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储备资产的特点

2024-05-13

1. 国际储备资产的特点

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具备这样三个特点:其一,它必须为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而不是为其他机构或经济实体所持有;其二,它必须具有流动性,即能够进行转移和转换;其三,它必须能为各国所普遍接受。

国际储备资产的特点

2. 国际储备资产的内容

 国际收支差额对适度储备量的影响,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第一,贸易收支差额。国际学术界最初分析国际收支对储备需求的影响,就是从贸易收支差额开始的。而其主要又是考察进口规模。美国耶鲁大学特里芬教授开创了系统研究贸易进口额与国际储备量比例关系的先例,并在经验数字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特里芬法则”,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应该指出,一个国家进口规模的大小,确实是影响国际收支进而影响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单从这个因素去考察储备需求进而推论货币当局应该持有多少的外汇储备,会降低适度储备量确定的准确性。因为进口仅仅表示资金的一种单向流动,只有考虑到进出口或国际收支差额,从资金的双向运动中把握一国一定时期对储备的实际需求,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储备需求水平。第二,资本收支差额。资本收支可以包括长期资本收支、短期资本收支、实物资本收支、货币资本收支,等等。为了分析方便,我们仅取对储备需求影响较大的一个变量,即一国一定时期的外债余额来分析。一般来讲,一国举借的外债多,那么外债到期偿还的压力就大,则对外汇储备的需求比较强烈;反之,对外汇储备的需求相应就小。 的安排如果一国经济开放度低,对外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一切外汇收支都按计划或须经批准,则用汇量必然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汇储备的需求一般会小些;反之,对外汇储备的需求会大些。与外汇管制相关的一个措施,便是一国对汇率制度的安排。前已述及,外汇储备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平衡国际收支,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干预汇率,因此,储备需求与汇率制度是密切关联的。即一国无论是实行固定汇率制,还是选择管理浮动汇率制,都会影响到国际储备需求水平的高低。例如,在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的情况下,由于汇率的波动受到事先约定的波幅的限制(波幅较小),且一国不愿意经常性地改变汇率水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IMF一般也不允许),则该国金融当局就有干预外汇市场的义务。因此,相对来讲,它就需要持有较多的外汇储备,以应付国际收支可能产生的突发性巨额逆差或外汇市场上突然的恶性投机的冲击,维持汇率波动的界限。如果一国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则政府的灵活性较大。但若此制度下汇率波动次数过多、幅度过大,一国货币当局为了不因汇率变动伤及本国的经济,也会进行干预。实际上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行过彻底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当今世界汇率制度的主流是管理式浮动汇率制,加上现实中汇率频繁波动,因此各国对市场的干预时时存在,甚至因诸如强大热钱(hotmoney)等投机的全球化,单靠某个国家已无法对外汇市场进行良好的驾驭,因此一个国际性的干预机制--联合干预逐渐形成并日趋成熟;可见,即使在较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下,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也是必须的。

3. 国际储备的中国储备

 1.外汇储备的统计口径作出重大调整。2.外汇储备在储备资产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3.外汇储备在波动中呈递增趋势。4.国际储备主要来源于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项目顺差。 1.中国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际储备濒临枯竭,严重不能满足经济运行对国际储备的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际储备一度减少,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中国国际储备总量超过日本,达到1.9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但国际储备也不宜过多。2.中国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管理需要坚持三个原则:(1)持储备货币多样化,以减少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2)根据对外支付的需要确定该货币在储备货币中的比重。(3)随时根据外汇市场的汇率运动趋势调整储备货币的币种结构。

