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2024-05-16

1.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贝尔斯登投靠摩根大通,财政部接管两房,然而,最后还是没有避免雷曼的破产。雷曼的破产让整个世界彻底陷入恐慌,金融危机,来了!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2.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次贷危机还真不是几百个字能说清楚的,我可以尝试下。
   美国在2000年互联网经济泡沫之后,将利率降到低的不能再低的水平,同时放宽了大量抵押贷款限制,所以美国人又开始了大量贷款购物、购置房产。
   在美国,长期以来金融机构都在处于美联储、证券交易委员会等监管机构的严密监管下,直到一种叫做CDO的金融衍生工具出现,这种衍生工具其实就是“债务证券化”,放贷人将钱贷给债务人之后,他们不再傻傻的等待债务人还款,因为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很乐于从他们手里购买这些债权,或则为这些放贷人提供CDO转化服务即将债权转华为像股票和不记名债券一样流动性极强可以自由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证券~(我先暂停,确定楼主还在,不然白打这么多字了,手机党不容易)

3.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06年之前美国的房价一直是攀升的,因而很多低收入人群向一些贷款机构(包括银行和一些中介机构)贷款买房,而06年美国政府宣布房价已经达到泡沫,宣布降低房价,因而很多人的房子挤压手中,还不起贷款,最终只能宣布破产,由银行来收购他们的资产;很多中小行中介机构,由于承担风险能力小,因此最后只能破产,之后房贷危机愈演愈烈,大型贷款机构纷纷倒闭,最终导致许多投资银行,房地产公司纷纷垮台,银行的破产你应该知道意味着什么,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说白了主要是因为美国的通货膨胀比较严重,房价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泡沫,也是他们实行自由贸易的一种结果(战争也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加剧了国内的危机),个人以为应该主要从加强金融监管做起,增加底层民众的收入,更多的为广大百姓考虑,减少军费开支,才是正确之路。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4. 美国次贷危机怎么形成的?

通俗解答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贷款者,如果贷款者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贷款者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其实银行知道你还不了。房价降温,另一方面升息都是他们一手掌控的)
  一个两个贷款者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贷款者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贷款者。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

5.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解决的?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顾名思义,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的。因为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所以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 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通常要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并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这个本来很自然的问题,却由于美国过去的6、7年以来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有潜在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有的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及其关联的贷款打包和债券化规模,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次级按揭贷款违约事件规模的扩大,到了引发危机的程度。 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停止上涨。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知道,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用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还存在其他的负债,还不起房贷、违约是很容易发生的事。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也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干脆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即可,不亏还赚。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或者办不到,或者亏损。在较大规模地、集中地发生这类事件时,危机就出现了。 美国次房危机的苗头,其实早在2006年底就开始了。只不过,从苗头发生、问题累计到危机确认,特别是到贝尔斯登、美林证券、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对外宣布数以百亿美元的次贷危机损失,花了半年多的时间。现在看来,由于次贷危机的涉及面广、原因复杂、作用机制特殊,持续的时间会较长,产生的影响会比较大。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的成因。 首先,它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我们知道,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此后的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 这一阶段持续的利率下降,是带动21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起来的重要因素。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这样,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支撑过去连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其次,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大家知道,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 第三、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在过去几年,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房贷中的专业人员评估,在有的金融机构那里,也变成了电脑自动化评估,而这种自动化评估的可靠性尚未经过验证。 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静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突出的表现,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 在美国,有的经济学家将这些问题定义为"说谎人的贷款",而在这些交易中,银行和金融充当了“不傻的傻瓜”的角色。按美国投资家吉姆?罗杰斯的话说,"人们可以不付任何定金和头款、甚至在实际上没有钱的情况下买房子,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这"是我们住房市场中有过的最坏的泡沫,也是我们需要清理的最坏的泡沫" 。 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又一次信用危机,而从金融信用和信任角度来看,它被有的经济学者视为“美国可能面临过去76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冲击”。消除这场危机,因而也需要足够的时间。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解决的?

