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疑问去读书

2024-05-15

1. 带着疑问去读书

如果不带着疑问去读书,你将无法获取知识,那么阅读就变得毫无意义。
  
 ——西冈一诚《高分读书法》
  
  
 我们读书的目的不外乎收集信息、寻求知识、获取技能、满足情感,看似功利的目的背后其实都是在满足自身需要。
  
  
 而读书如何获取最大的满足,肯定是能读懂书中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寻求与作者的共鸣,甚至与作者能有交流对话。
  
  
 要达到这种深阅读的状态,西冈一诚的建议就是带着疑问去读书,比如你为什么要读这段文字?从这段文字里你能学到什么?
  
  
 我之前的读书方法感觉就是纯粹的收集信息,对书中内容全盘接受,所有文字只是一种呈现,读完之后就完了,完全没有想过去深思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话题,如何表达这样的话题,这类话题还有没有其他见解之类。所以到最后感觉自己读了挺多书,但什么都没记住。就是所谓的“懂的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你要做的是对文章的内容时刻保持质疑:为什么会是这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一定要像记者那样,带着疑问去“采访”一本书。
  
  
 边读边问,但是不要杠。

带着疑问去读书

2. 带着疑问读书

开卷有益。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看书对人的确很重要,但怎么看书其实更重要。
  
 读书忌漫无目的,要有的放矢,找准目标,带着疑问去读书。读书就是一个答疑解惑的过程。有次去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的简介牌上写道,“石窟历经东魏、西魏等朝代”。我当时就有些疑惑,学过历史知道,东魏和西魏是北魏灭亡后分裂出来的两个傀儡王朝,它们是相互并立而非更替关系,那“石窟历经东魏、西魏等朝代”的说法怎么会成立呢?带着这个疑问,回家后找出所买的各种版本《中国通史》,并去图书馆借来有关南北朝的相关书籍。查阅了十多本书后,终于找出答案:北魏灭亡后,首都洛阳附近成为两国的主战场,始终处于两魏争夺占领的风口浪尖,就像围棋中的相互打吃一样,今天西魏胜了就归西魏,明天东魏胜了又归东魏,城头变幻大王旗,一代名城,最终毁于兵燹,只有龙门的石窟留存下来。所以“石窟历经东魏、西魏等朝代”的说法不能算错,只是不够严谨。
  
 疑问就像一根线,要找的书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珠子,用线把珠子串起来,就会变成一副精美的项链。这次翻书的过程,不仅找出了问题的答案,顺带把南北朝的历史学习了一遍,也有新的收获。比如:1.五胡乱华。其实是西晋内部发生“八王之乱”,自相残杀、自乱阵脚,让北方少数民族趁虚而入、有机可乘。物必自腐,然后生虫。自乱在先,五胡只是外因,根源还是内部出了问题。让五胡背这个乱的黑锅实不应该,中原被外族侵占,不能怪对方太强大,只能怪自己不争气。2.北魏迁都洛阳的时间。有的书上写为公元493年,有的书上写为公元494年。到底哪个对呢?都有道理,前一个是迁都的启始时间,后一个是新都建成正式启用时间。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长期的兵火战乱注定会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拥有雄才大略,一统天下之志的帝王苻坚(人们总记住他在淝水之战的惨败)、拓跋焘、宇文邕,一人带兵灭一国的桓温、刘裕,被毛主席点赞的陈庆之,长久以来他们的名字几乎默默无闻,掩埋在历史资料的深处。

3. 带着怀疑的眼光读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出处:出自《孟子.尽心下》 
  释义: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带着怀疑的眼光读书

4. 读书要学会怀疑

        最近在看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和古典的《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两本书同时看,对照着来看,我发现很有意思。
  
          从客观成就来看,张萌的成就无疑比古典大,毕竟能当奥运火炬手这个经历太拉仇恨了。她的书通篇都在讲方法论,有种未明觉厉的感觉。可是我看了她的公众号和视频号,却是满满的带货节奏。什么笔记本,面膜之类都在卖,一下拉低了我对她的好感。为了变现这么饥不择食吗?
  
          反观古典的书,前面讲了一堆无比正确的废话,令人昏昏欲睡。但是突然读到一段话,我觉得这本书就读得值了。原话是:为什么专注这么难?因为越是聪明人,眼界越开阔,面临的机会越多,可能越多,领域越多,一做就有小成,轻松歼灭低级选手,更加觉得自己厉害,所以越发不专注。上天给你无限的机会,却只给你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才华,所以越是优秀,越要专注。————这简直是对张萌最好的建议。
  
         人无完人,每个人的认知都有盲点。要敢于带着怀疑去读书,这相当于和作者在辩论。你输了,那么这本书值得你去读。如果你赢了,你可以换本书了,节省了时间。怎么算咱们都不亏。因为极有可能在某个领域,作者的认知比你低,他在书中就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读完古典的话,我就更带着怀疑去看张萌的书。其实不是对张萌有偏见,相反我还买了她推荐的《赢人生效率手册》笔记本。我突然明白,根据二八法则,一本书有价值的部分也就20%,剩下的都是废话或者鸡汤。那么带着批判性思维去阅读,有助于自己更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营养。
  
          不盲从也不顺从,这样会提升自己阅读的效率,你要不要试一试?我是本胜,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启发,要不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