国际储备的中国储备

4. 国际储备资产的发展阶段

 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黄金、外汇、储备头寸以及特别提款权等。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管理,就是指对这些资产的管理,即确定这些资产之间的最佳构成比例,以应付各种国际支付,避免动荡多变的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黄金相对于其他储备资产有保值、安全可靠的优点:第一、黄金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储备资产。在纸币本位制条件下,以黄金作为储备资产,可以避免因通货膨胀而可能带来的贬值风险。有时,黄金价格随着通货膨胀而相应上升,从而保持原有的实际价值。因此,在世界性通胀日趋严重或主要国家货币贬值日趋严重时,黄金是唯一的可靠的保值手段。这也是黄金储备的主要作用。第二、黄金是唯一可称为“社会的一般财富”的储备资产。第三、一国的黄金储备属于国家主权范围,可以自由支配,不受任何外国或超国家权力的干预。因此,持有黄金储备,是维护本国主权的一个重要手段,人们称之为“弹药库”动机(“war--chest”motive)。60年代戴高乐执政期间,法国曾用美元向美国大量兑换黄金,正是出于这种动机。而其他储备资产,都是当作一种对外债权而用于国际支付,而且必须受债务国或负债的金融机构的信用和偿付能力的制约,因此,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在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时,这种不稳定性将十分突出。第四、黄金始终是唯一的最终的国际支付手段。因此,各国都持有一定量的黄金储备。 第一、黄金不便用作日常的清算支付手段。因用黄金结算还要连带现金输送或拍卖等过程,远不如非现金结算迅速方便。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主要是用外汇充当日常的国际支付手段。第二、黄金储备盈利性较低。黄金的主要作用是保值,缺乏盈利能力。与外汇相比,黄金自身不会增值,相反,持有黄金还需要支付贮藏费用。如果黄金要保值,只能依靠金价的上升,决定于金价上升的幅度是否大于贮藏费用。80年代以来,金价暴涨的因素逐渐消失,到了90年代黄金价格不升反跌,因此,若以80年代初的黄金价格为计算基础的话,各国持有黄金储备不仅没有收益,反而亏损。可见,黄金的盈利性大大降低了。第三、黄金储备流动性弱。从90年代起,黄金已逐渐蜕化为一种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尤其在黄金非货币化后,如果想利用黄金干预市场,还必须转弯抹角--把黄金转换为外汇。这种转换既麻烦又增加转换费用,形成额外的负担。由于黄金储备有着上述三个缺点,因此,各国货币当局持有黄金的比例总的来说有下降的趋势。展望未来,估计各国货币当局仍会执行稳定或略有下降的黄金储备政策。 各国货币当局如何选择和确定外汇储备中各种货币的最佳比例呢?其方法是做好以下三种选择:第一、储备货币的品种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增加硬货币的储备量,减少软货币的储备量。但还必须注意,并非硬货币保持得越多越好。这是因为:(1)硬货币的利率一般较软货币为低,保持硬货币可避免汇率风险,但要损失一定的利息收入。因此,一国应先权衡“利息”与“风险”的得失,然后再确定持有何种货币及其量的大小。(2)一国储备中货币总是有“软”有“硬”的,如果是清一色的硬货币,到了支付时,还得兑换成软货币,这既会碰到汇率风险,也会增加一定的兑换费用。(3)硬货币与软货币的区分又是相对的,即硬货币在某一时期可能会变“软”,如果全部保持硬货币,一旦硬货币变成软货币时,就要承受汇率损失了。因此,软硬货币如何组合,还得以辩证的观点、运动的眼光,从长期与短期的汇率波动状况中作全面考察与选择。第二、储备货币的汇率选择各国货币当局应根据各种储备货币汇率变动的幅度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应尽可能增加汇率波动幅度较小的货币储备量,减少汇率波动幅度较大的货币储备量。由于在短期内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变动频繁,加之政府的干预,因此汇率的变动趋势很难预测,这时,可以比较各种储备货币长期内汇率波动的平均幅度来选择,以减少汇率波动的贬值风险。第三、储备货币中的需求选择 它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根据本国对外贸易结构和其他金融活动对储备货币的支付需求进行选择,即对某种储备货币需求大,就尽可能增加其储备量;反之,就减少储备量。二是指根据本国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对储备货币的需求进行选择。一种货币用于干预市场多的话,就需多储备;反之,少储备。一些储备货币发行国,尽管它能用本国货币支付逆差,但还要选择其他国家的货币作为国际储备,以备随时干预外汇市场之需。由于外汇储备能够克服黄金储备的弱点,流动性大,盈利性高,因此,世界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较之其他储备资产比例都较高,其中,仍以美元占最高比例,以下依次为马克、日元、英镑等,只是美元的比例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其他货币则有上升之势。 各成员国分到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的数量都取决于各国向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且受基金组织的分配安排或控制,不能随意变更。80年代以来,这两种储备资产在各成员国储备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始终未突破9%,而黄金储备与外汇储备则达90%以上。