6. 美国次贷危机是如何产生的?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顾名思义,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的。因为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所以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 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通常要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并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这个本来很自然的问题,却由于美国过去的6、7年以来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有潜在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有的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及其关联的贷款打包和债券化规模,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次级按揭贷款违约事件规模的扩大,到了引发危机的程度。 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就是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停止上涨。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知道,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用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还存在其他的负债,还不起房贷、违约是很容易发生的事。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也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干脆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即可,不亏还赚。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或者办不到,或者亏损。在较大规模地、集中地发生这类事件时,危机就出现了。 美国次房危机的苗头,其实早在2006年底就开始了。只不过,从苗头发生、问题累计到危机确认,特别是到贝尔斯登、美林证券、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对外宣布数以百亿美元的次贷危机损失,花了半年多的时间。现在看来,由于次贷危机的涉及面广、原因复杂、作用机制特殊,持续的时间会较长,产生的影响会比较大。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的成因。 首先,它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我们知道,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此后的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 这一阶段持续的利率下降,是带动21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起来的重要因素。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这样,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支撑过去连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其次,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大家知道,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 第三、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在过去几年,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房贷中的专业人员评估,在有的金融机构那里,也变成了电脑自动化评估,而这种自动化评估的可靠性尚未经过验证。 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静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突出的表现,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 在美国,有的经济学家将这些问题定义为"说谎人的贷款",而在这些交易中,银行和金融充当了“不傻的傻瓜”的角色。按美国投资家吉姆?罗杰斯的话说,"人们可以不付任何定金和头款、甚至在实际上没有钱的情况下买房子,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这"是我们住房市场中有过的最坏的泡沫,也是我们需要清理的最坏的泡沫" 。 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又一次信用危机,而从金融信用和信任角度来看,它被有的经济学者视为“美国可能面临过去76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冲击”。消除这场危机,因而也需要足够的时间。

7.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过程

介绍一下十三年前的次贷危机的发生背景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过程

8. 美国次贷危机是怎样波及全球的(急)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随着2006年美国房价升值速度放缓,次级借款人利用房屋升值再贷款的资金链条出现问题,一些次级按揭贷款开始迅速恶化,购房者只好卖掉房屋偿还贷款。随着利率水平出现逆转,许多处于还款中后期的次级借款人无法承受利率大幅提高后的偿还义务,只能选择违约,不良贷款迅速积累。于是,次贷危机浮出水面。


一、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传导

  1、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诱发危机。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过13次降息,到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率从6.5%下调至1%,并一直保持到2004年6月30日。同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从事房屋信贷的机构,开始了降低贷款门槛的行动,不仅将贷款人的收入标准调低,甚至没有资产抵押也可以得到贷款买房,进而形成了比以往信用标准低的购房贷款。利率低到了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

  可是,次贷的收益建立在一个贷款人信用低的基础平台上,一旦贷款人无力如期付息还本,放贷机构将蒙受巨大损失,风险甚大。上个世纪末,景气的美国经济掩盖了这一风险。进入21世纪后,次贷风行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给消费市场的活跃推波助澜。美联储储蓄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巨大的诱惑驱使着次贷在美国的欣欣向荣。

  而美国房地产不可能一直上升,利率也不可能持续保持超低水平。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贷款机构无法收回贷款,而房价又不断贬值,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新世纪金融公司首当其冲因频临破产被纽约证交所停牌。

  2、金融创新、违规操作放大危机。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

  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静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突出的表现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

  3、高杠杆运作将危机由虚转实。高杠杆率是当今资本市场金融交易的重要特点。所谓杠杆率是指金融机构的资产对其自有资本金的倍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均采用了杠杆经营模式,即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远高于自有资本规模。对于给定资本金,杠杆率越高,金融机构所能运作的资产越多,金融机构的盈利就越高。风险偏好高的金融机构倾向于保持较高杠杆率。对于给定的风险偏好,金融市场风险越低,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就越高。例如,过去5年间,雷曼兄弟的资产回报率不过微乎其微的0.76%,但是其股东权益回报率则高达20.39%,获得如此高收益的秘密就在于其杠杆比例高达26.83倍。

