进一步监管梅赛德斯-奔驰柴油车,戴姆勒把总准备金从230亿欧元增加至30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44.71亿元),潜在债务和监管成本增加一倍多至49亿欧元。与此同时,部分车型暂停交付、注册。
戴姆勒的消息一经披露,股价持续下跌,到2月24日收盘,股价已经跌至42.6美元,达到5年以来的最低点。

而我们知道,国内的两家企业吉利、北汽购买戴姆勒的股份也是行业中的重大事件。那么戴姆勒股价的下跌,又导致这两家企业浮亏多少呢?
2018年2月24日,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官方正式对外确认,已经通过旗下海外资金主体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收购完成后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李书福通过一家投资公司Tenaclou3 Prospect Investment Limited收购了戴姆勒9.69%的股权,持有1.04亿股股份。吉利控股CFO李东辉表示,从股权价值来说,当时价值大约是90亿美元。按照这个价值,当时的股价位置在87美元。
刚才又说到2月24日股价收盘于42.6美元。从87美元到42.6美元,下跌幅度达到51%,也就是说股权价值缩水约45.9亿美元,剩下约44.1亿美元。对于这个计算数据。

众所周知,持有这样的股权比例会有长期的收购过程,所以显示的最高股价并不会是吉利收购的成本价,时间回溯一年,戴姆勒的价格维持在70~80美元之间,在此区域完成的收购,我们就将其算在75美元附近好了,所以实际浮亏没有那么多。另外,作为战略投资,吉利未来与戴姆勒的合作也不是可以如此单纯计算的。
再来算一下北汽部分的缩水价值,2019年7月23日,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宣布,为加强双方长期战略合作,投资戴姆勒股份公司,目前持有戴姆勒股份公司5%股份。当时的股价约为50美元,5%对应的股权价值在27亿美元左右。从50美元到42.6美元,下跌了14.8%,也就是缩水了4亿美元。相比吉利来说北汽缩水幅度不算大。
此前,截至2019年10月,德国监管机构已经下令召回137.4万辆梅赛德斯-奔驰柴油车。戴姆勒已经为柴油车超标买单55亿欧元。仅仅斯图加特法院承接的关于戴姆勒柴油门的相关案件就超过1000起。值得一提的是,“高田气囊门”也依旧困扰着戴姆勒。

集团财报显示得无比清晰,2019年戴姆勒集团营收为1,727亿欧元,同比增长3%,然而其息税前利润却从2018年的111亿欧元跌落至43亿欧元,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64.5%,跌至27亿欧元,是十年内的最大跌幅。
与此同时财报也显示,集团在2020年并不打算减少研发方面的开支,那么想重新提高利润就意味着其他业务面临着大幅度的成本削减,这些措施包括显著降低材料成本和行政成本,以及至2022年年底减少超过14亿欧元的人力成本。
戴姆勒已经表示过,到2022年底将减少超过14亿欧元的人力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削减包括管理岗位在内的工作岗位。就在本月,消息人士透露,戴姆勒计划将裁员人数由原先得1万人增加到1.5万人,比披露的裁员人数增加了50%。
然而现在,戴姆勒可能都来不及为此悲伤。根据欧盟的规定,2020年起,如果车企的乘用车总数的平均值超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将面临处罚。而戴姆勒2019年在欧洲的平均排放量是137g/km,为了实现欧盟的排放规定,戴姆勒必须在2021年前将这个数字降到103g/km。

?
遗憾的是,PA咨询的一份报告预测,戴姆勒在2021年的排放量将是114g/km。那也就是说,戴姆勒将在未来两年里面对超过15亿欧元的罚款,或者就按照相关机构估计的在欧洲电动车交付量占比达到10%。但这看起来也不太可能,源于欧洲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支持态度一直不够明朗,甚至老对手宝马也曾表态,“在欧洲没人购买电动车”,等等因素这也将进一步导致占比提高受阻的可能性,目前在戴姆勒的产品谱系里,电动车的占比还不到3%。
与此同时,这样的挑战,恐怕也很难在戴姆勒自己所述的降低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行政成本上面抠得出太多得利润率,这也就意味着戴姆勒的股价还有很大的持续下跌风险。“可怜”吉利的股票价值估计还要缩水。
文/郑文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戴姆勒股价降至五年最低,吉利北汽浮亏近50亿美元

8. 北汽入股戴姆勒背后,到底谁更需要谁?

北汽与戴姆勒的故事,要追溯到1984年,那年北汽与Jeep成立合资公司。1998年,戴姆勒-奔驰兼并了Jeep母公司克莱斯勒(戴克集团)。2005年,北汽与戴克集团北京吉普重组,更名为“北京奔驰-戴克”。

此前,还有传闻,如果北汽成功入股戴姆勒,意味着“戴姆勒提高持股比”的那一天很快将会到来。因为今年初,宝马集团就在华晨与宝马的合资公司华晨宝马中,将增加持股比至75%。随着政策放开了外资“50%股比上限”,一些弱势的自主品牌在合资过程中的权益进一步被压榨。

比亚迪与戴姆勒成立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两年后,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推出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品牌DENZA腾势,同年4月,合资公司首发DENZA腾势概念车(参数|图片)亮相北京车展。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腾势拉开的不是辉煌序幕,而是一条饱含讽刺的穷途末路。

腾势携全球首发的全新概念车Concept X于深港澳车展首发亮相,这将腾势品牌的第二款车型。新车定位于7座SUV,包括插电式混动与纯电动车型,官方计划量产版本将于2020年初交。7月1日开始,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正式负责腾势的部分业务的运营,包括销售、市场营销及品牌传播、客户服务、网络发展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