5. 全球国际储备的最主要来源

全球国际储备的最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点。1、收购黄金,收购黄金包括两方面一国从国内收购黄金并集中至中央银行手中。一国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购买黄金。2、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顺差。3、干预外汇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结果也可取得一定的外汇,从而增加国际储备。国际储备,又称“国际储备资产”,是指一国官方所持可用于国际支付,并能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货币资产。

全球国际储备的最主要来源

6. 国际储备的资产组成

1、国际收支的顺差;
2、政府或货币当局向外借款;
3、货币当局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而收进外汇;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
5、货币当局增加黄金持有量,或者从国内收集黄金并集中于中央银行,或者在国际黄金市场上购买黄金。
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具备这样三个特点:
1、它必须为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而不是为其他机构或经济实体所持有;
2、它必须具有流动性,即能够进行转移和转换;
3、它必须能为各国所普遍接受。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1、进口规模:由于国际储备最基本的作用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因而进口规模越大、占用的外汇资金越多,发生逆差的可能性极数额也往往越大,就需要保持较多的国际储备。另外,进口规模也是影响一国储备下限——“经常储备量”的决定因素。
2、贸易差额的波动幅度:储备水平与贸易差额的波动幅度正相关。
3、外债的规模与期限结构:外债规模越大,短期需偿还的外债越多,还本付息的压力就越大,就越需要持有较多的国际储备。
4、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持有的国际储备越多,意味着放弃利用实际资源就越多,利润损失就越大。该机会成本=一国边际投资收益率-国际储备资产利率-因储备而减少的实际资源的投入经乘数效应引起的总利润
5、外部冲击的种类、规模和频率。
6、一国对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的选择:如果一国采用浮动汇率制而非定制汇率制、目标汇率区制等,就可适当减少持有的储备量。
7、政府的政策偏好/一国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8、一国在国际市场上筹集应急国外资金的能力和成本:筹资能力越强,成本越低,一国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适当减少持有储备的数量。
9、一国国际储备的范围和该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如果一国是IMF成员国并且参与SDR的分配,则该国的国际储备中除了黄金和外汇储备外,
还包括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从而增加了该国的储备形式和国际清偿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国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量。
10、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封闭、对外开放程度低的国家,通常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量也较少。
11、其他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运用及其有效性。比如,一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并且能采用配额的形式严格有效地控制进口和外汇资金流动,就不需要太多的外汇储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储备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储备