  在实现高杠杆运作过程中,金融机构纷纷发行商业票据或者以持有的证券作为抵押向货币市场借贷资金,然后再将这些低利率获得的资金投向高收益的投资品种,从而获得两者之间的利差。然而高杠杆率也是把双刃剑,高收益的同时承受着高风险,次贷危机发生后,由于参与次贷的各个金融机构资产迅速缩水,有的清盘破产,有的紧缩银根,银行之间的拆借几乎不可能,虽然美国和各国政府国有化这些机构也罢,向银行机构注资也罢,虽然试图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增强人们对流动性的信心,但是由于担心还有漏洞未有揭开及对信用的严重担心,金融机构给实体企业的放贷大幅减少、甚至不予贷款,这就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引起失业率增加,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次贷危机导致股市暴跌,人们资产不断缩水,失业率不断攀升,及大家对未来的信心直接影响到各国的消费,从而使世界的消费水平不断下降。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危机首先来自于欧美市场进口需求的放缓,而非银行体系的崩溃。美国的经济危机是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而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危机中所要面临的考验,则很可能是实体经济不景气因而拖垮本国的金融部门。


  二、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启示

  在此次浩劫过程中,中国也难幸免,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对中国贸易,而且对中国金融也已经产生了实质性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资本市场倍受冲击,股市大幅下滑。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一路走高,1月末上证指数只有2786点,到8月23日,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上证指数就突破5000点大关,10月15日又站上了6000点的历史高位,10月16日达到6124点,再创历史新高。但此后,股指一路走低,截止到2008年4月11日,上证指数为3493点,下跌2500多点,跌幅超过40%,是今年以来全球跌幅最大的证券市场。随着股指的大幅下挫,沪深股市总市值也急剧缩水。2007年11月5日,随着中国石油的上市,沪深股市总市值一度达到33.6万亿元,但随着股指一路下滑, 目前两市总市值约为23万亿元,缩水10万亿元,蒸发速度之快为世界罕见,让社会各界深切感受到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大陆资本市场的影响。

  2、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受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在次贷危机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退,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更是无法阻挡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步伐,使中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

  3、进口物资价格剧升,成为推高物价的重要动力。石油、粮食、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直接增加了我国上游产业的生产成本,这必然会挤压本产业内部的利润,或者向下游产业转移成本。我们认为,发生向下游产业转移成本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引起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发生。根据最新数据,3月份CPI上涨8.3%,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PPI涨幅也达到6.9%,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传导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虽然不能认为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国内CPI和PPI的大幅上涨都是由次贷危机及相关规避措施引起的,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国次贷危机及其美元贬值确实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而增加了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加大了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

  此次次贷危机造成了全世界的恐慌,但从正面上看,美国这种金融创新还是分散了风险,对我国还是有启示意义的。于是,笔者认为应关注以下几点:

  其一,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合理调控。中国房贷市场与美国次级贷市场有一些相似性:对客户真实收入情况缺乏分辨力和监控力;随着人民币进入加息通道,客户还款压力增大,“优质贷款”有变质的可能;房价已经涨了10多年,有可能出现“拐点”等等。这些情况,足以警示银行未雨绸缪,加强风险管理,防止出现所谓“类次贷危机”。

  其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扩大内需,避免出口风险。次贷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的发展模式。二是金融创新中存在问题。相比而言,前者更为根本和关键。正是由于美国的低储蓄、高消费,结果导致大量的透支消费和高负债,带来严重的风险。短期来看,美国政府救市对美国乃至世界都是有好处的,但是着眼长期,如果不改变高消费、低储蓄的发展模式,危机仍将再次发生。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出口导向难以很快改变。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必须加大产业调整力度,积极扩大内需,改变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生产和消费、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关系。

  其三,需要推动出口多元化,加强外汇储备管理,防范外部风险。中国出口依存度高,中国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每年出口大量的产品到美国,为避免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要尽快推动出口多元化,分散风险。同时,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持有大量的包括美国国债、公司债等在内的金融资产,风险比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外汇储备的管理,加强与我国对外经济金融关联度高的国家的风险的跟踪监测,并采取切实措施防范与化解风险。

  其四,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监控水平,建立早期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监测。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美国这样市场机制相对发达的国家也不会没有危机的发生,而我们正在进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历史新时期,资产价格大幅上涨,面对自由市场机制下的持续发展,具前瞻性的风险调控与监管极为重要。次贷危机的教训之一就是金融稳定不能单纯依靠个别银行稳健就能达成,更要从宏观审慎角度着眼,审视可能影响整个体系层面的风险。不仅要关注单个银行的风险和监管,还应该深入到市场层面去关注银行的整体风险,关注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要认真搞好风险预警工作,尽快建立早期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监测,防止国际金融风险传导到国内产生系统性风险。

  其五,支持金融创新的同时对各环节操作严格把关,杜绝违规风险。房屋抵押贷款被证券化以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会调动银行或次贷公司在重新获得现金流后扩大信贷规模的积极性,次贷不仅很快会被衍生出各种金融产品,并被分配到各种金融机构的投资产品组合中,而且与之相关的高财务杠杆工具会放大其风险,金融创新的杠杆效应就远离了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原则。因此,我们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必须很好地坚持审慎经营的基本原则

提问人的追问   2009-12-23 18:05 
我要的是如何演变,而不是对我国的影响,演变才是重点好非回答人的补充   2009-12-23 18:13 直接原因是美国国民基本上住的起小面积楼房,少部分国民住的起大面积楼房。大部分国民住不起大面积楼房。美国贷款楼房的各银行把大部分国民住不起大面积楼房的客户评定还贷款能力为次一级还贷款能力客户,简称次级还房贷客户。 
2美国贷款楼房的各银行,为了赚钱,邀请全世界各个有经济能力的国家国有银行,和私营银行,拿钱到美国,投钱买入美国贷款楼房的各银行的股份。投钱给美国银行,给美国国民和次级还房贷客户,贷款楼房,投钱之后。钱盖成楼房,房贷给全国国民,国民住上楼房,但因贷款钱就还不上,美国贷款楼房的各银行收钱,收不够钱。全世界各个有经济能力的国家银行和私营银行收钱,收不够钱。 出现美国银行和外国银行大额亏损。银行又不能收回美国全国国民楼房,如收回来,也卖不掉啊。就拿美国全国和全世界其他国家钱补贴这以银行代款损失。 
3美国通知各个外国投钱国家政府和投钱外国国家国有银行,和私营银行到美国,协商,给美国贷款楼房的各银行,继续投钱。投大量钱,帮助美国银行和美国国民,住大面积楼房。和买美国国家国债,好让美国补贴楼房银行代款50年-70年亏损啊 。如各国国家政府不继续投钱,以前楼房的入股贷款钱就收不回来了,或延期少少还钱。要各国政府为此表态拿钱,补贴美国国民楼市大面积楼房贷款50年-70年亏损。全世界各主要国家政府都同意了办理。给美国再投钱。各个国家都同意给美国2009年2-010年以后投钱,帮助救美国楼市国民贷款50年-70年,因银行如倒闭,各国国有银行和私有银行平均各自都投的1000多亿以上,钱数额上有多有少,钱就没了。卖破产公司卖不出价,美国私有公司和美国国家有优先收购权。到不了外国。 已经盖在美国全国各地的楼房。搬不到外国国土。
4总根源原因:全世界各主要国家1不依靠教育科学技术国家科学试验室的工作,作国家致富第一顺序,2生产工业农业产品工作,列为国家优先致富顺序,而是把1楼市房产买卖,2股票买卖。3出口收外币外汇用外汇外币买美国科技产品4依靠定期到美国 采购100亿以上科技产品,避免形成国家之间科技二代三代代差。国家间竞争较量国败。5国家旅游,等作国家优先致富顺序。 
51经济危机是指农业,工业,生产,不够数量,质量。不够全国国民用。 
1农业农田。面积很少。水利很少,生产不出。生产不够。粮食和蔬菜等,生活必需食品吃饱。缺钱,2工业工厂生产不出.衣服穿暖,电力,汽车,电话通迅,等。缺钱3卫生上,水污染,人不能喝,土污染,不能种粮食。空气污染,石油污染。传染病流行,等,缺钱,看不起病,破坏正常生产生活。这是全世界各国公开公认标准。4国民普遍买不起楼房,买不起车,结不起婚,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养不起子女。国民普遍穷。全世界各国公开公认标准。 
2金融危机是1银行楼房贷款给国民。国民按50年-70年年年按一定数额钱还钱,还不起钱。银行亏损钱。2银行给公司工厂贷款,公司工厂收钱用钱后,年年按一定数额钱还钱,还不起钱。银行亏损钱。3股票普遍亏损。4保险普遍亏损。全世界各国公开公认标准。