7. 国际储备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国际储备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8. 国际储备管理的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一、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与特点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与其他国家一样,由黄金、外汇、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构成。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建立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国际储备制度。1980年我国正式恢复了在IMF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次年正式对外公布了国家黄金外汇储备,并逐步形成了我国的国际储备体系。我国国际储备体系的发展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1、国际储备体系由不规范走向规范,储备资产规模不断增大,其中外汇储备已列世界第一。2、长期以来实行稳定的黄金储备政策。我国黄金储备的来源主要是依据国家黄金库存的增长状况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逐步调整的。1978年至1980年我国的黄金储备规模为1 280万盎司,1981年至今,稳定在1 267万盎司的水平上。1997年以来我国的黄金储备规模有所上升。这种储备政策基本上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国际储备构成注释:黄金储备按伦敦市价计算3、外汇储备构成发生了变化,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外汇储备已成为我国国际储备的绝对主体。(1)我国外汇储备构成的变化。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由两部分组成:①国家外汇库存。②中国银行外汇结存。但从1992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不计中国银行外汇结存这部分,从而使我国的外汇储备构成发生了变化。(2)1994年以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迅速扩大。1994年以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变化不一,出现了“下降一增长一下降一增长”的循环变化特征,但从1994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却呈现出了持续大幅度增长之势,在我国国际储备总额中的比例屡破纪录,目前更高达90%以上,外汇储备已成为我国国际储备的绝对主体。但是,我国外汇储备是不是越多越好?这是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种支付需求强烈,面临的金融风险也较大,因此,外汇储备不嫌多;另一种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应有个界限,外汇储备还是适度为好。我们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应该讲究一个适度的储备量,外汇储备过多,负面效益也很明显。这是因为:①外汇储备过多,而这“过多部分”主要是债务性储备(如由对外借款等资本流入方式形成的),则必然增加外债负担,也使储备流动性减弱;②外汇储备过多,一般会支持本币汇率上升,会增强本币的坚挺程度和国际地位,但同时却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③外汇储备过多,也会加大国内一定时期通货膨胀的压力,影响国内物价稳定和经济发展;④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并不等于储备效益也大量增加。因为外汇储备多为硬货币,硬货币一般利率较低,因此储备越多,利息收益的潜在损失也越大,而且,我国目前经营管理外汇储备的水平较低,手段也较缺乏,从而造成较大的亏损;⑤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事实上等于把得之不易的外汇存到外国银行让外国人使用,而我们自己有时却以高利向国外借款,造成宝贵资源的低效益使用甚至浪费;⑥外汇储备过度增加,还会失去获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低息贷款的权力,同时也会面临更大的汇率变动风险,增加对其进行管理的难度;⑦外汇储备持续过度增加,必然意味着国际收支存在不断的顺差,因而也可能招致其他国家的不满甚至报复。可见,我国外汇储备可适当多些,但不能过度。我国今后应根据一定的方法或模型,确定出适度外汇储备量,在此基础上对过度外汇储备进行投资。目前,各国对储备投资都很重视,认为它是增加外汇储备效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有的国家和地区还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外汇储备进行投资。例如,新加坡就专设金融管理局和政府投资公司,从不同侧面对外汇储备进行管理与投资;台湾从1990年开始,就推行“变静态存款为动态投资”的策略;日本更是典型的对外投资国家,由于某外汇储备高,对外投资遍布全球且始终名列前茅。我国目前对外汇储备投资也予以了重视,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月报统计显示,我国现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债主,仅次于日本、英国和德国。建议今后我国也设立专门化的储备投资机构,采取多样化的投资策略,进一步保障我国储备资产的使用效益。4、国际储备来源多元化,但主要来自国际收支“双顺差”,即经常项目收支顺差与资本项目收支顺差。其中,外汇储备主要来自经常项目顺差(见下表)。我国外汇储备的来源(1994-1996年)  国际收支平衡表  差额  比重(%)  结受汇表  比重(%)  调整后差额  比重  总差额  845  100  877  100  877  100  经常项目  164  19  930  106  700  88  其中:贸易项目  488  53  541  62  451  48  非贸易项目  -333  39  389  44  349  40  资本项目  1127  133  -78  -9  83  10  误差遗漏  -432  -51          二、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一)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1、保持一定的流动性 这是指所持有的储备资产具有充分的流动性,其持有量必须适应外汇流量季节性和周期性的变化,国家通过外汇流动资产的管理,满足各种基本需要。2、获取一定的收益外汇代表了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 因此要求我国的储备资产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其大小至少能抵偿其机会成本。总之,我国国际储备总额中的相当大一部分资产,应设法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3、保持适度的黄金储备保持国际储备的目的之一事是为为防止在不测事件发生时,动摇我国的对外金融地位。在这个时候黄金的保护作用最大。因此,我国的国际储备必须包含一定数量的黄金。4、维持外汇资产的价值 我国国际储备有时可能超出正常的需要,这时应研究如何维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价值,以免受国际通货膨胀及汇率、利率波动的损害。5、促进经济内外均衡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往来的不断扩大,国际储备尤其外汇储备管理对宏观金融调控及整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还应包括在一定时期内促进经济内外均衡。其中,内部均衡的目标,是币值稳定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外部均衡的目标,是国际收支尤其是经常项目的收支基本平衡。当一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下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国际收支也基本达到平衡,且汇率稳定时,就可以说一国经济处于内外均衡状态,这时的国际储备管理是恰当的或有效的。上述目标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国际储备的数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如果国际储备较少且储备地位是脆弱的,流动性则应当是最主要的目标;如果国际储备充裕而且稳定,则可以储备一定数量的黄金,还可考虑对外投资及对外援助;如果国际储备过多,首先要考虑的是国际储备资产价值的维持。(二)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指导原则l、国际收支保持适当顺差。从动态角度上看,即在一个连续时期(如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国际收支应保持适当顺差。贸易收支逆差应由非贸易收支顺差抵补,使经常项目达到基本平衡。2、外汇储备水平保持适度或适当高些。可根据我国一定时期进口支付水平、外债余额状况、市场干预需求等因素,确定一个有上下变化区间的适度储备量。3、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保持分散化。为使外汇储备的价值保持稳定,世界各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其货币构成一般不集中在单一的储备货币上,而是分散采用多种储备货币勺关于储备货币构成的分散化,各国一般都采用贸易权重法,即根据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额,算出各种货币的权数,确定各种货币在一国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我国在计算权重时,不仅应考虑贸易往来额、利用外资而发生的资金往来额,而且还应考虑到我国对外贸易往来主要用美元计价支付这个事实。基于这些特点,我国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中,美元所占比重应为最大;日元、港元次之;英镑、马克、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等再次之。在欧元启动后,欧元的比重应适当提升。4、黄金储备可根据国际金融形势尤其是黄金市场的变化及我国的实际需求作适当的调整。三、我国国际储备的日常管理策略(一)确定我国适度国际储备量由于我国的国际储备主要是外汇储备,因此,适度国际储备量的确定主要是适度外汇储备量的确定。(二)加强我国国际储备结构管理1、坚持储备货币分散化策略我国国际储备主要由外汇储备构成,外汇储备必然面临外汇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同时,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经常动荡不安,各种投资工具的利率水平受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变动不定,从而使我国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的预期收益发生增减。因此,我国应坚持储备货币分散化策略,通过各种货币升值与贬值的相互抵消,保持储备资产价值的稳定。在实行储备货币分散化时;一个重要问题是选用哪些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各种储备货币的比重又如何确定。以上所述的各国确定外汇储备货币比例的三种方法,我国都可以参考。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欧元的启动与广泛使用对我国储备货币构成的影响。我们认为,欧元的前身即欧洲货币单位 (ECU)已是世界三大储备货币之一,已运作的欧元作为欧洲货币单位的继承与发展,其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而不会减弱。因此,我国不但要重视欧元,而且要摆正它在储备体系中的位置,增加其在储备货币总量中的份额。具体来讲,这种考虑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欧元在使用范围上会比原有的ECU来得广,除了欧盟国家外,非欧盟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会因经贸往来的需要或传统就有的货币关系而持有欧元并使用它,也就是说,欧元将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与使用。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经济国际化的步伐也会加快,与欧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和其他经济往来也必然会增多,因此,重视并持有欧元成为必然的选择。第二,欧元在使用的数量上也比原有的ECU和其他任何一种欧洲国家的货币来得多,由于欧元正式启动后,欧盟国家的货币自动退出流通,欧盟国家内部均使用欧元,欧盟周边国家也会更多地以欧元作为交易、结算工具,而欧元除了流通地域更广以外,其流通的数量也会增加。我国也会因与欧盟国家经贸往来的增加而对欧元有更大的需求,因此,我国多持有欧元势所必然。第三,欧元币值因有各种体制的保障而具有比欧盟国家任何一国的货币都更好的稳定性。因为,欧盟国家在推动货币一体化过程中已作了许多艰苦的准备工作,例如对通货膨胀率、利率、财政赤字、国债占GDP比重等都作了种种规定或限制,要求欧盟国家遵循与执行,这实际上等于在有关的制度上保证了欧元币值的稳定性。而且,未来的欧洲汇率机制约束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这样欧元的对外价值即汇率也会比较稳定。欧元币值的相对稳定性会加强我国持有它的信心。目前,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比例过大,它使我国面临的储备风险十分巨大。因此,在欧元发行后,为减少储备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损失,我国不但要持有欧元储备,而且还应该持有比现在我国拥有的诸如马克等欧洲货币储备更多的储备份额。即在未来我国储备货币构成中,应降低美元份额,增加日元份额,高度重视欧元并在其正式启动后提高其在我国储备资产中的比重。最后,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因我国内地与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因而也就有“一国两币”。按香港特区基本法的规定,港币仍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流通货币,港币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而且特区政府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捍卫港币的稳定。因此,尽管理论界对一国到底最后会有几种货币流通颇有争议,但我们还是把港币视为外汇。所以,在我国未来储备体系的构建中,必须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2、恰当地确定同一货币储备的资产结构同一种货币储备,有不同的资产形式可供选择。例如,既可采用银行存款方式,也可以持有证券方式持有储备。因此,如何确定同一货币储备的资产结构,是国际储备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根据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储备资产可分为三个层次:(1)“一线储备”,即现金或准现金,如活期存款、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等,该档次储备流动性最高,但收益性较低;(2)“二线储备”,是指投资收益率高于一线储备,且流动性仍很高的资产,如中期债券;(3)“三线储备”,是指流动性低于一线和二线储备的系列长期投资工具,如长期债券,其投资收益率一般较高,但流动性和风险性相对较大。由于我国持有储备的最主要目的是及时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因此,一线储备虽然收益率较低,但仍必须足够地持有。此外,为了应付-些难以预测的突发性事件,如自然灾害等,还必须持有一定量的易于上市、变现性较强的二线储备资产。在一线、二线储备资产确定后,再规划三线储备资产,以获得长期投资收益。因为我国中竟是发展中国家,资金仍存在缺口,获取储备收益是一个重要的储备管理目标。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同一货币储备资产的结构进行管理,是十分明确的。例如,英格兰银行对美元储备资产就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流动储备资产,主要是各种短期证券或票据,如美国3个月的短期国债等;第二,二线流动储备资产,主要是美国政府和机构的中期国债,平均期限为2-5年;第三,流动性弱但收益高的资产,如美国长期公债和其他信誉良好的债券(主要是A级和AA级的欧洲债券),平均期限为4~10年。目前,英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二大海外债权人。(三)立法保障国际储备投资收益国际储备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国际储备投资不同于一般的资产投资,因此对国际储备进行管理与投资必须予以立法保障,即用法律或中央银行管制条例的形式,赋以立法权威。如规定成立何种机构去投资,投资用什么方法,投资于哪些资产和哪些国家,投资的权责利如何界定,等等。由此做到储备投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全面有效地保障储备资产在投资过程中保值、增值。(四)利用好国际金融机构的信贷额度我国在IMF中的储备头寸,也是我国国际储备的一部分。在国际储备管理中,有时由于政局的突变、农作物的严重歉收以及地震和洪水等等,会在一夜之间改变一国储备货币的流动性地位,因此,中央银行应该预先筹划,争取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的信贷额度。积极利用信贷额度,从储备管理的角度来看,具有战略性与战术性的优点,因为一国储备突然流失,通过借用国际金融机构的短期信贷,可以暂时渡过难关,有可能利用时间制定出一项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战略计划。在战术上,中央银行可根据额度提取贷款,这样不必用出售外国证券的方法来获取外汇,避免资本损失,不至于采用中断国外定期存款的方法来取得外汇资金,从而有利于保障国际储备的稳定和收益的安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